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援兵虽到,然并卵
达延少年时,和硕特部便一直处在夹缝之中,待到成年之后似哈萨克、喀尔喀这等部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不断挤压和硕特的生存空间,哪怕其父亦非庸主,但在这等处境之下却也被逼的不得不南下求存。
于这等环境之下长大的达延自不会是个轻敌大意的人物。
尽管阳平关内的明军在他们到达的第一时间便彻底缩进了关内,尽管在这平原地带是最适合蒙古骑兵发挥战力的地方,但他在将麾下勇士散出去放牧的同时却还是时刻注意着周遭的一切风吹草动。
所以,当有大队明军进入阳平关时,他便在第一时间得到了相关消息。
老实讲,这个消息并没有出了他的预料。
毕竟明军有数万人马被困在了汉中平原,换做哪个政权都得将解救这些人马当做第一要务。
更何况.
“王爷,明军援兵到来,我这里怕是分不出人手啊。”
兵卒话音落下,达延心中顿时一喜,可他面上却还是一副颇为忌惮的表情,待思量片刻才犹豫着说了一句。
老实讲,他领着两万多骑军,在这平原地带不怕与任何人为敌,分出人手帮满人看守粮道也不是多么为难的事情。
可话说回来,早前他只以为此番乃是寻常作战,开出的价码自也没什么赚头。
此时既已知道明皇被扯在汉中,那这买卖却又是另一番说法,若真清军没有足够的诚意,与大明勾兑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来时王爷已经说了,台吉远道而来自不能只用寻常事物答谢,恰好那鲁家土司无人继承,便先由台吉代为应承吧。”
“鲁土司?!”
罗洛浑话音才出,达延却惊得冒了怪声,似乎这等条件已远超他预料一般。
这鲁土司乃是由明太祖亲封,其始祖脱欢为成吉思汗六子阔列坚玄孙,还曾于元末官平章政事,晋安定王。
若论起苗红根正,却能将和硕特部甩出十八条街去。
不过这却不是达延如此惊讶的真正理由,实在是这鲁土司所在位置着实关键了一些。
当年明军攻占北京之时,脱欢便跟随元顺帝北逃,其后他途中掉队流落河西,在投降大明之后便被安置在了连城。
连城这等地界乃是西宁卫与庄浪卫交界所在,若从其地向东便能轻易绕开金城重镇,直接插入河西走廊。
面对这等条件,达延不动心是绝对不可能的,但他也很清楚,想要吃下这块要地势必得付出相应的代价,当迎上罗洛浑的目光之时便不由带了些许犹豫。
“台吉放心,你只需分出几千人马替我军看住粮道即可,待我家王爷解决了汉中明军你便可领兵回返了。”
“那这明军的援兵”
很明显,达延心中已经彻底动摇,但方才兵卒所言还在耳中回荡,他便想就此事再做个商量,可谁曾想,他的话音还未落下,罗洛浑却突然将脸色沉了下来,其后不等他再做反应,对方的话语声却已传到了他的耳中。
“都是马背上的汉子,台吉如何这般不爽利?”说着,罗洛浑便直视达延双眼,显然是对其这等表现极为失望:“明军援兵若是步卒,你便迟滞骚扰即可,若是骑兵.难道草原上的雄鹰已被大明打折了脊梁骨?”
激将法,很简单,很浅显。
可就算达延知道这是罗洛浑在激自己,他却还是被一口气憋得满脸通红。
他们和硕特乃是瓦剌各部的盟主,达延对自家的历史自也有着颇为清晰的认知。
他们蒙古人先是被大明赶出了中原,其后又被大明打得无法在东边立足。
在旁人眼中,这便代表着蒙古人打不过大明,甚至引以为傲的骑兵亦不足以与大明争锋,可达延却很清楚,那只是一个王朝走到末路而已,却与兵种武器没有半点关系。
便似先前的大明,他们拥有远强于俄国人的火器,拥有远超任何国家的兵力,但在整个国家已经糜烂一片的情况下却被只有几十万丁口的满人打得不得不缩回南方,这能说明火铳不如弓箭吗?
