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何谓雄主?
林丹巴图尔的一句话,就让岱青洞悉了这个年轻大汗心性上的短处。
他并不是能让各部衷心臣服的雄主。
就算各部各自为政,他始终是汗庭之主。
值此喀尔喀与科尔沁的一些小部族遭遇不明袭击之时,汗庭之主却做出了这样的决断:先让他们挨打,被削弱,请求帮助。
他随后才会采取某些行动。
当然了,如果手腕足够,未尝不能压服一时。
但各部相去遥远,汗庭名义上的幅员过于辽阔。
不是能让人钦佩的大汗,又能保持这种压服多久呢?
“我的弟弟们都到了吗?”
“都到了,杜陵。”
相反,对岱青,敖汉部的部民则是衷心钦佩的。
原本并不算大的部族,是在岱青手上发扬光大的。
朵颜三十六家当中的柏哥一部,是岱青母亲的出身家族,所以岱青和朵颜各家关系都不错。
南迁到老哈河这边之后,他与东边的喀尔喀、科尔沁也关系不错,多次并肩作战,从大明手上搞到了不少财富。
现在,岱青的四个弟弟都到了这边,各自带着人,见到岱青送完林丹巴图尔过来,齐齐上前与他一叙别情。
“不让你们见大汗,是不想让他知道我们早有准备,也另有打算。”
岱青开门见山地说了这一点,解释了一下自己的决定。
弟弟们其实并不介意,都是听大哥做主。
他们并非一母所生,岱青和老二的母亲都是出身朵颜柏哥部的那位,但他们都是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的后人。
图鲁博罗特比达延汗去世得还早。达延汗定下了长子继承制,图鲁博罗特没来得及做一做大汗,继达延汗之后做汗庭之主的,是图鲁博罗特的长子博迪。
但岱青兄弟们的祖父并非图鲁博罗特的长子,因此与汗位无缘。
当然了,岱青也没有那样的野心。
他只是已经看透了如今汗庭的名存实亡,他现在,是经他重新编整之后的敖汉部始祖。
“额参。”他看着二弟,“去柏哥部。朵颜各家一大半都乱了起来,你先去告诉柏哥部,可以去凌河谷收拢一些部民,我随后会亲自去那边帮他。你在奈曼那边,离炒更近,告诉他如果需要帮助就先找你。叶赫女真不足为虑,但那里,应该有一支明军。听那边的消息,这支明军的手法很像之前去偷袭朵颜各家的那支。如果能够找到,俘虏一些有大用处。”
“好!”
岱青又看着老三昂翚:“昂翚,你和四弟去去大定、和众,不要去兴化那边。”
“不去兴化?那边也有……”
岱青摇了摇头:“那里距离大明长城太近了,不要到哈喇河套里,把马盂山周围的那些喀喇沁小部收服就好。不必攻打,就说是我岱青帮他们抵御明军,让他们供你们马草肉干。”
“……那好吧。”
最后才是老五石保,他也是五兄弟里最年轻的,还不到三十岁。
“你跟着我。”岱青郑重说道,“大汗还会调遣其他察哈尔各部大军过来,你要听我安排,不能鲁莽求战。”
“大哥放心!”
石保跃跃欲试。这是他长大之后经历的第一次真正大战,毕竟敖汉部已经安定多年,不曾与四邻起纷争,也不曾再去进攻过大明。
他是在大哥一次次得胜归来的故事中长大的,可等他一长大,大哥就与大明订立了和约,开始了木材和马匹的交易。
现在,大哥终于要再次骑上战马了,还要带着他。
这次是整个察哈尔中央万户的行动!为此,大汗先亲自来拜访了大哥,希望得到敖汉部的支持。
老哈河畔,敖汉部在察哈尔其余各部的骑兵过来汇聚之前就开始了行动,但敖汉本人还得等。
但有些事,要提前做。
“你先跟着我的安答去大凌河。”
敖汉对石保说了一声,就嘱咐着他从小长大的伙伴、麾下大将:“以前都是从努鲁儿虎山和青山岭上砍伐木材,再运到大凌河顺河水漂到大康堡。跟在柏哥部后面,让他们先进凌河谷,你们就在利州和青山岭之间先探查敌情。”
“不进凌河谷?”
“不进!”岱青很肯定地说,“青龙河谷、大凌河谷,那里是长昂这些朵颜大部的地方。大明山海关到广宁,这一段太狭窄了。木材和马匹交易停了之后,前年我请长昂去试探了一下大明,结果去年就出了这件事。大明也许在打青龙河谷和大凌河谷的主意,现在那里各家正在争做头领,他们恐怕没有精力多去探查。”
他再次叮嘱石保:“你只能跟着我的安答,明白吗?让柏哥部先去凌河谷看看!”
