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北大演讲?历史是我的答案!
第502章 北大演讲?历史是我的答案!
北大三院法科礼堂。
一大早,这里就已经聚集了无数学生,将不大的礼堂挤的满满当当。
比起往日先生们的讲课,今日学生们的热情,可谓是天壤之别。
更不要说,专程从清华、北平、燕京等各个大学过来的学生,就是为了能够在北大,一睹包国维的风采。
校长蒋梦麟,早早就在礼堂门口等着包国维了。
北大早就贴出去了公告,他这个校长,也必然要将此事办得妥妥帖帖。
站在门口,翘首以盼了许久,才终于看到了包国维的身影。
蒋梦麟将包国维引入后台,他可不敢让包国维从学生群体里面穿过,那指定会引来骚动。
一边走,他一边调侃说道:“秉文你让我好等,你再不来,我可是要上门跪求你出山了,要不然我这个北大校长,可没有脸继续当下去了。”
“校长言重了,国维说了要来,肯定是要来的。”包国维笑了笑说道。
如今北大百废待兴,正是需要打出名头,告诉世人,北大还是那个北大,还是从前那个华夏最高学府。
所以,今日包国维的这场演讲,就显得异常重要。
简单准备一下,包国维便干脆利落地走上讲台,伴随着他的出场,台下顿时响起了雷鸣一般的掌声。
年轻学生们,眼睛里头充满着朝气,看向台上那个身姿挺拔,样貌同样年轻,却气度非凡的少年。
却仿佛看到了自己一般。
毫无疑问,包国维在学生群体的人气是寻常名人难以企及的,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名气,更加是因为他的年纪,以及在权威面前所展现出来的反抗精神,还有意气。
包国维手里拿着一张简单的底稿,上头是他今日演讲的粗钢,昨天晚上思来想去,还是拟了一份。
与其说他重视这次演讲,不如说是,接连感觉到无力、失望的包国维,想要从面前的这些学生身上,获取到更多力量。
足以改变国家命运的力量。
仅仅是随意一瞥,包国维便可以在人群里找到不少熟人,抑或是通过后世照片,能够认出来的人物。
坐在最前头,留着板寸,一脸正气的年轻人,想必就是季羡林了。
还有戴着黑框眼镜,正襟危坐的沈从文。
在他旁边的曹禺显得有些拘谨,根本不敢与自己对视,不知道做了啥亏心事?
除此之外,教授阵容更加是华丽。
胡适之、钱穆、刘半农、周作人、赵元任、王国维等等,北大清华能够叫得上号的人物,几乎都已经达到了这个礼堂。
其他人或许不明白,可包国维还是知道的,如今这眼神一扫而去,有太多人,影响了今后一百年的历史发展。
而此时此刻,他们都坐在台下,聆听自己的演讲。
一时间,包国维不免有些感慨。
遥想一年多之前,自己还身处于南方小城之中,身份不过是管家的儿子,能吃得上饭,但绝对算不上富贵。
老爹拼尽全力,给原身送到了高价学校,原身却只想着,如何讨好家庭富贵的校霸,成为其忠诚的狗腿子。
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白月光眼里没出息的恶心家伙,同学眼里能够随意欺负的对象。
一无所长,便连能够算得上擅长的体育,也算不得拔尖。
眼看着原身就要这样浑浑噩噩,一边成为坑爹能手,一边成为社会的渣滓,自己则是穿越到了这个世界。
就算是电影背景下的民国生活,也依旧是危机四伏。
好在,自己有着超过于常人的见识和知识,才终于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眼看着,个人的成就,似乎已经美满了。
可包国维依旧是怅然若失,心中一股子郁闷,积聚在心头。
正好今日,面对华夏如今最为优秀的一群学生还有学者们,包国维想要将这郁闷彻底抒发出来!
