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第304章 羡慕
第304章 羡慕
“黄导,你好。”
“早就对你神交已久,今天终于近距离的见到真人了。”
李桉和黄泽碰了下杯,看向黄泽的双眼里满是羡慕和欣喜。
他确实很羡慕黄泽。
二十出头就能当导演,自己唱歌赚钱投资自己,想拍什么拍什么。
年纪轻轻就连续在国际上拿奖,两座三大,一座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明明比自己还要年轻六岁呢。
可看看差距。
自己现在在华语片圈子里也就是初出茅庐,在世界影坛更别说了,约等于查无此人。
再想想自己三十二岁。
硕士毕业两年,在家赋闲,家庭开支全都靠在攻读伊利诺大学生物学博士的妻子支撑。
想到这里,他对黄泽的佩服就更浓厚了。
别人或许会觉得黄泽是走了狗屎运了,有钱可以支持自己拍电影。
但他作为一个导演,看过黄泽的所有电影。
不管是题材,还是构图,结构,黄泽时时会有创新。
他所取得的成功,绝对不只是表面的奖项和票房那么简单。
越是拉片,他就越清楚,面前的年轻人是个天才!
自己或许只能算是个人才。
而对方,绝对是电影节万中无一的绝世天才!
“哈哈哈!”看到李桉的眼神,黄泽很满意,轻抿一口杯子里的酒,“你的片子我也看了,不错,是难得的从东西方文化交融与冲突的角度来拍的片子,点滴之中见情感细腻,这是因为伱在米国长久居住的原因吗?”
“或许是吧。”李桉腼腆地点了点头,“我从去米国念书到回了跆北,有十个年头了。”
“可以说我二十岁到三十岁的时期都是在米国度过的。”
“在那里我接触到了很多同样在米国居住的华人,这些经历,也就是我拍戏的灵感来源。”
“有第二份灵感来源了吗?”黄泽图穷匕见。
“我们星海公司可以投资你的片子。”
不等其拒绝或者同意,黄泽一大份鱼饵直接洒了过去。
“我觉得你的片子可以试着往三大走走。”
“另外你的片子虽然主角是华人,可里面有不少的米国元素,加上你在米国念过书,完全可以试着闯闯好莱坞,这部《推手》有点问题,但新片我觉得我可以试着让它在米国上映,甚至冲击一下奥斯卡。”
“奥斯卡……”李桉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
耳朵里满是电视机信号不好时的嘈杂噪音。
作为一个在米国念大学的电影人,肯定是幻想过拿下奥斯卡奖杯的。
如今,听到黄泽从嘴里说出这个词来,他只觉得心跳都有些加快。
至于黄泽有没有这个能力,他毫不怀疑,以他对好莱坞的了解,黄泽这种低沉本高奖项高票房得到导演,在票房遭遇失败之前,不管去哪个电影公司,都会被奉为座上宾的。
帮忙发行一部片子,哪怕是一部华语片,问题不大!
要知道《死神来了》就是星海制作的?
奥斯卡,看看《卧虎藏龙》就知道了,能把一部华语片运作到那个份上,李桉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简直是深不可测。
李桉很想马上就答应下来。
但深知自己能拍《推手》,弯弯“中影”的副总经理徐利功给了自己多大的帮助,要不是他投资了1260万新台币,是不会有自己的导演处女作的。而给一个没拍过片子的人一千多万投资,那又得是多大的信任?
怀着感恩之心,他也不好立马就改换门庭,看了一下一旁的徐利功。
“李桉导演确实有了个新剧本,叫《喜宴》。”
“黄总有兴趣合作?”
徐利功立马意识到机会来了。
黄泽加入进来,虽然“中影”公司的份额被缩减了,可在黄泽帮助下,最后《喜宴》大赚的话,自己背后的公司也将赚到数倍的利润。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比大小的数学题。
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他可没有必须百分之百控制一部电影的想法。
而因为有蔡松淋投资的《悲情城市》拿奖后再弯弯影视圈帮黄泽吹比,徐利功对黄泽在三大的人脉关系是深信不疑的,
脑袋里都忍不住地开始幻想了。
他《悲情城市》有黄泽投资能拿下一座三大。
我《喜宴》也让黄泽投资一下,靠着她的人脉关系,未必不能拿下一座三大啊!
