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312【初具雏形的京圈】
    “李导,这1154是我们海马影视创作团队的长包房,每个礼拜都会抽半天来聚一聚。”
    王硕走在最前面,一边说一边领着李艺书来到了酒店四楼。
    很快来到1154号套房,王硕敲了敲房门,不一会儿从内打开后,出现了一个中年男子。
    他戴着一个黑色镜框的眼镜,在看见李艺书后,立马热情的伸出手:“李导,我是苏通,很高兴见到你。”
    王硕在旁边介绍道:“张一谋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改编自老苏的作品《妻妾成群》。”
    “苏先生你好你好!”
    一听是《妻妾成群》的作者,李艺书笑着与对方握了握。
    “李导太客气了,叫我老苏就行了。”
    “哈哈,那我就喊你老苏了。”
    “没问题!”
    门口的动静,也吸引了里面人的注意,一群人走了过来。
    李艺书放眼望去,除了几个熟悉的面孔,大都不认识,但想来肯定都是这个时代知名的作家或者编剧。
    “李导,我给你介绍介绍,这位是刘振云,写过《塔铺》《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
    “这位是苏雷……”
    “这位是莫研……”
    一共十几个人,王硕一个一个的给李艺书介绍。
    除了莫研跟刘振云,其他的大多数人,李艺书都是没有见过的。
    不过这些人的作品,却是在八九十年代红极一时。
    而且这年头非常流行小说改编电影,无论是张一谋还是陈恺哥,他们几乎大部分作品都是改编自小说的,纯靠编剧创作还是极少的。
    对于这帮人,李艺书还是蛮看重的,目前公司在编剧这一块还很欠缺,要是能把这帮人给笼络过来,未来肯定是不愁剧本的,所以他今天也不会亲自过来一趟。
    一群人相互介绍认识过后,便纷纷来到了客厅坐下。
    这间酒店套房明显是经过重新布置的,客厅中间除了一个大茶几外,剩下的就是几个大沙发。
    当作家的都是烟鬼,李艺书刚进来,屋内便烟雾缭绕,这会儿相识过后,纷纷点上香烟,开始畅聊起来。
    李艺书平时几乎不抽烟,但在这个环境跟氛围之中,也是忍不住点了一根,开始跟这帮作家高谈阔论起来。
    这种聚会,李艺书上一世参加过很多,无外乎就是吹吹捧捧的,他对这套可太熟了,一帮有点成绩的中年男凑在一起,喝酒抽烟聊聊天,图的就是一个吹牛。
    “李导,我听说你那写的那本纯爱题材的小说《情书》,在日本卖的极好,是不是真的?有没有想法写一本新书?”
    “我写小说就是乐趣,不过还真别说,那帮日本娘们就吃这一套,我记得去年就已经卖了差不多500多万册。”
    “李导去好莱坞拍过电影,美国那边的编剧跟国内有什么不同?”
    “那差距就大了,好莱坞那边可是编剧为王,工资不满意了,就游行抗议,稍微有点不爽就搞编剧大罢工,一旦罢工,那整个好莱坞的剧组就都瘫痪了。”
    “……”
    李艺书边喝酒边抽烟,跟这帮中年油腻男聊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别看他现在外表年轻,但心理年龄却大的多,平时出门在外,光环笼罩之下,让李艺书不得不维持大导演的形象,没办法像现在这般放浪形骸的吹牛逼。
    李艺书搂住坐在边上的莫研肩膀,说道:“老莫,我看过你写的《红高粱》小说,写的真好,坚持下去,我相信你以后肯定能拿诺贝尔文学奖的!”
    莫研诧异的看向李艺书:“李导就这么有信心我能拿诺贝尔文学奖?”
    “肯定能的,坚持下去。”
    李艺书笑呵呵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会儿的莫研还是个留着长发的小胖子,浑然没有日后大佬的气质。
    其他人纷纷起哄:“李导,老莫能拿诺贝尔,那我们呢?”
    “哈哈,你们就没这个机会了,好好写小说写剧本,以后国内影视剧市场会出现井喷状态的,马上电影局就要引进十部海外电影,到那时候现在这些老套的电影基本没有生存空间……”
    说到这,李艺书看向众人:“跟你们说个事,别对外瞎传!”
