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璋书院中秋时有向师生发放月饼的惯例,月饼都是宫里做的,精致且美味,出身富贵的孩子自然不稀奇,但普通人家的孩子能得到这月饼可是如获至宝,今年的月饼更是由太后娘娘亲自发放。
太后虽然创立了华璋书院,但她很少过来,书院的事情都交给了皇后娘娘和寿王妃,皇后娘娘也不能出宫,平日里只有寿王妃会过来,如今她们能见到太后,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就是个机会,因为太后娘娘会召见一些学业优异的学生。
书院里提前几天就通知了全体师生,过几日太后娘娘要来,书院里要做好准备工作,所有师生的精神面貌都不能出错,哪个班若是在这期间出了错,那是要双倍扣分的。
整个书院都为这事沸腾,天字二班的小姑娘也不例外,邹碧云凑到小姐妹身边问:“琳琳,太后娘娘要来了,你见过太后娘娘吗?她长什么样呀?”
韩芳琳骄傲道:“我当然见过了,我姑母是太后娘娘的儿媳妇,我经常进宫的,自然也没少见太后娘娘,很年轻很漂亮,一点儿都看不出是快五十的人了,看着也就三十出头吧。”
她一说这话就惹得班上同窗艳羡,但这个班也还有别的官家女,不满她出风头,打击她道:“你少吹牛了,太后娘娘常年在外,很少出席宫宴,也没听说过太后娘娘单独召见过韩家女眷呀,你能见到太后娘娘的时候别人也能见到,我也常参加宫宴,怎么没像你这么常见太后娘娘?”
唬唬没见识的平民同窗也就罢了,大家同为官家女,谁不知道谁呀。
韩芳琳气道:“我跟你当然不一样了,我姑母是皇后娘娘!”
“又不是你亲姑母,隔壁的珍姐姐都没天天把皇后娘娘的侄女挂在嘴边呢,你嘚瑟个什么劲儿。”
韩芳琳是皇后的堂侄女,隔壁天字一班的韩羽珍才是皇后亲侄女,在天字一班也是常得魁首,可比韩芳琳强多了,韩芳琳不过在秦文静走后才出头的。
似这种口角之争在各个班级都屡见不鲜,这些官家女的争斗,商户女或者平民之女是不敢参与的,但这也是书院的公平之处,在书院只以成绩论高低,只要成绩好,家境平凡的女子也能进入天字班,只是按年龄大小分一二三班,若是成绩不好,家世优越的姑娘也只能呆在黄字班,因此每个班级里都有各个阶层的姑娘,这也避免了富家女抱团欺负平民同窗,太后设立女学之初就说过,书院里是严厉禁止这种事情的。
但还是有些平民女子会去舔富家女的脚背,比如这邹碧华只是个商户女,她就喜欢跟着韩芳琳,只为了韩芳琳在家中设宴时能叫上她,她能融入京城官家女的圈子,在家中一众姐妹面前也有显摆的资本。
韩芳琳被同为官家女的周文卿下了脸,气得脸色铁青,心说你等着吧,等我见了太后娘娘,让你知道什么叫差距,你还敢跟我比。
挑了个天气好的日子,太后叫上了寿王妃一起去书院看看,同行的还有大公主云姝和寿王妃的小孙女婠婠,这两个小姑娘上回玩了半日,已经结下了情谊,这日约好了要一起跟着祖母去女学看看。
宫人前一日已经把月饼送去书院了,但还存在书院里没发,等着太后娘娘来时再发给学生们,也让太后娘娘见见书院里学生的面貌。
太后到了书院后,先在书院各处走走看看,时值中秋书院里桂子飘香,菊花还未吐蕊,但也有些不知名小花草向阳生长,各处整洁,陪同的先生说是院中学生打扫的书院,各个班级都分了一块地方,这院中是没有洒扫下人的,师长也要自己负责自己的起居。
这也是京中贵族对女学争议最大的地方,他们的姑娘在家中都十指不沾阳春水,去了书院竟要自己洒扫?
