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粮食
朱慎锥现在能做的只是积蓄实力而已,就算是在蒙古他也是如此。
不过他心里很清楚,一旦林丹汗在察哈尔被皇太极所败,那么林丹汗接下来只有西走这一条路,而西走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土默特草原。
土默特草原原本就是蒙古本部所在,林丹汗继位大汗后才把本部搬到了察哈尔去。
假如察哈尔呆不下去了,东北是科尔沁,北方是外喀尔喀,东部和南部分别是皇太极和大明,这几个地方林丹汗肯定是不会去的,土默特也就是他唯一的选择。
可林丹汗一旦退往土默特,原本平静的土默特就也要乱起来了。先不说林丹汗和卜石兔的恩怨,两者必然会争夺对土默特的控制权。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卜石兔不会是林丹汗的对手,哪怕林丹汗是被迫无奈从察哈尔扯往土默特,可俗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林丹汗的实力和地位,卜石兔不交出土默特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么卜石兔会甘心把土默特交给林丹汗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再加上之前林丹汗就打算借腾格尔部之手对付卜石兔,如果林丹汗亲自来了土默特,必然会同卜石兔进行开战。
这一仗如果打起来,腾格尔部想置身度外绝对不可能,无论愿意与否,腾格尔部肯定会卷入战争。
如仅仅只是林丹汗和卜石兔的战争也就罢了,可偏偏东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皇太极呢。
皇太极既然出手,绝不可能给林丹汗再次喘息的机会,更不可能看着林丹汗在土默特恢复元气有卷土重来的机会,趁火打铁或者说痛打落水狗,皇太极肯定会继续追击林丹汗,把林丹汗置于死地,到时候三方力量在土默特卷在一起,腾格尔部又将做出如何选择呢?
朱慎锥越琢磨越是头大,腾格尔部他是绝对不能放弃的,可又如何在即将到来的复杂情况下做出选择,从而保全腾格尔部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难题。
想来想去,朱慎锥也没想出更好的办法,他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同时也做好了返回腾格尔部的准备,这一次去腾格尔部什么时候回来他也不知道,要在草原呆多久他也不清楚,或许等到土默特尘埃落定后才会回来吧,这么久的时间离开大明,只能暂时委屈家中妻儿了。
临行之前,朱慎锥做了妥善安排,家里的情况不用担心,自有人帮忙照顾。只是孩子渐渐大了,一下子分别这么久心中很是不舍,尤其是对妻子徐静秋,朱慎锥心里更是觉得愧疚,他们成婚以来,自己一直来往蒙古和大明奔波,一年只有半年时间陪伴着妻子,再加上他在腾格尔部还有塔娜和两个孩子,这对徐静秋来说似乎有些不公平。
不过徐锦秋却从来没有埋怨过,也正是她的贤惠和懂事让朱慎锥心里始终觉得有些对不起她。但就算这样,朱慎锥还是要去蒙古,因为在蒙古他同样有一个家,还有一个需要守护的部落,这对朱慎锥同样重要。
走之前,朱慎锥做好了一切安排,还见了朱敏沣、朱敏汌和朱求杞叔侄三人。
这么多年下来,他们三人和朱慎锥的关系极为密切,已远远超出了普通亲戚的范围,从某些程度来说,他们三人的利益已经和朱慎锥捆绑在一起了,朱慎锥的有些事,或者说所做的有些安排,他们三人多多少少也知晓了一些。
哪怕就是这样,他们三人从来没有其他心思,反而跟着朱慎锥更紧了些,用他们的话来说,如果不是朱慎锥的提携和帮助,他们也不会有现在的好日子。
别看宗室的名头听起来不错,可宗室的日子过的怎么样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之前他们三人中也就朱求杞的日子稍好些,朱敏沣和朱敏汌两兄弟都是拖家带口的,日子过的极为艰难。
尤其是朱敏汌更是过的不易,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亏得兄弟侄儿时常救济一番,要不然早就活活饿死了。
而现在他们三人都有不菲的产业,靠着朱慎锥的帮助过上了好日子,人不能忘本,更不能恩将仇报,哪怕朱慎锥做的有些事不符合朝廷规矩,可在他们看来朝廷规矩算个屁,这天下都是自己老朱家的,凭什么燕王系的后代能吃香喝辣的逍遥自在,而他们这一系就过的如此艰难?