要知道俄国人可是拿着比大明还差的火器将蒙古诸部压得喘不过气来,否则他们和硕特又何至于被逼的南下求存?
“既然王爷以鲁土司之地相许,那我达延便承了这番美意。”
此时帐中的气氛已不似先前那般和谐,便连达延说出的话都带着浓浓地怒气,可在这样的情况下,罗洛浑却还是将一副笑模样挂在面上,甚至当达延沉着脸将他送出营地时都还不以为忤。
“台吉,明皇被扯在汉中,大明怕是会下死力气啊。”
随着罗洛浑的离开,达延身侧便有一军将试探着说了一句,只是此时的达延早就将那副发怒的表情收回,待听此言便冷笑着说道。
“看情况吧,满人要是能打得动明皇,那咱们便与援兵周旋几日,于这等地界咱们还能怕了谁来?”
待听此言,那军将虽不再多说什么,但于心里却总觉得自家台吉多少有些为利所迷,只是这么多年的坎坷经历淬炼下来,达延却也不是个给人火中取栗的。
他很清楚,莫看自家父汗立了这和硕特汗国,但他们在藏人的地界却也只是个外来户而已。
当初那些喇嘛乃是为了争夺信众才不得不引他们父子进入雪区。
待到此时,喇嘛们不单已清掉其他教派,便是藏巴汗这些汗王也都被除了一干二净,他们父子若想求个长治久安,便得往手里再添些力量。
此等情形之下,掌握通往汉地的大门便成了不得不做的选择。
在原本的历史上,和硕特汗国自也走过这条路。
只是那时的大清已经席卷天下,他们闹到最后便连吞到手里的西宁卫也不得不吐了出来。
作为外来户的和硕特部便也在与喇嘛势力的斗争之中不断消耗力量,最终在几十年后为准噶尔所灭。
很明显,对于处在夹缝中的和硕特而言,若能趁着中原生乱之际向汉地扩张便是其图存的唯一法子,为此,便是付出一些代价也不是不能接受。
“去关前看看。”
看着罗洛浑不断远去的身影,达延终还是将注意力放到了即将面对的敌人上,待过了一半盏茶的功夫,一行人便来到了阳平关北面的山上。此时虽有一队队明军正在进入关城之中,但他的本还略有些绷着的弦却逐渐松了下来。
“骑军怕是只有几千吧。”
“台吉好眼力,明军援兵可不多是步卒嘛。”
随着一个个应和之声不断入耳,达延终还是确定了自己的判断,其后他又是一番吩咐,待给各部都安顿了任务便又回到了自家大帐之中。
既然明军只是这般配置,那他自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说破天去,明军多是步卒,只要他们能将其迟滞几日便算是完成了与豪格的交易,届时大明大清就算将脑仁子都打出来又能如何?
只是
“传令各营,修整一夜明日便直.”
“李总兵稍安勿躁。”
李成栋方一入关便对着麾下士卒下达了命令,可他的话只说了一半却被一同赶来的樊一蘅给直接打断。
见此情形,他自是一脸不满,不待那罪臣再说什么他便直接顶了回去。
“好叫督师知晓,我江南各军随陛下南征北战,便是再难再险的局面也都见过,只是我等素来都冲杀在前,无论如何都不会干看着陛下被围!”
