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挫骨扬灰
第92章 挫骨扬灰
苏晨讲完元朝帝陵的情况后,明朝各个皇帝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接下来就是明朝帝陵,大明所有的皇帝心里没底,担心被满清报复性破坏。
没等大明皇帝纠结太久,苏晨继续介绍大明帝陵的情况。
“大明王朝一共有十四座帝陵,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还有就是北京的明十三陵。”
“大明十四座帝陵没有被盗,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明朝灭亡后,清朝出于笼络民心的考虑,派人对明十三陵进行修葺和看护,使得十三陵保护得很好。”
“二是明朝皇陵的结构复杂,地宫深邃,挖掘难度大,想要盗掘明朝皇陵,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根本不行。”
“三是明朝皇陵距离主城区太近了,但凡有点风吹草动、牛鬼蛇神,必然引起轩然大波,周边驻军肯定前往抓贼,一般的盗墓贼根本不敢下手,也无从下手。”
听到十四座帝陵没有被盗,大明所有的皇帝长吁一口气,心中的石头终于是落地了。
看到前朝那么多帝陵被盗掘,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他们也担心自己的帝陵步入后尘。
所幸安然无恙,虚惊一场,终于可以彻底安心了。
还没等大明皇帝高兴太久,苏晨话锋一转。
“但是……”
顿时,大明所有皇帝心里咯噔一下,心中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但是到了近代,有两座帝陵出了点问题,其他十二座帝陵直到现在还完好无损。”
朱元璋:主播,是哪两座,没有朕的孝陵吧?
苏晨看到弹幕后微微一笑,给了朱元璋一个放心的眼神。
“洪武陛下请放心,孝陵安然无恙,出问题的两座帝陵是崇祯皇帝的思陵,还有就是万历皇帝的定陵。”
此话一出,让万历和崇祯两人瞬间不淡定了。
万历皇帝:主播,快告诉朕,朕的定陵出什么问题了,被盗了吗?
崇祯皇帝:主播,还请务必告诉朕详情。
“两位陛下不用着急,我一个一个说,先说崇祯皇帝的思陵。”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京城,崇祯皇帝为国殉葬在景山上吊自杀,崇祯去世后当时因为政治变动没几个人顾得上他的葬礼,然后人们就给他凑了二百两银子,在他的陵墓周围绕了一圈砖头。”
“思陵里面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说是最普通的陵墓,按照那时候的皇帝陵礼制,在崇祯陵墓面前放了五个石供,其中的两个石烛台在2016年被偷盗。”
“所以严格说起来,思陵并没有什么陪葬品,只是丢了两个烛台,情况也还好,算不上被盗。”
崇祯的心情很复杂,倒不是因为被盗了石烛台。
而是自己的帝陵太寒酸了,连个像样点的陵墓都没有,更何况那些奇珍异宝。
大明江山风雨飘摇,他根本就没有心思考虑自己的帝陵修建情况。
自缢后能有人给他弄个安息之地就不错了,也要求不了太多。
总的来说,了解自己帝陵被盗情况后,他反而一脸平静,心中没有波澜。
苏晨讲完崇祯的帝陵后,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告诉万历皇帝详情,主要是后世人做得太不地道了。
思索片刻后,苏晨深吸一口气,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说一下万历皇帝定陵的情况,先是在清朝乾隆时期,乾隆为了给自己修建陵墓,偷盗过定陵里面珍稀的金丝楠木。”
万历皇帝:@乾隆,真是不要脸,自己没有金丝楠木吗?还要偷盗朕陵墓里的金丝楠木。
自己做的丑事被公之于众,让乾隆颇有些无地自容,一脸尴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郭沫若和明史专家吴晗两人一商量,向上级申请挖掘明十三陵,很快获得了同意。”
