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宅子就这么大,洪叔一喊,内院的莲嬷嬷等人也听到了,赶忙出来。
莲嬷嬷一见面就行礼:“太太,您总算是回来了。”
杨海燕过去扶起她:“这个月辛苦你了,家里怎么样?可有发生什么事情?”
莲嬷嬷道:“铺子和家里的一切都好,就是……”说着,她朝着下人院子那边看了一眼。
杨海燕也随之看过去,只见有几个女眷正在那边朝着这边看。杨海燕便没有在问:“四丫、守成,你们过来。嬷嬷,这是秦思芽,思念的思,发芽的芽。这是秦守成,守时的守,成就的成。以后就叫芽姑娘和成哥儿吧,给他们安排到东厢房,明儿你去牙行,再买个婆子回来,以后守着四丫和守成那边。”
莲嬷嬷:“是。”
杨海燕又对秦四丫和秦守成道:“四丫、守成,这是莲嬷嬷,以后莲嬷嬷会教你们规矩礼仪,如果你们找不到大嫂,又碰到一些事情,便找莲嬷嬷。”
秦四丫、秦守成:“知道了大嫂。”
“太太……太太你们总算回来了。”范婶一边跑一边道,“太太,你们还没吃饭吧?”
杨海燕看到范婶也跟着亲切,吃习惯了范婶做的饭菜,在秦家的时候还挺想念的:“还没,你看着弄一些,对了,昆队长带着他媳妇和十岁的儿子也回来了,做好了给他们送一些吃的过去。”
范婶:“是。”
杨海燕:“莲嬷嬷,你先去准备四丫和守成的屋子,我带着他们先回正院。”
莲嬷嬷:“是。”
等莲嬷嬷准备好东厢房,范婶那边的晚饭也准备好了。因为不知道主人家什么时候回来,所以厨房里定然没有太好的饭菜,故而范婶准备的也是面条。和他们路上吃的青菜荷包蛋面条不同,范婶准备的是酸菜、泡菜腊肉面条。
酸丢丢的味道,爽歪歪的。
吃好晚饭,范婶带着秦四丫和秦守成去东厢房洗漱睡觉,杨海燕和莲嬷嬷回了书房。
杨海燕:“莲嬷嬷,你坐下同我说说这几天家里的情况。”
莲嬷嬷:“是。”坐下之后,她便说了家里的情况,“家里一切正常范婶、洪叔、洪婶、余婶,他们每天的活儿跟您离开之前一样。主要是下人院子里,来了两户女眷,一户是孟平家的,一户是黄虎子家的。”
秦放有五个私卫,其中成家的只有三个,昆狮、黄虎子和孟平。
杨海燕点点头:“你继续说。”
莲嬷嬷继续道:“孟平一家子是来的最早的,您和大人离开的第三天就回来了。您离开前说过,私卫除了月例之外,每个人吃的都是府里的,每天一蔬菜、一肉菜、一汤,一共三个菜,分量参照人数来。而私卫的家属则府里不负责伙食,只允许他们和私卫一起住在下人院子。”
杨海燕道:“不错。”她又不是开慈善堂的,没得给私卫月例还要养着他们的家眷。要知道多养一个人一日三餐的成本加起来要十文左右,一个月就是三百文了,赶得上一个私卫的月例了。当然,这算法是根据他们目前的伙食来的。如果一天三餐都吃番薯土豆,当然是便宜的。
莲嬷嬷:“孟平的家属有三人,一个是他媳妇、一个是他女儿、一个是他妹子。”
杨海燕:“他妹子也来了?”下人院子虽然小,但杨海燕是参照现代套房造的,所以人的确住的过,因为里面是两室一厅的,也就是两间睡觉的房间、一个吃饭的厅,然后下人院子还有一个公共小厨房,谁家都可以去用。但是,孟平的妹子怎么会来?