“杜陵是说,明军可能偷偷埋伏在那边?”
“以前每次都是从大凌河或者辽河去攻大明的辽东,或者经青龙河去山海关西北。大明既然动手了,这两处必定是重中之重。要不然,万一被我们截断了去辽东的陆路,大明的辽东怎么办?”
“那我们只在那里,能做什么?”他的俺答并不理解,因为岱青让他带着本部的一半人马。
“帮我盯着广宁那边的动静。”岱青目光深邃,“等大汗带着人来了,我会说服他去哈喇河套,进逼大明京城。只要大明京城有威胁,他们的兵力都会集中到那边。”“杜陵还是会过来?”
“不错,我让老三老四去马盂山周围,后面会让他们再去插汉河套。到时候,我会跟大汗说经宽河到喜峰口那边牵制明军。然后,我会带着老三老四的人一起一路到大凌河上游的龙山。不管大凌河谷有没有埋伏,柏哥部先到了那边,遇伏了我可以增援。没有遇伏,那就顺着大凌河去攻打广宁!”
“那大汗那边……”他的安答一惊。
“我自然有说辞。”
岱青胸有成竹地说道:“只要汗庭大军南下了,敖汉部就是侧翼和后方,难道能不管不顾,任由明军合围大汗?”
边墙内外,大家都已经规划好了作战方略。
在西安停留了数日之后,刘綎在二月二十才抵达宣府,见到了老熟人。
“李都督……”
“彰勇侯,还未能亲贺你晋爵。”
李化龙和刘綎再次相见。
当时,李化龙先回乡丁忧,刘綎到了京营练兵。
后来李化龙回京面圣谢恩后去了南京任前军右都督,刘綎去了西南。
现在,两人再度聚首,一个是后军都督府左都督、贵为侯爵,一个是后军都督府右都督。
过去有恩有怨,现在除了见面时心情还比较复杂,但刘綎也没那么在乎了。
毕竟已经是侯爵。
“怎么打,都督说了算!”他拍着胸脯,“我刘大刀只管厮杀!”
别的不说,李化龙带他立功的本事刘綎是信得过的。
至于说再摆他一道……俺老刘现在是陛下重用的勋将!
李化龙也不得不感慨皇帝与枢密院让他改任后军的用意:旧将能耐,他很清楚,用得顺手。
“不急,刘侯还是先熟悉一下宣大部将。得田枢密、李副枢之功,如今甘肃镇轻松了不少。有些边将边军刚到,总要先好好理一理。”李化龙对他说道,“刘侯先去龙门川吧,我再理一理粮草军资转运之事,就过去与你汇合。”
“龙门川?”刘綎眼睛一亮,“要出独石口?”
那是宣府突出到北面的最前沿了,开平卫名不副实,如今设在独石堡。
“先整军。”李化龙笑道,“你若是渴战冒进,本都督还是要到御前参你的。”
“……我又不会一傻再傻。在云南,我还不是按捺住了,没杀向外滇?”
刘綎向他抱了抱拳:“那老刘就先去看看如今这宣大边军的成色,也不知平虏伯调教得如何。”
萧如薰在后军都督府多年,有多少功绩刘綎不知道。
但既然是陛下新封勋爵,总不能比以前还差吧?
刘綎相信,将熊熊一窝。
现在他来了,能封伯再进封为侯,至少要先让他们看着自己两眼都写满羡慕。
跟着老子杀,未尝不能也搏个勋爵出来!
他就是行走的榜样。
在北京城外,朱常洛正送别京营。
“将军真要受海上风浪之苦?”
“臣老迈之躯,不畏死,亦愿效死。”李成梁说道,“陛下能恩准臣前去,臣无以为报。大军既是匿行,臣若从傍海道出山海关,哪里还谈得上隐匿?”
“好!将军吉人自有天相!”朱常洛对他说道,“朕就在京城,盼捷报早传。”
七年多之后,朱常洛还是决定准李成梁的自请,让他回辽东。
这个自请,李成梁说得很合理。
麻贵在那里,袁可立和熊廷弼在那里,勇卫营要去那里,天枢营也在辽东关外,李成梁真的就是想去最后立个功的。
而麻贵率军攻向辽河南岸之后,李成梁只要在辽东的消息最终散出去,叶赫部、建州部都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必须乖乖顺从大明的意志去做事。
这个作用……还真没人能够替代李成梁。
他已经虚岁八十三了……
可他仍能坐船。
朱常洛羡慕他的身体。
能用李成梁,敢再用李成梁,也是如今大明天子的自信与胸襟。
此战若功成,再封一公又如何?
