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第208章 煎牛扒
第208章 煎牛扒
就在这时候,周旭才提议:“要不然我们玩一下剁连三,怎么样?”
周围的人听后,没有意见,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剁连三”这个游戏,就是用右手执镰刀连续剁地,左手在地面来回晃动,同时嘴里数唱着:“剁一剁二剁连三,小马跟着大马钻,大马不吃小马的肉,剁打剁打整十六。”
这个游戏不仅是一种体力上的挑战,还需要大脑的高度集中和双手的协调配合。
开始时速度可以较慢,但随着游戏的进行,速度越来越快,直到达到一定的速度后游戏结束。
通过这个游戏,人们能够在紧张的劳动之余得到放松,同时也锻炼了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而且还能缓解单调的劳动生活,不这么单调,增加一点乐趣。
周旭才说道:“既然是我提议,那就从我开始吧!”
剁连三这个游戏,开头时候的速度比较慢,所以难度并不大,到了后面,很多人都反应不过来。
“旭才,难道不是你提议,你最后才对的吗?”其中一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大叔开口道。
周围的人也开始附和:“就是,老叔说得不错,旭才你应该排到最后。”
周旭才有信心,倒也无所谓,耸了耸肩:“好吧!老叔都这样说,我只能同意。”
老叔开口道:“那我就打个样!”
便开始用镰刀,连续剁地,然后左手在地面来回晃动,嘴里还不停的念叨:“剁一剁二剁连三,小马跟着大马钻,大马不吃小马的肉,剁打剁打整十六。”
紧接着下一个也跟着老叔一样,不过速度越来越快,不一会就开始有人失误,便退出这个游戏,排在后面的人就接上。
由于人数比较多,所以轮到周旭才,已经是几分钟之后。
周旭才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直接就出局,然后非常懊恼道:“大家,要不然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能接上。”
“旭才,你这样可不行,要是每个人都像你这样,都多要几次机会,小麦还用不用割。”老叔一脸严肃道。
赖皮不管在那个时期,都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更别说是现在,这么注重名声的时期,就更加让人讨厌。
周围被淘汰出局的那些人,也想着,要是周旭才可以有多次机会,他们也要多一次机会,不然根本就不公平。
周旭才看见周围的人一脸严肃的表情,明白自己说错话,急忙说道:“各位,刚刚是我不小心说错话,等一下,我多割20分之一亩地。”
要知道自己还没有娶媳妇,这种不好的名声,传出去,估计自己都不用娶老婆。
老叔听到周旭才的话后,不由点了点头,看来还是知道事情严重,要不然也不会在原来惩罚的基础上翻了一倍。
一般玩这个剁连三这个游戏,只要是没有接上的人,平时是要多割40分之一亩地,大概就是16平方左右,20分之一就是32平方。
这可不简单,要知道平时这个惩罚,还能接受,多忙半个多小时就忙完,但是20分之一,那就不怎么轻松。
在60年代,割麦子是一项繁重且耗时的体力劳动。
成年男性一个人一天大概也就能割一亩小麦,这是因为割麦子需要大量的体力和时间,而且效率相对较低。
农民们通常需要从早上很早就就开始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中间只能休息极短的时间,以保证完成每天的割麦任务,割小麦这个工作强度非常大,对农民的体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徐才,还要不要再玩一次?”老叔笑着提议道。
村里可是规划好每个人要割多少,要是有人割多,那有人就能少割一点,所以刚刚赢了的人可是想乘胜追击。
周旭才认怂也快:“老叔,您就饶了我吧!20分之一,我起码要多割一个多小时,都要割到晚上,要是再输,不知道要割到什么时候。”
周围的人听完,都忍不住笑起来。
周旭才并没有理会,只是默默开始割起小麦。
看见带头的人都不玩,开始干活,大家也就没有继续玩下去的心情,除了极少数,刚刚输了想赢回来的人,不过这个剁连三这个游戏,要大家都同意才行,要不然有人赖账怎么办。
来福来才两兄弟,一边走,一边甩着蛇,生怕蛇缓过劲来,由于路程并不远,走了十几分钟也带着那条蛇回到家中。
周益民看见那条蛇顿时鸡皮都起来,要知道自己从小到大都非常害怕蛇这种动物,连忙说道:“来福,就站那儿,别拿进屋里来。”
他前世虽然是南方人,但真的不吃蛇。
“大哥,这条蛇没毒的。”来福立即解释道。
周益民也不认得是什么蛇,看见眼前这条蛇的颜色这么鲜艳,便说道:“这种一看就不好惹,你小子胆子也太大了。”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呀!
