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洛阳 第二章 创新性的开源方式
所以总而言之,一切的原因都是没钱。
于是官府开始征税,百姓百姓负担进一步加重,产生流寇,朝廷没钱平叛……进入下一轮循环。
大雍朝不也这样吗,就陈瞻看来,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二部和第三步之间了。不过在这“开源”一点上李璜倒是超越了明末的单调政策,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方案“卖官鬻爵”。
这样不仅解决了财政问题,而且正好能提拔一些新人进入官场,抗衡世家,真是一石二鸟的绝世好方案……个p啊。
李璜一开始只是卖卖羽林虎贲等低阶职位,以及一些类似“太中大夫”这样空有名头没有实权的文散官。
后来连县令太守这样的实权地方官也拿来卖,反正在李璜看来,皇权不下县,他自己根本控制不了地方,官位与其让世家掌握着任命权,不如拿去变现,让买|官的和郡县里的豪强自己去狗咬狗。
当然这些卖官的人如何捞回成本,实现钱生钱,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所以大雍朝的表面问题在于没钱,根本问题在于他对于基层无法施行有效的管理。
因为大雍(后雍)本就先天不足,目前的大雍是桓武帝中兴(镜像的光武中兴)建立起来的。从乱到治不过十几年,前雍的各个阶级并没有完全崩溃。
桓武帝出身与皇族旁支,但是他从一开始便缺乏自己的基本武装,在争霸的过程中起家靠的是信都太守任光借给他的四千郡兵,做大靠的是刘植和耿纯的私兵,以及幽州的边防军。
看吧,世家大族旧官吏,地方豪强,边防军,三种势力全部齐活。
所以没有自己本钱,桓武帝借助了豪强力量光复的大雍(后雍)本身就矛盾重重。
当然其他几方势力也是如此,他们要么本身就是豪强,要么是豪强扶上前台的代言人,比如陈家的先祖也在这次动荡中成功押注,才进一步做大,跻身一流世家。
因而后雍不像前雍开国时期一般,所有利益集团死得只剩自己,从而对于基层实现较强的掌控。
皇帝必须要借助世家豪强的手治理基层,而世家豪强是不会在意国家的,他们只在意他们自己。
虽然他们的一些行为可能会损害国家利益,造成社会动荡,自家利益减少。
但是就像后世那几个国家采石油一样,大家都知道过度开采会竭泽而渔,但是你不采,别人也会采,而油田是联通的,一家采了石油平面下降,会影响大家的石油储量。
所以你不拿好处,也有别人拿,那既然如此,不如便宜了自家。
于是世家欺上瞒下,从大雍分走了最肥美的一块。
所以只要解决基层治理问题,就可以解决大雍的财政危机。
在陈瞻看来,大雍朝还是有一丝希望能够拯救一下的,当然前提是李璜能支持他的改革政策。
封建帝制,由于过于依赖皇帝本人的资质,其上限和下限都很让人绝望。
但是因为皇帝拥有绝对的强权,所以如果能碰上一个愿意推行自己政策的皇帝,给自己提供强权的保障,那么陈瞻有信心在规则内把那堆世家玩死。
就大雍朝那个脆弱的经济体系,原始的经济理论,他陈瞻可是有超强算力系统的男人,就算是他自己不下场。让系统挂着几千年之后的经济学模型,背靠国家强权,直接对战世家,都能在规则内把他们玩死。
至于世家敢要掀棋盘,当李璜养的军队都是吃素的吗?
