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慈禧的潜台词
王文韶的话,让载漪听后不由又气又急,忍不住恶狠狠地怒声骂道。
“大胆王文韶,尔不过一介腐儒而已,竟然也敢在此妄言乱政,离间朝廷重臣干将,当真该杀。”
然后,载漪不看气的发抖的王文韶,急着对慈禧深深一揖。
“太后明鉴,当此国难之时,万不可无故猜忌统兵重臣,做亲者痛,仇者快,自毁长城之事!”
“庆亲王一事,滕兴甫上一次的折子上,已经说的很清楚,庆亲王擅自将太后私下所言当众说出,已有不可饶恕之罪,仅仅砸了他的舆骄,略施惩戒,已算是轻的,这是其一。”
“其二,那时前锋军正同日酋和俄国人、英国人、美国人在齐化门内外、东便门,以及外城之内激战正酣,若内城中数万义和团再被奕匡激出变故,滕兴甫将内外交困,四面受敌。”
“若真如此,不要说有后来的京师大捷,就是滕兴甫能否全身退出京师,都是两说的事。”
“前锋军真要就此败亡,现如今,朝廷就只能任凭洋人宰割,再无丝毫还手之力,那时奕匡就是百死都不能恕其罪,他将成为大清的千古罪人。”
为了免去日后之忧,不仅周展、刘至刚等人劫掠京城的事情,连同奕匡的事情,滕毓藻都早已上了折子说明。
对于折辱奕匡,慈禧对滕毓藻不仅没有丝毫责备,还大赞滕毓藻处事果决,应对适宜。
而奕匡回到府中,应该是也知道他不仅激怒了义和团的人,还得罪了滕毓藻,恐难善了。
所以,天一黑,奕匡就带着儿子悄悄跑去甘军营中躲避,也因此保住了一条性命。
载漪继续语气激愤地说道,“至于说,滕兴甫为一介武夫,这更是王文韶的无知妄语。”
“滕兴甫所做《大国崛起》一文,可谓字字珠玑,是国内对列强洞察最为深刻之奇文,比之魏源的《万国图志》更胜万筹,从中可窥见,滕兴甫对列强各国了解之透澈,绝无第二人可与之相比。”
“滕兴甫学问见识之高妙,旷古少有,实乃天纵奇才,谓之当今国朝第一人,毫不为过。”
“滕兴甫此人,其才能不要说非寻常武人可比,就是满朝重臣、要员和各地封疆大吏们,也无一人可与之相提并论,由滕兴甫掌管北洋事务,当今再无出其右者,又怎能有不胜任之虑!”
为了替滕毓藻张目,载漪已经顾不得许多,甚至不惜开罪满朝文武。
“至于即掌军,又掌民,就有尾大不掉之忧,更是纯属无稽之谈。”
“不要说直隶总督一向统管一省军政,在李中堂手中北洋兴起,在荣大人手中组建武卫军,袁慰亭以巡抚之尊掌武卫右军,也未见有什么祸患。”
“更何况,天下各省督抚们,又有哪一个不是如此!”
其实,在说完这句话时,载漪自己也意识到,他的话有很大漏洞。
就比如,现在的这些督抚们,之所以能签署的东南互保协议,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军政大权俱都在握,在各地没有掣肘,他们也根本没有能力签署这个协议,朝廷也不至于在应对列强入侵之时,如当下这般捉襟见肘。
只不过,现在在载漪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先要帮着滕毓藻拿到直隶总督的位置再说,如果最终连北洋大臣也一同落到实处,那就更是锦上添了。
而滕毓藻如果能位列朝廷重臣之列,他载漪也就很有可能最终得偿所愿。
而且,现在慈禧已经拿这些督抚们没什么办法了,对于这些督抚们近乎反叛的举动,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下。这种窘迫状况,慈禧不说,也没人敢公开揭开这个盖子,那样就是在羞辱慈禧的脸面。
所以,载漪并不担心有人胆敢公然以此来怼他,不要说王文韶这个老匹夫,就是在慈禧面前红的发紫的荣禄,也同样不敢。
以此,载漪说完这一番激昂话语后,对慈禧再次深深一揖。
“李中堂素来老成谋国,对李中堂之议,臣附议!”