莲嬷嬷:“可不是,根据孟平说,他妹子在乡下原本说了婚事的,但是男的后来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同她妹妹退了婚,这虽然是男的错,但是他妹妹的名声也被坏了,总是被村里人指指点点,他不忍心他妹妹受伤害,所以把他妹妹带来了。”
杨海燕蹙了一下眉头,理论上来说,既然准备了私卫的小院子,她是不反对私卫带家属来的,哪怕是带了父母,她也不会反对,毕竟她不能因为人家成了秦放家的私卫,就让人家不顾家人啊。可是,这没带上父母,带上妹妹来是怎么回事?哪怕下人院子和这边是隔开的,可终归让人很有想法。
其实,她并不反感有主意的人,但是要看情况的啊。就像洪叔,他之前回了一趟家,直接带了媳妇孩子回来,可好歹也没有直接去闹市院子那边住下,而是先来征求她的同意。可孟平那边……总之,她心里是有些是不痛快的。
杨海燕:“嬷嬷要说的,不只是这些吧?”刚才莲嬷嬷欲言又止,一言难尽的样子,应该不只是这些。
莲嬷嬷道:“可不是,他们来的第一天,孟平媳妇就来问老奴,她的月例是多少?主要是干什么活的。当时老奴都懵了,您离开前也没有说过要给私卫家属月例啊。”
杨海燕:“我的确没说,但大人聘请的只是私卫,又不是聘请他们夫妻,这私卫的媳妇何来月例一说?这不是常识吗?”
莲嬷嬷道:“是如此,所以孟平媳妇来问的时候,老奴也觉得甚是奇怪。不过老奴说了,这件事老奴不清楚,等太太回来了再说。”
杨海燕倒是理解莲嬷嬷的说法,毕竟她当人奴婢的,对于不知道的事情,也是不敢拿主意的。杨海燕点点头:“然后呢,我猜想还有后面的,不然就这件事,也不会让我们莲嬷嬷这样为难。”
莲嬷嬷趁机说了句好听的话:“太太英明。后来孟平媳妇便不问月例的事情,而回去了,可等余婶给孟平送了两次饭之后,她又来了,她说我们送去的饭只孟平一人吃吃还好,可他们家里如今有四个人,饭不够吃,是不是我们厨房克扣了他们的伙食。哎哟,老奴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真真是……”
杨海燕给她倒了一杯茶:“莲嬷嬷消消气。”
莲嬷嬷:“谢谢太太。孟平媳妇是去食堂说的,食堂是范婶管的,她当时就说,太太吩咐过,几个私卫吃饭,就给私卫准备几个人的分量,私卫家属的伙食我们不准备。”
杨海燕:“是,我同你们一起说的。”
莲嬷嬷:“可是那孟平媳妇不相信范婶的话,就说范婶克扣了他们的伙食,然后范婶气呼呼的带着孟平媳妇来找老奴了,老奴也作证,太太就是这样规定的。孟平媳妇听老奴这样说,也就不在说什么了。老奴琢磨着,明儿她会来找你。”
杨海燕轻笑了声:“那黄虎子的媳妇呢,怎么样?”
莲嬷嬷:“黄虎子一家是五天前到的,只来了黄虎子媳妇一个人,他们还没有孩子。根据黄虎子媳妇说,当年黄虎子要来服军役前两天才结婚的,他们洞房后,黄虎子就来从军了,她当时也没有怀上。”
杨海燕:“是吗?”
莲嬷嬷:“可不是。根据黄虎子媳妇说的,他们那边在男子服军役前成亲的还不少,然后洞个房,就是希望给男子留下一点骨血,有的成了,有的没成。像她这样的,虽然没成功怀上,但是五年后男人能活着回去的,运气还算好的。像她男人这样,回去前还能找到活儿的,那算是有出息的了。”吃穿住都是主家的,每个月三百文钱的月例,也就是一年能省下三两多的银钱。去别的地方找活儿,也许有月例更高的,比如酒楼掌柜、账房的,但是这和在官家做活的不同。
比如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也是这个道理。在酒楼当掌柜、或者在商人家当账房,哪有再官家当私卫有面子。怎么说,秦放也是七品官,朝廷有文书的。就像现代,有些男人做销售的,一年几十万,收入比公务员还高,可为什么有些女人找对象还是看重收入略低的公务员,身份不同啊。
杨海燕仔细听着莲嬷嬷说,倒是有几分明白了:“你对黄虎子媳妇的印象看上去挺不错的。”
莲嬷嬷心一惊,担心太太以为她结党,她马上解释:“相比于孟平媳妇,老奴倒是觉得黄虎子媳妇实在些。老奴活到这个年纪了,看人还是有几分眼色的。”她没有否认,因为否认太过心虚了,所以干脆承认,她对黄虎子媳妇印象是还不错。
杨海燕想了想:“黄虎子媳妇多大了?”
