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终日如此,谈何治学?
第一百零八章 张良初闻新粮产量,心态爆炸!
另一边……遥远的六国大地之上,忽而惊闻秦国自海外寻得仙粮,亩产几千斤,无不震惊。
这个时代的消息传递是需要时间的,民间的消息广泛传播需要一年乃至于更久的时间,而贵族之间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相对来说速度会更快。
更何况始皇帝已经约为文书,传至下辖郡县,六国旧贵族各有自己的圈子,虽然六国已覆,但他们的家世权势的基本盘还在,像这种轰动性的消息,在民众尚未广泛得知之前,贵族圈子里已经引来了一阵震惊。
东海地界,秽国旧地附近……隐性埋姓躲避追捕的张良正藏匿于沧海君门下,充为门客。
沧海君原是东夷秽人的一个君长,地理位置大概在沧海郡附近。
《管子·小匡》提到过,“秽人,北至于孤竹、山戎、秽貊。”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称濊:“濊南与辰韩,北与高句丽、沃沮接,东穷大海,今朝鲜之东皆其地也。”
即夫余、沃沮、高句丽等族的居住地都是古秽国的势力範围,所以这一区域内的东夷人都被称为秽人。
基本上东半岛乃至于一部分陆地和岛屿群,都是秽人活动的区域,国家族群林立。
沧海君就是其中一国君长,不过地理位置比较尴尬,比较靠近中原区域又没有脱离陆地板块,于是在大秦一统天下的扩张过程中,顺手被大秦从地图上抹去。
这地方的人统一称为秽人,各种小国和部群加在一起被统称为古秽国,实际上压根就没有所谓的秽国,只不过是国家族群太多,人口太少,势力太弱,中原地区懒得单独记载,干脆整合到一起称为秽人和秽国罢了。
国家覆灭以后,沧海君虽失其国,但有贤名,有众多部众,再加上地处中原文化的辐射区域,而沧海君又有往海上岛屿走私交流的路子,于是也就慢慢的和附近的亡国贵族混到了一块去。
到了如今,沧海君越来越不像个东夷秽人,而像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中原贵族,再加上一群落魄贵族的吹捧,沧海君也就在东方临海地界坐实了沧海君的名头。
多年前,同样是亡国贵胄之后张良拜访,张良祖父三代皆是韩国大相,是正儿八经的韩国顶尖贵族后裔,自然受到了沧海君这个冒牌中原贵族的隆重接待。
张良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始皇帝大巡天下的一段路线,上来直接摆明了自己要反秦刺杀的雄心,沧海君大为感慨其气魄,选择了鼎力支持。
于是家世落魄的张良自沧海君这里得到了大力士,精兵若干,铠甲武器若干,以及大量钱财支持。
于是惊心动魄的博浪沙刺杀诞生了!
张良令大力士投锤以掷始皇帝车架,可惜……始皇帝的车架足足有十几个,张良也分不清楚到底哪个才是,误中副车以后仓惶逃亡。
在沧海君的帮助和接应之下,张良被引渡至海外秽国隐性埋名了一段时间。
后来张良自行离开……如今的张良游历天下,学得了一身本事,再也不是曾经只会想着用刺杀解决问题的莽撞少年。
“婢女生的赵政!”
沧海君的府邸之内,一个相貌阴郁的中年男子一脚踹翻了案几,尔后似乎还不解气,将散落在地上的竹简踢的七零八碎。
经历了复杂的拜师学艺的过程以后,张良本以为自己已经洗尽铅华,但是,就在刚刚,确定了秦国三种高达千斤的海外新粮作物以后,张良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郁郁之气。
张良,韩国贵族,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
说是一个韩国,半个张家都不为过!
两代人五个朝代的经营,让张家把控了韩国的经济政治,甚至是世袭罔替,如果不出意外,张良作为第三代,等到父亲的时代落幕,他就是韩国新的宰相。
只是很可惜,意外总是会如期而至,好不容易熬到了张良的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家世和地位。
张家到了这个地步,真的是个韩国休戚与共了,毕竟整个韩国都说不清楚到底是韩国国君的还是张家的。
他秦始皇灭的那是韩国么?灭的是张家!