慈禧摆摆手,笑着说,“端郡王,哀家素知滕兴甫大才,是我大清国之柱石,对朝廷更是忠贞不二,断无猜忌之心。”
瞥了王文韶一眼又说道,“王大人忧虑国事,也是一番好意,你们之间,同殿为臣,又都是为了国事,万不可为此生了芥蒂。”
慈禧缓了缓又说道,“再者,当此朝廷用兵之际,许多事情不可以常理而论。”
“古语说得好,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现在滕兴甫在前面鏖战,没有充足粮饷支持是绝对不行的。”
“只是,这一战,事起仓促,现在朝廷手中已无粮饷可调,西北省份又都是穷省,也拿不出多少钱粮来,只能靠滕兴甫自筹,把直隶交给他,也可让他便宜行事。”
慈禧微微一叹,“现在南方数省,不是已经有了前锋军的后援会吗,哀家以为,其它省份也会很快有人出面主持这样的后援会,滕兴甫有了直隶总督的身份,也好更加自如腾挪,号召起举国抗敌之民心。”
慈禧的话,让已经冷静下来的载漪,在心中不由暗暗苦笑。
他明白了,慈禧同意把直隶总督的位置给滕毓藻,还因为是考虑到朝廷没钱了,不得已才打起了这个主意。
如果滕毓藻不是直隶总督,前锋军的军饷粮草,朝廷就不得不大包大揽,要定时给前锋军划拨粮饷,各省民众捐献的钱财,包括那些私人捐赠给前锋军或者滕毓藻本人的钱粮,也就进了滕毓藻或者前锋军的腰包。
可要是把直隶总督的位置给了滕毓藻,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那时,前锋军的粮饷,就只能依靠滕毓藻自己解决,直隶一省筹措不足之数,滕毓藻就不得不用那些捐赠的款项来填补,朝廷至多在滕毓藻揭不开锅时,多少支持一些也就罢了。
慈禧继续说道,“至于奕匡所为,实乃昏聩之举,哀家已经下谕旨痛责。”
慈禧对王文韶和载漪微微一笑说道,“若非滕兴甫在京中大索义和团余孽,京师恐会糜烂不堪,滕兴甫所谓,不但无过,还有大功。”
见气得脸色涨红的王文韶还要谏言争辩,慈禧摆摆手止住王文韶,和颜悦色地说道。
“王大人,国难思良将,当今之时,唯有滕兴甫一军可用,万不可再无端猜忌。”
慈禧话中的潜台词,王文韶也听得明白了,就是告诉他,这个朝廷,现在还离不开滕毓藻。
慈禧话都说到这份上,王文韶即便再愚鲁不化,也知晓深浅厉害,虽然还极不甘心,可也只能闭上嘴。
感谢:wxzdtq小多、ylyl、20210324230357355、mjjzyaxs、往昔随风、孤酒独对月y影斜竹林晚、拔锋寒、20190702193720714、公子别割了、北方雪、20180629220842760、平凡之路二、20220512083553362、20170530103659769、无影之狼、20230120140-dc、20220210181245294、三石又三十、取个能用的名字真的好难、kgb136、邹常浩、苍夜飞龙、-天-、颖枫、希格拉之耀、20240313434-ae、湿妹好银荡、20220313161636343、山坡放牛娃、20210111170129045、20181028175000407、20210301104130671710、铁甲第一战队、20210301105267525784、稻草人1970、baoan、深蓝等书友月票、推荐票支持!
(本章完)
王文韶的话,让载漪听后不由又气又急,忍不住恶狠狠地怒声骂道。
“大胆王文韶,尔不过一介腐儒而已,竟然也敢在此妄言乱政,离间朝廷重臣干将,当真该杀。”
然后,载漪不看气的发抖的王文韶,急着对慈禧深深一揖。
“太后明鉴,当此国难之时,万不可无故猜忌统兵重臣,做亲者痛,仇者快,自毁长城之事!”
“庆亲王一事,滕兴甫上一次的折子上,已经说的很清楚,庆亲王擅自将太后私下所言当众说出,已有不可饶恕之罪,仅仅砸了他的舆骄,略施惩戒,已算是轻的,这是其一。”
“其二,那时前锋军正同日酋和俄国人、英国人、美国人在齐化门内外、东便门,以及外城之内激战正酣,若内城中数万义和团再被奕匡激出变故,滕兴甫将内外交困,四面受敌。”
“若真如此,不要说有后来的京师大捷,就是滕兴甫能否全身退出京师,都是两说的事。”
“前锋军真要就此败亡,现如今,朝廷就只能任凭洋人宰割,再无丝毫还手之力,那时奕匡就是百死都不能恕其罪,他将成为大清的千古罪人。”
为了免去日后之忧,不仅周展、刘至刚等人劫掠京城的事情,连同奕匡的事情,滕毓藻都早已上了折子说明。
对于折辱奕匡,慈禧对滕毓藻不仅没有丝毫责备,还大赞滕毓藻处事果决,应对适宜。
而奕匡回到府中,应该是也知道他不仅激怒了义和团的人,还得罪了滕毓藻,恐难善了。
所以,天一黑,奕匡就带着儿子悄悄跑去甘军营中躲避,也因此保住了一条性命。
载漪继续语气激愤地说道,“至于说,滕兴甫为一介武夫,这更是王文韶的无知妄语。”
“滕兴甫所做《大国崛起》一文,可谓字字珠玑,是国内对列强洞察最为深刻之奇文,比之魏源的《万国图志》更胜万筹,从中可窥见,滕兴甫对列强各国了解之透澈,绝无第二人可与之相比。”
“滕兴甫学问见识之高妙,旷古少有,实乃天纵奇才,谓之当今国朝第一人,毫不为过。”
“滕兴甫此人,其才能不要说非寻常武人可比,就是满朝重臣、要员和各地封疆大吏们,也无一人可与之相提并论,由滕兴甫掌管北洋事务,当今再无出其右者,又怎能有不胜任之虑!”