莲嬷嬷:“二十四岁,比黄虎子大三岁,黄虎子今年二十一岁。他们成亲的时候,黄虎子十五,黄虎子媳妇十八。黄虎子媳妇之所以嫁给黄虎子,也是因为十八岁的老姑娘家里是个没人疼的,不然谁家舍得大闺女嫁过去当寡妇?”嫁给服军役在即的小伙子,可不是要做好当寡妇的准备吗?
杨海燕:“嬷嬷,要不这样吧,暂时先看看黄虎子媳妇的品行。如果可以的话,当时候让她在宅子里干活,至于做什么,到时候再安排。”反正人是不够的。“对了,外面的婆子暂时就不用买了,如果私卫的媳妇能用,那就用他们的。毕竟私卫以后可能会跟着大人,用他们的媳妇也合适些。”
莲嬷嬷:“是。”
杨海燕:“还有一点,未婚的姑娘不要在宅子里走动,尤其是不要让其在外院和正院走动。”虽然秦放不爱去外院,书房也在正院,但是难免会碰到。
莲嬷嬷的眼中闪过一抹狠光:“是,老奴明白。”这些个事情她比杨海燕还精,有些姑娘专门动那种心思,骨子里就贱得很,好好的外头正牌娘子不做,非要上赶着做个妾,这不是骨头贱是什么?
杨海燕起身:“我去沐浴了,这几天赶路都累坏了,明儿会起的晚些,不用叫我。还有孩子们,也不用去叫他们。”
莲嬷嬷:“是。那明儿做酒酿圆子?等您起来了吃?”
杨海燕十分惊喜:“家里有酒酿吗?”
莲嬷嬷:“算着您和大人这两天回来,前几天做的酒酿明儿能吃了。”
杨海燕:“太好了,最近就馋酒酿的味道了。”
第49章
杨海燕一觉睡醒, 床边已经是空的了,而且也凉了。她知道秦放是习惯了早起的,很少赖床, 偶尔赖床也是为了陪她:“莲嬷嬷……”
莲嬷嬷每天起床后, 会守在她的房门口, 没事的时候自己个儿做点东西, 而院子门口是余婶守着, 所以说杨海燕都习惯了她们两人在外面。
莲嬷嬷听到杨海燕的叫声, 进来了:“太太醒了。”
杨海燕带着几分刚睡醒的沙哑声音道:“醒了,越是睡着就越累, 大人呢?”
莲嬷嬷道:“大人带着私卫去打猎了,说是让我们晚上等着吃肉。”
杨海燕一听,便笑道:“他是闲不住的, 那我们晚上就等着吃肉, 如果打不到肉, 丢的也是他的脸。”说着坐到铜镜前, 让莲嬷嬷给她梳头。
等梳好头,余婶已经准备好了热水, 在一边等着。杨海燕洗漱好之后,坐在铜镜前开始护肤,一边还跟莲嬷嬷道:“四丫和守成起床了吗?”
莲嬷嬷:“芽姑娘和成哥儿起的早,已经用过早饭了,两人在外面玩。方才几个私卫的媳妇来过, 老奴说您还没起,让她们下午过来。”
杨海燕点点头:“你看着办。”
等杨海燕的头梳好,余婶端着酒酿小圆子进来了,酒酿的香味刺的杨海燕肚子咕噜噜的叫。
莲嬷嬷陪坐在一边:“太太, 您回老家的这段日子,吕太太和韩太太来找过您。吕太太说,四月初县城会有集市。不过三月底,咱们镇上的集市也会先开始,就是没有县城的热闹。”
杨海燕好奇:“集市?”
莲嬷嬷道:“老奴去打听过,所谓集市,就是各部落、各国的游商都会来永州做生意,一年只有一次,每年都是在四月初,但因为有些游商来的早些,所以在三月底,我们这的镇上就会开始集市。”
杨海燕一听就明白了,明白过后,倒是想起了一些事情,三四月份,万物苏醒的日子,春耕嘛,可不是在这个时候。如果月底开始,有众多游商过来,那么很多这里没有的果树种子、蔬菜种子,她倒是可以借机拿出来了,到时候便说是集市的时候,从游商地方买来的。想到这个,杨海燕觉得自己的味觉在觉醒,要知道这个世界的蔬菜种类实在少。
莲嬷嬷是个会察言观色的人,她见杨海燕心情很好,便打趣的问:“太太是想到了什么高兴的事情吗?”
