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高丽亡
    …
    将时间拨回一天前。
    当时,听从礼成港逃回来的人说大元军从海上打过来了,并一举就攻占了礼成港,现在正在向开京进军,还不满十六岁的王楷,大惊失色!
    虽然王楷并没有见过江鸿飞,但灭掉大辽王朝和赵宋王朝、大败金国、吓得西夏将皇后都不要了的江鸿飞,他太如雷贯耳了。
    老实说,如果有自主权,王楷肯定不想得罪江鸿飞这个最有可能统一中原的凶人。
    只可惜,那时高丽王朝和金国签的是城下之盟,王楷哪有自主权?
    如今,江鸿飞派大元军兴师问罪来了。
    自知理亏的王楷,顿时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是战,还是和?亦或者跑?
    关键时刻,还是老谋深算的李资谦沉稳。
    李资谦知道,不管是战,还是和,亦或是跑,都得赶快调兵前来开京勤王救驾。
    所以,李资谦在第一时间就派心腹去西京,去调他亲信拓俊京控制的那十万用来防御金军再次南下的人马。
    紧接着,李资谦就进宫,来找王楷商量对策。
    同一时间,历仕高丽肃宗、高丽睿宗、以及王楷这一朝的三朝元老官至门下侍中的高丽名臣金富轼,高丽王朝著名诗人、翰林学士知制诰郑知常等,也都来到了王宫中,跟王楷商量如何解决这一突发事件?
    自古以来,遇到强敌来袭,要么战,要么和,要么走,基本上没有第四条路可以走。
    王楷君臣商量的其实也就是他们高丽王朝到底走哪条路?
    至于金国?
    大元军都打来了,谁还顾得上金人的想法,先过了眼前这关再说吧。
    当初,在金人打过来之前,李资谦已经架空了王楷,权倾朝野,把持朝政,一度还想废掉王楷自立为高丽王。
    金人来了之后,搞清楚了高丽王朝的政治情况,便帮王楷废掉了李资谦的两个女儿(也就是王楷的三姨母和四姨母),让她们成了王楷的两个废妃,又支持王楷娶了任元厚之女也就是现在的号为“延德宫主”的恭睿王后任氏。
    ——王楷的三姨母和四姨母虽然因为政治因素被王楷给废掉了,但因为她们从小就照顾王楷,跟王楷的感情极好,又两次从李资谦的手上救下过王楷的性命,所以,王楷只是废掉了她们妃子的名号,实际上她们依旧在王楷的后宫中生活。
    也就是说,在金人的支持下,王楷开始亲政,并得到了金富轼、郑知常等高丽大臣的支持,他们君臣甚至能跟李资谦分庭抗礼了。
    如此一来,李资谦也只能收起他之前的飞扬跋扈,好言好语地对王楷说:“大元军来袭,必因我高丽助金国攻打其国,而兴师问罪,此事万不可大意,否则将有灭国大祸也,依我看,不如派京军迎战,同时,教二军及相关人员做好西撤的准备。”
    过了最初的紧张,王楷突然觉得,大元军打来,对高丽王朝来说,可能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要是他们高丽王朝运作得好,来一招祸水东引,让大元帝国去找金国交战,他们高丽王朝就可以在其中大搞平衡之术,在夹缝中生存,完全可以用大元帝国来制衡金国,没准还能上下齐手,从中大捞好处。
    王楷一点都不觉得,他的想法太天真了,而是觉得这是一个天才的政治设想。
    王楷认为,只要高丽王朝将姿态放得够低,愿意向大元帝国称臣纳表,愿意向大元帝国支付战争赔款,大元帝国肯定会放过高丽王朝。
    王楷想起来了,江鸿飞每灭一国,必收其国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入自己后宫,肯定是一个极其好色之人,他可以送一千个高丽美人,不,送一万个高丽美人,给江鸿飞。
    “我高丽派兵攻打大元,乃事出有因,非朕所愿,江衍必能理解朕的苦衷,原谅朕这一次。”
    总之,王楷乐观地认为,只要他和高丽王朝拿出诚意来,就能说服江鸿飞和大元帝国不灭高丽。
    而王楷已经有被大元帝国勒索一大笔的觉悟。
    完美闭环。
    这么说吧,就像当初完颜宗望率领金军来攻打高丽王朝一样,只要能保住高丽王朝的江山社稷,王楷什么样的高额代价都愿意付出。
    这是李资谦和高丽王朝历代君主教给王楷的。
    也就是,草原王朝强盛,高丽王朝就向草原王朝称臣纳表;中原王朝强盛,高丽王朝就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表。
    这一直都是高丽王朝续存之道的不二法门。
    年轻人的城府就是不够,他们渴望表现自己,尤其是在他们以为自己有了好主意了之后,所以王楷忍不住将自己的主张和盘托出。
    听了王楷的想法,李资谦冷冷一笑,老实不客气地打击王楷的威望:“幼稚。”
    王楷很生气,他觉得,李资谦依旧在孩视他。
    李资谦没看王楷铁青的脸,而是直截了当地说:“大元不宣而战,来势汹汹,必有一举灭掉我高丽之意,岂能因小利小贿而止?”
