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普信的火龙烧仓
    苏州城,沈家,
    沈家作为吴县颇有名望的乡绅,在灾情来了之后,第一时间就开始施舍粮米,助乡邻度难了。
    在院门外搭设了粥棚,左邻右舍也聚集起了不少的人。
    众人歌颂沈逸书功德的同时,又对他的远见赞不绝口。
    “我们要是如沈家主这般高瞻远瞩,早些将护田的沟渠挖好,堤坝再垒的高些,或许就也能少些损失了。”
    沈逸书安慰着道:“你们种一亩田,就是一亩田的辛苦,我家中有余财能才能再请人开凿沟渠,错怎在你们身上。”
    “倒是我将事情想得简单了,应当将沟渠挖的更多些,也多少帮帮你们。”
    “沈家主大德,今日城中粮价飞涨,能给我们一口粥喝就已经十分感激了。”
    沈逸书摇头苦笑,见得乡亲们受灾的模样,似是颇为不忍。
    “如今房倒屋塌,田地也被泡了,你们往后该如何?”
    沈逸书不禁为众人日后担忧起来。
    众人哪有什么主意,一时都在摇头。
    倏忽之间,人群中突然有人问道:“沈家主,您见多识广,不如给乡亲们指条活路。”
    有人牵头,当即便有人附和,“对,说的对,沈家主您说说看。”
    沈逸书面上颇为为难,沉思许久才道:“倒也不是没办法,只是有些难为你们了?”
    “如今活都快活不下去了,一家老小都等着吃饭呢,还有什么为难不为难的了?”
    沈逸书颔首道:“既然如此,我说一条路,大家且听听看。如今大家的淹田,几年也处理不了,无法复耕,不如就先卖出去,换得一份口粮。”
    “如今城中的徐家,出粮食买田,而且是十石,足够你们支撑到过冬。”
    此言一出,当即便有了反对声,“沈老爷,这不对吧,才十石,洪水之前至少能卖五十石呀?”
    沈逸书摇头道:“你也说了,那是洪水之前,还有收成。这淹田处理起来就非常不易了,更何况要耽搁几年的收成,十石已经不少了。”
    “而且,徐家的粮食有数,城中淹田,没有百万亩,也得有个大几十万亩吧,等到别人将田都换成了粮食,我们守着淹田如何过日子?”
    又有人问道:“沈老爷,田是我们的命根子啊,这田卖出去了,我们来年如何过活?十石的粮食吃完了,那不就只能沿街乞讨了?”
    沈逸书连连摇头,“此话差矣,徐家也不是什么恶人,诸位将田卖了,来年可以去他们那里做工,也可赚一份口粮讨生活。”
    话说的轻巧,但从农户光荣的转变成了佃户,还是让大家一时难以接受。
    只是如今好似没别的路能走了。
    “按照沈老爷的话,那便宜都让我们占了,徐家不是亏得厉害了?”
    沈逸书继续解释道:“徐家要在稻田上种桑树,一亩地能翻几倍的利润,怎会真亏了去。而且有桑树,就要养蚕,还要抽丝剥茧,织丝,这需要的短工就多了去了,到那时诸位都能有一份差事养活自己。”
    宏伟蓝图规划的不错,气氛也是正好,左邻右舍的乡亲们,见有素日待人不错的沈逸书作为担保,也愿意冒这个险了。
    正当众人要开始签字卖田契的时候,打河道上乘船来了一伙人。
    铜锣一声震天响,就听船夫吆喝道:“城外玄墓山山下,漕帮赈济灾民,可免费领一年口粮,先到者得!”
    “什么,免费领粮?快走快走,去看看。”
    聚集在沈逸书周围的人群,眨眼间就消散了,平地起风,卷起一片落叶,吹过沈逸书的眼前,略显凄凉。
    碗筷被扔了一地,如今的沈家大门前,颇为狼狈。
    粥棚后,厨子颤声问道:“老爷,这粥棚我们还设吗?”
    “设个狗屁!”
    沈逸书出离愤怒了,眼看着事情就要达成,他也要在徐家那分一杯羹了,竟是被漕帮给搅合了。
    “来人,将今日之事,快马去与徐家主知晓。以改兼赈,已经不成了!”
    ……
    苏州的局势瞬息万变,清早的时候,还是溃堤冲毁了稻田,数十万百姓受灾,流离失所。
    而得到了夜间,洪水稍减,大部分人已经得到了安置,甚至得到了口粮,开始尝试回到家中,收拢被水浸泡过的家具,准备再修房屋。
    更是有一片鸭鸭大军来到了苏州城,让城中到处都充满了“嘎嘎”的声音,直听得衙门堂上几人心烦。
    行中书省郎中孙逸才,当地豪族徐家家主徐耀祖,还有苏杭织造局监督甄应嘉,此时又聚在了堂上。
    原本天衣无缝以改兼赈,一拳挥出似是打在了上,完全没多少效果。
    徐耀祖拍案起身,“如今到底怎么办?百姓们有了粮食,怎么可能会卖地?更有那可恨的鸭子,淹田里竟能养鸭!”