杨海燕笑道:“我从来没有见过集市,即便是京城里有集市的日子,我们也是出不去的,就怕小姐会被人冲撞了,没有想到嫁到了边关,倒是可以去看看了。也不知道游商会有什么好玩好吃的东西,说的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莲嬷嬷道:“今日已经二十五了,也就两三天的时间,集市就开始了,您再等上几天,就能见到了。”
杨海燕道:“这倒是。对了,今次从老家回来,带了一些吃的,有笋干、木耳干、蘑菇干、还有菜干,去叫范婶准备两份,给吕太太和韩太太送去。还有,午后让洪叔过来一趟。”
莲嬷嬷起身:“哎,老奴这就去说。”
杨海燕吃好了酒酿小圆子,也跟着起身了,去外面走走。走到院子里,看见秦四丫和秦守成坐着在吃点心。看见她出来,秦四丫跑了过来:“大嫂。”
秦守成也跟着起身:“大嫂。”
杨海燕看着他们换上了新衣服,看着秦四丫的头发也是梳过的。这衣服是他们来的路上,在别的县城里或者镇上买的,至于这头发:“四丫今日的头发梳的真好看,谁给你梳的?”
秦四丫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很是高兴道:“是莲嬷嬷梳的,莲嬷嬷真厉害,我以后也要学会梳头,梳好看的头。”
杨海燕道:“莲嬷嬷确实厉害,嫂子的头发也是莲嬷嬷梳的,你若是想学,可以让莲嬷嬷教你。”说着,看向秦守成,“守成,今日刚回来,你且好好歇息,明日让你大哥带你去私塾报道。”
秦守成:“谢谢大嫂。就是……就是我会不会年龄太大了?”他虽然已经启蒙了,但也只念了一年,如果去私塾的话,应该要重新开始吧?他有些不好意思。
杨海燕知道小朋友也是有自尊心的,十二岁的小少年和六七岁的小朋友坐在一起,自然会觉得别扭,但是:“守成,你知道学无止境吗?”
学无止境,这是很浅的道理,就是念过几天书的人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秦守成道:“我懂,学无止境指的是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杨海燕道:“对啊,既然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那么是不是说明,不管你到了什么年龄,还是要一直读书,你说学业不会饱和?六七岁的时候要学,十二岁的时候要学,向你大哥这般二十岁了还是要学。”
秦守成道:“大嫂,我明白了,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跟年龄没有关系。”
杨海燕赞赏的看了他一眼:“守成真聪明。回想去年,我和你大哥刚成亲的时候,他那个时候认识的字还没有现在守成你认识的多,但是他却说,他要跟着我念书,让我教他。所以啊,他一个大男子汉都不觉得尴尬,守成你只是小男子汉,更加不会丢脸了。要知道,有上进心,这是好的。”
秦守成被表扬了,有些脸红,从小到大,他从来都没有被表扬过。毕竟一般人家的父母,都是很少会表扬孩子的。“嗯,我知道了大嫂。”
杨海燕陪着他们在坐下,看见桌子上的小饼干和小蛋糕,料想着应该是范婶准备的。
范婶整理好了杨海燕说的笋干等就过来了:“太太,按照您的吩咐,给吕太太和韩太太各准备了一份,您看看。”
杨海燕看了一眼,分量适中,大约是两餐的分量:“你给送去吧,回头去买些排骨,排骨烤笋非常的好吃。”
范婶:“是。”
范婶走了之后,杨海燕给秦四丫说起了她名字的事情,因为四丫跟思芽拼音一样,只声调不一样,所以秦四丫一直以为杨海燕介绍她叫思芽的时候,其实是四丫。这会儿听到杨海燕给她取了名字,又解释了意思,她才明白过来。
有个正经的名字是非常不一样的,小小年纪的秦思芽也知道名字的重要性,所以现在,有了正经名字之后,她就缠着秦守成教她。
秦守成只得用树枝在地上笔画着秦思芽的名字。
中午自然就是排骨烤笋,秦放和私卫们不在,杨海燕带着秦思芽和秦守成一起吃的。
下人院
下人院一共有两排,每排有五套小院子,分别是五个私卫、洪叔、范婶家,还有三套小院子是空着的。
莲嬷嬷一见面就行礼:“太太,您总算是回来了。”
杨海燕过去扶起她:“这个月辛苦你了,家里怎么样?可有发生什么事情?”