故而,张良的反应比韩国的国君都还要激烈,对于张良而言,秦始皇灭韩,那真是无异于国仇家恨皆系于身。
少年时期,满腔郁恨!
正值沧海君的国家也被秦国顺手抹去,二者一拍即合,就制订了博浪沙的刺杀计划。
博浪沙张良刺秦,一时间闻名遐迩。
六国旧贵恨始皇帝的人不在少数,派出去的刺客更是多以千计,但是大家多少都有点脑子,哪会自己以身犯险,刺杀也不过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哪会像张良一样自己愣头青亲自往上冲?
对于张良的亲身刺杀行动的失败,六国旧贵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张良的显赫身世也让张良能够倚仗地方贵族屡次脱身的关键。
只可惜功亏一篑只能亡命天涯,好在亡命天涯的途中,张良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奇遇,得到了黄石公的教导。
同时,在亡命天涯的途中,张良见识了各种形形色色之人。
心中的一股热血已经尽然消退,洗尽铅华,只剩下国仇家恨埋藏心底。
亡命天涯,同时也是一种修行。
在这期间,张良亲自踏过大多数土地,见到了芸芸众生,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脚踏实地,心中对于秦始皇的满腔仇恨虽然丝毫未减,但是对于秦始皇的重视却在不断增加。
他的所有的人生经历都在告诉张良一个事实,现在的秦国,已经处于强弩之末!
秦国,皆系于秦始皇一人之身!
秦始皇只要暴毙,秦国顷刻之间就会发生足以翻天覆地的剧烈动荡!
非常人不可挽救……
越是看清楚这些,张良的心也就越宁静,他在不断的寻找秦国的破绽,只等在关键时候,给予秦国致命一击。
但是……
凭什么?
亩产九百多斤的玉米!
亩产两千多斤的土豆!
亩产五千多斤的红薯!
凭什么,在这种风云动荡之际,矛盾积压长期处于爆发边缘,秦国已经是强弩之末的时机,出现这么不讲道理的粮食!
完全超出了常理,完全不讲任何道理!
要知道,现在的粮食产量大约也就一百来斤罢了……
就是哪个地方精耕细作仔细操弄,水利方便气候宜人,粮食产量也不过是两百多斤。
偶尔有个例,粮食亩产能够超过三四百斤,但那也只是个例……
本来秦国都要死了……
就硬生生给续了一波命?不合理,很不合理,没有任何征兆。
不是派出徐福出海寻仙嘛?不是找长生不老药去了么?
怎么带回来了个这么玩意?
张良,到底还算年轻……
站在原地,沉默良久,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机关算尽……却……”张良默默躬身,将踹翻的案几扶起来。尔后将地上散落一地的竹简一一捡起。
门外,响起了沧海君爽朗的笑声。
“子房何故如此?闹的恁大动静?”
张良闻听沧海君之声,微不可查的叹了一口气。
曾几何时,沧海君也同自己一般,矢志复国?
第一百零九章 张良的毒计
很显然,张良急了!
尽管他已经不再是曾经的莽撞少年,但是当骤然得知秦始皇莫名其妙的得到了如此为国续命的神粮,依旧急了。
但是沧海君并没有急,他是东夷秽人……被灭国时他的国家加起来也才十万多人。
说实在话,如今混进了中原落魄贵族圈子里以后,沧海君的日子还变好了。
“秦法严苛,庶民无立锥之地,或沦为氓隶,或承服劳役,六国苦之许久,如此长使以往,必民怨沸腾,我曾去过关中,便是关中秦人,不堪忍受劳役沦为氓隶者都不计其数,大多沦为盗匪,六国更是如此,秦王以威,以严,以酷,以厉,天下苦秦久矣,秦国用不了多少年,必沸反盈天!届时只需登高一呼,无数人仁人志士皆不反秦……可有了这三种新粮,唯恐人心向秦!”张良缓和了一下自己的心态向沧海君开口说道。
秦国确实和张良说的差不多,将近十分之一的人口都在服劳役,说一句天下苦秦久矣真不为过。
如今秦国尚且能够维持统治并且推行种种政策,建设各种工程,攻城掠地,是因为秦国还有一大批支持者,军功爵制度的受益者,以及秦始皇本人尚在大位镇压。
实际上在六国余孽不遗余力的抹黑之下,出了关中地区,几乎没有人认秦国的好,矛盾的源头也几乎都被转移到了秦国的身上,在张良看来,秦国灭亡是必然的事情。
他想要的并不多,只想复国!恢复家世,恢复父辈荣耀。
他还年轻,他还等得起,秦始皇还能活多久?
