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弄错了
李照沁被打断得突然,听到的话语更是突然,原来不是她所想的那样,孟十三并非不懂她所说的意思,而是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她顿了顿,还是忍不住多问一句:“那你是准备好了?”
“身为孟家女,该面对怎样的未来,不管是夫家,还是别的,我都有所准备。”孟十三对李照沁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谢谢你,敏敏。”
初次见面,李寿便助她取得夺回孟府大小姐地位的一半胜利,李照沁则在亲眼所见李寿待她确有不同之后,毫不犹豫地提醒她,作为太子妃的艰难,更甚的进一步作为中宫的不易。
堂兄妹俩,还真是如出一辙,都是她的贵人。
“倒也不必谢我,你没有认为我是想拆散你和太子哥哥就好。”李照沁自知自己说的那些话,若是想左些,怕是孟十三会对她产生误会。
“不会。”八字都没一撇,哪里来的拆散,李照沁的爽直,让孟十三也没再避而不谈,亦直言不讳道,“该我面对的,我不会退缩,该我接受的,我也不会认输。”
望着满枝头的桃簇簇,她不晓得原来的孟良辰为何偏爱桃,所有衣物所用物什,都是熏的桃香。
但不可否认,这娇艳的桃,她也觉得不错。
看了会儿,直钉在她脸上的目光依旧没有转开,她转眸对上李照沁的视线,看到李照沁满脸的不可置信:“怎么?敏敏被我吓到了?”
李照沁年长一岁,万千宠爱长大,个头高过孟十三许多,她看着比她矮比她小的孟十三,再次被突然到。
她突然意识到,或许孟十三懂的比她懂的要多得多。
她这番自以为是为了孟十三好的篇章,其实早被孟十三翻烂在肚子里,她却从听到孟十三亲娘早早病亡的那一刻起,怜悯心便泛滥得滔滔不绝。
想到连出自家府门都屈指可数的孟十三进了东宫,迟早得被后宫佳丽三千呕吐血,想到孟十三以这病弱的矮小身板,还不得被欺负得连血都没机会吐,便得直接升天。
更想到最重要的一点儿,她了解太子堂兄。
而至此刻,她发觉她的怜悯,于孟十三而言,是多余的。
“没有。”转瞬间,李照沁想到很多,“我只是觉得,以我了解的太子哥哥,他是不可能轻易动情的。连皇帝伯父都亲口与我父王赞叹过,太子哥哥就是天生的帝王,完美、公正、铁血,也可以说是无情。”
“帝王家,自来最无情,正常。”在孟十三的认知里,天家从古至今,都是血流成河之地。
“是正常,故而太子哥哥这般待你不同,才显得很不正常。”李照沁道出她在这件事儿中看到的疑点。
“那以敏敏对殿下的了解,觉得会是什么原因?”孟十三顺势问道。
李照沁想了想:“应该是某些与朝政民生有关的原因,太子哥哥自晓事起,心里、眼里、脑子里,尽是江山社禝、黎民百姓。”
孟十三轻嗯一声:“但有一件事儿,敏敏弄错了。”
“什么?”
“我与殿下,只是表兄妹,永远都是。”
“你没有……”
“我没有。”
李照沁沉默了下来,看着孟十三走出桃树下,走入诸女中间,主动走向曾家的两位小姐。
传闻不是说孟府大小姐自亲娘病故之后,便厌恶极了外祖曾家么,怎么会主动靠近曾家姐妹?
想到孟十三刚刚亲自在她面前辟谣的,并无倾慕太子哥哥之心一事儿,她刚起的疑问又没了。
传闻当真不可尽信。
时兰溪和项筝一直注意着桃树下单独说话的李照沁与孟十三,孟十三一走开,她们很快一同来到桃树下。
“郡主,孟大小姐是否真的痴心妄想要当太子妃?”项筝年岁在三人之中最小,自来最是藏不住话,一走近劈头便问。
时兰溪微启的唇瓣闻言,又抿成一线,她也是想问此问题。
李照沁如实摇头:“没有。”
“没有?”项筝可一百个不信,“怎么可能没有!她今日来参宴,明明就是冲着殿下来的!”