莲嬷嬷道:“铺子和家里的一切都好,就是……”说着,她朝着下人院子那边看了一眼。
杨海燕也随之看过去,只见有几个女眷正在那边朝着这边看。杨海燕便没有在问:“四丫、守成,你们过来。嬷嬷,这是秦思芽,思念的思,发芽的芽。这是秦守成,守时的守,成就的成。以后就叫芽姑娘和成哥儿吧,给他们安排到东厢房,明儿你去牙行,再买个婆子回来,以后守着四丫和守成那边。”
莲嬷嬷:“是。”
杨海燕又对秦四丫和秦守成道:“四丫、守成,这是莲嬷嬷,以后莲嬷嬷会教你们规矩礼仪,如果你们找不到大嫂,又碰到一些事情,便找莲嬷嬷。”
秦四丫、秦守成:“知道了大嫂。”
“太太……太太你们总算回来了。”范婶一边跑一边道,“太太,你们还没吃饭吧?”
杨海燕看到范婶也跟着亲切,吃习惯了范婶做的饭菜,在秦家的时候还挺想念的:“还没,你看着弄一些,对了,昆队长带着他媳妇和十岁的儿子也回来了,做好了给他们送一些吃的过去。”
范婶:“是。”
杨海燕:“莲嬷嬷,你先去准备四丫和守成的屋子,我带着他们先回正院。”
莲嬷嬷:“是。”
等莲嬷嬷准备好东厢房,范婶那边的晚饭也准备好了。因为不知道主人家什么时候回来,所以厨房里定然没有太好的饭菜,故而范婶准备的也是面条。和他们路上吃的青菜荷包蛋面条不同,范婶准备的是酸菜、泡菜腊肉面条。
酸丢丢的味道,爽歪歪的。
吃好晚饭,范婶带着秦四丫和秦守成去东厢房洗漱睡觉,杨海燕和莲嬷嬷回了书房。
杨海燕:“莲嬷嬷,你坐下同我说说这几天家里的情况。”
莲嬷嬷:“是。”坐下之后,她便说了家里的情况,“家里一切正常范婶、洪叔、洪婶、余婶,他们每天的活儿跟您离开之前一样。主要是下人院子里,来了两户女眷,一户是孟平家的,一户是黄虎子家的。”
秦放有五个私卫,其中成家的只有三个,昆狮、黄虎子和孟平。
杨海燕点点头:“你继续说。”
莲嬷嬷继续道:“孟平一家子是来的最早的,您和大人离开的第三天就回来了。您离开前说过,私卫除了月例之外,每个人吃的都是府里的,每天一蔬菜、一肉菜、一汤,一共三个菜,分量参照人数来。而私卫的家属则府里不负责伙食,只允许他们和私卫一起住在下人院子。”
杨海燕道:“不错。”她又不是开慈善堂的,没得给私卫月例还要养着他们的家眷。要知道多养一个人一日三餐的成本加起来要十文左右,一个月就是三百文了,赶得上一个私卫的月例了。当然,这算法是根据他们目前的伙食来的。如果一天三餐都吃番薯土豆,当然是便宜的。
莲嬷嬷:“孟平的家属有三人,一个是他媳妇、一个是他女儿、一个是他妹子。”
杨海燕:“他妹子也来了?”下人院子虽然小,但杨海燕是参照现代套房造的,所以人的确住的过,因为里面是两室一厅的,也就是两间睡觉的房间、一个吃饭的厅,然后下人院子还有一个公共小厨房,谁家都可以去用。但是,孟平的妹子怎么会来?