可是现在三种新粮一出现,就相当于硬生生给矛盾重重宛若火药桶一般的秦国泼上了一大盆冷水。
“照子房如此说来,岂不是大事不好?”沧海君皱眉。
实际上,沧海君对于复国已经没太多执念,当然,恨秦,是他打入中原贵族圈子的幌子,故而这一点还是要继续维持。
“秦国必差秦吏于天下推广三种新粮,不若暗中阻挠……”沧海君的思路很简单,无非就是动手搞破坏,他们扎根于本地,倒还真能做的到。
实际上倘若六国贵族真的戮力同心,哪怕秦国一统天下,也很难在基层推广任何政令。
问题是……有些贵族,已经开始被秦国的制度所吸引,并且开始融入进去了。
真正恨秦欲死的是顶级大贵族,如张良,家世显赫,五代韩相,如项家,楚国大将军项燕之后!
这些都是苦大仇深,且通过常规晋升渠道无法在秦国获得恢复祖上荣光的可能。
这一群大贵族,因其血脉,人脉,掌控的知识,财富,成为了反秦的主力军。
再其次就是一部分中型贵族,直接因为秦灭六国的战争中受到了范围性攻击,他们跟在大贵族后面摇旗呐喊,形成了广泛但不密集的组织。
尔后就是一群未受到太多波及的中小型贵族……想要融入当地贵族生态,必须坚持恨秦这个大前提。
再然后就是反而在秦国一统以后得到了好处的一批贵族。
六国余孽的生态组成大概如此,十分松散,没有任何组织,但是你准备干点对秦不利的大事,顺手之余也能帮帮你。提起来了秦国大家都骂两句,也就仅此而已。
而且六国贵族之间,相互也有仇怨瓜葛……所处地域太过于分散遥远。所以,这股庞大的反动力量迄今为止也没干出来过什么像样的大事。
第一百零八章 张良初闻新粮产量,心态爆炸!
另一边……遥远的六国大地之上,忽而惊闻秦国自海外寻得仙粮,亩产几千斤,无不震惊。
这个时代的消息传递是需要时间的,民间的消息广泛传播需要一年乃至于更久的时间,而贵族之间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相对来说速度会更快。
更何况始皇帝已经约为文书,传至下辖郡县,六国旧贵族各有自己的圈子,虽然六国已覆,但他们的家世权势的基本盘还在,像这种轰动性的消息,在民众尚未广泛得知之前,贵族圈子里已经引来了一阵震惊。
东海地界,秽国旧地附近……隐性埋姓躲避追捕的张良正藏匿于沧海君门下,充为门客。
沧海君原是东夷秽人的一个君长,地理位置大概在沧海郡附近。
《管子·小匡》提到过,“秽人,北至于孤竹、山戎、秽貊。”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称濊:“濊南与辰韩,北与高句丽、沃沮接,东穷大海,今朝鲜之东皆其地也。”
即夫余、沃沮、高句丽等族的居住地都是古秽国的势力範围,所以这一区域内的东夷人都被称为秽人。
基本上东半岛乃至于一部分陆地和岛屿群,都是秽人活动的区域,国家族群林立。
沧海君就是其中一国君长,不过地理位置比较尴尬,比较靠近中原区域又没有脱离陆地板块,于是在大秦一统天下的扩张过程中,顺手被大秦从地图上抹去。
这地方的人统一称为秽人,各种小国和部群加在一起被统称为古秽国,实际上压根就没有所谓的秽国,只不过是国家族群太多,人口太少,势力太弱,中原地区懒得单独记载,干脆整合到一起称为秽人和秽国罢了。
国家覆灭以后,沧海君虽失其国,但有贤名,有众多部众,再加上地处中原文化的辐射区域,而沧海君又有往海上岛屿走私交流的路子,于是也就慢慢的和附近的亡国贵族混到了一块去。
到了如今,沧海君越来越不像个东夷秽人,而像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中原贵族,再加上一群落魄贵族的吹捧,沧海君也就在东方临海地界坐实了沧海君的名头。
多年前,同样是亡国贵胄之后张良拜访,张良祖父三代皆是韩国大相,是正儿八经的韩国顶尖贵族后裔,自然受到了沧海君这个冒牌中原贵族的隆重接待。
张良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始皇帝大巡天下的一段路线,上来直接摆明了自己要反秦刺杀的雄心,沧海君大为感慨其气魄,选择了鼎力支持。
于是家世落魄的张良自沧海君这里得到了大力士,精兵若干,铠甲武器若干,以及大量钱财支持。
于是惊心动魄的博浪沙刺杀诞生了!
