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第362章 逼宫
第362章 逼宫
“哈哈哈!”
“希望能破吧。”黄泽卡了一下,最终也只得苦笑。
这没底气的笑声,却是把成龍搞懵了,“不至于吧?港岛这边的电影市场,我统治了几年,你统治了几年,我加上你,还不能制霸?”
“破个记录,洒洒水啦!”
“你要记得,还有荷里活的片子啊!”黄泽道。
“荷里活的片子?”成龍笑了笑,“不用那么害怕的。”
“我承认,荷里活的影片票房数字确实高。”
“可那也是因为欧美那边吃这一套罢了。”
“好多年了,港岛票房排行榜里一年最多就只有那么一两部荷里活的片子,有些年份甚至一部都没有。”
“没办法,港岛观众就是更喜欢港片。”
“所以,他们想要破黄导你《生死时速》五千多万的票房纪录,还是非常有困难的。”
“最好如此吧。”黄泽笑笑,没有再往下细说了。
《侏罗纪公园》在北美都还没上映呢,所以没人知道那是多恐怖的一部片。
当然,这件事,就连斯皮尔伯格他也不知道。
要不然他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环球让他导演《侏罗纪公园》的邀约,最后还是环球答应投资他的《辛德勒的名单》,这才愿意执导的。
可以这么说,它就是个搭头。
而这个搭头,一口气让斯皮尔伯格赚了两亿美元。
也一头撞开了不知道多少国家的电影市场。
“整个九十年代,恐怕也就《泰坦尼克号》可以超过一头了。”黄泽心里嘀咕一声,暗暗摇了摇头。
可惜,自己是拍不了《泰坦尼克号》的。
卡车司机在90年就把剧本写出来了。
人家还喜欢潜水,一次次的去探索泰坦尼克号残骸,这自己就不大喜欢。
更别说漫长的筹备工作了,《泰坦尼克号》是足足筹备了五年才终于功成的!
自己哪有那心思去那么磨?
而且还不知道有多少特效需要去突破呢,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不是自己擅长的,还是交给卡车司机这个行走在技术前沿的导演吧。
有机会的话,可以等福克斯高管被逼的想跳楼的时候,介入到《泰塔尼克号》的投资之前,赚钱又赚名!
两开!
“好了,别想这个了,等上映的时候,到时候自然就一切都知道了!”
黄泽和成龍碰了下拳,大家就各自去忙各自的工作去了。
……
次日,黄泽不作休息,便待在公司的剪辑室里开始忙碌了起来。
而在这段时间内,经过刘振伟的汇报,黄泽这才意识到,港岛电影史上的那一件事,终于是来了。
哪怕《济公》提前半年上映,那个王映祥依然是亏了一大笔钱。
而他,作为几乎是血本无归的一个片商,和其他七大片商联合起来,在5月份成立了一个跆北市片商公会国片海外联谊小组。
这个公会跟港岛制片商们提出了三个条件。
一是把二百五十多部已经收了片,但还未完工的台资港片完工。
二是成立监察小组重新商议港星片酬。
三则是改变之前的买断制,以抽佣的方式来发行港片,简单点,就是票房分成,票房一千万以内,抽百分之二十,票房超过一千万,抽佣百分之十五。“哦,然后呢?”黄泽看向刘振伟,明知故问,“港岛其他制片商怎么回复的?”