很明显,李成栋是带着怒气的,哪怕当面之人乃是大明顶尖的高官,但他的话里却是连半点余地都没有留下。
这倒不是说他忠心到了怎样的地步,实在是朱慈烺的安危关乎他这一军的前途,发些牢骚却也是情理之中的。
当初他在苏州城外被迫投降,其后麾下队伍不但在大军的看管下进行了整编,军中更还安插进了不少咨议局的残废。
老实讲,那一阵的李成栋满心不满,只想着寻个机会便要拉着人马再归大清。
可谁曾想,眼看就要断气的大明不单缓了过来,其后更是一战接着一战直将似要席卷天下的大清给打的无有还手之力。
到了那时,他便想着在小皇帝手下好好做,若能像那胡茂祯一般捞个营号过来当也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只是这等啊等啊,他这一军却仅是在苏松不断训练,哪怕这仗一场接着一场,他的这支人马却始终没有接到召唤。
倒也是好事多磨,就当李成栋以为自己这些人马已被小皇帝丢到脑后时,调其入川的军令总算是传了过来。
其后他兴高采烈地带着精锐逆流而上,总想着能在四川大显身手。
但事情的变化终又出了他的预料,这才在重庆登岸,小皇帝被困在汉中的消息却已传了过来。
面对这等情形,他对川中各部自是腹诽不已,但与此同时却也免不了担心自家的前途。
说一千,道一万,他对大明并不看好,哪怕此时的大明已转了颓势,可要是小皇帝有个三长两短怕也不需多长时间变得被打回原形。
当然,领兵投清自也是一条路,只是当初他投清便带着些迫不得已,后面归明亦是走投无路,此时局面还未尘埃落定,他总还是想看看再说。
由此,他便也对让自己落到这等局面的川中各人没什么好脸色。
“督师又没说不出兵,只是敌情不明总得探查一二才能.”
“住口!”
就当李成栋那颇为不善的话语传出之时,年轻气盛的曾英便打算回怼上几句,可出乎他意料的是,这话才说了一半便被樊一蘅直接打断,紧接着堂堂川陕总督竟就朝着对方深深做了一揖。
“李总兵说的是,陛下身陷重围本督自是百死难赎,可眼前这等局面还得我等同心戮力才能解了汉中之困,还望李总兵能先放下此事。”
眼见对方竟做出了这等姿态,李成栋却也不好再接着发作,只是似他这等人物却也做不到态度的快速切换,仅只嗯了一声便静静看着樊一蘅如何应对。
到了这时,樊一蘅总算也松了一口气,待在场诸将全都各自落座之后他便朝刘文秀问道:“刘将军,我等都是初来乍到,却还得伱来说一番当下情况。”
“是,”应了一声,刘文秀便转向了在场诸将,待看清诸人面容他便说了起来:“起先战况于我军颇为有利,李过李将军领麾下骑兵赶到汉中之时.”
片刻之后,刘文秀的话音彻底落下,在场诸将也都对局面缘何发展到这般地步有了清晰的认知。
只是认知归认知,这数万骑军横在汉中粮道上却终是一场麻烦。
若不能将其驱散,就算前来援救的步卒能顺利到了汉中却也会因粮道被断而陷入同样的境地。
归到根里,骑兵在这平原地带便能将机动性发挥到极致,除非有一支同样强悍的骑兵能够将其限制,否则主动权便得全落在蒙古骑兵手里。
“督师,可不可以这样,”随着刘文秀的话音落下,杨展便率先站了出来,随即他朝着在场诸人渡抱了一拳,紧接着便说了起来:“步卒结阵前行,李总兵的骑军于周遭游弋探查,若有蒙古人到来步卒便停下来迎敌,待其退走再接着行军?”
“不行。”
杨展话音才落,李成栋却已干净利落地将其彻底否定。
见此情形,曾英便打算冲上几句,但他这里才有动作樊一蘅那颇有些严厉的目光却已扫了过来。
“也不是咱小看诸位,你们多也只对上过些流寇、盗匪,却没见过蒙古人的骑兵,那些人吃穿用度皆能靠着牲畜供养,若他们就停在周遭,大队人马到底是走还是不走?”