张良令大力士投锤以掷始皇帝车架,可惜……始皇帝的车架足足有十几个,张良也分不清楚到底哪个才是,误中副车以后仓惶逃亡。
在沧海君的帮助和接应之下,张良被引渡至海外秽国隐性埋名了一段时间。
后来张良自行离开……如今的张良游历天下,学得了一身本事,再也不是曾经只会想着用刺杀解决问题的莽撞少年。
“婢女生的赵政!”
沧海君的府邸之内,一个相貌阴郁的中年男子一脚踹翻了案几,尔后似乎还不解气,将散落在地上的竹简踢的七零八碎。
经历了复杂的拜师学艺的过程以后,张良本以为自己已经洗尽铅华,但是,就在刚刚,确定了秦国三种高达千斤的海外新粮作物以后,张良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郁郁之气。
张良,韩国贵族,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
说是一个韩国,半个张家都不为过!
两代人五个朝代的经营,让张家把控了韩国的经济政治,甚至是世袭罔替,如果不出意外,张良作为第三代,等到父亲的时代落幕,他就是韩国新的宰相。
只是很可惜,意外总是会如期而至,好不容易熬到了张良的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家世和地位。
张家到了这个地步,真的是个韩国休戚与共了,毕竟整个韩国都说不清楚到底是韩国国君的还是张家的。
他秦始皇灭的那是韩国么?灭的是张家!
故而,张良的反应比韩国的国君都还要激烈,对于张良而言,秦始皇灭韩,那真是无异于国仇家恨皆系于身。
少年时期,满腔郁恨!
正值沧海君的国家也被秦国顺手抹去,二者一拍即合,就制订了博浪沙的刺杀计划。
博浪沙张良刺秦,一时间闻名遐迩。
六国旧贵恨始皇帝的人不在少数,派出去的刺客更是多以千计,但是大家多少都有点脑子,哪会自己以身犯险,刺杀也不过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哪会像张良一样自己愣头青亲自往上冲?
对于张良的亲身刺杀行动的失败,六国旧贵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张良的显赫身世也让张良能够倚仗地方贵族屡次脱身的关键。
只可惜功亏一篑只能亡命天涯,好在亡命天涯的途中,张良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奇遇,得到了黄石公的教导。
同时,在亡命天涯的途中,张良见识了各种形形色色之人。
心中的一股热血已经尽然消退,洗尽铅华,只剩下国仇家恨埋藏心底。
亡命天涯,同时也是一种修行。
在这期间,张良亲自踏过大多数土地,见到了芸芸众生,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脚踏实地,心中对于秦始皇的满腔仇恨虽然丝毫未减,但是对于秦始皇的重视却在不断增加。
他的所有的人生经历都在告诉张良一个事实,现在的秦国,已经处于强弩之末!
秦国,皆系于秦始皇一人之身!
秦始皇只要暴毙,秦国顷刻之间就会发生足以翻天覆地的剧烈动荡!
非常人不可挽救……
越是看清楚这些,张良的心也就越宁静,他在不断的寻找秦国的破绽,只等在关键时候,给予秦国致命一击。
但是……
凭什么?
亩产九百多斤的玉米!
亩产两千多斤的土豆!
亩产五千多斤的红薯!
凭什么,在这种风云动荡之际,矛盾积压长期处于爆发边缘,秦国已经是强弩之末的时机,出现这么不讲道理的粮食!
完全超出了常理,完全不讲任何道理!