要论出身,晋王系可比燕王系强多了,晋王可是老祖宗的嫡子,当年如不是第一代晋王死的早,燕王朱棣算个毛?给他十个胆子都不敢弄什么靖难,更不可能坐上这九五之尊之位。
大明历代皇帝时期,晋王一脉对朝廷的怨言可是不少,前前后后折腾和反对朝廷的人也多了去,还有过山西宗室意图联合蒙古人造反的事发生过呢。相比这些胆大包天的前辈,朱慎锥做这些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再说朱慎锥这么做也只是让大伙日子好过些罢了,假如没了朱慎锥,他们不得回到以前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这种苦日子早就过够了,打死也不想再过。
“叔爷,你尽管去,家里的事有我和两位叔叔照看着,绝对不会有问题。”当着朱慎锥的面,朱求杞拍着胸脯保证,现在的他可不是以前的他了,跟着朱慎锥这些年挣下了一份不菲的产业,娶了妻妾还生了好几个儿女,隐隐已是宗室中小辈的一个人物。
朱敏沣和朱敏汌两兄弟同样也是如此,不甘落后说着类似的话,看着他们真挚的表情,朱慎锥很是欣慰,不愧自己当年拉了他们一把,这些年下来,他们三人的表现都让他满意,也渐渐把更多的事交到了他们手中,让他们替自己做一些工作。
“如此,就拜托你们了。”
“六叔(叔爷),您太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三人连忙起身回礼,见此朱慎锥摆摆手让他们坐下,都是自己人不比如此,而且今天找他们三人也不仅仅只是这事。
之前腾格尔部和大明的双边贸易,周安民直接主持,恒通商行居中进行操作,通过贸易朱慎锥对山西包括周边省份的商路进行了整合,其中一部分就交给了他们三人负责。
靠着这个机会,他们三人受益匪浅,此外朱慎锥也交给了他们一些其他任务,其中就有私下收购和囤积粮食的工作,而他们三人一直干的不错,给了朱慎锥不小的惊喜。
可随着周安民交出双边贸易,恒通商行逐步退出贸易核心后,朱慎锥也开始调整了商业方面的诸多安排。再加上田尔耕派来的人任人唯亲,贪婪的胃口越来越大,双边贸易中的利润也开始急剧下降。
此外还有京师传来的各方面消息,朱慎锥敏锐察觉到双边贸易继续进行的日子恐怕不多了,所以在上个月的时候,朱慎锥已让亢有福逐步把手中掌控的资源转交了出去,从而换取一些他所需要的利益,并且打算在这两个月内彻底把恒通和双边贸易进行脱离,彻底结束此事。
今天把他们找来就是告诉他们这件事,原本以为他们三人听后会询问自己一些问题,或者对这样的决定有些不情愿。可没想到他们三人听后却没有露出那样的表情,反而笑着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按照他们的说法,当初是朱慎锥带着他们赚银子的,现在这个买卖不做了也没什么,这两年里他们赚的银子已是以前想都想不到的,能有如此收益已十分满足。
何况作为宗室,他们的见识也远比普通的百姓和商人强得多,消息同样灵通。自从周安民交出双边贸易的主导,恒通方面又逐步边缘化后,他们三人心里就明白这个买卖恐怕做不长了,按照朝廷那些贪得无厌的官员作风,这是早晚事,这样一块肥肉早就垂涎三尺了,能给他们这两年里活得如此滋润朱慎锥算是非常不易,现在丢了也没什么可惜的。
不过除了这个,朱慎锥还告诉他们虽然买卖停了,可粮食的收购还要继续,这两年天灾越来越多,西北地区接连干旱,山西地也好不到哪里去,粮食作物的产量越发少,粮价也在不断上升。
未雨绸缪,接下来说不定还有灾荒,提前囤积粮食是为未来做些准备。所以这个事千万不能放松,尽力想办法从中原或者江南购粮,所购的粮食越多越好,而且这个事绝对不能大张旗鼓,要小心地去做,千万不能让人抓到把柄。
至于购来的粮食,一部储存自用,另一部分直接交给王荣和王晋武即可,他们会妥善安排。这个事原本朱慎锥是要亲自盯着的,可他马上就要去蒙古,大明这边仅仅靠亢有福和他手下的人还是不够,所以只能让他们三人来做了。
听着朱慎锥的解释,他们三人连连点头表示明白。这几年大明的气候变化很是异常,他们也都是挨过饿的人,自然知道粮食的就命,一旦真的有灾荒,没了粮食必定会闹出大事来。
这可不是小事,朱慎锥既然能如此上心,出于对朱慎锥的信任,他们三人第一时间就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决定要把这事给办的妥妥当当,这才不负朱慎锥的托付。
(本章完)
朱慎锥现在能做的只是积蓄实力而已,就算是在蒙古他也是如此。
