第九百七十七章 沈世奎之死
沈世奎射杀的消息,在皮岛传开了。
整个东江,十万军民,无不震撼。
他可是毛文龙的亲家翁。
副将之职。
毛承禄造反后,沈世奎的权利,仅次于黄龙之下。
按照历史的进程,在黄龙战死后,他将执掌东江大权。
如果是这样,几年后,黄台吉派兵攻打皮岛,他也会落得一个战死沙场的美名。
历史上,他为了能更好的掌控皮岛,怂恿,逼迫尚可喜投清。
甚至耿仲明,毛承禄兵变,都是他一手策划。
将来,他还是大明朝的忠烈之士。
一直到了乾隆年间,清廷为表彰“胜朝殉节诸臣”而追赠沈世魁谥号为“烈愍”,人们才终于焕然大悟。
昔日的守土之士,乃是十恶不赦的叛将。
整个大明朝,恐怕也就唐学志清楚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那日,黄龙让沈世奎负责增援大军的粮草,这斯却以粮草不足,拒绝了。
只不过,整个皮岛的军粮,大部分都是从济州调拨。
每个月,上万担粮食,进入东江,足可供给三万大军。
这些粮食,都是由耿仲明和沈世奎二人经手的。
耿仲明跑了。
只带着几艘船跑了。
那粮食呢?
其中必有猫腻。
刘景同杀进复州时,从齐尔哈朗大营中,发现了秘密。
进入东江的粮草,虽说都是东江军那山货置换的,但那些装粮草的麻袋,可都是出自鱼鹰的纺织厂。
玛德~~~
他们将大量的粮草运往辽东,卖给了黄台吉,不知道赚了多少黑心银子。
很快,李大山就在沈世奎的院子里,挖出了七八万两银子,看着巨额的银两,就连黄龙都感到意外。
当初,沈世奎好歹也是平叛的功臣,还是自己保举他为皮岛副将的,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他就贪墨了如此多的财富。
沈世奎被处斩后,他的几个子侄,也全部给羁押,准备交由朝廷处置。
除掉这个祸害,唐学志也就放心多了。
经过十天的休整,皮岛一些轻伤的士兵,也都能归队了。
俘虏了毛承禄几千人,他们都是东江军的士兵,唐学志决定将这些士兵,分出一半,补充给黄龙。
虽然被李大山挑了一遍,剩下一些歪瓜裂枣,黄龙还是非常高兴。
经过这一仗,东江军元气大伤,有这些兵卒补充进来,最少能解他的燃眉之急。
短暂的整训后,黄龙麾下也恢复到了五千人马。
此时,皮岛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了,大军攻破铁山的消息传来,让黄龙等人,无不振奋。
这几日,看惯了海面上,唐学志战舰演练的情形,让他和麾下将领,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东江平叛,已经进入到最后阶段。
他的人,决不能就这么瞅着。
于是乎~
他决定去找唐学志商议一下,下一步该如何打算。
唐学志刚从战舰上下来,就见黄龙和李惟鸾、樊化龙三人,在港口边上等候了。
“唐兄弟训练回来了,好哇,这么大的战舰,真是好哇,不知可否请兄弟们,去舰上坐一坐。”
前几天,唐学志的战船,吊打耿仲明的船队,就像打半大孩子似的,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从那一刻起,黄龙就想去船上看一看。
只是这几天忙着整顿兵马,一时也抽不出时间。
唐学志一直住在战船上,只有检验士兵训练时才会下船。
有时候,黄龙抽空来到港口,唐学志的战船,远行了。
他们,也只能在船上干瞅着。
这不,今天刚好遇上了。
哈哈哈~
“黄龙兄,请~~~”
唐学志只是大笑,便招呼了小船过来。
载着一行人,往自己座船驶去。
海面上,寒风凌冽。
风速虽然不强,冰冷的风,吹在脸上,却有些刺骨。
黄龙的整张脸,都被毛绒绒的围巾包裹着,站在小船上,双腿却有些微微发抖。
看着前方的那艘巨大舰船,他太激动了。
终于,小船划到了战船的边上。
卧-槽~~~
船身露出水面,三四丈高,他竟然有站在城下的感觉。
唰~~~~
船甲板的边上,一整块船舷,在士兵的推动下,打开了一个门。
随之,伸出一直长长的机械臂。
机械臂上,挂着一只结实的木笼子。
士兵摇动机械装置,将进入木笼中的人,提到了平船甲板的位置。
咣当~~
停下了。
“这,简直是太精妙了,好,船,好船呐。”
黄龙在战船上,看到这种登船方式,只感到无比的震撼。
走出木笼,看着那宽敞的甲板,士兵还在上面操练。
人站在船上,如履平地,如不不知,还以为自己是在地面上呢。
“唐兄弟,这船,恐怕能载上千士兵吧。”
“黄大人,最多载过一千二百人,只不过有点挤。”
唐学志没有说话,李大山倒是将话给接过去了。
“什么,能载一千二百人,这么多.....”