而且陈瞻种地可是一把好手,这个时候南方和河套平原的土地还没有被完全开发。
流民不是没地吗,把流民组织起来拉过去那边种地,几年之内他陈瞻就能攀科技树攒出一波物资。
到时候转移矛盾,打一波胡人,收割战争红利。
还能借着战时军管,以及战争胜利之后的大胜之势杀一批反对派,并借此推行类似方田均税亩之类的方法,从世家手里逐步收回地方的控制权。
并且借用权力真空,逐步推行科举制度,从世家手里逐步收回官僚任命权。
君不见曹操后期的几场战争,每次赢了回来就杀一批反对派,输了回来也杀一堆反对派。
反正只要外部矛盾大于内部矛盾,世家就算再不甘心也只能忍了。
如此双管齐下,几十年之后世家就成了昨日黄花。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简化成:如何让这个政策被李璜推行。
就陈瞻看来李璜推行这个方案的可能性还是很强的,这具体还要从李璜这个人的经历开始分析。
要分析李璜得性格,就要从他的童年经历讲起,其中避不开得两个女人就是李璜的生母何氏,以及疑似穿越者的奇女子田氏。
李璜的生母何氏是老皇帝李集的皇后从家里带来的侍女。
一次李集夜宿皇后处,恰逢皇后葵水至,于是皇后便安排何氏与李集有了一夕之欢。
后三月,何氏发现自己有身,便禀告了皇后,于是皇后便禀告了李集,后拨给了何氏一间偏殿几个宫女让她养胎。
那时候皇后诞下的嫡长皇子已至冲龄,且开始显现出不俗的资质,且帝后一直相敬如宾,所以皇后倒不至于忌惮一个小宫女的孩子。
所以有皇后看着,何氏那边的供给也没人敢短缺。
十个月后李璜平安降生,何氏被封为美人。
由于生母的出身实在是卑贱,他出生便几乎没有了继位地可能,所以十几年来,李璜一直平静地生活在宫中。
如果一切平稳发展的话,等李璜成年,或者李集驾崩之后,他将被封到一块不算太好的封地,然后离开洛阳带着自己的母亲去封地,度过还算富裕平静的一生。
李璜也知道这一点,但是这正是他所期望的,所以一直以来他根本就没有对哪个位置生出一丝一毫的兴趣,只是毫无存在感地在宫中长大。
若非年节家宴所有皇子都要出席,李集可能都快要忘记自己还有这样一个儿子了。
然而就在李璜九岁那年,田氏横空出世,大雍朝的政治核心中的众人仿佛中了降智光环一般,一切都变得奇怪起来。
于是官府开始征税,百姓百姓负担进一步加重,产生流寇,朝廷没钱平叛……进入下一轮循环。
大雍朝不也这样吗,就陈瞻看来,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二部和第三步之间了。不过在这“开源”一点上李璜倒是超越了明末的单调政策,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方案“卖官鬻爵”。
这样不仅解决了财政问题,而且正好能提拔一些新人进入官场,抗衡世家,真是一石二鸟的绝世好方案……个p啊。
李璜一开始只是卖卖羽林虎贲等低阶职位,以及一些类似“太中大夫”这样空有名头没有实权的文散官。
后来连县令太守这样的实权地方官也拿来卖,反正在李璜看来,皇权不下县,他自己根本控制不了地方,官位与其让世家掌握着任命权,不如拿去变现,让买|官的和郡县里的豪强自己去狗咬狗。
当然这些卖官的人如何捞回成本,实现钱生钱,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所以大雍朝的表面问题在于没钱,根本问题在于他对于基层无法施行有效的管理。
因为大雍(后雍)本就先天不足,目前的大雍是桓武帝中兴(镜像的光武中兴)建立起来的。从乱到治不过十几年,前雍的各个阶级并没有完全崩溃。
桓武帝出身与皇族旁支,但是他从一开始便缺乏自己的基本武装,在争霸的过程中起家靠的是信都太守任光借给他的四千郡兵,做大靠的是刘植和耿纯的私兵,以及幽州的边防军。
看吧,世家大族旧官吏,地方豪强,边防军,三种势力全部齐活。