时兰溪亦附和道:“今日孟二小姐与董大小姐那一架,指不定也是她故意为之。为的便是后来的那一脚,让殿下看到她出的那一脚,来证明她其实并非全然病弱。”
李照沁赞成时兰溪的话,因着孟十三虽未正面承认过,却也在言语之中,间接说明孟十三就是有心让孟美景与董玲珑打上一架的,至于病弱,时兰溪说得也对,孟十三绝非表面上看起来的真的病弱。
李照沁尚未作声,项筝已然赞同道:“对,就是这样!可见心机之深!郡主可莫要被她骗了。”
“我问了,她说没有,我信。”李照沁并不想多做解释,只一句话就堵住了还想再劝她,别被孟十三病弱的外表蒙蔽了的两人。
言罢,她也重回到桌案中央,认真赏鉴起几名贵女已快完成的画作。
曾家自曾氏病故之后,也曾上门想要带走原来的孟良辰,想着亲娘已逝,亲爹已再娶,年幼的外孙女定然不会得到最好的照顾,岂料孟知年同意,孟天官孟老太太同意,却是孟良辰自己不愿。
听到宝珠说这一段时,孟十三无不可惜。
可惜当年才五岁的孟良辰,分不清谁是真心谁是假意,终是做了个错误的选择,以致长大后满怀绝望地死在及笄之年。
曾家女是当年孟老太太千挑万选才给次子择定的次媳,不仅容貌才情出众,品行脾性俱贤良,出身更是顶顶好的。
她的外祖父曾刲,乃都察院首官,正二品的左都御史,她的外祖母,则在当年她亲娘病逝不久,短短两年也跟着去了。
她有两个舅父,嫡出的大舅父曾凌颂,是她亲娘的长兄,任职于通政司,正四品的右通政,庶出的二舅父曾凌革,是她亲娘的次兄,外放于金陵,任正四品的知府。
长房一家都在京城曾府,于外祖父膝下尽孝,二房一家则跟着二舅父在任地金陵,甚少回京。
(本章完)
李照沁被打断得突然,听到的话语更是突然,原来不是她所想的那样,孟十三并非不懂她所说的意思,而是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她顿了顿,还是忍不住多问一句:“那你是准备好了?”
“身为孟家女,该面对怎样的未来,不管是夫家,还是别的,我都有所准备。”孟十三对李照沁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谢谢你,敏敏。”
初次见面,李寿便助她取得夺回孟府大小姐地位的一半胜利,李照沁则在亲眼所见李寿待她确有不同之后,毫不犹豫地提醒她,作为太子妃的艰难,更甚的进一步作为中宫的不易。
堂兄妹俩,还真是如出一辙,都是她的贵人。
“倒也不必谢我,你没有认为我是想拆散你和太子哥哥就好。”李照沁自知自己说的那些话,若是想左些,怕是孟十三会对她产生误会。
“不会。”八字都没一撇,哪里来的拆散,李照沁的爽直,让孟十三也没再避而不谈,亦直言不讳道,“该我面对的,我不会退缩,该我接受的,我也不会认输。”
望着满枝头的桃簇簇,她不晓得原来的孟良辰为何偏爱桃,所有衣物所用物什,都是熏的桃香。
但不可否认,这娇艳的桃,她也觉得不错。
看了会儿,直钉在她脸上的目光依旧没有转开,她转眸对上李照沁的视线,看到李照沁满脸的不可置信:“怎么?敏敏被我吓到了?”
