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允熥起来,就去看望了张温。张温是老将,为他们朱家服务三代人近五十年,现在生病了当然要去看看。
他还力劝张温:“张先生,我就称呼你一声先生,还是坐船回京养病吧。趁着现在海上的风浪未起的时候回去,等开始刮大风就来不及了。”
“陛下能来看臣,臣铭感五内,但臣虽然生了病,自觉还不重。”
“况且也有大夫说,生病的时候远行千里不是好事,臣也记得从前行军的时候有将领因生了病返回,但也没有将病养好的事情。陛下的好意臣当然明白,可臣还是觉得留在安南也不差,就不必多生事情了。”张温推绝道。
允熥听他说的有理,也就不再勉强,又叮嘱照顾他的人道:“你们可要仔细,将张先生照顾好了,朕定有赏赐。”
从张温的住所出来返回行宫的路上,允熥特意看了看沿途的情形。南定在当初打仗的时候毁掉了小半座城、西南两面的城墙多有损伤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也知道城内的大多数百姓都已经被赶了出去。
但此时他看着沿途,发觉城内还算热闹,道路两边的店铺不少,很有些做生意的人。允熥拦下一个正在街上巡逻的将士问了问,得知原来朱赞仪将安南境内还自认做汉人的人迁移了几万过来,又嘱咐将士千万不得骚扰他们,所以街面上还好。
他又看向城墙,见到城墙上的破洞大多已经修好,没有修好的也有人在一旁修补。城头和城门处的守卫也很有秩序。
允熥暗自点头。朱赞仪已经做的很不错了,就是让他来南定,也未必比赞仪做得好。
回了行宫,允熥先是打了一趟拳,又和李莎儿‘切磋’了一下,待熙怡起来了和她们一起用早膳。
正吃着,王喜忽然走过来在他耳边轻声说了什么。允熥也轻声吩咐几句,三两下将手里的包子吃完,和李莎儿、熙怡笑着说道:“夫君有事要处置,就不陪你们了。”
“国事为重,夫君不必挂念我们。”熙怡首先说道。她就是再孩子心性也知道该说什么。李莎儿也跟着说了。
允熥也不知该露出什么表情,只得笑了笑走了。
他走后,熙怡有些感慨的说道:“我想回京城了。就是夫君不在身旁,好歹还有孩子,现在这,哎。也不知文垣、文圻、文垠、敏儿他们现在好不好,有没有人生病。”
李莎儿也和她想的一样。在京城虽然经常见不到允熥,但在自己的宫殿里做什么都方便,初一十五还能把家人叫进宫说说话;在安南虽说每天都能见到允熥,但说话的时候也不多,孩子和家人也都看不到。
她们两个说了几句话,熙怡忽然按住头说道:“也不知怎的,这两日晚上怎么也睡不够,现在又困了。李妹妹,我回去补个觉,咱们下午再聊天。”
李莎儿也没有联想其他,笑道:“正好我也想回屋,就和薛姐姐一起回去吧。”
……
……
允熥来到书房,刚坐下就对王喜说道:“传我来也进来。让扶桑国的两个使者等着。”
王喜答应一声,吩咐小宦官给允熥沏茶,自己出去传令。过不多时,茶水还没有烧开,就见到我来也走进来,对着允熥跪下说道:“臣我来也见过陛下,陛下万岁。”
允熥喝了一口一早儿烧开已经晾得差不多的白开水,盯着他看了半晌,说道:“起来吧。”
待我来也站起来,允熥说道:“你前日杀死胡汉苍的事情,情有可原,朕就夺了原本想给你的世袭,但已经定下的你的官位不变,其余的,朕也不追究了。”
“多谢陛下隆恩。”我来也马上躬身说道,满脸的高兴。他倒不是为自己的官位高兴,而是他之前奏报过了将那些战死的扶桑武士的妻儿迁到大明,得到准许后他若是个官总能照顾一二,不是官就没法照顾他们了。
“但是。”允熥马上接着说道:“有一件事朕今日一定要知道,你到底是什么身份?”