“一个月会开个会商议一下。”
“明星片酬,向华锵表示会出面和明星们协商,基本都是这样的。”
“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承诺。”
“是这样的。”刘振伟点头,“我感觉得到,其实大家并不太把弯弯片商的这次逼宫当一回事。”
“有人算过,如果他们不引进港岛的片子,那么最多最多两个月,他们的院线里就没新片子播放了。”
“欧美日电影,弯弯是有拷贝限制的,刚刚够塞牙缝。”
“他们总不能放弯弯电影吧?除了那么一两个导演,整个弯弯拍的基本都是不怎么受观众喜欢的艺术片。”
“本来艺术片倒也能赚不少钱。”说到这里,刘振伟摸摸鼻子,不好意思地笑了,“那些弯弯人背地里是这么传的,弯弯艺术片里能赚大钱的,九成利益都让黄总您赚了,他们简直跟要饭的没什么区别。”
“怪我喽!”黄泽耸了耸肩,然后就冲着正在笑着的刘振伟做出了个下压手掌的动作。
“不要笑了。”
“他们做他们的,咱们依旧我行我素就好,片必须严格控制,电影也尽量保证一个大家都能赚钱的程度,做到互惠互利,双赢。”
“不要以为对方就真没片子放了。”
“你看吧,最后吃亏的肯定是那些电影公司。”
黄泽微叹口气,“电影这东西,又不是粮食石油,我离了你就活不了了。”
“他们有没有想过,万一弯弯放开好莱坞电影呢?”
“怎么可能?”刘振伟道,“他们规定的……”
“怎么不可能?”
“规定,就是用来改变的。”
“而且当初为什么把港片视作本土国片,还不是为了拉拢这帮子电影人,打擂台,可你要记住,还有四年了!”
“那我们怎么办?”刘振伟听到黄泽这一番话语,不由地担忧了起来。
“有我在,你怕什么?”黄泽笑了笑。
“放心吧,以前是怎么做的,以后还是怎么做,我们也改变不了什么。”
“再说了,港岛电影过的好坏,对咱们影响不大!”
影响确实不算大。
自己的星海一条腿是文艺片,一条腿是往北美卖的,自己导演的片子,或者张健亚导演的恐怖片。
这两个才是赚钱的大头。
不论是港岛市场还是弯弯市场赚到的钱,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至于所谓的基嘛,港岛本土市场太小,压根也当不了根基,黄泽预想的以后的根基是在内地。
也只有那里能称得上是根基。
“好了,时刻注意住动向,一有情况跟我汇报!”
吩咐了一句,黄泽就不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继续投入到了《尖峰时刻》的后期制作之中。
(本章完)
“哈哈哈!”
“希望能破吧。”黄泽卡了一下,最终也只得苦笑。
这没底气的笑声,却是把成龍搞懵了,“不至于吧?港岛这边的电影市场,我统治了几年,你统治了几年,我加上你,还不能制霸?”
“破个记录,洒洒水啦!”
“你要记得,还有荷里活的片子啊!”黄泽道。
“荷里活的片子?”成龍笑了笑,“不用那么害怕的。”
“我承认,荷里活的影片票房数字确实高。”
“可那也是因为欧美那边吃这一套罢了。”
“好多年了,港岛票房排行榜里一年最多就只有那么一两部荷里活的片子,有些年份甚至一部都没有。”
“没办法,港岛观众就是更喜欢港片。”
“所以,他们想要破黄导你《生死时速》五千多万的票房纪录,还是非常有困难的。”
“最好如此吧。”黄泽笑笑,没有再往下细说了。
《侏罗纪公园》在北美都还没上映呢,所以没人知道那是多恐怖的一部片。
当然,这件事,就连斯皮尔伯格他也不知道。
要不然他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环球让他导演《侏罗纪公园》的邀约,最后还是环球答应投资他的《辛德勒的名单》,这才愿意执导的。
可以这么说,它就是个搭头。
而这个搭头,一口气让斯皮尔伯格赚了两亿美元。
也一头撞开了不知道多少国家的电影市场。
“整个九十年代,恐怕也就《泰坦尼克号》可以超过一头了。”黄泽心里嘀咕一声,暗暗摇了摇头。
可惜,自己是拍不了《泰坦尼克号》的。
卡车司机在90年就把剧本写出来了。
人家还喜欢潜水,一次次的去探索泰坦尼克号残骸,这自己就不大喜欢。
更别说漫长的筹备工作了,《泰坦尼克号》是足足筹备了五年才终于功成的!
自己哪有那心思去那么磨?
