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宏观经济学》的想法?到访紫禁城!
    对于任何时代的学者来说,著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许多人耗尽毕生心血,才能够写出一篇流传后世的著作。
    许多人穷极一生,却还是不能够写出一部得到认可的作品。
    况且,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
    没有人能够高质量、高强度的产出。
    这也是几位先生对于包国维表示怀疑的原因。
    在多本作品之后,包国维再继续输出,本就是一个不符合常理的存在。
    可他们似乎忘记了,包国维本来就是当今,最打破常理的一个人。
    包国维将自己对于《宏观经济学》的构思和想法,大致介绍了一遍。
    他脑袋里面的概念也不明确,不过有了一个框架。
    “首先,我认为这本教材,必然不同于北大以往的其他教材。
    宏观经济学理论如今正处于起步阶段,就算是在国外也是一个十分全新的学科。
    所以,与其注重教材的专业性,不如注重教材的普适性。
    将部分深度,换成在内容上的全面,能够涵盖了当前宏观经济学的大部分领域。
    这才是这部教材的重中之重。”
    包国维将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
    在深度方面,由于研究经历的缺失,他肯定是不够的。
    可在广度方面,由于脑袋里面丰富的知识,他又是十分擅长。
    以此扬长避短,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
    不出所料,在听完包国维的定位之后,钱穆与钱玄同二人,脸上都不免有些变化。
    似乎是在说着。
    这小子,好像真有那么一点东西?
    “其次,这本书阅读门槛一定是要低的。”包国维紧接着深入解释,他摊开手说道。
    “倒不是我瞧不起北大的学子,只不过经济学这本学科,还并没有在国内完全普及,终究是有些晦涩的。
    据我所知,北大如今在经济学课程的教育方面,还十分薄弱吧?”
    钱玄同眯了眯眼睛,想了想随后有些痛心地说道。
    “如今在理工科文科方面,咱们许多建设还跟不上,更不要说什么经济学课程了,再加上前几年的动荡,北大如今是什么都缺!”
    “倒也不是全然没有。”钱穆在一旁补充说道。“去岁陈惺农从东洋回来,就在北大担任了法科教授,他虽不是经济学专业,可翻译的《资本论》一书影响重大,如今咱们北大的许多经济学课程,也尽然是他在带的,不过”
    他又将目光投向了包国维。
    “不过,北大乃至于国内的各大高校,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上还十分薄弱,不仅仅是如今的国民,连许多大学高材生,对于经济学的理论也还是一知半解。”包国维笑着接插说道。
    “所以,通俗性,让更多人能够接受这部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一直支持在教育上,要做到寓教于乐。
    不同于《小岛经济学》这种浅显的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学》必然具备一些专业性,所以通俗易懂很重要。”
    钱玄同皱起眉头,还是质疑说道。
    “秉文你说得很有道理,可这更加适合普通人和其他高校学子。
    若对于北大这样的学府来说,我倒是不怎么认同这点了,书籍太过于浅显,反倒是对于学生有害的。
    他们习惯了简单易懂的课本,自然会嫌弃那些难懂的,长此以往寻求捷径,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对于北大学子来说,难一些反而是一种好事”
    比起通俗性来说,钱玄同更希望对方能够写出一本专业性的著作。
    这对于国内如今经济领域理论的发展,显然是十分重要的。
    而且在教育理念方面,钱玄同还是从前严师出高徒的那个路子。
    觉着教育,就该是古板严厉的,没有什么可“娱乐”的。
    包国维将茶杯放在桌上,定神盯着钱玄同看。
    钱玄同被看得发毛,不由得说道。
    “秉文,怎么了。”
    包国维却是哑然失笑:“难道德潜先生觉着,普通人和学生都不是人么?”
    “我不是”钱玄同老脸顿时一僵,不由得急了。
    包国维摆摆手说道:“德潜先生不必着急,我并不说你高傲,而是觉得,既然写了教材,就不应该仅仅是拘泥于北大的教学。”
    随后,他的目光越发认真起来。
    “我希望这本书出来以后,不仅仅成为北大学生的专业性教材,还是让普通学生学习的。
    让更多人,知道宏观经济学的魅力。
    让普通学生、研究人员、文员雇员乃至于商人,都可以将这部书作为参考。
    理解自己身边的经济规律,乃至于整个国家的运行原理。”
    “秉文的这番想法,格局实在是宏大啊!”钱穆不由得感慨。
    在他的眼里,包国维的思路与周围人完全不一样,总是能够从更加大的视角,来看向问题。
    这无疑,已经比其他学者胜了太多。
    钱玄同歪头说道:“如《小岛经济学》一般?”