(本章完)
林丹巴图尔的一句话,就让岱青洞悉了这个年轻大汗心性上的短处。
他并不是能让各部衷心臣服的雄主。
就算各部各自为政,他始终是汗庭之主。
值此喀尔喀与科尔沁的一些小部族遭遇不明袭击之时,汗庭之主却做出了这样的决断:先让他们挨打,被削弱,请求帮助。
他随后才会采取某些行动。
当然了,如果手腕足够,未尝不能压服一时。
但各部相去遥远,汗庭名义上的幅员过于辽阔。
不是能让人钦佩的大汗,又能保持这种压服多久呢?
“我的弟弟们都到了吗?”
“都到了,杜陵。”
相反,对岱青,敖汉部的部民则是衷心钦佩的。
原本并不算大的部族,是在岱青手上发扬光大的。
朵颜三十六家当中的柏哥一部,是岱青母亲的出身家族,所以岱青和朵颜各家关系都不错。
南迁到老哈河这边之后,他与东边的喀尔喀、科尔沁也关系不错,多次并肩作战,从大明手上搞到了不少财富。
现在,岱青的四个弟弟都到了这边,各自带着人,见到岱青送完林丹巴图尔过来,齐齐上前与他一叙别情。
“不让你们见大汗,是不想让他知道我们早有准备,也另有打算。”
岱青开门见山地说了这一点,解释了一下自己的决定。
弟弟们其实并不介意,都是听大哥做主。
他们并非一母所生,岱青和老二的母亲都是出身朵颜柏哥部的那位,但他们都是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的后人。
图鲁博罗特比达延汗去世得还早。达延汗定下了长子继承制,图鲁博罗特没来得及做一做大汗,继达延汗之后做汗庭之主的,是图鲁博罗特的长子博迪。
但岱青兄弟们的祖父并非图鲁博罗特的长子,因此与汗位无缘。
当然了,岱青也没有那样的野心。
他只是已经看透了如今汗庭的名存实亡,他现在,是经他重新编整之后的敖汉部始祖。
“额参。”他看着二弟,“去柏哥部。朵颜各家一大半都乱了起来,你先去告诉柏哥部,可以去凌河谷收拢一些部民,我随后会亲自去那边帮他。你在奈曼那边,离炒更近,告诉他如果需要帮助就先找你。叶赫女真不足为虑,但那里,应该有一支明军。听那边的消息,这支明军的手法很像之前去偷袭朵颜各家的那支。如果能够找到,俘虏一些有大用处。”
“好!”
岱青又看着老三昂翚:“昂翚,你和四弟去去大定、和众,不要去兴化那边。”
“不去兴化?那边也有……”
岱青摇了摇头:“那里距离大明长城太近了,不要到哈喇河套里,把马盂山周围的那些喀喇沁小部收服就好。不必攻打,就说是我岱青帮他们抵御明军,让他们供你们马草肉干。”
“……那好吧。”
最后才是老五石保,他也是五兄弟里最年轻的,还不到三十岁。
“你跟着我。”岱青郑重说道,“大汗还会调遣其他察哈尔各部大军过来,你要听我安排,不能鲁莽求战。”
“大哥放心!”
石保跃跃欲试。这是他长大之后经历的第一次真正大战,毕竟敖汉部已经安定多年,不曾与四邻起纷争,也不曾再去进攻过大明。
他是在大哥一次次得胜归来的故事中长大的,可等他一长大,大哥就与大明订立了和约,开始了木材和马匹的交易。
现在,大哥终于要再次骑上战马了,还要带着他。
这次是整个察哈尔中央万户的行动!为此,大汗先亲自来拜访了大哥,希望得到敖汉部的支持。
老哈河畔,敖汉部在察哈尔其余各部的骑兵过来汇聚之前就开始了行动,但敖汉本人还得等。
但有些事,要提前做。
“你先跟着我的安答去大凌河。”
敖汉对石保说了一声,就嘱咐着他从小长大的伙伴、麾下大将:“以前都是从努鲁儿虎山和青山岭上砍伐木材,再运到大凌河顺河水漂到大康堡。跟在柏哥部后面,让他们先进凌河谷,你们就在利州和青山岭之间先探查敌情。”
“不进凌河谷?”
“不进!”岱青很肯定地说,“青龙河谷、大凌河谷,那里是长昂这些朵颜大部的地方。大明山海关到广宁,这一段太狭窄了。木材和马匹交易停了之后,前年我请长昂去试探了一下大明,结果去年就出了这件事。大明也许在打青龙河谷和大凌河谷的主意,现在那里各家正在争做头领,他们恐怕没有精力多去探查。”
他再次叮嘱石保:“你只能跟着我的安答,明白吗?让柏哥部先去凌河谷看看!”