太后可不管他们的想法,她开女学本也不是为这些富贵人家的姑娘准备的,怕吃苦不想来还正好呢。
院中环境随意看看就好,最值得太后驻足的就是卷纸墙和评分栏,卷纸墙上贴了院中学子的优秀考卷,她看了许久,竟在角落里看到了秦文静的答卷,前头都是些书本上的知识问答,她大部分都对了,只有些小错误,一张试卷压轴的是卷末文章,她那篇文题是论道,这题可广了,没说什么道,让学生自由发挥。
旁边还有别的学生的答卷,有的学生说茶道,有的说琴道,有的说棋道,总之君子六艺哪个都有道,会写这些的定然是从小就学习这些的姑娘,秦文静家境贫寒,以前没接触过这些,进书院后才接触到的,但书院里一个先生教好几个班,并不会教的特别细,想精习这些的都得家中再请专人教导,秦文静家中显然没有这个实力,她也避过了这些,她写的是人道。
太后一看到这个篇头就被吸引了目光,仔细阅读下去。
秦文静是从她日常的一个早晨开始写起的,她醒的很早,但母亲已经出门纺织去了,厨下做好了她和父亲的早饭,炉子上煨着父亲的药,她先喂父亲吃过早饭,自己再吃饭,再喂父亲吃药,洗完碗后关上了门上学去,父亲得一人呆在家中,中午跟着母亲上工的弟弟会回来给父亲做饭,并服侍父亲更衣。
去书院的路很远,她需得跑得很快才能不迟到,顺势还锻炼了身体,因着每日跑步,她的身体倍儿棒,一年到头难得生病,挺好的。
她每日都踩着点到书院,进班坐下后就拿出书本开始温习,班上有富贵人家的娇女,在和同窗说着最近见闻,同窗围着她听得津津有味,她只是捂上了耳朵专心读书,她没有时间多听多想。
中午的饭是在学堂里吃的,因着她家境贫寒,书院里免了她的伙食费,她很感激,每日中午都不敢打多了饭菜,怕吃不完浪费了。
太后虽然创立了华璋书院,但她很少过来,书院的事情都交给了皇后娘娘和寿王妃,皇后娘娘也不能出宫,平日里只有寿王妃会过来,如今她们能见到太后,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就是个机会,因为太后娘娘会召见一些学业优异的学生。
书院里提前几天就通知了全体师生,过几日太后娘娘要来,书院里要做好准备工作,所有师生的精神面貌都不能出错,哪个班若是在这期间出了错,那是要双倍扣分的。
整个书院都为这事沸腾,天字二班的小姑娘也不例外,邹碧云凑到小姐妹身边问:“琳琳,太后娘娘要来了,你见过太后娘娘吗?她长什么样呀?”
韩芳琳骄傲道:“我当然见过了,我姑母是太后娘娘的儿媳妇,我经常进宫的,自然也没少见太后娘娘,很年轻很漂亮,一点儿都看不出是快五十的人了,看着也就三十出头吧。”
她一说这话就惹得班上同窗艳羡,但这个班也还有别的官家女,不满她出风头,打击她道:“你少吹牛了,太后娘娘常年在外,很少出席宫宴,也没听说过太后娘娘单独召见过韩家女眷呀,你能见到太后娘娘的时候别人也能见到,我也常参加宫宴,怎么没像你这么常见太后娘娘?”
唬唬没见识的平民同窗也就罢了,大家同为官家女,谁不知道谁呀。
韩芳琳气道:“我跟你当然不一样了,我姑母是皇后娘娘!”