    让王楷很意外的是,他的肱骨大臣金富轼竟然赞成李资谦的看法,他神情很凝重地说:“请陛下火速下诏给诸路京军,教他们速出,以汉江天险布防……”
    罗城位于临津江以西、汉江以北。
    金富轼的意思是,将高丽京军的六卫编为中、前、后、左、右五军,以前军和左军布置在罗城及临津江以西地区,以中军和右军前进至罗城东北长和洞、华藏洞地区,将后军及高丽京军的二军调入罗城,依托罗城固守待援。这样一来,高丽王朝既可以依托坚固的罗城固守,也可以控制汉江北岸和砂川河西岸,形成西起礼成江东至板门店长达数十里的防线。
    从金富轼的主张上来看,他明显没有王楷这么乐观,而是更倾向李资谦的想法,也就是,大元军来者不善,他们一定要谨慎应对。
    唯一不同的是,金富轼不同意,王楷撤出开京,逃往李资谦的儿女亲家拓俊京控制的西京。
    “以此布军,或可将大元军阻止在汉江以南,此乃我高丽万幸,若不能如此,教大元军渡过汉江,也可以此犄角之阵列寨于京师左右,或间隔五十里,或间隔三十里,结成连环营寨,以阻挡大元军,以卫都城。”
    “防御汉江必用宿将,若外戚、宰执亲旧、省院吏族之类,皆不可用。”
    “大元军以攻势凶猛闻名于世,恐京军难以应对,陛下可下令暨招十万望军,沿汉江修筑堡垒以作屏障。”
    金富轼乃新罗王室后裔,他早年曾出使过赵宋王朝,因诗文名扬中原,是一个中国通。他兄弟五人自幼熟读诗书,除了出家为僧的金玄湛以外,金富轼与其兄长金富弼、金富佾及弟弟金富辙皆以先后通过高丽王朝的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并且在高丽朝廷身居要职。
    在高丽王朝的一众臣僚当中,金富轼是对目前的形势看得比较清楚的一个。
    他知道,李资谦的提议,虽然夹杂着私货,但大方向是没错的。
    江鸿飞既然不远万里地派大军前来攻打高丽王朝,而且事先都不说一声,十有八九是有所图谋,多半是想将高丽王朝并入大元帝国的版图。在这种情况下,高丽王朝唯有展示出来让大元帝国忌惮的军事实力,才能让大元帝国改变初衷,否则高丽王朝可能就危险了。
    王楷没想到,一直支持他亲政的金富轼竟然改为支持起李资谦了。
    王楷很不高兴。
    还好,就在这时,以郑知常为首的西京两班的一众官员,坚决反对金富轼的建议。
    郑知常等西京两班的人之所以支持王楷的主张,可不是因为他们觉得王楷说得对,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大元军已经打过来了,眼看就要打到开京了,哪有集结军队、修筑堡垒的时间?还有既然要向大元帝国称臣纳表求和,何必再集结军队与大元帝国交战?若再兴兵,岂不又让大元帝国抓住把柄,指责高丽王朝毫无议和的诚意?