所以没有自己本钱,桓武帝借助了豪强力量光复的大雍(后雍)本身就矛盾重重。
当然其他几方势力也是如此,他们要么本身就是豪强,要么是豪强扶上前台的代言人,比如陈家的先祖也在这次动荡中成功押注,才进一步做大,跻身一流世家。
因而后雍不像前雍开国时期一般,所有利益集团死得只剩自己,从而对于基层实现较强的掌控。
皇帝必须要借助世家豪强的手治理基层,而世家豪强是不会在意国家的,他们只在意他们自己。
虽然他们的一些行为可能会损害国家利益,造成社会动荡,自家利益减少。
但是就像后世那几个国家采石油一样,大家都知道过度开采会竭泽而渔,但是你不采,别人也会采,而油田是联通的,一家采了石油平面下降,会影响大家的石油储量。
所以你不拿好处,也有别人拿,那既然如此,不如便宜了自家。
于是世家欺上瞒下,从大雍分走了最肥美的一块。
所以只要解决基层治理问题,就可以解决大雍的财政危机。
在陈瞻看来,大雍朝还是有一丝希望能够拯救一下的,当然前提是李璜能支持他的改革政策。
封建帝制,由于过于依赖皇帝本人的资质,其上限和下限都很让人绝望。
但是因为皇帝拥有绝对的强权,所以如果能碰上一个愿意推行自己政策的皇帝,给自己提供强权的保障,那么陈瞻有信心在规则内把那堆世家玩死。
就大雍朝那个脆弱的经济体系,原始的经济理论,他陈瞻可是有超强算力系统的男人,就算是他自己不下场。让系统挂着几千年之后的经济学模型,背靠国家强权,直接对战世家,都能在规则内把他们玩死。
至于世家敢要掀棋盘,当李璜养的军队都是吃素的吗?
而且陈瞻种地可是一把好手,这个时候南方和河套平原的土地还没有被完全开发。
流民不是没地吗,把流民组织起来拉过去那边种地,几年之内他陈瞻就能攀科技树攒出一波物资。
到时候转移矛盾,打一波胡人,收割战争红利。
还能借着战时军管,以及战争胜利之后的大胜之势杀一批反对派,并借此推行类似方田均税亩之类的方法,从世家手里逐步收回地方的控制权。
并且借用权力真空,逐步推行科举制度,从世家手里逐步收回官僚任命权。
君不见曹操后期的几场战争,每次赢了回来就杀一批反对派,输了回来也杀一堆反对派。
反正只要外部矛盾大于内部矛盾,世家就算再不甘心也只能忍了。
如此双管齐下,几十年之后世家就成了昨日黄花。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简化成:如何让这个政策被李璜推行。
就陈瞻看来李璜推行这个方案的可能性还是很强的,这具体还要从李璜这个人的经历开始分析。
要分析李璜得性格,就要从他的童年经历讲起,其中避不开得两个女人就是李璜的生母何氏,以及疑似穿越者的奇女子田氏。
李璜的生母何氏是老皇帝李集的皇后从家里带来的侍女。
一次李集夜宿皇后处,恰逢皇后葵水至,于是皇后便安排何氏与李集有了一夕之欢。
后三月,何氏发现自己有身,便禀告了皇后,于是皇后便禀告了李集,后拨给了何氏一间偏殿几个宫女让她养胎。
那时候皇后诞下的嫡长皇子已至冲龄,且开始显现出不俗的资质,且帝后一直相敬如宾,所以皇后倒不至于忌惮一个小宫女的孩子。
所以有皇后看着,何氏那边的供给也没人敢短缺。
十个月后李璜平安降生,何氏被封为美人。
由于生母的出身实在是卑贱,他出生便几乎没有了继位地可能,所以十几年来,李璜一直平静地生活在宫中。
如果一切平稳发展的话,等李璜成年,或者李集驾崩之后,他将被封到一块不算太好的封地,然后离开洛阳带着自己的母亲去封地,度过还算富裕平静的一生。
李璜也知道这一点,但是这正是他所期望的,所以一直以来他根本就没有对哪个位置生出一丝一毫的兴趣,只是毫无存在感地在宫中长大。
若非年节家宴所有皇子都要出席,李集可能都快要忘记自己还有这样一个儿子了。
然而就在李璜九岁那年,田氏横空出世,大雍朝的政治核心中的众人仿佛中了降智光环一般,一切都变得奇怪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