他静静看着台下激动的学生们,等待着掌声停下来。
在这个间隙里,包国维注意到,不为人知的角落,几个同样熟悉的面孔也走了进来。
为首的正是徐志摩。
这个家伙,如今是七八个学校的教授,为了给自己的小娇妻赚钱,可谓是耗尽了心血。
不过,这一切也算是咎由自取。
跟在他身后的,则是梁思成和林徽因。
包国维前段时间,就得到了风声,两个人暂时结束了对于全国古建筑的研究,打算重新回到北平。
主要还是因为,北平大学邀请他们设计地质馆和学生宿舍。
这些人平常都很忙,甚至于在南北方奔波,所以这段时间,包国维即便是到了北平,也没有来得及这些老友聚一聚。
今日,看起来是听到了风声,竟然也一同来听课了。
礼堂渐渐安静下来,徐志摩等人也不好意思出声,仅仅是朝着台上的包国维挥挥手。
包国维回应微笑。
随后他看向了平静的礼堂,人头乌泱泱,犹如无数黑蚂蚁聚集在一起一般。
“各位同学好。”包国维简单一鞠躬,随后笑着说道。“想不到,我包国维有一天也有机会站在北大的礼堂之上演讲以一个高中毕业生的身份.”
他的话意味深长,可没有一个人,因为他这句高中生,而轻视于他。
反倒是许多人,露出了更加敬佩的神色。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不同,才有人好奇,包国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他简单客套一番,没有开始讲课,却便开始讲起了自己的经历。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包国维出身卑微,一年前甚至还是一个问题少年,在学校里头.可以说,这一年来,我身上发生的改变,被称做神迹也不为过。”
从前,包国维总是会在演讲之中耍一些小聪明,利于后世的许多知识和信息差,让那些原本知识水平远远在自己之上的人,惊讶,甚至是感叹他的知识渊博。
可今天不一样了,包国维乃是真正掏心窝子地说话。
台下的沈从文却有些惊讶,他扭头看向曹禺说道:“秉文先生平时都是如此么?”
曹禺则是摇摇头说道:“不是,今日的他似乎有些不同。”
他也眯起了眼睛,紧紧盯着台上的包国维。
却听包国维继续说道。
“说实话,实际上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在一夜之间,我的思想好像得到了变化,我的脑袋也变得清明,我开始努力学习,我的目标变得明确,我的阅读也开始变得更加深刻.”
包国维的话语里面,有些是他所编造的,可大部分是他的真实感受。
“为什么?”
当他提出这个疑问的时候,台下的学生们,也有了相同的疑问。是啊,到底是为什么呢?
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力量,能够让一个原本不上进的学生,短时间内变成一个天才。
这要是换在早一两百年,包国维此人要不然便被看做文曲星下凡,要不然就会被看做妖魔上身,给浸了猪笼。
可在推崇理性思考,天天宣传科学的清华北大,自然是不会让这种言论传播,只会将包国维身上看做,真正的天才!
毕竟,西方都有达芬奇,华夏为什么不能没有包国维?
古人有开窍之说,说不准包国维便是在那一瞬间开窍呢?
一时间,便是在场的教授大师们,都对于包国维转变的原因充满了兴趣,他们正襟危坐,等待着包国维的下一步言语。
可却听到了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实际上我想了想,也并不是什么很复杂的东西,看过我《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作的同学,或许会知道。
人类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建立文明社会,依靠的不是上帝眷顾,不是人类这个种族天生就比猴子聪明高贵。
而是因为经验二字。
经验二字,落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无非是历史二字罢了。
所以,阅读历史,便是我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
就这么简单?
台下的学生们有点不太相信这么简单的答案
这就像是从数学家口中,听到1+1=2的论证有多么高级一般
令人难以相信!
“秉文先生,你是从历史中看到了学习的规律,还是说看到了什么做人的道理?”
在台下,沈从文十分的激动,对于包国维的答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
包国维瞥了一眼沈从文,他笑着说道。
“我很想与诸位说一说,历史的发展规律,讲一讲食物种类和地理位置,对于技术传播以及文明发展的影响。
讲一讲在食物生产占据优势的地区,意味着更多的人口,更多的发明与创造。
一个文明的兴起,与他所处的地理位置,生存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还有食物、地理对于政治组织形成的影响,后者又反作用于前者.”