“陛下当初收下臣的时候并未问臣是什么身份,为什么现在问起来?”我来也顿了顿,说道。
“大胆!陛下问你话,你回答就是了,怎敢反问陛下!”一个小宦官呵斥道。
允熥挥挥手止住小宦官的话,说道:“当初朕接纳你的时候,以为你不过是从扶桑流浪出来南朝的武士,因为南朝败北所以流落四方,所以不需在意。”
“可你竟然能从扶桑召集那么多人出来,朕就有所怀疑了。即使你真的是南朝武士,身份地位也绝对不低,要不然不可能从扶桑召这许多武士前来。即使召来了,你也当不了头领。”
“并且昨日朕在港口处见你的时候,扶桑来的使者竟然惊讶的喊出了声。那个扶桑使者日野伸显朕也知晓他的来历,是扶桑国现在国君源义嗣的表兄弟,源义嗣的父亲太政大臣源义满正室的侄子,身份极高,能让他认识的人,绝对不是平常人。”
“陛下为何对我扶桑国的事情了如指掌?小小的扶桑,有什么需要陛下注意的么?”我来也不解的问道。现在楚王朱桢的次子朱孟炯就在横滨当总兵,允熥想知道这些很容易,但他很不理解为何允熥会愿意关注扶桑。
允熥笑了笑,看着他说道:“朕重视扶桑难道不好么?”
“你不要再打断朕的话了,老实回答朕的问题。”
“若是你不说,看在你立下的功劳朕也不会对你如何,但不能留你在大明了。朕会派人将你送到琉球。至于你愿不愿意回扶桑,朕也不会管。”
“你也别想着糊弄朕。现在扶桑的两个使者就在另外一间屋子。朕就不信,你们说谎还能说得一样。”
我来也沉默了许久,允熥都有些不耐烦的时候,他说道:“陛下,臣这就说出自己的来历。”
他还力劝张温:“张先生,我就称呼你一声先生,还是坐船回京养病吧。趁着现在海上的风浪未起的时候回去,等开始刮大风就来不及了。”
“陛下能来看臣,臣铭感五内,但臣虽然生了病,自觉还不重。”
“况且也有大夫说,生病的时候远行千里不是好事,臣也记得从前行军的时候有将领因生了病返回,但也没有将病养好的事情。陛下的好意臣当然明白,可臣还是觉得留在安南也不差,就不必多生事情了。”张温推绝道。
允熥听他说的有理,也就不再勉强,又叮嘱照顾他的人道:“你们可要仔细,将张先生照顾好了,朕定有赏赐。”
从张温的住所出来返回行宫的路上,允熥特意看了看沿途的情形。南定在当初打仗的时候毁掉了小半座城、西南两面的城墙多有损伤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也知道城内的大多数百姓都已经被赶了出去。
但此时他看着沿途,发觉城内还算热闹,道路两边的店铺不少,很有些做生意的人。允熥拦下一个正在街上巡逻的将士问了问,得知原来朱赞仪将安南境内还自认做汉人的人迁移了几万过来,又嘱咐将士千万不得骚扰他们,所以街面上还好。
他又看向城墙,见到城墙上的破洞大多已经修好,没有修好的也有人在一旁修补。城头和城门处的守卫也很有秩序。
允熥暗自点头。朱赞仪已经做的很不错了,就是让他来南定,也未必比赞仪做得好。
回了行宫,允熥先是打了一趟拳,又和李莎儿‘切磋’了一下,待熙怡起来了和她们一起用早膳。
正吃着,王喜忽然走过来在他耳边轻声说了什么。允熥也轻声吩咐几句,三两下将手里的包子吃完,和李莎儿、熙怡笑着说道:“夫君有事要处置,就不陪你们了。”
“国事为重,夫君不必挂念我们。”熙怡首先说道。她就是再孩子心性也知道该说什么。李莎儿也跟着说了。
