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带着小侄女吃了一次粤菜,桌上大多是鲜香菜肴,梅菜扣肉,香煎芙蓉蛋,白切贵妃鸡,木瓜炖雪蛤,爆汁扣辽参,还一个八仙(鲜)汤。
清姐儿吃着还挺欢喜的,她总有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八仙汤,她问是哪八仙,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那个八仙吗?为什么要吃神仙呢?
太后笑道:“是神仙的仙谐音新鲜的鲜,清姐儿有没有吃过三鲜包?”
清姐儿说吃过,三鲜就是萝卜木耳鹌鹑蛋,太后便让她尝尝这汤里都有什么,她哪尝的出来,只是碗里捞了些料,她看到了有萝卜香菇鹌鹑蛋豌豆,没了。
太后便数给她听:“你方才说了四个,其实这汤是炖了许的筒子骨汤,这筒子骨便是一鲜,汤里还放了豆腐,你碗里没捞到罢了,这汤上还洒了些葱叶姜末你没瞧着吗?这不又有两鲜了?”
清姐儿数了数,是有八样了,她道:“这汤好喝,我记下来,回家了让厨房也做给大家尝尝。”
太后笑道她有心,还晓得自己记食谱,她小时候都是直接把厨子带回家的。
吃过饭夫妻俩又带着小姑娘去逛铺子,太后越逛越觉得边城物资缺乏,那些店里的东西都配不上她侄女,又和她说起了江南和京城的盛况,心疼她在边城长大,少了许多见识,边城虽然也有它的雄风,但总体来说确实差了中原许多。
清姐儿在姑母家住了小半月,旁的没记住,就记住了京城和中原有多繁华,心中对那些地方有了深深的向往,走的时候姑母给了她两箱子东西,都是这段时日置办的,爹娘来接她,都让姑母少拿点,但姑母的儿女孙辈都不在身边,满腔慈心没处倾注,便都给她了。
回家的路上清姐儿也很雀跃,头一回离家这么久,她想祖父想流儿,也想哥哥了,姑母家虽好,还是呆在自己家舒服。
何嘉文问她在姑母家住的开不开心,她说开心,那下回还去住好不好?她犹豫了一下,问下回是什么时候?姑母今年年底就要回京了,爹娘要让她跟着姑母回京吗?
太后没和白以铮夫妻俩提过想带清姐儿回京的事情,何嘉文问她:“是你姑母说想带你回京吗?还是你自己想去?”
“姑母说的,她总是说京城和江南繁华,让我跟着她回京,日后她去江南去沿海,都能带上我,可爹娘又不去,那我也不想去。”
何嘉文正经对女儿道:“没关系的,爹娘不去你可以去呀,你不想去看看外面的风光吗?我和你爹都是在泉州长大的,后来在京城结缘,你也该去看看父母走过的地方。”
清姐儿瘪起嘴巴有些委屈,“可爹娘祖父哥哥流儿都不去,我不想离开你们,姑母再好也是外人,我不要跟着她走。”
何嘉文让她小点声儿,“在姑母家住了这么久,吃好喝好还带这么多多东西走,就落得你一句外人?你姑母是你爹的亲姐姐,就像你和流儿一样,日后流儿的孩子你会不会疼?怎么会是外人呢?”
清姐儿小声说:“可我和流儿住在一起,姑母又不和爹住在一起。”那怎么会是一家人呢?一家人怎么会不住在一起呢?
这些亲疏关系大人和小孩子说不清楚,不过何嘉文认为女儿跟着太后回京是有好处的,边城差京里许多,女儿在边城长大,回京后定然和京城的闺秀有差距,日后在京里找婆家没准还被男方挑拣呢。太后虽然说过要给清姐儿一个封号,但定然是待清姐儿及笄后才会给,说句不好听的,太后能不能活到那时候还不好说呢。
但清姐儿从小跟着太后的话,感情和亲母女也没什么两样,清姐儿是公主孙女,本身就有皇室血脉,得个封号也说得过去,跟在太后身边得到的资源也比跟在父母身边要好,秉持着为孩子好的原则,何嘉文非常乐意让女儿跟着太后回京。
可太后没和她说,只是和清姐儿说了,也不知道是玩笑话还是觉得不太好开口,把人家的女儿带在身边万一没有教好,她可怎么好交代,毕竟她的女儿就是一直带在身边教养的,但是不太妙。
清姐儿回到了家中,先去上房给祖父请安,在祖父房中见到了流儿,抱着弟弟很是开心,说道:“姑母给你买了许多礼物,都让我带来了,在我院子里,你待会儿和我一块儿去看!”