“这种蛇泡酒,可是一流。”老爷子却笑道。
泡蛇酒在农村可是很常见,多人家里面都会泡上一缸,远远看去真是吓人。
中医认为,喝上蛇酒能让血液活络,滋补身体,对于一些跌打损伤有时候都有奇效,因此非常的盛行,甚至还研究出什么蛇泡出来的酒有什么功效。
在中国,好像是万物皆可泡酒。
香虫、蛤蚧、鹿鞭、水蛭、蝎子、鹿茸、黑蚂蚁、土元、蜂房、蜈蚣、蛇蜕、鹿角、蟾皮、牛鞭、虎骨等等。
简直五八门。
“让三叔给爷爷你泡酒吧!”
这次,周益民实在不敢碰那玩意。
前世的时候,他还听说,泡了几年的蛇竟然没死,还能咬人,想想都觉得可怕。
那可不是谣言。
如果酒坛的密封性不佳,空气能够进入酒坛,这会使蛇在缺氧的环境下逐渐进入休眠状态,从而能够存活更长时间。
此外,如果酒没有完全淹没蛇,特别是在蛇的头部附近留有空气,蛇就可能不会立即死亡,而是在休眠状态下存活一段时间。
周益民回到自己房间,再次取出徐老头给的传家宝。
只见,那是一个瓷杯,或者说小碗。
没错!这玩意就是后世传说中的鸡缸杯。
此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杯体小巧,轮廓线柔韧,直中隐曲,曲中显直,呈现出端庄婉丽、清雅隽秀的风韵。
杯外壁饰子母鸡两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景象。足底边一周无釉。
底心青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周益民打量着眼前的鸡缸杯,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品。
不要以为这时代就没有赝品,赝品自古到今都有。尤其是这种名器,更是仿制的重点对象。
由于鸡缸杯的名贵,引来仿制不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代无不仿烧。
只有专业的人才能鉴别。
清康熙朝仿品比真品稍高,底径略小于真品,足边一周无釉处比真品宽;底部六字方框楷书款把底部占满,线粗色重,文饰比较板滞;青山石图案上加有浓重的青点,为真品所无。
而清乾隆时仿品有的是高柄卧足,器外带有乾隆御题诗,底足内有“大清乾隆仿古”印文。民国时仿品釉面泛青,青色浮,色泽清淡,文饰呆滞。
周益民不是鉴定师,自然看不出来。但他知道,如果这是真正的大明成化斗彩鸡缸杯,那么,21世纪后,它的价值将以亿计。
周益民穿越前,就听说魔都有收藏家以2.8亿港元拍走一件。
这比去弄什么四合院好多了。
现在也不是囤四合院的时候,真想要多囤几座四合院,等八十年代,春风吹满地的时候也不迟。那时候的四合院其实也不贵。
周益民打算给徐家500斤玉米,另外再加一桶菜籽油,不能让人家太吃亏。
看够后,周益民又把它收到商店背包中,或者说是商超储物柜中。现在,能存放的东西更多了。
接着,拿出一小把松子啃起来。
“大哥,吃什么?”来芳偷偷溜进来。
小丫头就知道吃。
这段时间,小丫头肉眼可见的圆润起来,跟白白胖胖还有点距离,但在现在这年头,真的可以了。
事实上,也不止来芳,整个周家庄的小孩子,脸上的肉也明显多起来。
“松子,吃吧!”周益民又拿出一大把,直接将小丫头的衣兜都装满,让她自个出去吃。
来芳心满意足地走出大哥的房间,往自己家里跑,将大部分松子藏起来。
目前为止,她已经藏了满满两罐。容易坏的,她已经吃掉,剩下的都是比较耐放的东西,果、干果、坚果等。
她一一清点,每天都要清点一遍,才会安心。
自认为很隐秘的行为,其实家里俩大人都心知肚明。
吃了几口松子,周益民开始去做饭。
雪牛肉,也让爷爷、奶奶品尝一下。
煎牛扒吧!爷爷、奶奶应该没吃过。
他拿出一块雪牛肉,切出几片,每一片都有两个巴掌大。
两面撒上适量的盐和黑胡椒粉,轻轻按摩使调味料均匀附着在肉表上,腌制片刻。
烧火童子就绪。
当锅中的油温适中时,将腌制好的雪牛肉牛排放入锅中,煎制2-3分钟,待一侧变得金黄酥脆时,再翻面煎另一面,直到两侧呈现美丽的焦色。
刀叉什么的,就算了吧!