包国维嘴角扯了扯,看着台下的学生们继续说道:“这些知识,有些存在于我的作品里面,有些还埋藏在我的脑海里面,但并不是我今天要讲的内容。
我所要讲的内容,比这个要重要的多。”
短短的几句话,包国维已经深深勾起了学生们的兴趣。
食物生产和种类?
地理原因?
这些因素与文明发展的关联,一个文明因这些而兴盛,因这些而衰败?
这样的课题,简直是太有趣了,而且还十分深刻,给予了所有人讨论历史的另外一种方式。
可包国维却说,这并不是很重要?
一时间,学生们不由提出了疑惑,包国维所说的最为重要的,会是什么东西?
却不想,包国维讲起了故事。
“我生在杭城,至今还无法忘记,父亲为了我能够上一所好学校,能够出人头地,将自己的尊严卖出.可我这样的人,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因为在如今的华夏,有太多人,便连吃饱饭都是奢望!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见过战争阴影下的流民,他们为了在地里刨食,奉献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甚至为此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可就算是如此,还是还不上地主的地租!
据我所知,如今华夏的农村之中,大量土地被地主所侵占,农民辛劳一年,却要将收入的五到七成全部上缴!”
在座的都是天之骄子,这个时代,能够上大学的,家里基本上都有些财力,有些人甚至家中就是包国维所说的“地主”。
所以当即有学生,觉得受到了冒犯。
北大清华现在的学风就是如此,学生们只要有一些不同意,便会立即起身反驳先生。
“先生!我并不同意你的说法!”
这名学生面容白皙,带着一丝愠怒。
“你这是偏见,地主阶级并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他们的土地和金钱,也都是依靠祖祖辈辈的努力积累下来的。
若不是这些人的祖先懒惰,又怎么会落得这幅田地?
诚然,许多人因为灾祸失去生计,可这不该怪罪到地主身上!”
这名学生的话,就如同千千万万名地主心里所想的一般。
所有人,又同时将目光投向了包国维。
此时,在清华北大的成分十分复杂,总体来说是偏左,可在接连的打压下来,不免有许多学生也开始犯了嘀咕。
他们或许是有进步思想,可一想着,自己家中便是地主阶级,却不免有些抵触了。
包国维则是回应说道。
“从1928年,关中地区三年大旱,夏秋两季粮食几乎颗粒无收,1920年开始的华北旱灾和大饥荒,几乎饿死了一千多万人,灾民超过3000万!
1925年川黔湘鄂赣大饥荒,死亡数百万!
1928年至 1930年北方八省大饥荒,死亡 1300万!
”
包国维眯着眼睛。
“需不需要我再举例子?”
他言语犀利,几乎将站起来的学生吓了一跳
却只听包国维冷笑着说道。
“各位真不会以为,饥荒只是与天灾有关吧?利用灾年,囤货居奇,将粮食价格不断炒高,从中谋取巨益,趁人之危低价购地,放印子钱、高利贷盘剥。
这些才是地主们发家的手段,干净的又有那些?
更不要说如今的许多粮商.”
包国维引经据典,各项事实将那名学生说得面红耳赤。
北大清华的学子,终究还是要脸的,默默地低下头沉默不语。
显然,对于这些手段,他心里是知晓的。
包国维深深吸了一口气,用上了迅哥儿的名言。
“在满满当当历史,还有如今的报纸上,我看到了吃人二字,‘岁大饥,人相食’这句话,在史书上出现了无数次。
难道这世界生来就该如此么?”
他发出震耳欲聋地质询,却又自问自答说道。
“不该如此,千百年来的王朝更替,历史一次又一次的重复。”
包国维咬牙切齿起来。
“即便到了如今,这片土地上的军阀们,说是已经接受了三民主义,可本质上与那封建割据势力,有什么区别呢?”
他再次扫视一番,鸦雀无声的众人。
“这便是我从历史中得到的经验,那便是怀揣着一股子愤恨与意气,去实事求是的努力。
改变这不公的世道!”