    “不!”包国维略显激动地说道。“《小岛经济学》仅仅是科普而已,他的价值实际上被夸大了,主要还是因为,第一本相关书籍的缘故。
    而从内容上来说,《小岛经济学》太过于浅显,也有些片面。
    相比来说,我这部《宏观经济学》则是以一个更加宏大的视角,类似于进阶性的作品。”
    钱穆不由得认同说道:“将知识传播到更多人的手里,让所有人更加全面的了解国家的经济问题,对于更好应对经济问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让我们的民众,也不至于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规律一知半解。
    秉文,你这样的想法启发了我。”
    从前,钱穆觉着所谓知识,无非是少数优秀人的东西。
    普通人没有必要得到过多的知识,他们没有这个条件,也没有这个必要。
    可包国维的思想,让钱穆想起了“有教无类”这句话。
    自孙先生离开之后,民国的“天下为公”似乎成为了一纸空谈。
    普通民众百姓的权益并没有得到增强,反倒是不同阶级等级的桎梏依旧是存在的。
    甚至于,如今的国府,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乃是为了买办资本以及江南地主阶级服务的权利机构。
    所以民众,不过是他们的耗材。
    一开始,还有很多人追求平等的思想,可久了之后,所有人似乎都忘记了。
    而此刻,包国维重新激起了钱穆心中的热忱。
    一视同仁,教育很难做到完全公平,可让更多人能够学习到先进的知识,通晓国家运行的规律,这难道不是一种相对公平吗?
    “有教无类”不应是一种空谈。
    如雷灌顶一般,钱穆这位大师,对于包国维的话,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
    另外一边。
    沉默良久,钱玄同却用审视的眼光看向包国维说道:“金陵方面没有邀请你去么?”
    很明显,在钱玄同看来,以包国维所展现的格局和思想能力。
    去国府担任一个经济方面的要职,简直是绰绰有余。
    实际上,在国内许多学者看来。
    包国维这种级别的经济学家,理应是请到财政部门,对于当下如同一滩烂泥的国家经济,进行一些帮助的。
    可包国维还是来了北大。
    “宋子文找过我。”包国维微微笑道。
    钱玄同看向对方:“你拒绝了。”
    “我没有。”
    “那为什么?”
    包国维意味深长地说道。
    “不是不想,实是不能。”
    钱玄同脸上表情不断变化,最终唾弃一般地说道。
    “常凯申此獠,该天诛也!”一时间,房间里面陷入到了静寂之中。
    如此胆大的话语,却没有人想着出面,要将钱玄同的嘴给捂住。
    不知道过了多久,房间里面传来两声叹息。
    1931年的北平是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古老的北平城墙内,既有庙宇、四合院、皇宫等传统建筑,也有新式的西方建筑,诸如教堂和使馆。
    城内,传统建筑的色调渐渐衰败,也带上了许多灰尘。
    而新式建筑的色彩逐渐鲜艳,在北平城上俯瞰,显得异常显眼。
    来了北平,包国维自然是先带着章念月去了一趟紫禁城。
    自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平政变”以来,紫禁城已经完全脱离了它百年以来的神秘面容,普通民众通过买票,也可以进入到这里参观。
    神武门城楼的牌匾上,故宫博物院五个大字十分醒目。
    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是易培基,早年曾经参加过武昌起义,也算是国府的元老之一。
    如今更是北平师范大学的校长。
    不过包国维是秘密造访,并没有见到此人。
    为了出行不被引起关注,包国维甚至找到了两撇小胡子,给自己贴上。
    随后带上礼帽,穿着大风衣,将自己包裹着严严实实。
    二人走在紫禁城里头,时不时会有游览的路人,向着二人投来羡慕的目光。
    倒不是羡慕小两口看起来甜甜蜜蜜,而是羡慕他们这一身装束看起来,就跟海归回来的留学生一般无二。
    在如今,能够去海外留学回来,还成双成对的,无疑是人上人中的人上人。
    不要说读书,殊不知现在,北平城贵为前首都,民国的文化政治中心之一,其城内还有将近一半的居民处于贫困线以下。
    特别在中原大战之后,北平城内更是聚集着数万的流民乞丐。
    在大师们谈天说地,抱怨着拿不到工资的时候,路边的乞丐连一个馒头都吃不上。
    这便是所谓的“黄金十年”“大师辈出的年代”。
    每一次出门,心情无疑是沉重的。
    包国维出门的时候,让曹晏海准备了好几大箱子的馒头食物,由他一路散发过去,可不出半个时辰便被一扫而空。
    可见当时民生之凋敝。
    这就让包国维更感身上担子之沉重。
    流民乞丐的景象,包国维在沪市等南方城市,也见到许多了。
    可在北平城这里,却见到了完全不一样的“痛”。
    当他步入紫禁城之后,深深被这里的破败所触动了。
    “这里就是紫禁城?就是皇帝老子的宫殿?历经明清两代将近六百年的宫殿?”