莲嬷嬷:“可不是,根据孟平说,他妹子在乡下原本说了婚事的,但是男的后来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同她妹妹退了婚,这虽然是男的错,但是他妹妹的名声也被坏了,总是被村里人指指点点,他不忍心他妹妹受伤害,所以把他妹妹带来了。”
杨海燕蹙了一下眉头,理论上来说,既然准备了私卫的小院子,她是不反对私卫带家属来的,哪怕是带了父母,她也不会反对,毕竟她不能因为人家成了秦放家的私卫,就让人家不顾家人啊。可是,这没带上父母,带上妹妹来是怎么回事?哪怕下人院子和这边是隔开的,可终归让人很有想法。
其实,她并不反感有主意的人,但是要看情况的啊。就像洪叔,他之前回了一趟家,直接带了媳妇孩子回来,可好歹也没有直接去闹市院子那边住下,而是先来征求她的同意。可孟平那边……总之,她心里是有些是不痛快的。
杨海燕:“嬷嬷要说的,不只是这些吧?”刚才莲嬷嬷欲言又止,一言难尽的样子,应该不只是这些。
莲嬷嬷道:“可不是,他们来的第一天,孟平媳妇就来问老奴,她的月例是多少?主要是干什么活的。当时老奴都懵了,您离开前也没有说过要给私卫家属月例啊。”
杨海燕:“我的确没说,但大人聘请的只是私卫,又不是聘请他们夫妻,这私卫的媳妇何来月例一说?这不是常识吗?”
莲嬷嬷道:“是如此,所以孟平媳妇来问的时候,老奴也觉得甚是奇怪。不过老奴说了,这件事老奴不清楚,等太太回来了再说。”
杨海燕倒是理解莲嬷嬷的说法,毕竟她当人奴婢的,对于不知道的事情,也是不敢拿主意的。杨海燕点点头:“然后呢,我猜想还有后面的,不然就这件事,也不会让我们莲嬷嬷这样为难。”
莲嬷嬷趁机说了句好听的话:“太太英明。后来孟平媳妇便不问月例的事情,而回去了,可等余婶给孟平送了两次饭之后,她又来了,她说我们送去的饭只孟平一人吃吃还好,可他们家里如今有四个人,饭不够吃,是不是我们厨房克扣了他们的伙食。哎哟,老奴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真真是……”
杨海燕给她倒了一杯茶:“莲嬷嬷消消气。”
莲嬷嬷:“谢谢太太。孟平媳妇是去食堂说的,食堂是范婶管的,她当时就说,太太吩咐过,几个私卫吃饭,就给私卫准备几个人的分量,私卫家属的伙食我们不准备。”
杨海燕:“是,我同你们一起说的。”
莲嬷嬷:“可是那孟平媳妇不相信范婶的话,就说范婶克扣了他们的伙食,然后范婶气呼呼的带着孟平媳妇来找老奴了,老奴也作证,太太就是这样规定的。孟平媳妇听老奴这样说,也就不在说什么了。老奴琢磨着,明儿她会来找你。”
杨海燕轻笑了声:“那黄虎子的媳妇呢,怎么样?”
莲嬷嬷:“黄虎子一家是五天前到的,只来了黄虎子媳妇一个人,他们还没有孩子。根据黄虎子媳妇说,当年黄虎子要来服军役前两天才结婚的,他们洞房后,黄虎子就来从军了,她当时也没有怀上。”
杨海燕:“是吗?”
莲嬷嬷:“可不是。根据黄虎子媳妇说的,他们那边在男子服军役前成亲的还不少,然后洞个房,就是希望给男子留下一点骨血,有的成了,有的没成。像她这样的,虽然没成功怀上,但是五年后男人能活着回去的,运气还算好的。像她男人这样,回去前还能找到活儿的,那算是有出息的了。”吃穿住都是主家的,每个月三百文钱的月例,也就是一年能省下三两多的银钱。去别的地方找活儿,也许有月例更高的,比如酒楼掌柜、账房的,但是这和在官家做活的不同。
比如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也是这个道理。在酒楼当掌柜、或者在商人家当账房,哪有再官家当私卫有面子。怎么说,秦放也是七品官,朝廷有文书的。就像现代,有些男人做销售的,一年几十万,收入比公务员还高,可为什么有些女人找对象还是看重收入略低的公务员,身份不同啊。
杨海燕仔细听着莲嬷嬷说,倒是有几分明白了:“你对黄虎子媳妇的印象看上去挺不错的。”
莲嬷嬷心一惊,担心太太以为她结党,她马上解释:“相比于孟平媳妇,老奴倒是觉得黄虎子媳妇实在些。老奴活到这个年纪了,看人还是有几分眼色的。”她没有否认,因为否认太过心虚了,所以干脆承认,她对黄虎子媳妇印象是还不错。
杨海燕想了想:“黄虎子媳妇多大了?”