    再者,以金富轼为首的开京两班和以郑知常为首的西京两班一直在搞党争,这就跟赵宋王朝的变法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党争差不多,双方已经到了恨不得弄死对方的地步,因此,不管一方主张什么,另一方都肯定反对,根本不问对与错。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
    最后,还是得到了开京两班支持的李资谦占了上风,高丽朝廷决定派高丽京军去迎战大元军。
    不过,王楷和郑知常也没有完全认输,他们又派人带着大量的礼物去大元军中议和,劝大元军不要再进犯了,只要大元军肯停止进攻,什么事都可以商量……
    只可惜,王楷君臣商量的时间太长了,礼成港离开京也太近了,关键大元军进军得太果决了。
    结果,高丽京军好不容易才聚集起来三万多人马,还不等他们离开开京,大元军就杀了过来,并一战就击溃了他们,之后更是一举就攻占了罗城的外城。
    这时,王楷和郑知常派来议和的人也来到了李俊的军中,表明了高丽王朝想要议和的意思。
    李俊的态度很明确,高丽王朝要想议和,也不是不能谈,但必须得王楷和李资谦一块出城来跟他谈。
    使者回去跟王楷和李资谦说了李俊的要求。
    李资谦脸色铁青,不发一言。
    王楷痛哭流涕,直说:“哪有君主亲自去议和的道理?”
    有人劝王楷,赶紧趁大元军还没有完全占领罗城,杀出城去,逃到西京,再举全国之力卫国。
    有人劝王楷,赶紧派人再去议和,拖延下去,对高丽王朝肯定没有好处。
    还有人劝王楷,可以先对大元人虚与委蛇,施以缓兵之计,拖延个十天八天的,等拓俊京率领西京的那十万大军前来勤王救驾,就好解决此事了。
    不愿意出城的王楷,想采纳后者,也就是对大元军采取哄骗与拖延之策。
    不想,大元军攻占了外城之后,大元帝国的文官和政工干部立即就开始捕捉高丽王朝的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同时大张旗鼓地解放奴婢,并给平民和奴婢免债、分田、分粮,招募箕军。
    见此,王楷、李资谦全都暗道:“坏了,大元要破坏我高丽的统治基础!”
    与此同时,大元军和箕军将内城包围得水泄不透。
    见此,金富轼劝王楷和李资谦,不要再心存侥幸了,赶紧给内城中的民众发放兵甲,动员全民皆兵,准备跟大元军巷战。
    可郑知常等人却劝王楷和李资谦,巷战便是找死,为今之计,唯有议和才能救国。
    就是因为之前听了李资谦和金富轼主张的出战,才葬送了高丽京军的主力,进而致使罗城连一天都没防住就被大元军给攻破了。
    所以王楷想采纳郑知常的建议。
    未几,乐和亲自进城,对王楷和李资谦说:“我大元军此来,主要是我家皇帝陛下想问问二位,我大元与你高丽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高丽为何助纣为虐攻打我大元?今伐高丽元帅就在城外,还望你二人出城,给我大元一个交代。”
    王楷和李资谦跟乐和表示,只要不让他们出城,什么条件都好商量。
    乐和则表示,王楷和李资谦不出城,就是没有议和的诚意。
    金富轼挺身而出,直白地表示,大元军让王楷和李资谦出城,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兵不血刃地拿下罗城,保全高丽王朝二百多年的积累。
    金富轼还威胁乐和,一旦大元军攻打内城,他们就会烧毁位于内城中的所有粮仓和库房破釜沉舟,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绝不会让大元帝国得逞。
    见此,乐和当即就表示,如果王楷和李资谦不愿意出城议和也行,可以让金富轼去跟李俊谈谈。
    乐和又高度赞扬郑知常,认为郑知常的主张,才是为两国着想。
    见乐和看重郑知常,王楷当即就让郑知常亲自招待乐和。
    等郑知常陪着乐和去休息了之后,王楷和李资谦一商量,便任命金富轼为议和使,让金富轼代他们去议和。
    对此,看破乐和险恶用心的金富轼,心中一阵凄凉。
    可不去,别人又会说金富轼贪生怕死。
    没办法,金富轼只能交代王楷和李资谦,万万不可出城,不然高丽王朝必步赵宋王朝后尘。
    王楷和李资谦满口答应。
    金富轼猜得没错,他一出城,就让李俊给扣下了,议和什么的,根本就是假的。
    接下来,李俊再度要求王楷和李资谦出城,并摆出他们要是不出城,大元军和已经有五万之众的箕军立即就攻打内城的架势。
    根本就没有与高丽王朝共存亡之心的王楷和李资谦只能出城议和。
    临出城前,王楷任命郑知常为留守。
    不想,在乐和三寸不烂之舌的劝说下,已经看清楚高丽王朝必亡形势的郑知常,随后就率领内城中的军民投降了。
    高丽亡。
    ……

章节目录

仙侠版水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任鸟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任鸟飞并收藏仙侠版水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