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华筝产子
时光冉冉,很快就到了寒冬腊月。
战争的前奏已经开始打响,金国不断在调兵遣将,准备在来年春暖开之际攻打南宋,战争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
金宋两国对峙多年,调兵遣将,运转粮草辎重这样的大事当然也瞒不过大宋,古代的后勤体系需要大量的劳役和牲口,这就代表动静一定会很大。
随着金国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来,大宋君臣终于明白,金国是铁了心要与大宋开战,而史弥远当初一心求和派出去的使者也见到了金国君臣,带来了金人的条件,割地赔款,俯首称臣。
消息传回大宋,朝野上下一片哗然,赔款也就罢了,反正大宋已有前例,祖宗都干过,他们再干也不是不行,再加点保护费也不是不能接受,反正他们有钱。
割地是万万不能,一旦割让江淮边境,长江必然守不住,守江必守淮,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要是把江淮之地让给金国,那跟把绞索送给对方有什么区别。
以前跟辽国是兄弟之国,到了金国是叔侄之国,现在是伯侄之国,底线在一步步下降,但并不代表大宋君臣没有底线。
别看大宋打不过金国,实际上大宋内部对于金人心里依旧带着一股子优越感,一群蛮夷而已,哪里比得上我中原王朝人杰地灵,文运昌隆。
这要是俯首称臣,这一朝的君臣估计要跟五代十国的“儿皇帝”石敬瑭一样,被历史铭记,什么时候汉人的王朝对异族俯首称臣过?
一旦称臣,那是把天子正统的名义送给对方,什么后果自然不用多说。
金人议和的条件着实狠狠给了议和派一记闷棍,令他们偃旗息鼓,这种条件都提了,要是再敢议和,那妥妥的卖国贼,就算是当年南宋刚建国的时候也没敢这样干,他们凭什么敢做?
来自金人的威逼很快让宋国朝野上下取得一致,主战派很快取得了大权,在赵扩的首肯下整军备战,抵御金军。
同时,与蒙古的结盟也被正式摆到了台面上,经过商谈,结盟很快通过,宋国朝廷与蒙古签订了国书,约定双方一起出兵,攻打金国。
当然,出兵是蒙古的事,大宋面对金国连防守都够呛,主动出击是不可能的事。
双方订立盟约之后,拖雷与哲别三人绕道回到漠北草原。
……
寒冬腊月,草原之上刮着寒风,冰冷刺骨,枯黄的草在风中摇曳,一个个蒙古包矗立在草原之上,牛羊成群结队,在边境之地,更有骑兵在巡视。
而部落最中央的大帐里却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高大的帐篷,里面升起了火炉,温暖如春,妇人们端着盆子进进出出,都是血水。
一个穿着玄色劲装的少年站在帐篷门口,不断来回走动,时不时停下张望,面上满是焦急之色,因为华筝正在生产。
远处,几人骑马冲到帐篷前,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少年跑上前,焦急的问道,“安达,我妹妹怎么样了?”
郭靖摇摇头,面色似是一下子恢复了平静,沉声道,“还没有消息,我也在等。”拖雷心里很担心,见郭靖深思不安的模样,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我接到消息就立马赶来了,爹爹还在处理军务,晚上才能来。”
郭靖点点头,面色没有丝毫变化,“没事,有我们在这就够了。”
从南方回来之后,郭靖发现他麾下的汉人奴隶都被华筝调集起来,像他以前那样训练,不过,郭靖以前不通骑兵战法,华筝知道郭靖一直都在训练军队,在他走之后,居然没有把这件事荒废,反而全心全意的支持。
有华筝陪嫁过来的蒙古骑兵帮忙训练,郭靖麾下的军队也慢慢成形,有了骑兵的样子。
十月末,郭靖回到大漠,便一直待在自己的营地陪伴华筝和母亲,没有去见成吉思汗,因为他不知道华筝什么生产,所以这段日子几乎是寸步不离的跟在她身边。
期间,郭靖还把段天德的人头拿出来给母亲,与她一起为父亲郭啸天设了灵堂祭拜,自那之后,李萍对郭靖是彻底放心,没有再管他。
她固然不懂诗书,但她却是一個好母亲,她知道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孩子长大了,她这个母亲也该放手了,尤其是当她得知郭靖赢了杨康,让自己的师傅胜了丘处机,还顺带报了仇,再加上他已经成家,手下还管着那么多人,她就明白,自己不能再把他当成小孩子,他已经是个大人。
回来之后,郭靖与华筝成天腻在一起,听他讲自己在江南的经历。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两人在营帐前一直等,为了这次生产,拖雷特意找来草原最好的医生,直到一个时辰后,帐篷里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
郭靖紧张的神情一下子融化,爬上了笑容,“拖雷,我儿子生了,我当爹了!”