不过他心里很清楚,一旦林丹汗在察哈尔被皇太极所败,那么林丹汗接下来只有西走这一条路,而西走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土默特草原。
土默特草原原本就是蒙古本部所在,林丹汗继位大汗后才把本部搬到了察哈尔去。
假如察哈尔呆不下去了,东北是科尔沁,北方是外喀尔喀,东部和南部分别是皇太极和大明,这几个地方林丹汗肯定是不会去的,土默特也就是他唯一的选择。
可林丹汗一旦退往土默特,原本平静的土默特就也要乱起来了。先不说林丹汗和卜石兔的恩怨,两者必然会争夺对土默特的控制权。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卜石兔不会是林丹汗的对手,哪怕林丹汗是被迫无奈从察哈尔扯往土默特,可俗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林丹汗的实力和地位,卜石兔不交出土默特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么卜石兔会甘心把土默特交给林丹汗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再加上之前林丹汗就打算借腾格尔部之手对付卜石兔,如果林丹汗亲自来了土默特,必然会同卜石兔进行开战。
这一仗如果打起来,腾格尔部想置身度外绝对不可能,无论愿意与否,腾格尔部肯定会卷入战争。
如仅仅只是林丹汗和卜石兔的战争也就罢了,可偏偏东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皇太极呢。
皇太极既然出手,绝不可能给林丹汗再次喘息的机会,更不可能看着林丹汗在土默特恢复元气有卷土重来的机会,趁火打铁或者说痛打落水狗,皇太极肯定会继续追击林丹汗,把林丹汗置于死地,到时候三方力量在土默特卷在一起,腾格尔部又将做出如何选择呢?
朱慎锥越琢磨越是头大,腾格尔部他是绝对不能放弃的,可又如何在即将到来的复杂情况下做出选择,从而保全腾格尔部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难题。
想来想去,朱慎锥也没想出更好的办法,他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同时也做好了返回腾格尔部的准备,这一次去腾格尔部什么时候回来他也不知道,要在草原呆多久他也不清楚,或许等到土默特尘埃落定后才会回来吧,这么久的时间离开大明,只能暂时委屈家中妻儿了。
临行之前,朱慎锥做了妥善安排,家里的情况不用担心,自有人帮忙照顾。只是孩子渐渐大了,一下子分别这么久心中很是不舍,尤其是对妻子徐静秋,朱慎锥心里更是觉得愧疚,他们成婚以来,自己一直来往蒙古和大明奔波,一年只有半年时间陪伴着妻子,再加上他在腾格尔部还有塔娜和两个孩子,这对徐静秋来说似乎有些不公平。
不过徐锦秋却从来没有埋怨过,也正是她的贤惠和懂事让朱慎锥心里始终觉得有些对不起她。但就算这样,朱慎锥还是要去蒙古,因为在蒙古他同样有一个家,还有一个需要守护的部落,这对朱慎锥同样重要。
走之前,朱慎锥做好了一切安排,还见了朱敏沣、朱敏汌和朱求杞叔侄三人。
这么多年下来,他们三人和朱慎锥的关系极为密切,已远远超出了普通亲戚的范围,从某些程度来说,他们三人的利益已经和朱慎锥捆绑在一起了,朱慎锥的有些事,或者说所做的有些安排,他们三人多多少少也知晓了一些。
哪怕就是这样,他们三人从来没有其他心思,反而跟着朱慎锥更紧了些,用他们的话来说,如果不是朱慎锥的提携和帮助,他们也不会有现在的好日子。
别看宗室的名头听起来不错,可宗室的日子过的怎么样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之前他们三人中也就朱求杞的日子稍好些,朱敏沣和朱敏汌两兄弟都是拖家带口的,日子过的极为艰难。
尤其是朱敏汌更是过的不易,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亏得兄弟侄儿时常救济一番,要不然早就活活饿死了。
而现在他们三人都有不菲的产业,靠着朱慎锥的帮助过上了好日子,人不能忘本,更不能恩将仇报,哪怕朱慎锥做的有些事不符合朝廷规矩,可在他们看来朝廷规矩算个屁,这天下都是自己老朱家的,凭什么燕王系的后代能吃香喝辣的逍遥自在,而他们这一系就过的如此艰难?