咱不流行那样吃,筷子也是可以的,牛肉也要入乡随俗呀!
“哇!好香。”烧火童子盯着锅里的煎牛扒,哈喇子都快要流出来了。
“火太大了。”周益民提醒来才。
来才立即调整火势。
那熟练程度,让人心疼。不过,来才是乐在其中,就喜欢烧火,喜欢看别人做吃的,也喜欢吃。
准确说,这个时代就没有不喜欢吃的人。
什么厌食症之类,在这时代几乎是不存在的。
“爷爷,今天喝点葡萄酒吧!”周益民跟老爷子提议。
老爷子当然没有异议呀!
喝酒,他喜欢。
不管白酒,还是红酒,只要是酒,他都喜欢。当然,他更喜欢白酒,度数高一些。红酒的那点度数,用老爷子的话来说,那跟马尿差不多。
“好,那就开一瓶红酒。”
大孙子给他准备了一个酒柜,里面的好酒可不少。
也就是在周家庄,周益民才敢这么做,稍微高调点都没问题。
安全。
“益民,不切一下吗?”老爷子又问。
这么大块,用手拿着吃?
“爷爷,这是西方的吃法,本来是陪刀叉的,一边吃,一边切。等一下,我会稍微切小点,咱们用筷子吃。”周益民解释。
老爷子诧异。
西方人是这么吃饭的?
长见识了。
煎好后,周益民对自己的作品相当满意。
如果有大盘子,放一块上去,在抹点酱,放点草。这一盘子,至少得一千几百元。
正应了后世网友的那句话,所谓的米其林美食精髓就是:盘大、量少,抹酱、放草。
总结得非常到位。
周旭强回来后,就去处理那条蛇,塞进一瓶酒里面,让老爷子搬去放着。
“瓶口拧紧点。”周益民提醒。
要是有空气,那玩意泡个几年都不死,想想都觉得毛骨悚然。据说,蛇的报复心很强。前世,周益民没少听蛇报复的事情。
所以,以前大人经常告诉他,如果要打蛇,一定要把它彻底打死。
“我办事,你们放心好了。”周旭强笑道。
他目光看向那些煎牛扒,口水就不自主地流出嘴角。
“洗手,吃饭!”周益民喊道。
受到他的影响,现在洗手再吃饭,已经成了他们家的生活习惯,就连老爷子、老太太都不例外。
三婶先给倩倩那丫头喂奶,不急着吃。
如今,倩倩那丫头居然会爬了。
除了周益民,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吃牛扒。
为了照顾大家的传统,周益民没有搞什么三分熟之类,而是九分熟。
“这是牛肉?”吃了一口,周旭强惊叹。
牛肉吃过好几回了,什么味道他清楚,但这牛扒跟他印象中的牛肉味不一样。
“嗯!比较好的牛肉。”周益民没有过多解释。
(本章完)
就在这时候,周旭才提议:“要不然我们玩一下剁连三,怎么样?”