拖雷嘴角裂开,一把抱住郭靖,哈哈大笑,“安达,恭喜你!”
夕阳照射下,两位少年相拥大笑,不含其他,只有最纯粹的欢喜与高兴。
过了一会儿,两人才被允许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躺在床上的华筝以及旁边襁褓里面的两个孩子。
郭靖绕过孩子,来到床前,握起华筝的手,发现很凉,便将她的手放进自己怀里,而后目光落到华筝脸上,少女依旧美丽,但却很虚弱,一点都没有血色,他心里十分感动,“华筝,你辛苦了。”
看着眼前的男人,华筝挤出一个笑容,感受着他怀里的温度,笑道,“郭靖,我们有孩子了。”
而拖雷进来之后却是蹲在地上,望着摇篮里的两个娃娃,既高兴又好奇,两个婴儿同时出生,长得却不一样,他们包裹在襁褓里,肌肤白嫩,闭着眼,柔软的头发湿漉漉的,并不像别的孩子那样生出来皱巴巴,反而很好看。
他望着两个婴儿,越看越喜欢,突然问道,“郭靖,你想好孩子的名字吗?”
(本章完)
时光冉冉,很快就到了寒冬腊月。
战争的前奏已经开始打响,金国不断在调兵遣将,准备在来年春暖开之际攻打南宋,战争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
金宋两国对峙多年,调兵遣将,运转粮草辎重这样的大事当然也瞒不过大宋,古代的后勤体系需要大量的劳役和牲口,这就代表动静一定会很大。
随着金国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来,大宋君臣终于明白,金国是铁了心要与大宋开战,而史弥远当初一心求和派出去的使者也见到了金国君臣,带来了金人的条件,割地赔款,俯首称臣。
消息传回大宋,朝野上下一片哗然,赔款也就罢了,反正大宋已有前例,祖宗都干过,他们再干也不是不行,再加点保护费也不是不能接受,反正他们有钱。
割地是万万不能,一旦割让江淮边境,长江必然守不住,守江必守淮,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要是把江淮之地让给金国,那跟把绞索送给对方有什么区别。
以前跟辽国是兄弟之国,到了金国是叔侄之国,现在是伯侄之国,底线在一步步下降,但并不代表大宋君臣没有底线。
别看大宋打不过金国,实际上大宋内部对于金人心里依旧带着一股子优越感,一群蛮夷而已,哪里比得上我中原王朝人杰地灵,文运昌隆。
这要是俯首称臣,这一朝的君臣估计要跟五代十国的“儿皇帝”石敬瑭一样,被历史铭记,什么时候汉人的王朝对异族俯首称臣过?
一旦称臣,那是把天子正统的名义送给对方,什么后果自然不用多说。
金人议和的条件着实狠狠给了议和派一记闷棍,令他们偃旗息鼓,这种条件都提了,要是再敢议和,那妥妥的卖国贼,就算是当年南宋刚建国的时候也没敢这样干,他们凭什么敢做?