白以铮夫妇随后走进来,对老爷子道:“她在姑母家住了这么多天,太后娘娘天天领着她上街吃喝玩乐,我瞧着她比在家中时还圆润了些,这一回来太后娘娘给她捎了两个大箱子,一箱是给她的,一箱是给咱们家人的,我说太后娘娘疼她,咱们全家叠一块儿还及不上她一个。”
清姐儿嘴快说道:“姑母说我长得像祖母,所以她最疼我!”
白以铮夫妻俩笑影凝滞,立刻去看父亲,白霆也愣了一下,随后又恢复了笑意,问小孙女:“如此,清儿在姑母家住着怕是乐不思蜀了吧,要不是爹娘来接,你是不是不想回来了呀?”
清姐儿说没有:“还是家里好,我可惦记家里人了,可是住在姑母家中不好说,就天天盼着爹娘来接我,可算是来了!”
白霆摸摸小孙女的脑袋,感慨道:“是啊,还是在家里好,姑母家就当走亲戚,得空去玩玩就是。”
清儿像祖母只有六七分,太后才是八九分像母亲,白霆见了她更容易想到亡妻,他一直都遗憾,最后那段时光没有陪着她,某天一早就听到了她的死讯,那种惶恐他至今都不敢再回味,明明昨天晚上还在一块儿吃饭的人,怎么翌日一早就没了呢。
何嘉文看着公爹的态度,觉着公爹可能不会同意让清姐儿跟着太后回京,若是这样,他们一家子不能再在边城耗着了,他们得回京去,浩哥儿也大了,过两年议亲还得回京去找京里的闺秀。
清姐儿吃着还挺欢喜的,她总有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八仙汤,她问是哪八仙,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那个八仙吗?为什么要吃神仙呢?
太后笑道:“是神仙的仙谐音新鲜的鲜,清姐儿有没有吃过三鲜包?”
清姐儿说吃过,三鲜就是萝卜木耳鹌鹑蛋,太后便让她尝尝这汤里都有什么,她哪尝的出来,只是碗里捞了些料,她看到了有萝卜香菇鹌鹑蛋豌豆,没了。
太后便数给她听:“你方才说了四个,其实这汤是炖了许的筒子骨汤,这筒子骨便是一鲜,汤里还放了豆腐,你碗里没捞到罢了,这汤上还洒了些葱叶姜末你没瞧着吗?这不又有两鲜了?”
清姐儿数了数,是有八样了,她道:“这汤好喝,我记下来,回家了让厨房也做给大家尝尝。”
太后笑道她有心,还晓得自己记食谱,她小时候都是直接把厨子带回家的。
吃过饭夫妻俩又带着小姑娘去逛铺子,太后越逛越觉得边城物资缺乏,那些店里的东西都配不上她侄女,又和她说起了江南和京城的盛况,心疼她在边城长大,少了许多见识,边城虽然也有它的雄风,但总体来说确实差了中原许多。
清姐儿在姑母家住了小半月,旁的没记住,就记住了京城和中原有多繁华,心中对那些地方有了深深的向往,走的时候姑母给了她两箱子东西,都是这段时日置办的,爹娘来接她,都让姑母少拿点,但姑母的儿女孙辈都不在身边,满腔慈心没处倾注,便都给她了。
回家的路上清姐儿也很雀跃,头一回离家这么久,她想祖父想流儿,也想哥哥了,姑母家虽好,还是呆在自己家舒服。
何嘉文问她在姑母家住的开不开心,她说开心,那下回还去住好不好?她犹豫了一下,问下回是什么时候?姑母今年年底就要回京了,爹娘要让她跟着姑母回京吗?