周围的人听后,没有意见,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剁连三”这个游戏,就是用右手执镰刀连续剁地,左手在地面来回晃动,同时嘴里数唱着:“剁一剁二剁连三,小马跟着大马钻,大马不吃小马的肉,剁打剁打整十六。”
这个游戏不仅是一种体力上的挑战,还需要大脑的高度集中和双手的协调配合。
开始时速度可以较慢,但随着游戏的进行,速度越来越快,直到达到一定的速度后游戏结束。
通过这个游戏,人们能够在紧张的劳动之余得到放松,同时也锻炼了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而且还能缓解单调的劳动生活,不这么单调,增加一点乐趣。
周旭才说道:“既然是我提议,那就从我开始吧!”
剁连三这个游戏,开头时候的速度比较慢,所以难度并不大,到了后面,很多人都反应不过来。
“旭才,难道不是你提议,你最后才对的吗?”其中一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大叔开口道。
周围的人也开始附和:“就是,老叔说得不错,旭才你应该排到最后。”
周旭才有信心,倒也无所谓,耸了耸肩:“好吧!老叔都这样说,我只能同意。”
老叔开口道:“那我就打个样!”
便开始用镰刀,连续剁地,然后左手在地面来回晃动,嘴里还不停的念叨:“剁一剁二剁连三,小马跟着大马钻,大马不吃小马的肉,剁打剁打整十六。”
紧接着下一个也跟着老叔一样,不过速度越来越快,不一会就开始有人失误,便退出这个游戏,排在后面的人就接上。
由于人数比较多,所以轮到周旭才,已经是几分钟之后。
周旭才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直接就出局,然后非常懊恼道:“大家,要不然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能接上。”
“旭才,你这样可不行,要是每个人都像你这样,都多要几次机会,小麦还用不用割。”老叔一脸严肃道。
赖皮不管在那个时期,都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更别说是现在,这么注重名声的时期,就更加让人讨厌。
周围被淘汰出局的那些人,也想着,要是周旭才可以有多次机会,他们也要多一次机会,不然根本就不公平。
周旭才看见周围的人一脸严肃的表情,明白自己说错话,急忙说道:“各位,刚刚是我不小心说错话,等一下,我多割20分之一亩地。”
要知道自己还没有娶媳妇,这种不好的名声,传出去,估计自己都不用娶老婆。
老叔听到周旭才的话后,不由点了点头,看来还是知道事情严重,要不然也不会在原来惩罚的基础上翻了一倍。
一般玩这个剁连三这个游戏,只要是没有接上的人,平时是要多割40分之一亩地,大概就是16平方左右,20分之一就是32平方。
这可不简单,要知道平时这个惩罚,还能接受,多忙半个多小时就忙完,但是20分之一,那就不怎么轻松。
在60年代,割麦子是一项繁重且耗时的体力劳动。
成年男性一个人一天大概也就能割一亩小麦,这是因为割麦子需要大量的体力和时间,而且效率相对较低。
农民们通常需要从早上很早就就开始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中间只能休息极短的时间,以保证完成每天的割麦任务,割小麦这个工作强度非常大,对农民的体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徐才,还要不要再玩一次?”老叔笑着提议道。
村里可是规划好每个人要割多少,要是有人割多,那有人就能少割一点,所以刚刚赢了的人可是想乘胜追击。
周旭才认怂也快:“老叔,您就饶了我吧!20分之一,我起码要多割一个多小时,都要割到晚上,要是再输,不知道要割到什么时候。”
周围的人听完,都忍不住笑起来。
周旭才并没有理会,只是默默开始割起小麦。
看见带头的人都不玩,开始干活,大家也就没有继续玩下去的心情,除了极少数,刚刚输了想赢回来的人,不过这个剁连三这个游戏,要大家都同意才行,要不然有人赖账怎么办。
来福来才两兄弟,一边走,一边甩着蛇,生怕蛇缓过劲来,由于路程并不远,走了十几分钟也带着那条蛇回到家中。
周益民看见那条蛇顿时鸡皮都起来,要知道自己从小到大都非常害怕蛇这种动物,连忙说道:“来福,就站那儿,别拿进屋里来。”
他前世虽然是南方人,但真的不吃蛇。
“大哥,这条蛇没毒的。”来福立即解释道。
周益民也不认得是什么蛇,看见眼前这条蛇的颜色这么鲜艳,便说道:“这种一看就不好惹,你小子胆子也太大了。”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呀!