而且还不知道有多少特效需要去突破呢,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不是自己擅长的,还是交给卡车司机这个行走在技术前沿的导演吧。
有机会的话,可以等福克斯高管被逼的想跳楼的时候,介入到《泰塔尼克号》的投资之前,赚钱又赚名!
两开!
“好了,别想这个了,等上映的时候,到时候自然就一切都知道了!”
黄泽和成龍碰了下拳,大家就各自去忙各自的工作去了。
……
次日,黄泽不作休息,便待在公司的剪辑室里开始忙碌了起来。
而在这段时间内,经过刘振伟的汇报,黄泽这才意识到,港岛电影史上的那一件事,终于是来了。
哪怕《济公》提前半年上映,那个王映祥依然是亏了一大笔钱。
而他,作为几乎是血本无归的一个片商,和其他七大片商联合起来,在5月份成立了一个跆北市片商公会国片海外联谊小组。
这个公会跟港岛制片商们提出了三个条件。
一是把二百五十多部已经收了片,但还未完工的台资港片完工。
二是成立监察小组重新商议港星片酬。
三则是改变之前的买断制,以抽佣的方式来发行港片,简单点,就是票房分成,票房一千万以内,抽百分之二十,票房超过一千万,抽佣百分之十五。“哦,然后呢?”黄泽看向刘振伟,明知故问,“港岛其他制片商怎么回复的?”
“一个月会开个会商议一下。”
“明星片酬,向华锵表示会出面和明星们协商,基本都是这样的。”
“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承诺。”
“是这样的。”刘振伟点头,“我感觉得到,其实大家并不太把弯弯片商的这次逼宫当一回事。”
“有人算过,如果他们不引进港岛的片子,那么最多最多两个月,他们的院线里就没新片子播放了。”
“欧美日电影,弯弯是有拷贝限制的,刚刚够塞牙缝。”
“他们总不能放弯弯电影吧?除了那么一两个导演,整个弯弯拍的基本都是不怎么受观众喜欢的艺术片。”
“本来艺术片倒也能赚不少钱。”说到这里,刘振伟摸摸鼻子,不好意思地笑了,“那些弯弯人背地里是这么传的,弯弯艺术片里能赚大钱的,九成利益都让黄总您赚了,他们简直跟要饭的没什么区别。”
“怪我喽!”黄泽耸了耸肩,然后就冲着正在笑着的刘振伟做出了个下压手掌的动作。
“不要笑了。”
“他们做他们的,咱们依旧我行我素就好,片必须严格控制,电影也尽量保证一个大家都能赚钱的程度,做到互惠互利,双赢。”
“不要以为对方就真没片子放了。”
“你看吧,最后吃亏的肯定是那些电影公司。”
黄泽微叹口气,“电影这东西,又不是粮食石油,我离了你就活不了了。”
“他们有没有想过,万一弯弯放开好莱坞电影呢?”
“怎么可能?”刘振伟道,“他们规定的……”
“怎么不可能?”
“规定,就是用来改变的。”
“而且当初为什么把港片视作本土国片,还不是为了拉拢这帮子电影人,打擂台,可你要记住,还有四年了!”
“那我们怎么办?”刘振伟听到黄泽这一番话语,不由地担忧了起来。
“有我在,你怕什么?”黄泽笑了笑。
“放心吧,以前是怎么做的,以后还是怎么做,我们也改变不了什么。”
“再说了,港岛电影过的好坏,对咱们影响不大!”
影响确实不算大。
自己的星海一条腿是文艺片,一条腿是往北美卖的,自己导演的片子,或者张健亚导演的恐怖片。
这两个才是赚钱的大头。
不论是港岛市场还是弯弯市场赚到的钱,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至于所谓的基嘛,港岛本土市场太小,压根也当不了根基,黄泽预想的以后的根基是在内地。
也只有那里能称得上是根基。
“好了,时刻注意住动向,一有情况跟我汇报!”
吩咐了一句,黄泽就不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继续投入到了《尖峰时刻》的后期制作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