    王硕连忙道:“放心李导,我们海马创作团都不是多嘴的人。”
    “呵呵,我当然信大家,不过这事还没公布,不能乱说,我就私下跟你们讲讲。”
    “今年年底,上面估计就要放开电视剧制作,采取制播分离,简单点说,电视台不再自制电视剧,会采取购片的方式。”
    瞧着不少人若有所思的模样,李艺书笑呵呵道:
    “你们要是对这行有兴趣,不妨尝试尝试,《编辑部的故事》还有《海马歌舞厅》你们弄的就很不错,到时候制播分离了,制作好电视剧,只要有关系,就能卖给全国各大电视台。”
    未来的电视剧市场是很辽阔的,不算千禧年后,单单就90年代中后期,每年国内电视剧出品就有上百部。
    到了千禧年,这个数字就翻倍了,巅峰时期每年都有上千部电视剧,其中绝大多数都没办法上星全国播出,可是在地方电视台却同样拥有不俗的收视率。
    最经典的就是《外来媳妇本地郎》,这部广东电视剧拍了十几年,在两广地区的收视率惊人,但是出了两广,看过的观众其实并不多。
    这么庞大的市场,李艺书肯定是没办法独吞的,而且他也不喜欢吃独食,因为很容易被人给盯上。
    房间内这群人,都是当下国内一流作家,他们的作品不乏长篇,改编成电视剧,就天然拥有观众基础。
    这群人未来不管是自己开公司,还是加入他的公司,在缺乏第一桶资金跟影视剧组的情况下,肯定会想着来找李艺书来合作的。
    “感谢李导给我们透露这么大的商机!”
    王硕眼前一亮,他是最早开始进入影视行业的,也在去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如今听到年底就要搞制播分离,这可是大好事一件。
    “是啊李导,你这可是放了一个大卫星啊!”
    “是不是我现在投资拍个电视剧,到时候找点关系,就能卖给电视台?”
    “燕京电视台卖不掉,去地方电视台肯定能卖掉,全国那么多省市,一个电视台卖十几万,也能卖大几百万了。”
    “李导这可是给我们一个发财的机会了。”
    “……”
    只要是聪明人,就能知道这个商业价值有多大。
    现在电视机的普及率虽然还没上去,但没上去不代表电视台就不需要放电视剧了。
    本身电视台放电视剧就是为了吸引观众,然后引来广告商,地方电视台的广告商大都是本地企业,他们掏钱买广告可都是大手笔。
    毕竟这年头生意还是很好做的,在观众看来,电视都播了的广告,那肯定都是好产品,不像后来互联网时代兴起,品牌观念在老百姓心目中开始逐渐的固化。“诶,没什么大商机,就是提前跟大家说说,反正再过几个月就要公布了。”
    李艺书摆了摆手,笑眯眯道:“大家要是想尝试尝试,你们出剧本,我的公司出资金出技术,要是想合伙开个影视公司也没问题,要是有搞不定的事,回头跟王哥说一声,能帮我一定帮!”
    此话一出,本来还有犹豫的几人,立马当场表示试试!
    现场十几名个人,几乎都是作家出身,也都写过小说,莫研靠着《红高粱》大红大紫,小说重印卖了又卖,王硕同样有多部作品改编成电影跟电视剧。
    谁不想自己的作品改编?
    这就跟未来网络作家一样,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不单单是赚钱,同样是提高自身名气,名气带来的直观后果,就是个人作品价值最大化。
    中午,一群人在酒店大吃了一顿,李艺书以下午有事,这才躲过了这帮人敬酒。
    来到酒店门口,王硕有点喝多了,拍着胸脯保证道:“李导,这事包在王哥身上,回头我就跟那帮家伙谈好。”
    “王哥,那就交给你了,大家要是有兴趣,就直接跟你联系,回头直接跟永经理对接,我这过俩天得去一趟涿州。”
    “行,包在我身上!”