东江舰队的赶繒船,最多时也只能搭载二百人,黄龙以为,这种战船,应该能搭载六七百人左右。
说成一千,也不至于失了礼数,只是没想到,还是说少了。
脸上顿显尴尬之色,幸亏唐学志一直是笑脸陪着,让他不至于那么难堪。
不仅仅是他,李惟鸾、樊化龙二人,也像刘姥姥进城似的。
这艘船已经刷新了他们的世界观。
以前,他们认为毛文龙的东江舰队,很了不起,很厉害。
但是面对唐学志的舰队,连个屁都不算。
光是那宽敞甲板,就将他们震惊的半天说不出话。
一行人,进入炮舱。
当一门门巨大的舰炮,展现在黄龙等人面前时,下巴都快惊掉了。
“红衣大炮,这是红衣大炮。”
黄龙瞪着眼睛,露出无比震撼表情。
红衣大炮,只有关宁军有,他们东将军,不是亲生的,有几门佛郎机就不错了。
但是红衣大炮的威名,他还是知道的。
只是没想到,唐学志的舰船上,竟然装载着近二十门红衣大炮。
一个宁远城的大炮数,只装在一艘船上。
这也解释了,当日,耿仲明的船队,为何这么快就被碾压了。
不是一个量级啊。
整个东江,十万军民,无不震撼。
他可是毛文龙的亲家翁。
副将之职。
毛承禄造反后,沈世奎的权利,仅次于黄龙之下。
按照历史的进程,在黄龙战死后,他将执掌东江大权。
如果是这样,几年后,黄台吉派兵攻打皮岛,他也会落得一个战死沙场的美名。
历史上,他为了能更好的掌控皮岛,怂恿,逼迫尚可喜投清。
甚至耿仲明,毛承禄兵变,都是他一手策划。
将来,他还是大明朝的忠烈之士。
一直到了乾隆年间,清廷为表彰“胜朝殉节诸臣”而追赠沈世魁谥号为“烈愍”,人们才终于焕然大悟。
昔日的守土之士,乃是十恶不赦的叛将。
整个大明朝,恐怕也就唐学志清楚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那日,黄龙让沈世奎负责增援大军的粮草,这斯却以粮草不足,拒绝了。
只不过,整个皮岛的军粮,大部分都是从济州调拨。
每个月,上万担粮食,进入东江,足可供给三万大军。
这些粮食,都是由耿仲明和沈世奎二人经手的。
耿仲明跑了。
只带着几艘船跑了。
那粮食呢?