莲嬷嬷:“二十四岁,比黄虎子大三岁,黄虎子今年二十一岁。他们成亲的时候,黄虎子十五,黄虎子媳妇十八。黄虎子媳妇之所以嫁给黄虎子,也是因为十八岁的老姑娘家里是个没人疼的,不然谁家舍得大闺女嫁过去当寡妇?”嫁给服军役在即的小伙子,可不是要做好当寡妇的准备吗?
杨海燕:“嬷嬷,要不这样吧,暂时先看看黄虎子媳妇的品行。如果可以的话,当时候让她在宅子里干活,至于做什么,到时候再安排。”反正人是不够的。“对了,外面的婆子暂时就不用买了,如果私卫的媳妇能用,那就用他们的。毕竟私卫以后可能会跟着大人,用他们的媳妇也合适些。”
莲嬷嬷:“是。”
杨海燕:“还有一点,未婚的姑娘不要在宅子里走动,尤其是不要让其在外院和正院走动。”虽然秦放不爱去外院,书房也在正院,但是难免会碰到。
莲嬷嬷的眼中闪过一抹狠光:“是,老奴明白。”这些个事情她比杨海燕还精,有些姑娘专门动那种心思,骨子里就贱得很,好好的外头正牌娘子不做,非要上赶着做个妾,这不是骨头贱是什么?
杨海燕起身:“我去沐浴了,这几天赶路都累坏了,明儿会起的晚些,不用叫我。还有孩子们,也不用去叫他们。”
莲嬷嬷:“是。那明儿做酒酿圆子?等您起来了吃?”
杨海燕十分惊喜:“家里有酒酿吗?”
莲嬷嬷:“算着您和大人这两天回来,前几天做的酒酿明儿能吃了。”
杨海燕:“太好了,最近就馋酒酿的味道了。”
第49章
杨海燕一觉睡醒, 床边已经是空的了,而且也凉了。她知道秦放是习惯了早起的,很少赖床, 偶尔赖床也是为了陪她:“莲嬷嬷……”
莲嬷嬷每天起床后, 会守在她的房门口, 没事的时候自己个儿做点东西, 而院子门口是余婶守着, 所以说杨海燕都习惯了她们两人在外面。
莲嬷嬷听到杨海燕的叫声, 进来了:“太太醒了。”
杨海燕带着几分刚睡醒的沙哑声音道:“醒了,越是睡着就越累, 大人呢?”
莲嬷嬷道:“大人带着私卫去打猎了,说是让我们晚上等着吃肉。”
杨海燕一听,便笑道:“他是闲不住的, 那我们晚上就等着吃肉, 如果打不到肉, 丢的也是他的脸。”说着坐到铜镜前, 让莲嬷嬷给她梳头。
等梳好头,余婶已经准备好了热水, 在一边等着。杨海燕洗漱好之后,坐在铜镜前开始护肤,一边还跟莲嬷嬷道:“四丫和守成起床了吗?”
莲嬷嬷:“芽姑娘和成哥儿起的早,已经用过早饭了,两人在外面玩。方才几个私卫的媳妇来过, 老奴说您还没起,让她们下午过来。”
杨海燕点点头:“你看着办。”
等杨海燕的头梳好,余婶端着酒酿小圆子进来了,酒酿的香味刺的杨海燕肚子咕噜噜的叫。
莲嬷嬷陪坐在一边:“太太, 您回老家的这段日子,吕太太和韩太太来找过您。吕太太说,四月初县城会有集市。不过三月底,咱们镇上的集市也会先开始,就是没有县城的热闹。”
杨海燕好奇:“集市?”
莲嬷嬷道:“老奴去打听过,所谓集市,就是各部落、各国的游商都会来永州做生意,一年只有一次,每年都是在四月初,但因为有些游商来的早些,所以在三月底,我们这的镇上就会开始集市。”
杨海燕一听就明白了,明白过后,倒是想起了一些事情,三四月份,万物苏醒的日子,春耕嘛,可不是在这个时候。如果月底开始,有众多游商过来,那么很多这里没有的果树种子、蔬菜种子,她倒是可以借机拿出来了,到时候便说是集市的时候,从游商地方买来的。想到这个,杨海燕觉得自己的味觉在觉醒,要知道这个世界的蔬菜种类实在少。
莲嬷嬷是个会察言观色的人,她见杨海燕心情很好,便打趣的问:“太太是想到了什么高兴的事情吗?”