要知道,现在的粮食产量大约也就一百来斤罢了……
就是哪个地方精耕细作仔细操弄,水利方便气候宜人,粮食产量也不过是两百多斤。
偶尔有个例,粮食亩产能够超过三四百斤,但那也只是个例……
本来秦国都要死了……
就硬生生给续了一波命?不合理,很不合理,没有任何征兆。
不是派出徐福出海寻仙嘛?不是找长生不老药去了么?
怎么带回来了个这么玩意?
张良,到底还算年轻……
站在原地,沉默良久,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机关算尽……却……”张良默默躬身,将踹翻的案几扶起来。尔后将地上散落一地的竹简一一捡起。
门外,响起了沧海君爽朗的笑声。
“子房何故如此?闹的恁大动静?”
张良闻听沧海君之声,微不可查的叹了一口气。
曾几何时,沧海君也同自己一般,矢志复国?
第一百零九章 张良的毒计
很显然,张良急了!
尽管他已经不再是曾经的莽撞少年,但是当骤然得知秦始皇莫名其妙的得到了如此为国续命的神粮,依旧急了。
但是沧海君并没有急,他是东夷秽人……被灭国时他的国家加起来也才十万多人。
说实在话,如今混进了中原落魄贵族圈子里以后,沧海君的日子还变好了。
“秦法严苛,庶民无立锥之地,或沦为氓隶,或承服劳役,六国苦之许久,如此长使以往,必民怨沸腾,我曾去过关中,便是关中秦人,不堪忍受劳役沦为氓隶者都不计其数,大多沦为盗匪,六国更是如此,秦王以威,以严,以酷,以厉,天下苦秦久矣,秦国用不了多少年,必沸反盈天!届时只需登高一呼,无数人仁人志士皆不反秦……可有了这三种新粮,唯恐人心向秦!”张良缓和了一下自己的心态向沧海君开口说道。
秦国确实和张良说的差不多,将近十分之一的人口都在服劳役,说一句天下苦秦久矣真不为过。
如今秦国尚且能够维持统治并且推行种种政策,建设各种工程,攻城掠地,是因为秦国还有一大批支持者,军功爵制度的受益者,以及秦始皇本人尚在大位镇压。
实际上在六国余孽不遗余力的抹黑之下,出了关中地区,几乎没有人认秦国的好,矛盾的源头也几乎都被转移到了秦国的身上,在张良看来,秦国灭亡是必然的事情。
他想要的并不多,只想复国!恢复家世,恢复父辈荣耀。
他还年轻,他还等得起,秦始皇还能活多久?
可是现在三种新粮一出现,就相当于硬生生给矛盾重重宛若火药桶一般的秦国泼上了一大盆冷水。
“照子房如此说来,岂不是大事不好?”沧海君皱眉。
实际上,沧海君对于复国已经没太多执念,当然,恨秦,是他打入中原贵族圈子的幌子,故而这一点还是要继续维持。
“秦国必差秦吏于天下推广三种新粮,不若暗中阻挠……”沧海君的思路很简单,无非就是动手搞破坏,他们扎根于本地,倒还真能做的到。
实际上倘若六国贵族真的戮力同心,哪怕秦国一统天下,也很难在基层推广任何政令。
问题是……有些贵族,已经开始被秦国的制度所吸引,并且开始融入进去了。
真正恨秦欲死的是顶级大贵族,如张良,家世显赫,五代韩相,如项家,楚国大将军项燕之后!
这些都是苦大仇深,且通过常规晋升渠道无法在秦国获得恢复祖上荣光的可能。
这一群大贵族,因其血脉,人脉,掌控的知识,财富,成为了反秦的主力军。
再其次就是一部分中型贵族,直接因为秦灭六国的战争中受到了范围性攻击,他们跟在大贵族后面摇旗呐喊,形成了广泛但不密集的组织。
尔后就是一群未受到太多波及的中小型贵族……想要融入当地贵族生态,必须坚持恨秦这个大前提。
再然后就是反而在秦国一统以后得到了好处的一批贵族。
六国余孽的生态组成大概如此,十分松散,没有任何组织,但是你准备干点对秦不利的大事,顺手之余也能帮帮你。提起来了秦国大家都骂两句,也就仅此而已。
而且六国贵族之间,相互也有仇怨瓜葛……所处地域太过于分散遥远。所以,这股庞大的反动力量迄今为止也没干出来过什么像样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