来自金人的威逼很快让宋国朝野上下取得一致,主战派很快取得了大权,在赵扩的首肯下整军备战,抵御金军。
同时,与蒙古的结盟也被正式摆到了台面上,经过商谈,结盟很快通过,宋国朝廷与蒙古签订了国书,约定双方一起出兵,攻打金国。
当然,出兵是蒙古的事,大宋面对金国连防守都够呛,主动出击是不可能的事。
双方订立盟约之后,拖雷与哲别三人绕道回到漠北草原。
……
寒冬腊月,草原之上刮着寒风,冰冷刺骨,枯黄的草在风中摇曳,一个个蒙古包矗立在草原之上,牛羊成群结队,在边境之地,更有骑兵在巡视。
而部落最中央的大帐里却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高大的帐篷,里面升起了火炉,温暖如春,妇人们端着盆子进进出出,都是血水。
一个穿着玄色劲装的少年站在帐篷门口,不断来回走动,时不时停下张望,面上满是焦急之色,因为华筝正在生产。
远处,几人骑马冲到帐篷前,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少年跑上前,焦急的问道,“安达,我妹妹怎么样了?”
郭靖摇摇头,面色似是一下子恢复了平静,沉声道,“还没有消息,我也在等。”拖雷心里很担心,见郭靖深思不安的模样,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我接到消息就立马赶来了,爹爹还在处理军务,晚上才能来。”
郭靖点点头,面色没有丝毫变化,“没事,有我们在这就够了。”
从南方回来之后,郭靖发现他麾下的汉人奴隶都被华筝调集起来,像他以前那样训练,不过,郭靖以前不通骑兵战法,华筝知道郭靖一直都在训练军队,在他走之后,居然没有把这件事荒废,反而全心全意的支持。
有华筝陪嫁过来的蒙古骑兵帮忙训练,郭靖麾下的军队也慢慢成形,有了骑兵的样子。
十月末,郭靖回到大漠,便一直待在自己的营地陪伴华筝和母亲,没有去见成吉思汗,因为他不知道华筝什么生产,所以这段日子几乎是寸步不离的跟在她身边。
期间,郭靖还把段天德的人头拿出来给母亲,与她一起为父亲郭啸天设了灵堂祭拜,自那之后,李萍对郭靖是彻底放心,没有再管他。
她固然不懂诗书,但她却是一個好母亲,她知道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孩子长大了,她这个母亲也该放手了,尤其是当她得知郭靖赢了杨康,让自己的师傅胜了丘处机,还顺带报了仇,再加上他已经成家,手下还管着那么多人,她就明白,自己不能再把他当成小孩子,他已经是个大人。
回来之后,郭靖与华筝成天腻在一起,听他讲自己在江南的经历。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两人在营帐前一直等,为了这次生产,拖雷特意找来草原最好的医生,直到一个时辰后,帐篷里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
郭靖紧张的神情一下子融化,爬上了笑容,“拖雷,我儿子生了,我当爹了!”
拖雷嘴角裂开,一把抱住郭靖,哈哈大笑,“安达,恭喜你!”
夕阳照射下,两位少年相拥大笑,不含其他,只有最纯粹的欢喜与高兴。
过了一会儿,两人才被允许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躺在床上的华筝以及旁边襁褓里面的两个孩子。
郭靖绕过孩子,来到床前,握起华筝的手,发现很凉,便将她的手放进自己怀里,而后目光落到华筝脸上,少女依旧美丽,但却很虚弱,一点都没有血色,他心里十分感动,“华筝,你辛苦了。”
看着眼前的男人,华筝挤出一个笑容,感受着他怀里的温度,笑道,“郭靖,我们有孩子了。”
而拖雷进来之后却是蹲在地上,望着摇篮里的两个娃娃,既高兴又好奇,两个婴儿同时出生,长得却不一样,他们包裹在襁褓里,肌肤白嫩,闭着眼,柔软的头发湿漉漉的,并不像别的孩子那样生出来皱巴巴,反而很好看。
他望着两个婴儿,越看越喜欢,突然问道,“郭靖,你想好孩子的名字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