其中必有猫腻。
刘景同杀进复州时,从齐尔哈朗大营中,发现了秘密。
进入东江的粮草,虽说都是东江军那山货置换的,但那些装粮草的麻袋,可都是出自鱼鹰的纺织厂。
玛德~~~
他们将大量的粮草运往辽东,卖给了黄台吉,不知道赚了多少黑心银子。
很快,李大山就在沈世奎的院子里,挖出了七八万两银子,看着巨额的银两,就连黄龙都感到意外。
当初,沈世奎好歹也是平叛的功臣,还是自己保举他为皮岛副将的,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他就贪墨了如此多的财富。
沈世奎被处斩后,他的几个子侄,也全部给羁押,准备交由朝廷处置。
除掉这个祸害,唐学志也就放心多了。
经过十天的休整,皮岛一些轻伤的士兵,也都能归队了。
俘虏了毛承禄几千人,他们都是东江军的士兵,唐学志决定将这些士兵,分出一半,补充给黄龙。
虽然被李大山挑了一遍,剩下一些歪瓜裂枣,黄龙还是非常高兴。
经过这一仗,东江军元气大伤,有这些兵卒补充进来,最少能解他的燃眉之急。
短暂的整训后,黄龙麾下也恢复到了五千人马。
此时,皮岛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了,大军攻破铁山的消息传来,让黄龙等人,无不振奋。
这几日,看惯了海面上,唐学志战舰演练的情形,让他和麾下将领,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东江平叛,已经进入到最后阶段。
他的人,决不能就这么瞅着。
于是乎~
他决定去找唐学志商议一下,下一步该如何打算。
唐学志刚从战舰上下来,就见黄龙和李惟鸾、樊化龙三人,在港口边上等候了。
“唐兄弟训练回来了,好哇,这么大的战舰,真是好哇,不知可否请兄弟们,去舰上坐一坐。”
前几天,唐学志的战船,吊打耿仲明的船队,就像打半大孩子似的,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从那一刻起,黄龙就想去船上看一看。
只是这几天忙着整顿兵马,一时也抽不出时间。
唐学志一直住在战船上,只有检验士兵训练时才会下船。
有时候,黄龙抽空来到港口,唐学志的战船,远行了。
他们,也只能在船上干瞅着。
这不,今天刚好遇上了。
哈哈哈~
“黄龙兄,请~~~”
唐学志只是大笑,便招呼了小船过来。
载着一行人,往自己座船驶去。
海面上,寒风凌冽。
风速虽然不强,冰冷的风,吹在脸上,却有些刺骨。
黄龙的整张脸,都被毛绒绒的围巾包裹着,站在小船上,双腿却有些微微发抖。
看着前方的那艘巨大舰船,他太激动了。
终于,小船划到了战船的边上。
卧-槽~~~
船身露出水面,三四丈高,他竟然有站在城下的感觉。
唰~~~~
船甲板的边上,一整块船舷,在士兵的推动下,打开了一个门。
随之,伸出一直长长的机械臂。
机械臂上,挂着一只结实的木笼子。
士兵摇动机械装置,将进入木笼中的人,提到了平船甲板的位置。
咣当~~
停下了。
“这,简直是太精妙了,好,船,好船呐。”
黄龙在战船上,看到这种登船方式,只感到无比的震撼。
走出木笼,看着那宽敞的甲板,士兵还在上面操练。
人站在船上,如履平地,如不不知,还以为自己是在地面上呢。
“唐兄弟,这船,恐怕能载上千士兵吧。”
“黄大人,最多载过一千二百人,只不过有点挤。”
唐学志没有说话,李大山倒是将话给接过去了。
“什么,能载一千二百人,这么多.....”
东江舰队的赶繒船,最多时也只能搭载二百人,黄龙以为,这种战船,应该能搭载六七百人左右。
说成一千,也不至于失了礼数,只是没想到,还是说少了。
脸上顿显尴尬之色,幸亏唐学志一直是笑脸陪着,让他不至于那么难堪。
不仅仅是他,李惟鸾、樊化龙二人,也像刘姥姥进城似的。
这艘船已经刷新了他们的世界观。
以前,他们认为毛文龙的东江舰队,很了不起,很厉害。
但是面对唐学志的舰队,连个屁都不算。
光是那宽敞甲板,就将他们震惊的半天说不出话。
一行人,进入炮舱。
当一门门巨大的舰炮,展现在黄龙等人面前时,下巴都快惊掉了。
“红衣大炮,这是红衣大炮。”
黄龙瞪着眼睛,露出无比震撼表情。
红衣大炮,只有关宁军有,他们东将军,不是亲生的,有几门佛郎机就不错了。
但是红衣大炮的威名,他还是知道的。
只是没想到,唐学志的舰船上,竟然装载着近二十门红衣大炮。
一个宁远城的大炮数,只装在一艘船上。
这也解释了,当日,耿仲明的船队,为何这么快就被碾压了。
不是一个量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