李照沁年长一岁,万千宠爱长大,个头高过孟十三许多,她看着比她矮比她小的孟十三,再次被突然到。
她突然意识到,或许孟十三懂的比她懂的要多得多。
她这番自以为是为了孟十三好的篇章,其实早被孟十三翻烂在肚子里,她却从听到孟十三亲娘早早病亡的那一刻起,怜悯心便泛滥得滔滔不绝。
想到连出自家府门都屈指可数的孟十三进了东宫,迟早得被后宫佳丽三千呕吐血,想到孟十三以这病弱的矮小身板,还不得被欺负得连血都没机会吐,便得直接升天。
更想到最重要的一点儿,她了解太子堂兄。
而至此刻,她发觉她的怜悯,于孟十三而言,是多余的。
“没有。”转瞬间,李照沁想到很多,“我只是觉得,以我了解的太子哥哥,他是不可能轻易动情的。连皇帝伯父都亲口与我父王赞叹过,太子哥哥就是天生的帝王,完美、公正、铁血,也可以说是无情。”
“帝王家,自来最无情,正常。”在孟十三的认知里,天家从古至今,都是血流成河之地。
“是正常,故而太子哥哥这般待你不同,才显得很不正常。”李照沁道出她在这件事儿中看到的疑点。
“那以敏敏对殿下的了解,觉得会是什么原因?”孟十三顺势问道。
李照沁想了想:“应该是某些与朝政民生有关的原因,太子哥哥自晓事起,心里、眼里、脑子里,尽是江山社禝、黎民百姓。”
孟十三轻嗯一声:“但有一件事儿,敏敏弄错了。”
“什么?”
“我与殿下,只是表兄妹,永远都是。”
“你没有……”
“我没有。”
李照沁沉默了下来,看着孟十三走出桃树下,走入诸女中间,主动走向曾家的两位小姐。
传闻不是说孟府大小姐自亲娘病故之后,便厌恶极了外祖曾家么,怎么会主动靠近曾家姐妹?
想到孟十三刚刚亲自在她面前辟谣的,并无倾慕太子哥哥之心一事儿,她刚起的疑问又没了。
传闻当真不可尽信。
时兰溪和项筝一直注意着桃树下单独说话的李照沁与孟十三,孟十三一走开,她们很快一同来到桃树下。
“郡主,孟大小姐是否真的痴心妄想要当太子妃?”项筝年岁在三人之中最小,自来最是藏不住话,一走近劈头便问。
时兰溪微启的唇瓣闻言,又抿成一线,她也是想问此问题。
李照沁如实摇头:“没有。”
“没有?”项筝可一百个不信,“怎么可能没有!她今日来参宴,明明就是冲着殿下来的!”
时兰溪亦附和道:“今日孟二小姐与董大小姐那一架,指不定也是她故意为之。为的便是后来的那一脚,让殿下看到她出的那一脚,来证明她其实并非全然病弱。”
李照沁赞成时兰溪的话,因着孟十三虽未正面承认过,却也在言语之中,间接说明孟十三就是有心让孟美景与董玲珑打上一架的,至于病弱,时兰溪说得也对,孟十三绝非表面上看起来的真的病弱。
李照沁尚未作声,项筝已然赞同道:“对,就是这样!可见心机之深!郡主可莫要被她骗了。”
“我问了,她说没有,我信。”李照沁并不想多做解释,只一句话就堵住了还想再劝她,别被孟十三病弱的外表蒙蔽了的两人。
言罢,她也重回到桌案中央,认真赏鉴起几名贵女已快完成的画作。
曾家自曾氏病故之后,也曾上门想要带走原来的孟良辰,想着亲娘已逝,亲爹已再娶,年幼的外孙女定然不会得到最好的照顾,岂料孟知年同意,孟天官孟老太太同意,却是孟良辰自己不愿。
听到宝珠说这一段时,孟十三无不可惜。
可惜当年才五岁的孟良辰,分不清谁是真心谁是假意,终是做了个错误的选择,以致长大后满怀绝望地死在及笄之年。
曾家女是当年孟老太太千挑万选才给次子择定的次媳,不仅容貌才情出众,品行脾性俱贤良,出身更是顶顶好的。
她的外祖父曾刲,乃都察院首官,正二品的左都御史,她的外祖母,则在当年她亲娘病逝不久,短短两年也跟着去了。
她有两个舅父,嫡出的大舅父曾凌颂,是她亲娘的长兄,任职于通政司,正四品的右通政,庶出的二舅父曾凌革,是她亲娘的次兄,外放于金陵,任正四品的知府。
长房一家都在京城曾府,于外祖父膝下尽孝,二房一家则跟着二舅父在任地金陵,甚少回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