随着李成栋的话音传出,不单樊一蘅等人都露出了沉思之色,便连对其颇为不满地曾英也是愣了一下。
只是依着当下局面除了这般之外再便没了选择,曾英待略一回神便直接说道:“此法既然不成,那便请李总兵给出个主意吧。”
(本章完)
达延少年时,和硕特部便一直处在夹缝之中,待到成年之后似哈萨克、喀尔喀这等部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不断挤压和硕特的生存空间,哪怕其父亦非庸主,但在这等处境之下却也被逼的不得不南下求存。
于这等环境之下长大的达延自不会是个轻敌大意的人物。
尽管阳平关内的明军在他们到达的第一时间便彻底缩进了关内,尽管在这平原地带是最适合蒙古骑兵发挥战力的地方,但他在将麾下勇士散出去放牧的同时却还是时刻注意着周遭的一切风吹草动。
所以,当有大队明军进入阳平关时,他便在第一时间得到了相关消息。
老实讲,这个消息并没有出了他的预料。
毕竟明军有数万人马被困在了汉中平原,换做哪个政权都得将解救这些人马当做第一要务。
更何况.
“王爷,明军援兵到来,我这里怕是分不出人手啊。”
兵卒话音落下,达延心中顿时一喜,可他面上却还是一副颇为忌惮的表情,待思量片刻才犹豫着说了一句。
老实讲,他领着两万多骑军,在这平原地带不怕与任何人为敌,分出人手帮满人看守粮道也不是多么为难的事情。
可话说回来,早前他只以为此番乃是寻常作战,开出的价码自也没什么赚头。
此时既已知道明皇被扯在汉中,那这买卖却又是另一番说法,若真清军没有足够的诚意,与大明勾兑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来时王爷已经说了,台吉远道而来自不能只用寻常事物答谢,恰好那鲁家土司无人继承,便先由台吉代为应承吧。”
“鲁土司?!”
罗洛浑话音才出,达延却惊得冒了怪声,似乎这等条件已远超他预料一般。
这鲁土司乃是由明太祖亲封,其始祖脱欢为成吉思汗六子阔列坚玄孙,还曾于元末官平章政事,晋安定王。
若论起苗红根正,却能将和硕特部甩出十八条街去。
不过这却不是达延如此惊讶的真正理由,实在是这鲁土司所在位置着实关键了一些。
当年明军攻占北京之时,脱欢便跟随元顺帝北逃,其后他途中掉队流落河西,在投降大明之后便被安置在了连城。
连城这等地界乃是西宁卫与庄浪卫交界所在,若从其地向东便能轻易绕开金城重镇,直接插入河西走廊。
面对这等条件,达延不动心是绝对不可能的,但他也很清楚,想要吃下这块要地势必得付出相应的代价,当迎上罗洛浑的目光之时便不由带了些许犹豫。
“台吉放心,你只需分出几千人马替我军看住粮道即可,待我家王爷解决了汉中明军你便可领兵回返了。”
“那这明军的援兵”
很明显,达延心中已经彻底动摇,但方才兵卒所言还在耳中回荡,他便想就此事再做个商量,可谁曾想,他的话音还未落下,罗洛浑却突然将脸色沉了下来,其后不等他再做反应,对方的话语声却已传到了他的耳中。
“都是马背上的汉子,台吉如何这般不爽利?”说着,罗洛浑便直视达延双眼,显然是对其这等表现极为失望:“明军援兵若是步卒,你便迟滞骚扰即可,若是骑兵.难道草原上的雄鹰已被大明打折了脊梁骨?”
激将法,很简单,很浅显。
可就算达延知道这是罗洛浑在激自己,他却还是被一口气憋得满脸通红。
他们和硕特乃是瓦剌各部的盟主,达延对自家的历史自也有着颇为清晰的认知。
他们蒙古人先是被大明赶出了中原,其后又被大明打得无法在东边立足。
在旁人眼中,这便代表着蒙古人打不过大明,甚至引以为傲的骑兵亦不足以与大明争锋,可达延却很清楚,那只是一个王朝走到末路而已,却与兵种武器没有半点关系。
便似先前的大明,他们拥有远强于俄国人的火器,拥有远超任何国家的兵力,但在整个国家已经糜烂一片的情况下却被只有几十万丁口的满人打得不得不缩回南方,这能说明火铳不如弓箭吗?