杨海燕笑道:“我从来没有见过集市,即便是京城里有集市的日子,我们也是出不去的,就怕小姐会被人冲撞了,没有想到嫁到了边关,倒是可以去看看了。也不知道游商会有什么好玩好吃的东西,说的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莲嬷嬷道:“今日已经二十五了,也就两三天的时间,集市就开始了,您再等上几天,就能见到了。”
杨海燕道:“这倒是。对了,今次从老家回来,带了一些吃的,有笋干、木耳干、蘑菇干、还有菜干,去叫范婶准备两份,给吕太太和韩太太送去。还有,午后让洪叔过来一趟。”
莲嬷嬷起身:“哎,老奴这就去说。”
杨海燕吃好了酒酿小圆子,也跟着起身了,去外面走走。走到院子里,看见秦四丫和秦守成坐着在吃点心。看见她出来,秦四丫跑了过来:“大嫂。”
秦守成也跟着起身:“大嫂。”
杨海燕看着他们换上了新衣服,看着秦四丫的头发也是梳过的。这衣服是他们来的路上,在别的县城里或者镇上买的,至于这头发:“四丫今日的头发梳的真好看,谁给你梳的?”
秦四丫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很是高兴道:“是莲嬷嬷梳的,莲嬷嬷真厉害,我以后也要学会梳头,梳好看的头。”
杨海燕道:“莲嬷嬷确实厉害,嫂子的头发也是莲嬷嬷梳的,你若是想学,可以让莲嬷嬷教你。”说着,看向秦守成,“守成,今日刚回来,你且好好歇息,明日让你大哥带你去私塾报道。”
秦守成:“谢谢大嫂。就是……就是我会不会年龄太大了?”他虽然已经启蒙了,但也只念了一年,如果去私塾的话,应该要重新开始吧?他有些不好意思。
杨海燕知道小朋友也是有自尊心的,十二岁的小少年和六七岁的小朋友坐在一起,自然会觉得别扭,但是:“守成,你知道学无止境吗?”
学无止境,这是很浅的道理,就是念过几天书的人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秦守成道:“我懂,学无止境指的是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杨海燕道:“对啊,既然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那么是不是说明,不管你到了什么年龄,还是要一直读书,你说学业不会饱和?六七岁的时候要学,十二岁的时候要学,向你大哥这般二十岁了还是要学。”
秦守成道:“大嫂,我明白了,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跟年龄没有关系。”
杨海燕赞赏的看了他一眼:“守成真聪明。回想去年,我和你大哥刚成亲的时候,他那个时候认识的字还没有现在守成你认识的多,但是他却说,他要跟着我念书,让我教他。所以啊,他一个大男子汉都不觉得尴尬,守成你只是小男子汉,更加不会丢脸了。要知道,有上进心,这是好的。”
秦守成被表扬了,有些脸红,从小到大,他从来都没有被表扬过。毕竟一般人家的父母,都是很少会表扬孩子的。“嗯,我知道了大嫂。”
杨海燕陪着他们在坐下,看见桌子上的小饼干和小蛋糕,料想着应该是范婶准备的。
范婶整理好了杨海燕说的笋干等就过来了:“太太,按照您的吩咐,给吕太太和韩太太各准备了一份,您看看。”
杨海燕看了一眼,分量适中,大约是两餐的分量:“你给送去吧,回头去买些排骨,排骨烤笋非常的好吃。”
范婶:“是。”
范婶走了之后,杨海燕给秦四丫说起了她名字的事情,因为四丫跟思芽拼音一样,只声调不一样,所以秦四丫一直以为杨海燕介绍她叫思芽的时候,其实是四丫。这会儿听到杨海燕给她取了名字,又解释了意思,她才明白过来。
有个正经的名字是非常不一样的,小小年纪的秦思芽也知道名字的重要性,所以现在,有了正经名字之后,她就缠着秦守成教她。
秦守成只得用树枝在地上笔画着秦思芽的名字。
中午自然就是排骨烤笋,秦放和私卫们不在,杨海燕带着秦思芽和秦守成一起吃的。
下人院
下人院一共有两排,每排有五套小院子,分别是五个私卫、洪叔、范婶家,还有三套小院子是空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