“杜陵是说,明军可能偷偷埋伏在那边?”
“以前每次都是从大凌河或者辽河去攻大明的辽东,或者经青龙河去山海关西北。大明既然动手了,这两处必定是重中之重。要不然,万一被我们截断了去辽东的陆路,大明的辽东怎么办?”
“那我们只在那里,能做什么?”他的俺答并不理解,因为岱青让他带着本部的一半人马。
“帮我盯着广宁那边的动静。”岱青目光深邃,“等大汗带着人来了,我会说服他去哈喇河套,进逼大明京城。只要大明京城有威胁,他们的兵力都会集中到那边。”“杜陵还是会过来?”
“不错,我让老三老四去马盂山周围,后面会让他们再去插汉河套。到时候,我会跟大汗说经宽河到喜峰口那边牵制明军。然后,我会带着老三老四的人一起一路到大凌河上游的龙山。不管大凌河谷有没有埋伏,柏哥部先到了那边,遇伏了我可以增援。没有遇伏,那就顺着大凌河去攻打广宁!”
“那大汗那边……”他的安答一惊。
“我自然有说辞。”
岱青胸有成竹地说道:“只要汗庭大军南下了,敖汉部就是侧翼和后方,难道能不管不顾,任由明军合围大汗?”
边墙内外,大家都已经规划好了作战方略。
在西安停留了数日之后,刘綎在二月二十才抵达宣府,见到了老熟人。
“李都督……”
“彰勇侯,还未能亲贺你晋爵。”
李化龙和刘綎再次相见。
当时,李化龙先回乡丁忧,刘綎到了京营练兵。
后来李化龙回京面圣谢恩后去了南京任前军右都督,刘綎去了西南。
现在,两人再度聚首,一个是后军都督府左都督、贵为侯爵,一个是后军都督府右都督。
过去有恩有怨,现在除了见面时心情还比较复杂,但刘綎也没那么在乎了。
毕竟已经是侯爵。
“怎么打,都督说了算!”他拍着胸脯,“我刘大刀只管厮杀!”
别的不说,李化龙带他立功的本事刘綎是信得过的。
至于说再摆他一道……俺老刘现在是陛下重用的勋将!
李化龙也不得不感慨皇帝与枢密院让他改任后军的用意:旧将能耐,他很清楚,用得顺手。
“不急,刘侯还是先熟悉一下宣大部将。得田枢密、李副枢之功,如今甘肃镇轻松了不少。有些边将边军刚到,总要先好好理一理。”李化龙对他说道,“刘侯先去龙门川吧,我再理一理粮草军资转运之事,就过去与你汇合。”
“龙门川?”刘綎眼睛一亮,“要出独石口?”
那是宣府突出到北面的最前沿了,开平卫名不副实,如今设在独石堡。
“先整军。”李化龙笑道,“你若是渴战冒进,本都督还是要到御前参你的。”
“……我又不会一傻再傻。在云南,我还不是按捺住了,没杀向外滇?”
刘綎向他抱了抱拳:“那老刘就先去看看如今这宣大边军的成色,也不知平虏伯调教得如何。”
萧如薰在后军都督府多年,有多少功绩刘綎不知道。
但既然是陛下新封勋爵,总不能比以前还差吧?
刘綎相信,将熊熊一窝。
现在他来了,能封伯再进封为侯,至少要先让他们看着自己两眼都写满羡慕。
跟着老子杀,未尝不能也搏个勋爵出来!
他就是行走的榜样。
在北京城外,朱常洛正送别京营。
“将军真要受海上风浪之苦?”
“臣老迈之躯,不畏死,亦愿效死。”李成梁说道,“陛下能恩准臣前去,臣无以为报。大军既是匿行,臣若从傍海道出山海关,哪里还谈得上隐匿?”
“好!将军吉人自有天相!”朱常洛对他说道,“朕就在京城,盼捷报早传。”
七年多之后,朱常洛还是决定准李成梁的自请,让他回辽东。
这个自请,李成梁说得很合理。
麻贵在那里,袁可立和熊廷弼在那里,勇卫营要去那里,天枢营也在辽东关外,李成梁真的就是想去最后立个功的。
而麻贵率军攻向辽河南岸之后,李成梁只要在辽东的消息最终散出去,叶赫部、建州部都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必须乖乖顺从大明的意志去做事。
这个作用……还真没人能够替代李成梁。
他已经虚岁八十三了……
可他仍能坐船。
朱常洛羡慕他的身体。
能用李成梁,敢再用李成梁,也是如今大明天子的自信与胸襟。
此战若功成,再封一公又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