“永乐大帝的长陵是十三陵的祖陵,也是十三陵中规模最大,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帝陵,理论上陪葬物也是最多的,因此长陵成为郭沫若两人的首选。”
朱棣:……
“考古学家经过实地勘察之后发现长陵地宫真的太难寻找,找了各种办法,都没有找到长陵的墓道,因此暂时放弃了长陵。”
“于是郭沫若等人把目光转向定陵,对定陵考察数周后,发现定陵宝城墙内有一小部分坍塌了,正是因为当年修建定陵工程质量不过关露出的破绽,终于找到墓道,也决定了定陵的命运,只能说定陵比较倒霉。”
“找到了墓道,接下来就水到渠成了,定陵中出土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但是由于保存方法不得当,导致文物损坏严重,使得十三陵的挖掘计划就此终结。”
“在特殊年代,某女主任将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尸骨拉到定陵博物院的广场上,连带一些帝后画像等文物进行批评教育。”
“三具尸骨被石头砸碎后又一把火点燃,烧了个干净,彻底挫骨扬灰。”
“焚烧接近尾声,阴沉的天空突然一个炸雷,下起了瓢泼大雨,浑浊的雨水将残存的骨灰和骨渣冲进了陵前的排水沟中,一切又尘归了尘,土归了土。”
万历皇帝听到自己死后被挫骨扬灰,一瞬间精神恍惚,顿时心口一甜,猛的吐出一大口血,摇摇欲坠倒在地上。
“陛下……”
“快……御医……”
“陛下……快醒醒……”
现场顿时乱作一团,鸡飞狗跳。
御医赶紧上前,给陛下检查情况。
张居正脸色大惊,连忙焦急的问道:“快说,陛下情况怎么样?”
经过御医的妙手,这里按一按,那里扎一扎,万历皇帝终于苏醒过来。
只不过万历一脸呆滞,像是丢了魂似的。
张居正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最终只能深深的叹了口气。
任谁知道自己死后被挫骨扬灰,恐怕都会是这个样子吧!
这让他对那个叫郭沫若的后世人大为恼火,他们怎么说也是后世人的祖宗。
后世人就是这么对待祖宗的?跑去挖祖宗的陵墓?
(本章完)
苏晨讲完元朝帝陵的情况后,明朝各个皇帝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接下来就是明朝帝陵,大明所有的皇帝心里没底,担心被满清报复性破坏。
没等大明皇帝纠结太久,苏晨继续介绍大明帝陵的情况。
“大明王朝一共有十四座帝陵,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还有就是北京的明十三陵。”
“大明十四座帝陵没有被盗,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明朝灭亡后,清朝出于笼络民心的考虑,派人对明十三陵进行修葺和看护,使得十三陵保护得很好。”
“二是明朝皇陵的结构复杂,地宫深邃,挖掘难度大,想要盗掘明朝皇陵,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根本不行。”
“三是明朝皇陵距离主城区太近了,但凡有点风吹草动、牛鬼蛇神,必然引起轩然大波,周边驻军肯定前往抓贼,一般的盗墓贼根本不敢下手,也无从下手。”
听到十四座帝陵没有被盗,大明所有的皇帝长吁一口气,心中的石头终于是落地了。
看到前朝那么多帝陵被盗掘,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他们也担心自己的帝陵步入后尘。
所幸安然无恙,虚惊一场,终于可以彻底安心了。
还没等大明皇帝高兴太久,苏晨话锋一转。
“但是……”
顿时,大明所有皇帝心里咯噔一下,心中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但是到了近代,有两座帝陵出了点问题,其他十二座帝陵直到现在还完好无损。”
朱元璋:主播,是哪两座,没有朕的孝陵吧?
苏晨看到弹幕后微微一笑,给了朱元璋一个放心的眼神。
“洪武陛下请放心,孝陵安然无恙,出问题的两座帝陵是崇祯皇帝的思陵,还有就是万历皇帝的定陵。”
此话一出,让万历和崇祯两人瞬间不淡定了。
万历皇帝:主播,快告诉朕,朕的定陵出什么问题了,被盗了吗?