要知道俄国人可是拿着比大明还差的火器将蒙古诸部压得喘不过气来,否则他们和硕特又何至于被逼的南下求存?
“既然王爷以鲁土司之地相许,那我达延便承了这番美意。”
此时帐中的气氛已不似先前那般和谐,便连达延说出的话都带着浓浓地怒气,可在这样的情况下,罗洛浑却还是将一副笑模样挂在面上,甚至当达延沉着脸将他送出营地时都还不以为忤。
“台吉,明皇被扯在汉中,大明怕是会下死力气啊。”
随着罗洛浑的离开,达延身侧便有一军将试探着说了一句,只是此时的达延早就将那副发怒的表情收回,待听此言便冷笑着说道。
“看情况吧,满人要是能打得动明皇,那咱们便与援兵周旋几日,于这等地界咱们还能怕了谁来?”
待听此言,那军将虽不再多说什么,但于心里却总觉得自家台吉多少有些为利所迷,只是这么多年的坎坷经历淬炼下来,达延却也不是个给人火中取栗的。
他很清楚,莫看自家父汗立了这和硕特汗国,但他们在藏人的地界却也只是个外来户而已。
当初那些喇嘛乃是为了争夺信众才不得不引他们父子进入雪区。
待到此时,喇嘛们不单已清掉其他教派,便是藏巴汗这些汗王也都被除了一干二净,他们父子若想求个长治久安,便得往手里再添些力量。
此等情形之下,掌握通往汉地的大门便成了不得不做的选择。
在原本的历史上,和硕特汗国自也走过这条路。
只是那时的大清已经席卷天下,他们闹到最后便连吞到手里的西宁卫也不得不吐了出来。
作为外来户的和硕特部便也在与喇嘛势力的斗争之中不断消耗力量,最终在几十年后为准噶尔所灭。
很明显,对于处在夹缝中的和硕特而言,若能趁着中原生乱之际向汉地扩张便是其图存的唯一法子,为此,便是付出一些代价也不是不能接受。
“去关前看看。”
看着罗洛浑不断远去的身影,达延终还是将注意力放到了即将面对的敌人上,待过了一半盏茶的功夫,一行人便来到了阳平关北面的山上。此时虽有一队队明军正在进入关城之中,但他的本还略有些绷着的弦却逐渐松了下来。
“骑军怕是只有几千吧。”
“台吉好眼力,明军援兵可不多是步卒嘛。”
随着一个个应和之声不断入耳,达延终还是确定了自己的判断,其后他又是一番吩咐,待给各部都安顿了任务便又回到了自家大帐之中。
既然明军只是这般配置,那他自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说破天去,明军多是步卒,只要他们能将其迟滞几日便算是完成了与豪格的交易,届时大明大清就算将脑仁子都打出来又能如何?
只是
“传令各营,修整一夜明日便直.”
“李总兵稍安勿躁。”
李成栋方一入关便对着麾下士卒下达了命令,可他的话只说了一半却被一同赶来的樊一蘅给直接打断。
见此情形,他自是一脸不满,不待那罪臣再说什么他便直接顶了回去。
“好叫督师知晓,我江南各军随陛下南征北战,便是再难再险的局面也都见过,只是我等素来都冲杀在前,无论如何都不会干看着陛下被围!”