为了替滕毓藻张目,载漪已经顾不得许多,甚至不惜开罪满朝文武。
“至于即掌军,又掌民,就有尾大不掉之忧,更是纯属无稽之谈。”
“不要说直隶总督一向统管一省军政,在李中堂手中北洋兴起,在荣大人手中组建武卫军,袁慰亭以巡抚之尊掌武卫右军,也未见有什么祸患。”
“更何况,天下各省督抚们,又有哪一个不是如此!”
其实,在说完这句话时,载漪自己也意识到,他的话有很大漏洞。
就比如,现在的这些督抚们,之所以能签署的东南互保协议,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军政大权俱都在握,在各地没有掣肘,他们也根本没有能力签署这个协议,朝廷也不至于在应对列强入侵之时,如当下这般捉襟见肘。
只不过,现在在载漪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先要帮着滕毓藻拿到直隶总督的位置再说,如果最终连北洋大臣也一同落到实处,那就更是锦上添了。
而滕毓藻如果能位列朝廷重臣之列,他载漪也就很有可能最终得偿所愿。
而且,现在慈禧已经拿这些督抚们没什么办法了,对于这些督抚们近乎反叛的举动,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下。这种窘迫状况,慈禧不说,也没人敢公开揭开这个盖子,那样就是在羞辱慈禧的脸面。
所以,载漪并不担心有人胆敢公然以此来怼他,不要说王文韶这个老匹夫,就是在慈禧面前红的发紫的荣禄,也同样不敢。
以此,载漪说完这一番激昂话语后,对慈禧再次深深一揖。
“李中堂素来老成谋国,对李中堂之议,臣附议!”
慈禧摆摆手,笑着说,“端郡王,哀家素知滕兴甫大才,是我大清国之柱石,对朝廷更是忠贞不二,断无猜忌之心。”
瞥了王文韶一眼又说道,“王大人忧虑国事,也是一番好意,你们之间,同殿为臣,又都是为了国事,万不可为此生了芥蒂。”
慈禧缓了缓又说道,“再者,当此朝廷用兵之际,许多事情不可以常理而论。”
“古语说得好,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现在滕兴甫在前面鏖战,没有充足粮饷支持是绝对不行的。”
“只是,这一战,事起仓促,现在朝廷手中已无粮饷可调,西北省份又都是穷省,也拿不出多少钱粮来,只能靠滕兴甫自筹,把直隶交给他,也可让他便宜行事。”
慈禧微微一叹,“现在南方数省,不是已经有了前锋军的后援会吗,哀家以为,其它省份也会很快有人出面主持这样的后援会,滕兴甫有了直隶总督的身份,也好更加自如腾挪,号召起举国抗敌之民心。”
慈禧的话,让已经冷静下来的载漪,在心中不由暗暗苦笑。
他明白了,慈禧同意把直隶总督的位置给滕毓藻,还因为是考虑到朝廷没钱了,不得已才打起了这个主意。
如果滕毓藻不是直隶总督,前锋军的军饷粮草,朝廷就不得不大包大揽,要定时给前锋军划拨粮饷,各省民众捐献的钱财,包括那些私人捐赠给前锋军或者滕毓藻本人的钱粮,也就进了滕毓藻或者前锋军的腰包。
可要是把直隶总督的位置给了滕毓藻,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那时,前锋军的粮饷,就只能依靠滕毓藻自己解决,直隶一省筹措不足之数,滕毓藻就不得不用那些捐赠的款项来填补,朝廷至多在滕毓藻揭不开锅时,多少支持一些也就罢了。
慈禧继续说道,“至于奕匡所为,实乃昏聩之举,哀家已经下谕旨痛责。”
慈禧对王文韶和载漪微微一笑说道,“若非滕兴甫在京中大索义和团余孽,京师恐会糜烂不堪,滕兴甫所谓,不但无过,还有大功。”
见气得脸色涨红的王文韶还要谏言争辩,慈禧摆摆手止住王文韶,和颜悦色地说道。
“王大人,国难思良将,当今之时,唯有滕兴甫一军可用,万不可再无端猜忌。”
慈禧话中的潜台词,王文韶也听得明白了,就是告诉他,这个朝廷,现在还离不开滕毓藻。
慈禧话都说到这份上,王文韶即便再愚鲁不化,也知晓深浅厉害,虽然还极不甘心,可也只能闭上嘴。
感谢:wxzdtq小多、ylyl、20210324230357355、mjjzyaxs、往昔随风、孤酒独对月y影斜竹林晚、拔锋寒、20190702193720714、公子别割了、北方雪、20180629220842760、平凡之路二、20220512083553362、20170530103659769、无影之狼、20230120140-dc、20220210181245294、三石又三十、取个能用的名字真的好难、kgb136、邹常浩、苍夜飞龙、-天-、颖枫、希格拉之耀、20240313434-ae、湿妹好银荡、20220313161636343、山坡放牛娃、20210111170129045、20181028175000407、20210301104130671710、铁甲第一战队、20210301105267525784、稻草人1970、baoan、深蓝等书友月票、推荐票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