    章念月跟着包国维,步入午门,在到太和门广场,经过三大殿,最后到了后园之中。
    期间,她还以为那破败景象,仅仅是皇宫外围罢了。
    可没有想到,越到后面宫殿反倒是越加残破,甚至于在不少角落,都散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恶臭。
    也不知是哪个阿猫阿狗,在溥仪离开皇宫之后,敢在皇帝老子的土地上拉屎撒尿。
    太和殿上的门窗、立柱、梁枋等部位,红色的油漆大量掉落,原先价值连城的木材暴露在外,经受日晒雨淋之后,越发腐朽。
    太和门广场上,四处杂草丛生,便连原先皇帝才能走过的汉白玉台阶,普通杂草都能在缝隙之中肆意生长。
    更不要说什么后宫了,简直是老鼠、蚊虫的滋生地。
    紫禁城的一些珍贵文物和文本资料,被肆意地堆积在仓库之中,从窗户还可以看到老鼠在上面爬行。
    皇帝都没了,谁还在意紫禁城变得如何?
    整个旅途基本上没有什么游览价值,期间还有不少洋人在这里肆意拍摄,偶尔还有一些外头的地痞进来,溜进库房里头,想要捞出一点好东西出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包国维和章念月二人又走到了太和殿门口。
    包国维推开布满灰尘的大门。
    “吱呀”地一声,随着阳光射入,巨大的龙椅渐渐出现在视线之内。
    抬头望去,龙椅上面的金箔早就被人剥得一干二净,只留下一些残破的痕迹。
    殿顶藻井掉色的绘画,还能够依稀看到从前的辉煌。
    包国维也不由得感慨物是人非。
    紫禁城内外都散发着一股子恶臭,就算是二人戴着口罩,游览了一圈下来,也实在是忍受不住。
    再看完太和殿的龙椅之后,匆匆离开。
    等到出了紫禁城之后,两个人的心情都显得十分沉重。
    整个皇宫的衰败,似乎就象征着,华夏千百年封建皇权的彻底衰弱。
    昔日的辉煌早已消失不见。
    如今只剩下,被撮尔小国欺凌的悲哀。
    便连来时候的天空,都不免变得灰败下来。
    出了紫禁城看到破败的街道之时,两个人又仿佛回到了真实世界一般。
    冷不丁的,章念月对身旁的包国维说道:“咱们俩现在怎么办?”
    从胸中吐出一口郁气,包国维又看了一眼路边的乞丐。
    “还能怎么办,回去呗,我继续我的文学创作,你继续你的理科学习,尽人事听天命尔!”
    愣了一下,章念月咬着下嘴唇点点头说道。
    “好。”
    等了许久,曹晏海才风风火火地从街道上回来,他身上一片狼藉,脸上也带着污泥。
    “你小子去哪里了?怎么搞成这样?”包国维不由得有些惊讶。
    “师父别提了。”曹晏海苦着脸说道。“咱们的馒头发完了,可还有很多人没吃上呢,上来争抢一番,一些人差点大打出手,好在没闹出人命出来。
    人饿极了,可是会不管不顾的。”
    愣了一下,包国维当即想明白了发生了什么,只是点点头,随后上车说道。
    “我们先走吧。”
    心中一股子无力感,油然而生。
    “行吧。”原本习惯骂骂咧咧的曹晏海,今日也没了脾气,简单给自己清理一下,便上车打算发动汽车。
    可车刚走出没多远,一群穿着制服的兵卒,却将车辆给拦了下来。
    曹晏海顿时警惕,他可脸上还是露出微笑,从怀里拿出一包香烟,递过去几只说道。
    “几位老总,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啊?我们这是北大的车,车上是北大的先生。”
    曹晏海不怕事,可也不想惹事。
    如今北平是奉系军阀的天下,以包国维的关系,显然能够在北平横着走。
    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跟一群兵痞起冲突,实在是得不偿失。
    兵卒们一脸凶相,显然不是普通的巡捕。
    没有意外的吃拿卡要,为首的兵卒甚至没有接过香烟,而是有些疑惑地,朝着里头探了探脑袋。
    看到包国维年轻的面孔,以及奇怪的装束之后,他心里很是没底,拱拱手说道。
    “敢问是包秉文先生么?”
    包国维盯着对方,并没有马上回答。
    后者显得没有底气,又继续拱手,讨好似的解释说道。
    “如果是秉文先生的话,劳烦跟我们走一趟。”
    曹晏海顿时急了,他按住了腰间的手枪,有些警惕地说道。
    “你们到底有什么事情?”
    来人有些慌乱,连忙摆手说道。
    “别误会,先生们别误会,乃是张司令有请。
    若是秉文先生的话,还劳烦行个方便,与我们走一趟。”
    (本章完)

章节目录

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不早八的方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早八的方糖并收藏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