(本章完)
北大三院法科礼堂。
一大早,这里就已经聚集了无数学生,将不大的礼堂挤的满满当当。
比起往日先生们的讲课,今日学生们的热情,可谓是天壤之别。
更不要说,专程从清华、北平、燕京等各个大学过来的学生,就是为了能够在北大,一睹包国维的风采。
校长蒋梦麟,早早就在礼堂门口等着包国维了。
北大早就贴出去了公告,他这个校长,也必然要将此事办得妥妥帖帖。
站在门口,翘首以盼了许久,才终于看到了包国维的身影。
蒋梦麟将包国维引入后台,他可不敢让包国维从学生群体里面穿过,那指定会引来骚动。
一边走,他一边调侃说道:“秉文你让我好等,你再不来,我可是要上门跪求你出山了,要不然我这个北大校长,可没有脸继续当下去了。”
“校长言重了,国维说了要来,肯定是要来的。”包国维笑了笑说道。
如今北大百废待兴,正是需要打出名头,告诉世人,北大还是那个北大,还是从前那个华夏最高学府。
所以,今日包国维的这场演讲,就显得异常重要。
简单准备一下,包国维便干脆利落地走上讲台,伴随着他的出场,台下顿时响起了雷鸣一般的掌声。
年轻学生们,眼睛里头充满着朝气,看向台上那个身姿挺拔,样貌同样年轻,却气度非凡的少年。
却仿佛看到了自己一般。
毫无疑问,包国维在学生群体的人气是寻常名人难以企及的,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名气,更加是因为他的年纪,以及在权威面前所展现出来的反抗精神,还有意气。
包国维手里拿着一张简单的底稿,上头是他今日演讲的粗钢,昨天晚上思来想去,还是拟了一份。
与其说他重视这次演讲,不如说是,接连感觉到无力、失望的包国维,想要从面前的这些学生身上,获取到更多力量。
足以改变国家命运的力量。
仅仅是随意一瞥,包国维便可以在人群里找到不少熟人,抑或是通过后世照片,能够认出来的人物。
坐在最前头,留着板寸,一脸正气的年轻人,想必就是季羡林了。
还有戴着黑框眼镜,正襟危坐的沈从文。
在他旁边的曹禺显得有些拘谨,根本不敢与自己对视,不知道做了啥亏心事?
除此之外,教授阵容更加是华丽。
胡适之、钱穆、刘半农、周作人、赵元任、王国维等等,北大清华能够叫得上号的人物,几乎都已经达到了这个礼堂。
其他人或许不明白,可包国维还是知道的,如今这眼神一扫而去,有太多人,影响了今后一百年的历史发展。
而此时此刻,他们都坐在台下,聆听自己的演讲。
一时间,包国维不免有些感慨。
遥想一年多之前,自己还身处于南方小城之中,身份不过是管家的儿子,能吃得上饭,但绝对算不上富贵。
老爹拼尽全力,给原身送到了高价学校,原身却只想着,如何讨好家庭富贵的校霸,成为其忠诚的狗腿子。
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白月光眼里没出息的恶心家伙,同学眼里能够随意欺负的对象。
一无所长,便连能够算得上擅长的体育,也算不得拔尖。
眼看着原身就要这样浑浑噩噩,一边成为坑爹能手,一边成为社会的渣滓,自己则是穿越到了这个世界。
就算是电影背景下的民国生活,也依旧是危机四伏。
好在,自己有着超过于常人的见识和知识,才终于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眼看着,个人的成就,似乎已经美满了。
可包国维依旧是怅然若失,心中一股子郁闷,积聚在心头。
正好今日,面对华夏如今最为优秀的一群学生还有学者们,包国维想要将这郁闷彻底抒发出来!