“又不是你亲姑母,隔壁的珍姐姐都没天天把皇后娘娘的侄女挂在嘴边呢,你嘚瑟个什么劲儿。”
韩芳琳是皇后的堂侄女,隔壁天字一班的韩羽珍才是皇后亲侄女,在天字一班也是常得魁首,可比韩芳琳强多了,韩芳琳不过在秦文静走后才出头的。
似这种口角之争在各个班级都屡见不鲜,这些官家女的争斗,商户女或者平民之女是不敢参与的,但这也是书院的公平之处,在书院只以成绩论高低,只要成绩好,家境平凡的女子也能进入天字班,只是按年龄大小分一二三班,若是成绩不好,家世优越的姑娘也只能呆在黄字班,因此每个班级里都有各个阶层的姑娘,这也避免了富家女抱团欺负平民同窗,太后设立女学之初就说过,书院里是严厉禁止这种事情的。
但还是有些平民女子会去舔富家女的脚背,比如这邹碧华只是个商户女,她就喜欢跟着韩芳琳,只为了韩芳琳在家中设宴时能叫上她,她能融入京城官家女的圈子,在家中一众姐妹面前也有显摆的资本。
韩芳琳被同为官家女的周文卿下了脸,气得脸色铁青,心说你等着吧,等我见了太后娘娘,让你知道什么叫差距,你还敢跟我比。
挑了个天气好的日子,太后叫上了寿王妃一起去书院看看,同行的还有大公主云姝和寿王妃的小孙女婠婠,这两个小姑娘上回玩了半日,已经结下了情谊,这日约好了要一起跟着祖母去女学看看。
宫人前一日已经把月饼送去书院了,但还存在书院里没发,等着太后娘娘来时再发给学生们,也让太后娘娘见见书院里学生的面貌。
太后到了书院后,先在书院各处走走看看,时值中秋书院里桂子飘香,菊花还未吐蕊,但也有些不知名小花草向阳生长,各处整洁,陪同的先生说是院中学生打扫的书院,各个班级都分了一块地方,这院中是没有洒扫下人的,师长也要自己负责自己的起居。
这也是京中贵族对女学争议最大的地方,他们的姑娘在家中都十指不沾阳春水,去了书院竟要自己洒扫?
太后可不管他们的想法,她开女学本也不是为这些富贵人家的姑娘准备的,怕吃苦不想来还正好呢。
院中环境随意看看就好,最值得太后驻足的就是卷纸墙和评分栏,卷纸墙上贴了院中学子的优秀考卷,她看了许久,竟在角落里看到了秦文静的答卷,前头都是些书本上的知识问答,她大部分都对了,只有些小错误,一张试卷压轴的是卷末文章,她那篇文题是论道,这题可广了,没说什么道,让学生自由发挥。
旁边还有别的学生的答卷,有的学生说茶道,有的说琴道,有的说棋道,总之君子六艺哪个都有道,会写这些的定然是从小就学习这些的姑娘,秦文静家境贫寒,以前没接触过这些,进书院后才接触到的,但书院里一个先生教好几个班,并不会教的特别细,想精习这些的都得家中再请专人教导,秦文静家中显然没有这个实力,她也避过了这些,她写的是人道。
太后一看到这个篇头就被吸引了目光,仔细阅读下去。
秦文静是从她日常的一个早晨开始写起的,她醒的很早,但母亲已经出门纺织去了,厨下做好了她和父亲的早饭,炉子上煨着父亲的药,她先喂父亲吃过早饭,自己再吃饭,再喂父亲吃药,洗完碗后关上了门上学去,父亲得一人呆在家中,中午跟着母亲上工的弟弟会回来给父亲做饭,并服侍父亲更衣。
去书院的路很远,她需得跑得很快才能不迟到,顺势还锻炼了身体,因着每日跑步,她的身体倍儿棒,一年到头难得生病,挺好的。
她每日都踩着点到书院,进班坐下后就拿出书本开始温习,班上有富贵人家的娇女,在和同窗说着最近见闻,同窗围着她听得津津有味,她只是捂上了耳朵专心读书,她没有时间多听多想。
中午的饭是在学堂里吃的,因着她家境贫寒,书院里免了她的伙食费,她很感激,每日中午都不敢打多了饭菜,怕吃不完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