届时可就是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的收益。
而且,现在的黄泽已不再是《悲情城市》时的黄泽。
现在是一只脚踏在欧洲三大,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奥斯卡。
自己说不定能赚更多!
徐利功是越想越兴奋,在黄泽没说话的时候,再次问道,“黄总想要多少份额?”
“成本预算多少?”
“初步预算是七十五万美元。”李桉道。
“全部,我出所有的钱,弯弯版权归你们,剩余地方版权归我。”黄泽直接狮子大开口。
“这样不太好吧?全让黄总出钱,我们还占弯弯版权,怪不好意思的。”徐利功又想到了蔡松淋在《悲情城市》后大呼早知道该多投点,忍不住地开始讨价还价。
“要不我们对半出投资,收益也对半开?”
“先别聊这个,《喜宴》男主角是谁?”黄泽目光转向了李桉。
“还没选好,计划是招一个新人,拍摄时期我调教吧。”李桉道。
“不想用个大明星吗?”
“哈哈哈。”李桉再次局促地笑了起来,但不是他不想用大明星,问题是大明星他贵啊!
预算七十五万美元,合两千多万新台币了,在弯弯属于是大制作了,而且在米国取景什么的成本也超高。
这让他根本腾不出多少投资来给演员。
“大明星片酬也高啊!”
“梁稼辉你要不?”黄泽再问。
“哇!”李桉有些受到了惊吓,“他的市场价是八百万港币,这比我们这部片的总投资都要高了。”
“增资嘛。”黄泽摆了摆手,开始蛊惑李桉,“艺术,怎么能被成本束缚住呢?我觉得有了梁稼辉后,你这部片子完全可以把成本拉到两百万美元。”
“我出一百八十万!”
黄泽比了个八,再度看向了徐利功,“弯弯版权还是归你们,剩下的咱们九一开?”
(本章完)
“黄导,你好。”
“早就对你神交已久,今天终于近距离的见到真人了。”
李桉和黄泽碰了下杯,看向黄泽的双眼里满是羡慕和欣喜。
他确实很羡慕黄泽。
二十出头就能当导演,自己唱歌赚钱投资自己,想拍什么拍什么。
年纪轻轻就连续在国际上拿奖,两座三大,一座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明明比自己还要年轻六岁呢。
可看看差距。
自己现在在华语片圈子里也就是初出茅庐,在世界影坛更别说了,约等于查无此人。
再想想自己三十二岁。
硕士毕业两年,在家赋闲,家庭开支全都靠在攻读伊利诺大学生物学博士的妻子支撑。
想到这里,他对黄泽的佩服就更浓厚了。
别人或许会觉得黄泽是走了狗屎运了,有钱可以支持自己拍电影。
但他作为一个导演,看过黄泽的所有电影。
不管是题材,还是构图,结构,黄泽时时会有创新。
他所取得的成功,绝对不只是表面的奖项和票房那么简单。
越是拉片,他就越清楚,面前的年轻人是个天才!
自己或许只能算是个人才。
而对方,绝对是电影节万中无一的绝世天才!
“哈哈哈!”看到李桉的眼神,黄泽很满意,轻抿一口杯子里的酒,“你的片子我也看了,不错,是难得的从东西方文化交融与冲突的角度来拍的片子,点滴之中见情感细腻,这是因为伱在米国长久居住的原因吗?”