    “要不然,派人去拆漕帮的摊子?”孙逸才忙道:“不可不可,如今衙门已经声名狼藉了,若是再去阻挠漕帮,怕是真要让暴民冲进来将我打死了!”
    “那你说,该如何?”
    孙逸才沉吟了半晌,才道:“要不然我们设法将那些鸭子都毒杀了?没了鸭子,百姓就得将田地抵给漕帮,但是百姓肯定不愿承担损失,肯定更愿意得到粮食来卖田。”
    “到时候,就是织造局或者徐家主,与漕帮去协商了。”
    甄应嘉摇头道:“太难,我们要的田,若是毒了鸭子,那些鸭子散养在田中,岂不是田中水里也要有了毒,如何种桑树?”
    “而且,漕帮虽然是个没多少年头的小义社,可背靠的是沧州,是安京侯,谁也不好与他们理论。”
    孙逸才愕然,“难道安京侯要来苏州了,漕帮正是在为其铺路?”
    甄应嘉颔首,“极有可能。”
    徐耀祖根本放不下这口气,将茶水端起又放下,嗔怒道:“那该怎么办?我徐家攒下的粮食如今都已经到了,只等着买田了。若是没田可买,这么多粮食全烂在我徐家不成?”
    孙逸才又道:“不然,徐家主将这粮食卖了出手,多少挽回些损失。”
    徐耀祖愤愤道:“我们是来改桑田的,不是来倒腾粮食的!沧州那几个倒腾粮食的还不够惨吗?你想安京侯一来就盯上我徐家不成?”
    甄应嘉叹道:“如今只能抬高些价格,买田了。漕帮一己之力转移不来那么多粮食,如今城中受灾甚广,能受他们接济的也就是三成。”
    “三成就是五十万石粮食,如何拿的出更多?”
    “如今是不能大赚一笔了,只能少赚些了。”
    徐耀祖闭目长叹,“甄大人,我敬重金陵甄家,但我也不得不说,这改稻为桑也不是我一家赚。”
    “我徐家多说不过个做事的,上到丞相,下到我家都得要赚。还得分一部分送往国库,田地和用工的本钱都提高了,其中的亏空,用谁的来补。”
    “谁愿意割肉来补这个空缺?”
    甄应嘉皱眉道:“那你来说,怎么办?”
    “火龙烧仓!”
    徐耀祖面色极为阴鸷的吐出了这四个字。
    孙逸才心头一颤,嘴唇也跟着颤动,“烧漕帮的仓?”
    徐耀祖颔首道:“没错,漕帮对外说,如今码头有五十万石粮食。今日就算是发了一整日,也不可能发了超过半数。大部分定然还在仓中,我们去一把火烧了,没了粮食,能卖的田就更多。”
    “甚至可以先用高价买,先卖者一亩五十石,原价买田。后来者三十石,二十石,十石,能买的田绝对会翻几倍。”
    甄应嘉微微颔首,倒觉得有几分可行。
    毕竟这是苏州的主场,官府想要做这等事,简直轻而易举,甚至不好直接怀疑到官府身上来。
    “若是如此,行事定要谨慎,若是被人落了把柄,后果不堪设想。”
    徐耀祖沉了口气,“还得孙大人帮帮忙,给行个方便。”
    孙逸才沉默不言,甚至没发表看法,因为他虽然官阶最大,在此时的表态却无足轻重。
    徐耀祖背后是行中书省的高官,甄应嘉的背后是宫里。
    望向甄应嘉,徐耀祖又道:“甄二爷,还有一事,需要您抬一手。”
    甄应嘉颇为淡定的刮着茶沫,轻抿了口,道:“说吧,就别卖关子了。”
    徐耀祖道:“这田,不能全寄在我名号下。我可以出粮,但田得分一步到织造局名下,毕竟改稻为桑是国策,若是被我们世家都吃了去,安京侯会怀疑。”
    织造局本身就是有桑田的,产蚕丝,只是如今纺车多,蚕丝不足,才不断在外采购。
    当然,像是供给皇家之类的绢丝绸缎,还是要他们自生自产的。
    土地置于织造局名下,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行,此事我做主,答应你了。”
    徐耀祖内心狂喜,面上却不改颜色。
    甄应嘉舒出口气来,道:“别太过担心,自乱了阵脚,安京侯又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不过,招待他,我们定然要用心,不能先被他恶嫌了。”
    徐耀祖胸有成竹,“二爷放心,我已经了大价钱,近三万两银子,在城内选了最好的伶人清倌。”
    一面说着,徐耀祖一面比划道:“一十二个人,年纪皆幼,皆为处子。”
    甄应嘉放心的点了点头。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喜欢喝豆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喝豆浆并收藏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