他静静看着台下激动的学生们,等待着掌声停下来。
在这个间隙里,包国维注意到,不为人知的角落,几个同样熟悉的面孔也走了进来。
为首的正是徐志摩。
这个家伙,如今是七八个学校的教授,为了给自己的小娇妻赚钱,可谓是耗尽了心血。
不过,这一切也算是咎由自取。
跟在他身后的,则是梁思成和林徽因。
包国维前段时间,就得到了风声,两个人暂时结束了对于全国古建筑的研究,打算重新回到北平。
主要还是因为,北平大学邀请他们设计地质馆和学生宿舍。
这些人平常都很忙,甚至于在南北方奔波,所以这段时间,包国维即便是到了北平,也没有来得及这些老友聚一聚。
今日,看起来是听到了风声,竟然也一同来听课了。
礼堂渐渐安静下来,徐志摩等人也不好意思出声,仅仅是朝着台上的包国维挥挥手。
包国维回应微笑。
随后他看向了平静的礼堂,人头乌泱泱,犹如无数黑蚂蚁聚集在一起一般。
“各位同学好。”包国维简单一鞠躬,随后笑着说道。“想不到,我包国维有一天也有机会站在北大的礼堂之上演讲以一个高中毕业生的身份.”
他的话意味深长,可没有一个人,因为他这句高中生,而轻视于他。
反倒是许多人,露出了更加敬佩的神色。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不同,才有人好奇,包国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他简单客套一番,没有开始讲课,却便开始讲起了自己的经历。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包国维出身卑微,一年前甚至还是一个问题少年,在学校里头.可以说,这一年来,我身上发生的改变,被称做神迹也不为过。”
从前,包国维总是会在演讲之中耍一些小聪明,利于后世的许多知识和信息差,让那些原本知识水平远远在自己之上的人,惊讶,甚至是感叹他的知识渊博。
可今天不一样了,包国维乃是真正掏心窝子地说话。
台下的沈从文却有些惊讶,他扭头看向曹禺说道:“秉文先生平时都是如此么?”
曹禺则是摇摇头说道:“不是,今日的他似乎有些不同。”
他也眯起了眼睛,紧紧盯着台上的包国维。
却听包国维继续说道。
“说实话,实际上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在一夜之间,我的思想好像得到了变化,我的脑袋也变得清明,我开始努力学习,我的目标变得明确,我的阅读也开始变得更加深刻.”
包国维的话语里面,有些是他所编造的,可大部分是他的真实感受。
“为什么?”
当他提出这个疑问的时候,台下的学生们,也有了相同的疑问。是啊,到底是为什么呢?
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力量,能够让一个原本不上进的学生,短时间内变成一个天才。
这要是换在早一两百年,包国维此人要不然便被看做文曲星下凡,要不然就会被看做妖魔上身,给浸了猪笼。
可在推崇理性思考,天天宣传科学的清华北大,自然是不会让这种言论传播,只会将包国维身上看做,真正的天才!
毕竟,西方都有达芬奇,华夏为什么不能没有包国维?
古人有开窍之说,说不准包国维便是在那一瞬间开窍呢?
一时间,便是在场的教授大师们,都对于包国维转变的原因充满了兴趣,他们正襟危坐,等待着包国维的下一步言语。
可却听到了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实际上我想了想,也并不是什么很复杂的东西,看过我《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作的同学,或许会知道。
人类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建立文明社会,依靠的不是上帝眷顾,不是人类这个种族天生就比猴子聪明高贵。
而是因为经验二字。
经验二字,落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无非是历史二字罢了。
所以,阅读历史,便是我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
就这么简单?
台下的学生们有点不太相信这么简单的答案
这就像是从数学家口中,听到1+1=2的论证有多么高级一般
令人难以相信!
“秉文先生,你是从历史中看到了学习的规律,还是说看到了什么做人的道理?”
在台下,沈从文十分的激动,对于包国维的答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
包国维瞥了一眼沈从文,他笑着说道。
“我很想与诸位说一说,历史的发展规律,讲一讲食物种类和地理位置,对于技术传播以及文明发展的影响。
讲一讲在食物生产占据优势的地区,意味着更多的人口,更多的发明与创造。
一个文明的兴起,与他所处的地理位置,生存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还有食物、地理对于政治组织形成的影响,后者又反作用于前者.”