要论出身,晋王系可比燕王系强多了,晋王可是老祖宗的嫡子,当年如不是第一代晋王死的早,燕王朱棣算个毛?给他十个胆子都不敢弄什么靖难,更不可能坐上这九五之尊之位。
大明历代皇帝时期,晋王一脉对朝廷的怨言可是不少,前前后后折腾和反对朝廷的人也多了去,还有过山西宗室意图联合蒙古人造反的事发生过呢。相比这些胆大包天的前辈,朱慎锥做这些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再说朱慎锥这么做也只是让大伙日子好过些罢了,假如没了朱慎锥,他们不得回到以前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这种苦日子早就过够了,打死也不想再过。
“叔爷,你尽管去,家里的事有我和两位叔叔照看着,绝对不会有问题。”当着朱慎锥的面,朱求杞拍着胸脯保证,现在的他可不是以前的他了,跟着朱慎锥这些年挣下了一份不菲的产业,娶了妻妾还生了好几个儿女,隐隐已是宗室中小辈的一个人物。
朱敏沣和朱敏汌两兄弟同样也是如此,不甘落后说着类似的话,看着他们真挚的表情,朱慎锥很是欣慰,不愧自己当年拉了他们一把,这些年下来,他们三人的表现都让他满意,也渐渐把更多的事交到了他们手中,让他们替自己做一些工作。
“如此,就拜托你们了。”
“六叔(叔爷),您太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三人连忙起身回礼,见此朱慎锥摆摆手让他们坐下,都是自己人不比如此,而且今天找他们三人也不仅仅只是这事。
之前腾格尔部和大明的双边贸易,周安民直接主持,恒通商行居中进行操作,通过贸易朱慎锥对山西包括周边省份的商路进行了整合,其中一部分就交给了他们三人负责。
靠着这个机会,他们三人受益匪浅,此外朱慎锥也交给了他们一些其他任务,其中就有私下收购和囤积粮食的工作,而他们三人一直干的不错,给了朱慎锥不小的惊喜。
可随着周安民交出双边贸易,恒通商行逐步退出贸易核心后,朱慎锥也开始调整了商业方面的诸多安排。再加上田尔耕派来的人任人唯亲,贪婪的胃口越来越大,双边贸易中的利润也开始急剧下降。
此外还有京师传来的各方面消息,朱慎锥敏锐察觉到双边贸易继续进行的日子恐怕不多了,所以在上个月的时候,朱慎锥已让亢有福逐步把手中掌控的资源转交了出去,从而换取一些他所需要的利益,并且打算在这两个月内彻底把恒通和双边贸易进行脱离,彻底结束此事。
今天把他们找来就是告诉他们这件事,原本以为他们三人听后会询问自己一些问题,或者对这样的决定有些不情愿。可没想到他们三人听后却没有露出那样的表情,反而笑着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按照他们的说法,当初是朱慎锥带着他们赚银子的,现在这个买卖不做了也没什么,这两年里他们赚的银子已是以前想都想不到的,能有如此收益已十分满足。
何况作为宗室,他们的见识也远比普通的百姓和商人强得多,消息同样灵通。自从周安民交出双边贸易的主导,恒通方面又逐步边缘化后,他们三人心里就明白这个买卖恐怕做不长了,按照朝廷那些贪得无厌的官员作风,这是早晚事,这样一块肥肉早就垂涎三尺了,能给他们这两年里活得如此滋润朱慎锥算是非常不易,现在丢了也没什么可惜的。
不过除了这个,朱慎锥还告诉他们虽然买卖停了,可粮食的收购还要继续,这两年天灾越来越多,西北地区接连干旱,山西地也好不到哪里去,粮食作物的产量越发少,粮价也在不断上升。
未雨绸缪,接下来说不定还有灾荒,提前囤积粮食是为未来做些准备。所以这个事千万不能放松,尽力想办法从中原或者江南购粮,所购的粮食越多越好,而且这个事绝对不能大张旗鼓,要小心地去做,千万不能让人抓到把柄。
至于购来的粮食,一部储存自用,另一部分直接交给王荣和王晋武即可,他们会妥善安排。这个事原本朱慎锥是要亲自盯着的,可他马上就要去蒙古,大明这边仅仅靠亢有福和他手下的人还是不够,所以只能让他们三人来做了。
听着朱慎锥的解释,他们三人连连点头表示明白。这几年大明的气候变化很是异常,他们也都是挨过饿的人,自然知道粮食的就命,一旦真的有灾荒,没了粮食必定会闹出大事来。
这可不是小事,朱慎锥既然能如此上心,出于对朱慎锥的信任,他们三人第一时间就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决定要把这事给办的妥妥当当,这才不负朱慎锥的托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