“这种蛇泡酒,可是一流。”老爷子却笑道。
泡蛇酒在农村可是很常见,多人家里面都会泡上一缸,远远看去真是吓人。
中医认为,喝上蛇酒能让血液活络,滋补身体,对于一些跌打损伤有时候都有奇效,因此非常的盛行,甚至还研究出什么蛇泡出来的酒有什么功效。
在中国,好像是万物皆可泡酒。
香虫、蛤蚧、鹿鞭、水蛭、蝎子、鹿茸、黑蚂蚁、土元、蜂房、蜈蚣、蛇蜕、鹿角、蟾皮、牛鞭、虎骨等等。
简直五八门。
“让三叔给爷爷你泡酒吧!”
这次,周益民实在不敢碰那玩意。
前世的时候,他还听说,泡了几年的蛇竟然没死,还能咬人,想想都觉得可怕。
那可不是谣言。
如果酒坛的密封性不佳,空气能够进入酒坛,这会使蛇在缺氧的环境下逐渐进入休眠状态,从而能够存活更长时间。
此外,如果酒没有完全淹没蛇,特别是在蛇的头部附近留有空气,蛇就可能不会立即死亡,而是在休眠状态下存活一段时间。
周益民回到自己房间,再次取出徐老头给的传家宝。
只见,那是一个瓷杯,或者说小碗。
没错!这玩意就是后世传说中的鸡缸杯。
此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杯体小巧,轮廓线柔韧,直中隐曲,曲中显直,呈现出端庄婉丽、清雅隽秀的风韵。
杯外壁饰子母鸡两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景象。足底边一周无釉。
底心青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周益民打量着眼前的鸡缸杯,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品。
不要以为这时代就没有赝品,赝品自古到今都有。尤其是这种名器,更是仿制的重点对象。
由于鸡缸杯的名贵,引来仿制不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代无不仿烧。
只有专业的人才能鉴别。
清康熙朝仿品比真品稍高,底径略小于真品,足边一周无釉处比真品宽;底部六字方框楷书款把底部占满,线粗色重,文饰比较板滞;青山石图案上加有浓重的青点,为真品所无。
而清乾隆时仿品有的是高柄卧足,器外带有乾隆御题诗,底足内有“大清乾隆仿古”印文。民国时仿品釉面泛青,青色浮,色泽清淡,文饰呆滞。
周益民不是鉴定师,自然看不出来。但他知道,如果这是真正的大明成化斗彩鸡缸杯,那么,21世纪后,它的价值将以亿计。
周益民穿越前,就听说魔都有收藏家以2.8亿港元拍走一件。
这比去弄什么四合院好多了。
现在也不是囤四合院的时候,真想要多囤几座四合院,等八十年代,春风吹满地的时候也不迟。那时候的四合院其实也不贵。
周益民打算给徐家500斤玉米,另外再加一桶菜籽油,不能让人家太吃亏。
看够后,周益民又把它收到商店背包中,或者说是商超储物柜中。现在,能存放的东西更多了。
接着,拿出一小把松子啃起来。
“大哥,吃什么?”来芳偷偷溜进来。
小丫头就知道吃。
这段时间,小丫头肉眼可见的圆润起来,跟白白胖胖还有点距离,但在现在这年头,真的可以了。
事实上,也不止来芳,整个周家庄的小孩子,脸上的肉也明显多起来。
“松子,吃吧!”周益民又拿出一大把,直接将小丫头的衣兜都装满,让她自个出去吃。
来芳心满意足地走出大哥的房间,往自己家里跑,将大部分松子藏起来。
目前为止,她已经藏了满满两罐。容易坏的,她已经吃掉,剩下的都是比较耐放的东西,果、干果、坚果等。
她一一清点,每天都要清点一遍,才会安心。
自认为很隐秘的行为,其实家里俩大人都心知肚明。
吃了几口松子,周益民开始去做饭。
雪牛肉,也让爷爷、奶奶品尝一下。
煎牛扒吧!爷爷、奶奶应该没吃过。
他拿出一块雪牛肉,切出几片,每一片都有两个巴掌大。
两面撒上适量的盐和黑胡椒粉,轻轻按摩使调味料均匀附着在肉表上,腌制片刻。
烧火童子就绪。
当锅中的油温适中时,将腌制好的雪牛肉牛排放入锅中,煎制2-3分钟,待一侧变得金黄酥脆时,再翻面煎另一面,直到两侧呈现美丽的焦色。
刀叉什么的,就算了吧!