包国维嘴角扯了扯,看着台下的学生们继续说道:“这些知识,有些存在于我的作品里面,有些还埋藏在我的脑海里面,但并不是我今天要讲的内容。
我所要讲的内容,比这个要重要的多。”
短短的几句话,包国维已经深深勾起了学生们的兴趣。
食物生产和种类?
地理原因?
这些因素与文明发展的关联,一个文明因这些而兴盛,因这些而衰败?
这样的课题,简直是太有趣了,而且还十分深刻,给予了所有人讨论历史的另外一种方式。
可包国维却说,这并不是很重要?
一时间,学生们不由提出了疑惑,包国维所说的最为重要的,会是什么东西?
却不想,包国维讲起了故事。
“我生在杭城,至今还无法忘记,父亲为了我能够上一所好学校,能够出人头地,将自己的尊严卖出.可我这样的人,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因为在如今的华夏,有太多人,便连吃饱饭都是奢望!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见过战争阴影下的流民,他们为了在地里刨食,奉献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甚至为此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可就算是如此,还是还不上地主的地租!
据我所知,如今华夏的农村之中,大量土地被地主所侵占,农民辛劳一年,却要将收入的五到七成全部上缴!”
在座的都是天之骄子,这个时代,能够上大学的,家里基本上都有些财力,有些人甚至家中就是包国维所说的“地主”。
所以当即有学生,觉得受到了冒犯。
北大清华现在的学风就是如此,学生们只要有一些不同意,便会立即起身反驳先生。
“先生!我并不同意你的说法!”
这名学生面容白皙,带着一丝愠怒。
“你这是偏见,地主阶级并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他们的土地和金钱,也都是依靠祖祖辈辈的努力积累下来的。
若不是这些人的祖先懒惰,又怎么会落得这幅田地?
诚然,许多人因为灾祸失去生计,可这不该怪罪到地主身上!”
这名学生的话,就如同千千万万名地主心里所想的一般。
所有人,又同时将目光投向了包国维。
此时,在清华北大的成分十分复杂,总体来说是偏左,可在接连的打压下来,不免有许多学生也开始犯了嘀咕。
他们或许是有进步思想,可一想着,自己家中便是地主阶级,却不免有些抵触了。
包国维则是回应说道。
“从1928年,关中地区三年大旱,夏秋两季粮食几乎颗粒无收,1920年开始的华北旱灾和大饥荒,几乎饿死了一千多万人,灾民超过3000万!
1925年川黔湘鄂赣大饥荒,死亡数百万!
1928年至 1930年北方八省大饥荒,死亡 1300万!
”
包国维眯着眼睛。
“需不需要我再举例子?”
他言语犀利,几乎将站起来的学生吓了一跳
却只听包国维冷笑着说道。
“各位真不会以为,饥荒只是与天灾有关吧?利用灾年,囤货居奇,将粮食价格不断炒高,从中谋取巨益,趁人之危低价购地,放印子钱、高利贷盘剥。
这些才是地主们发家的手段,干净的又有那些?
更不要说如今的许多粮商.”
包国维引经据典,各项事实将那名学生说得面红耳赤。
北大清华的学子,终究还是要脸的,默默地低下头沉默不语。
显然,对于这些手段,他心里是知晓的。
包国维深深吸了一口气,用上了迅哥儿的名言。
“在满满当当历史,还有如今的报纸上,我看到了吃人二字,‘岁大饥,人相食’这句话,在史书上出现了无数次。
难道这世界生来就该如此么?”
他发出震耳欲聋地质询,却又自问自答说道。
“不该如此,千百年来的王朝更替,历史一次又一次的重复。”
包国维咬牙切齿起来。
“即便到了如今,这片土地上的军阀们,说是已经接受了三民主义,可本质上与那封建割据势力,有什么区别呢?”
他再次扫视一番,鸦雀无声的众人。
“这便是我从历史中得到的经验,那便是怀揣着一股子愤恨与意气,去实事求是的努力。
改变这不公的世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