允熥也不知该露出什么表情,只得笑了笑走了。
他走后,熙怡有些感慨的说道:“我想回京城了。就是夫君不在身旁,好歹还有孩子,现在这,哎。也不知文垣、文圻、文垠、敏儿他们现在好不好,有没有人生病。”
李莎儿也和她想的一样。在京城虽然经常见不到允熥,但在自己的宫殿里做什么都方便,初一十五还能把家人叫进宫说说话;在安南虽说每天都能见到允熥,但说话的时候也不多,孩子和家人也都看不到。
她们两个说了几句话,熙怡忽然按住头说道:“也不知怎的,这两日晚上怎么也睡不够,现在又困了。李妹妹,我回去补个觉,咱们下午再聊天。”
李莎儿也没有联想其他,笑道:“正好我也想回屋,就和薛姐姐一起回去吧。”
……
……
允熥来到书房,刚坐下就对王喜说道:“传我来也进来。让扶桑国的两个使者等着。”
王喜答应一声,吩咐小宦官给允熥沏茶,自己出去传令。过不多时,茶水还没有烧开,就见到我来也走进来,对着允熥跪下说道:“臣我来也见过陛下,陛下万岁。”
允熥喝了一口一早儿烧开已经晾得差不多的白开水,盯着他看了半晌,说道:“起来吧。”
待我来也站起来,允熥说道:“你前日杀死胡汉苍的事情,情有可原,朕就夺了原本想给你的世袭,但已经定下的你的官位不变,其余的,朕也不追究了。”
“多谢陛下隆恩。”我来也马上躬身说道,满脸的高兴。他倒不是为自己的官位高兴,而是他之前奏报过了将那些战死的扶桑武士的妻儿迁到大明,得到准许后他若是个官总能照顾一二,不是官就没法照顾他们了。
“但是。”允熥马上接着说道:“有一件事朕今日一定要知道,你到底是什么身份?”
“陛下当初收下臣的时候并未问臣是什么身份,为什么现在问起来?”我来也顿了顿,说道。
“大胆!陛下问你话,你回答就是了,怎敢反问陛下!”一个小宦官呵斥道。
允熥挥挥手止住小宦官的话,说道:“当初朕接纳你的时候,以为你不过是从扶桑流浪出来南朝的武士,因为南朝败北所以流落四方,所以不需在意。”
“可你竟然能从扶桑召集那么多人出来,朕就有所怀疑了。即使你真的是南朝武士,身份地位也绝对不低,要不然不可能从扶桑召这许多武士前来。即使召来了,你也当不了头领。”
“并且昨日朕在港口处见你的时候,扶桑来的使者竟然惊讶的喊出了声。那个扶桑使者日野伸显朕也知晓他的来历,是扶桑国现在国君源义嗣的表兄弟,源义嗣的父亲太政大臣源义满正室的侄子,身份极高,能让他认识的人,绝对不是平常人。”
“陛下为何对我扶桑国的事情了如指掌?小小的扶桑,有什么需要陛下注意的么?”我来也不解的问道。现在楚王朱桢的次子朱孟炯就在横滨当总兵,允熥想知道这些很容易,但他很不理解为何允熥会愿意关注扶桑。
允熥笑了笑,看着他说道:“朕重视扶桑难道不好么?”
“你不要再打断朕的话了,老实回答朕的问题。”
“若是你不说,看在你立下的功劳朕也不会对你如何,但不能留你在大明了。朕会派人将你送到琉球。至于你愿不愿意回扶桑,朕也不会管。”
“你也别想着糊弄朕。现在扶桑的两个使者就在另外一间屋子。朕就不信,你们说谎还能说得一样。”
我来也沉默了许久,允熥都有些不耐烦的时候,他说道:“陛下,臣这就说出自己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