太后没和白以铮夫妻俩提过想带清姐儿回京的事情,何嘉文问她:“是你姑母说想带你回京吗?还是你自己想去?”
“姑母说的,她总是说京城和江南繁华,让我跟着她回京,日后她去江南去沿海,都能带上我,可爹娘又不去,那我也不想去。”
何嘉文正经对女儿道:“没关系的,爹娘不去你可以去呀,你不想去看看外面的风光吗?我和你爹都是在泉州长大的,后来在京城结缘,你也该去看看父母走过的地方。”
清姐儿瘪起嘴巴有些委屈,“可爹娘祖父哥哥流儿都不去,我不想离开你们,姑母再好也是外人,我不要跟着她走。”
何嘉文让她小点声儿,“在姑母家住了这么久,吃好喝好还带这么多多东西走,就落得你一句外人?你姑母是你爹的亲姐姐,就像你和流儿一样,日后流儿的孩子你会不会疼?怎么会是外人呢?”
清姐儿小声说:“可我和流儿住在一起,姑母又不和爹住在一起。”那怎么会是一家人呢?一家人怎么会不住在一起呢?
这些亲疏关系大人和小孩子说不清楚,不过何嘉文认为女儿跟着太后回京是有好处的,边城差京里许多,女儿在边城长大,回京后定然和京城的闺秀有差距,日后在京里找婆家没准还被男方挑拣呢。太后虽然说过要给清姐儿一个封号,但定然是待清姐儿及笄后才会给,说句不好听的,太后能不能活到那时候还不好说呢。
但清姐儿从小跟着太后的话,感情和亲母女也没什么两样,清姐儿是公主孙女,本身就有皇室血脉,得个封号也说得过去,跟在太后身边得到的资源也比跟在父母身边要好,秉持着为孩子好的原则,何嘉文非常乐意让女儿跟着太后回京。
可太后没和她说,只是和清姐儿说了,也不知道是玩笑话还是觉得不太好开口,把人家的女儿带在身边万一没有教好,她可怎么好交代,毕竟她的女儿就是一直带在身边教养的,但是不太妙。
清姐儿回到了家中,先去上房给祖父请安,在祖父房中见到了流儿,抱着弟弟很是开心,说道:“姑母给你买了许多礼物,都让我带来了,在我院子里,你待会儿和我一块儿去看!”
白以铮夫妇随后走进来,对老爷子道:“她在姑母家住了这么多天,太后娘娘天天领着她上街吃喝玩乐,我瞧着她比在家中时还圆润了些,这一回来太后娘娘给她捎了两个大箱子,一箱是给她的,一箱是给咱们家人的,我说太后娘娘疼她,咱们全家叠一块儿还及不上她一个。”
清姐儿嘴快说道:“姑母说我长得像祖母,所以她最疼我!”
白以铮夫妻俩笑影凝滞,立刻去看父亲,白霆也愣了一下,随后又恢复了笑意,问小孙女:“如此,清儿在姑母家住着怕是乐不思蜀了吧,要不是爹娘来接,你是不是不想回来了呀?”
清姐儿说没有:“还是家里好,我可惦记家里人了,可是住在姑母家中不好说,就天天盼着爹娘来接我,可算是来了!”
白霆摸摸小孙女的脑袋,感慨道:“是啊,还是在家里好,姑母家就当走亲戚,得空去玩玩就是。”
清儿像祖母只有六七分,太后才是八九分像母亲,白霆见了她更容易想到亡妻,他一直都遗憾,最后那段时光没有陪着她,某天一早就听到了她的死讯,那种惶恐他至今都不敢再回味,明明昨天晚上还在一块儿吃饭的人,怎么翌日一早就没了呢。
何嘉文看着公爹的态度,觉着公爹可能不会同意让清姐儿跟着太后回京,若是这样,他们一家子不能再在边城耗着了,他们得回京去,浩哥儿也大了,过两年议亲还得回京去找京里的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