崇祯皇帝:主播,还请务必告诉朕详情。
“两位陛下不用着急,我一个一个说,先说崇祯皇帝的思陵。”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京城,崇祯皇帝为国殉葬在景山上吊自杀,崇祯去世后当时因为政治变动没几个人顾得上他的葬礼,然后人们就给他凑了二百两银子,在他的陵墓周围绕了一圈砖头。”
“思陵里面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说是最普通的陵墓,按照那时候的皇帝陵礼制,在崇祯陵墓面前放了五个石供,其中的两个石烛台在2016年被偷盗。”
“所以严格说起来,思陵并没有什么陪葬品,只是丢了两个烛台,情况也还好,算不上被盗。”
崇祯的心情很复杂,倒不是因为被盗了石烛台。
而是自己的帝陵太寒酸了,连个像样点的陵墓都没有,更何况那些奇珍异宝。
大明江山风雨飘摇,他根本就没有心思考虑自己的帝陵修建情况。
自缢后能有人给他弄个安息之地就不错了,也要求不了太多。
总的来说,了解自己帝陵被盗情况后,他反而一脸平静,心中没有波澜。
苏晨讲完崇祯的帝陵后,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告诉万历皇帝详情,主要是后世人做得太不地道了。
思索片刻后,苏晨深吸一口气,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说一下万历皇帝定陵的情况,先是在清朝乾隆时期,乾隆为了给自己修建陵墓,偷盗过定陵里面珍稀的金丝楠木。”
万历皇帝:@乾隆,真是不要脸,自己没有金丝楠木吗?还要偷盗朕陵墓里的金丝楠木。
自己做的丑事被公之于众,让乾隆颇有些无地自容,一脸尴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郭沫若和明史专家吴晗两人一商量,向上级申请挖掘明十三陵,很快获得了同意。”
“永乐大帝的长陵是十三陵的祖陵,也是十三陵中规模最大,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帝陵,理论上陪葬物也是最多的,因此长陵成为郭沫若两人的首选。”
朱棣:……
“考古学家经过实地勘察之后发现长陵地宫真的太难寻找,找了各种办法,都没有找到长陵的墓道,因此暂时放弃了长陵。”
“于是郭沫若等人把目光转向定陵,对定陵考察数周后,发现定陵宝城墙内有一小部分坍塌了,正是因为当年修建定陵工程质量不过关露出的破绽,终于找到墓道,也决定了定陵的命运,只能说定陵比较倒霉。”
“找到了墓道,接下来就水到渠成了,定陵中出土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但是由于保存方法不得当,导致文物损坏严重,使得十三陵的挖掘计划就此终结。”
“在特殊年代,某女主任将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尸骨拉到定陵博物院的广场上,连带一些帝后画像等文物进行批评教育。”
“三具尸骨被石头砸碎后又一把火点燃,烧了个干净,彻底挫骨扬灰。”
“焚烧接近尾声,阴沉的天空突然一个炸雷,下起了瓢泼大雨,浑浊的雨水将残存的骨灰和骨渣冲进了陵前的排水沟中,一切又尘归了尘,土归了土。”
万历皇帝听到自己死后被挫骨扬灰,一瞬间精神恍惚,顿时心口一甜,猛的吐出一大口血,摇摇欲坠倒在地上。
“陛下……”
“快……御医……”
“陛下……快醒醒……”
现场顿时乱作一团,鸡飞狗跳。
御医赶紧上前,给陛下检查情况。
张居正脸色大惊,连忙焦急的问道:“快说,陛下情况怎么样?”
经过御医的妙手,这里按一按,那里扎一扎,万历皇帝终于苏醒过来。
只不过万历一脸呆滞,像是丢了魂似的。
张居正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最终只能深深的叹了口气。
任谁知道自己死后被挫骨扬灰,恐怕都会是这个样子吧!
这让他对那个叫郭沫若的后世人大为恼火,他们怎么说也是后世人的祖宗。
后世人就是这么对待祖宗的?跑去挖祖宗的陵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