    跟王硕又聊了几句,李艺书这才转身上了车,他喝了酒,司机是酒店安排来的。
    靠在后排座椅上,李艺书微微眯起眼,公司那边未来基调算是打下来了,不管这帮人日后是想自立门户,还是投奔到他门下,终归是离不开他的支持。
    任何行业发展起来,迟早是会诞生出各种各样的圈子。
    现在这个京圈,合该他来组局。
    以王硕等人为起点,陆续的吸纳在燕京文艺圈的那帮人,不管是演员、编剧、歌手、导演,还是幕后,都笼络到这个圈子内来。
    李艺书摸了摸下巴,想起上一世经常去的一家网大行业俱乐部。
    或许他也可以提前搞一个俱乐部。
    日后大名鼎鼎的长安俱乐部,现在还没有影子,但这家俱乐部,却实实在在的给唐僧的老婆很大的商业契机。
    在这个什么都敢干的时代,他要想混成行内大佬,还真得早点干,不然以后就没机会了。
    七月中旬。
    涿州影视基地。
    这地方最开始是央视为了拍好《三国演义》,特意在涿州这一块打造了一座汉代仿古建筑群,用料考究,整体是偏向写实风格的。
    但或许是预算的问题,修建的不是很大气。
    李艺书在燕京陪了巩丽两天,就带了一台货车来了这里。
    他是来探班《汉宫传奇》剧组的。
    这不是李艺书第一次来涿州影视基地了,上一次来,还是去年来看《三国演义》剧组,只不过那会儿不在城里面。
    进了这座三国城,李艺书就发现人还挺多的,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渐渐有了日后影视城的雏形。
    《汉宫传奇》剧组。
    “李导!”
    接到电话的陈虹,连蹦带跳的跑出来迎接。
    “没打扰你们拍戏吧?”
    李艺书一边说一边看向陈虹。
    只见她一身汉服,头发高高盘起,两个漂亮的耳坠,将她那张鹅蛋脸给承托的珠圆玉润,造型乍一看有点像日后《春光灿烂猪八戒》中的嫦娥。
    陈虹摇了摇头:“没有,现在正好是休息时间。”
    “走吧,别在外面待着了,瞧你这一头汗。”
    如今正是炎炎夏日,陈虹哪怕一身短袖短裤,可还是被热的大汗淋漓。
    听见李艺书的话,她笑盈盈的走在前面带路。
    进了剧组休息的房间内,李艺书就看见一群人坐在那吹着电风扇,一个个满头大汗的。
    见到来人,导演陈家林第一个赶来:“李导,您来怎么不提前通知一声,我也好安排人去接你。”
    “不用了,我就是过来看看。”
    李艺书扫了一眼屋内,几个大电风扇在那吹着。
    他刚进来没一分钟,头上就开始冒汗了,可想而知有多热。
    “陈导,影视城没空调?”
    “没有,要是有空调就好了。”
    陈家林无奈道:“现在天太热了,只能早上跟傍晚还有晚上拍一拍,中午是根本没法出去。”
    “我打电话,让人送几台空调过来,不过影视城的电线能撑住吗?”
    现在的电路跟后来可不一样,稍微用量过大,保险丝立马就能烧掉。
    陈家林道:“线路没问题的,影视城这边的电线都是重新迁过来的。”
    一听要安装空调,围过来的演员们,纷纷露出了喜色。
    七月份拍古装剧是最折磨人的了,演员不仅仅要穿长袖的古装,还要在闷热的房间内拍戏,那种感觉简直是置身在大烤炉中。
    “行,那我让人从燕京送来。陈导,以后再有这样的情况,直接以剧组的名义采买,我不是黄世仁,这么大热的天拍戏,可别中暑了。”
    涿州距离燕京也就七十多公里的路程,算上买空调的时间,两个多小时就足够了。
    李艺书直接一通电话打给了永梅,让她立刻联系人采购十台空调,连带安装师傅来涿州影视基地。
    打完了电话,瞧着陈保国等人汗流浃背的模样,李艺书也是感叹这年头的演员还是很敬业的。
    这么热的天也能坚持拍下去,不像后来那帮人一个个拍戏都要求提供房车,没有房车就不拍戏。
    “对了陈导,我给大家买了点汽水还有解暑的冰棍,你安排人去外面货车上卸货。”
    “好的李导。”
    陈家林当即就让场务带人去外面卸货。
    (本章完)

章节目录

1991我的年代华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汪公子在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汪公子在年并收藏1991我的年代华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