“或许是吧。”李桉腼腆地点了点头,“我从去米国念书到回了跆北,有十个年头了。”
“可以说我二十岁到三十岁的时期都是在米国度过的。”
“在那里我接触到了很多同样在米国居住的华人,这些经历,也就是我拍戏的灵感来源。”
“有第二份灵感来源了吗?”黄泽图穷匕见。
“我们星海公司可以投资你的片子。”
不等其拒绝或者同意,黄泽一大份鱼饵直接洒了过去。
“我觉得你的片子可以试着往三大走走。”
“另外你的片子虽然主角是华人,可里面有不少的米国元素,加上你在米国念过书,完全可以试着闯闯好莱坞,这部《推手》有点问题,但新片我觉得我可以试着让它在米国上映,甚至冲击一下奥斯卡。”
“奥斯卡……”李桉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
耳朵里满是电视机信号不好时的嘈杂噪音。
作为一个在米国念大学的电影人,肯定是幻想过拿下奥斯卡奖杯的。
如今,听到黄泽从嘴里说出这个词来,他只觉得心跳都有些加快。
至于黄泽有没有这个能力,他毫不怀疑,以他对好莱坞的了解,黄泽这种低沉本高奖项高票房得到导演,在票房遭遇失败之前,不管去哪个电影公司,都会被奉为座上宾的。
帮忙发行一部片子,哪怕是一部华语片,问题不大!
要知道《死神来了》就是星海制作的?
奥斯卡,看看《卧虎藏龙》就知道了,能把一部华语片运作到那个份上,李桉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简直是深不可测。
李桉很想马上就答应下来。
但深知自己能拍《推手》,弯弯“中影”的副总经理徐利功给了自己多大的帮助,要不是他投资了1260万新台币,是不会有自己的导演处女作的。而给一个没拍过片子的人一千多万投资,那又得是多大的信任?
怀着感恩之心,他也不好立马就改换门庭,看了一下一旁的徐利功。
“李桉导演确实有了个新剧本,叫《喜宴》。”
“黄总有兴趣合作?”
徐利功立马意识到机会来了。
黄泽加入进来,虽然“中影”公司的份额被缩减了,可在黄泽帮助下,最后《喜宴》大赚的话,自己背后的公司也将赚到数倍的利润。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比大小的数学题。
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他可没有必须百分之百控制一部电影的想法。
而因为有蔡松淋投资的《悲情城市》拿奖后再弯弯影视圈帮黄泽吹比,徐利功对黄泽在三大的人脉关系是深信不疑的,
脑袋里都忍不住地开始幻想了。
他《悲情城市》有黄泽投资能拿下一座三大。
我《喜宴》也让黄泽投资一下,靠着她的人脉关系,未必不能拿下一座三大啊!
届时可就是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的收益。
而且,现在的黄泽已不再是《悲情城市》时的黄泽。
现在是一只脚踏在欧洲三大,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奥斯卡。
自己说不定能赚更多!
徐利功是越想越兴奋,在黄泽没说话的时候,再次问道,“黄总想要多少份额?”
“成本预算多少?”
“初步预算是七十五万美元。”李桉道。
“全部,我出所有的钱,弯弯版权归你们,剩余地方版权归我。”黄泽直接狮子大开口。
“这样不太好吧?全让黄总出钱,我们还占弯弯版权,怪不好意思的。”徐利功又想到了蔡松淋在《悲情城市》后大呼早知道该多投点,忍不住地开始讨价还价。
“要不我们对半出投资,收益也对半开?”
“先别聊这个,《喜宴》男主角是谁?”黄泽目光转向了李桉。
“还没选好,计划是招一个新人,拍摄时期我调教吧。”李桉道。
“不想用个大明星吗?”
“哈哈哈。”李桉再次局促地笑了起来,但不是他不想用大明星,问题是大明星他贵啊!
预算七十五万美元,合两千多万新台币了,在弯弯属于是大制作了,而且在米国取景什么的成本也超高。
这让他根本腾不出多少投资来给演员。
“大明星片酬也高啊!”
“梁稼辉你要不?”黄泽再问。
“哇!”李桉有些受到了惊吓,“他的市场价是八百万港币,这比我们这部片的总投资都要高了。”
“增资嘛。”黄泽摆了摆手,开始蛊惑李桉,“艺术,怎么能被成本束缚住呢?我觉得有了梁稼辉后,你这部片子完全可以把成本拉到两百万美元。”
“我出一百八十万!”
黄泽比了个八,再度看向了徐利功,“弯弯版权还是归你们,剩下的咱们九一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