咱不流行那样吃,筷子也是可以的,牛肉也要入乡随俗呀!
“哇!好香。”烧火童子盯着锅里的煎牛扒,哈喇子都快要流出来了。
“火太大了。”周益民提醒来才。
来才立即调整火势。
那熟练程度,让人心疼。不过,来才是乐在其中,就喜欢烧火,喜欢看别人做吃的,也喜欢吃。
准确说,这个时代就没有不喜欢吃的人。
什么厌食症之类,在这时代几乎是不存在的。
“爷爷,今天喝点葡萄酒吧!”周益民跟老爷子提议。
老爷子当然没有异议呀!
喝酒,他喜欢。
不管白酒,还是红酒,只要是酒,他都喜欢。当然,他更喜欢白酒,度数高一些。红酒的那点度数,用老爷子的话来说,那跟马尿差不多。
“好,那就开一瓶红酒。”
大孙子给他准备了一个酒柜,里面的好酒可不少。
也就是在周家庄,周益民才敢这么做,稍微高调点都没问题。
安全。
“益民,不切一下吗?”老爷子又问。
这么大块,用手拿着吃?
“爷爷,这是西方的吃法,本来是陪刀叉的,一边吃,一边切。等一下,我会稍微切小点,咱们用筷子吃。”周益民解释。
老爷子诧异。
西方人是这么吃饭的?
长见识了。
煎好后,周益民对自己的作品相当满意。
如果有大盘子,放一块上去,在抹点酱,放点草。这一盘子,至少得一千几百元。
正应了后世网友的那句话,所谓的米其林美食精髓就是:盘大、量少,抹酱、放草。
总结得非常到位。
周旭强回来后,就去处理那条蛇,塞进一瓶酒里面,让老爷子搬去放着。
“瓶口拧紧点。”周益民提醒。
要是有空气,那玩意泡个几年都不死,想想都觉得毛骨悚然。据说,蛇的报复心很强。前世,周益民没少听蛇报复的事情。
所以,以前大人经常告诉他,如果要打蛇,一定要把它彻底打死。
“我办事,你们放心好了。”周旭强笑道。
他目光看向那些煎牛扒,口水就不自主地流出嘴角。
“洗手,吃饭!”周益民喊道。
受到他的影响,现在洗手再吃饭,已经成了他们家的生活习惯,就连老爷子、老太太都不例外。
三婶先给倩倩那丫头喂奶,不急着吃。
如今,倩倩那丫头居然会爬了。
除了周益民,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吃牛扒。
为了照顾大家的传统,周益民没有搞什么三分熟之类,而是九分熟。
“这是牛肉?”吃了一口,周旭强惊叹。
牛肉吃过好几回了,什么味道他清楚,但这牛扒跟他印象中的牛肉味不一样。
“嗯!比较好的牛肉。”周益民没有过多解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