很明显,李成栋是带着怒气的,哪怕当面之人乃是大明顶尖的高官,但他的话里却是连半点余地都没有留下。
这倒不是说他忠心到了怎样的地步,实在是朱慈烺的安危关乎他这一军的前途,发些牢骚却也是情理之中的。
当初他在苏州城外被迫投降,其后麾下队伍不但在大军的看管下进行了整编,军中更还安插进了不少咨议局的残废。
老实讲,那一阵的李成栋满心不满,只想着寻个机会便要拉着人马再归大清。
可谁曾想,眼看就要断气的大明不单缓了过来,其后更是一战接着一战直将似要席卷天下的大清给打的无有还手之力。
到了那时,他便想着在小皇帝手下好好做,若能像那胡茂祯一般捞个营号过来当也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只是这等啊等啊,他这一军却仅是在苏松不断训练,哪怕这仗一场接着一场,他的这支人马却始终没有接到召唤。
倒也是好事多磨,就当李成栋以为自己这些人马已被小皇帝丢到脑后时,调其入川的军令总算是传了过来。
其后他兴高采烈地带着精锐逆流而上,总想着能在四川大显身手。
但事情的变化终又出了他的预料,这才在重庆登岸,小皇帝被困在汉中的消息却已传了过来。
面对这等情形,他对川中各部自是腹诽不已,但与此同时却也免不了担心自家的前途。
说一千,道一万,他对大明并不看好,哪怕此时的大明已转了颓势,可要是小皇帝有个三长两短怕也不需多长时间变得被打回原形。
当然,领兵投清自也是一条路,只是当初他投清便带着些迫不得已,后面归明亦是走投无路,此时局面还未尘埃落定,他总还是想看看再说。
由此,他便也对让自己落到这等局面的川中各人没什么好脸色。
“督师又没说不出兵,只是敌情不明总得探查一二才能.”
“住口!”
就当李成栋那颇为不善的话语传出之时,年轻气盛的曾英便打算回怼上几句,可出乎他意料的是,这话才说了一半便被樊一蘅直接打断,紧接着堂堂川陕总督竟就朝着对方深深做了一揖。
“李总兵说的是,陛下身陷重围本督自是百死难赎,可眼前这等局面还得我等同心戮力才能解了汉中之困,还望李总兵能先放下此事。”
眼见对方竟做出了这等姿态,李成栋却也不好再接着发作,只是似他这等人物却也做不到态度的快速切换,仅只嗯了一声便静静看着樊一蘅如何应对。
到了这时,樊一蘅总算也松了一口气,待在场诸将全都各自落座之后他便朝刘文秀问道:“刘将军,我等都是初来乍到,却还得伱来说一番当下情况。”
“是,”应了一声,刘文秀便转向了在场诸将,待看清诸人面容他便说了起来:“起先战况于我军颇为有利,李过李将军领麾下骑兵赶到汉中之时.”
片刻之后,刘文秀的话音彻底落下,在场诸将也都对局面缘何发展到这般地步有了清晰的认知。
只是认知归认知,这数万骑军横在汉中粮道上却终是一场麻烦。
若不能将其驱散,就算前来援救的步卒能顺利到了汉中却也会因粮道被断而陷入同样的境地。
归到根里,骑兵在这平原地带便能将机动性发挥到极致,除非有一支同样强悍的骑兵能够将其限制,否则主动权便得全落在蒙古骑兵手里。
“督师,可不可以这样,”随着刘文秀的话音落下,杨展便率先站了出来,随即他朝着在场诸人渡抱了一拳,紧接着便说了起来:“步卒结阵前行,李总兵的骑军于周遭游弋探查,若有蒙古人到来步卒便停下来迎敌,待其退走再接着行军?”
“不行。”
杨展话音才落,李成栋却已干净利落地将其彻底否定。
见此情形,曾英便打算冲上几句,但他这里才有动作樊一蘅那颇有些严厉的目光却已扫了过来。
“也不是咱小看诸位,你们多也只对上过些流寇、盗匪,却没见过蒙古人的骑兵,那些人吃穿用度皆能靠着牲畜供养,若他们就停在周遭,大队人马到底是走还是不走?”
随着李成栋的话音传出,不单樊一蘅等人都露出了沉思之色,便连对其颇为不满地曾英也是愣了一下。
只是依着当下局面除了这般之外再便没了选择,曾英待略一回神便直接说道:“此法既然不成,那便请李总兵给出个主意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