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李多祚失于保守
    李多祚到平州的时间比所有人预料得都要早,只了不到两日工夫。
    他根本就没带大军,只带着数百轻骑,星夜兼程而来。
    这一副架势,摆明了是不信任前线诸将,特意赶过来盯着,生怕前线将士再给他来个大的。
    李多祚一来便占据了丘静的刺史府大堂,当仁不让坐了主位,而赵既、阳玄基、燕匪石及宗怀昌等将领则依次就坐于下,气氛凝重。
    其人俨然要总结西峡石谷之战的经验教训,然后决定周军下一步的战略动向了。
    宗怀昌对李多祚的行为颇有微词,尤其不满他不带大军,不带粮草辎重。
    “大将军,您就是再急,也不该轻车简从来平州啊。您不带大军也就算了,为何连粮草辎重都没有,要知道我军经过苦战,正缺补给呀。”宗怀昌出列叫苦道。
    燕匪石亦在一旁愤愤不平地附和:“是啊,大将军。末将还以为你带大军前来,正可与契丹决一死战,一雪前耻,谁知……”
    言罢,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满脸失望。
    李多祚目光冷冷地扫过宗怀昌与燕匪石,心中暗自不悦。
    他都还没问罪二人战败之责,这两个败军之将反而责问起他了。
    他猛地一拍桌案,直指燕匪石,厉声道:“本将此行,正是怕军中还有像你这样的轻急浮躁之辈,这才到平州坐镇。”
    “一仗损了几万人马,怎么还不涨记性?”训斥完燕匪石,李多祚又将视线转向宗怀昌,“至于粮草辎重,自有后军押运,不会短了你们的。”
    赵既听明白了李多祚的意思,起身言道:“大将军的意思,末将明白了。您之所以不带大军,是怕带大军到平州,徒劳无功,损耗军资。”
    李多祚点了点头道:“承远深明吾意,徒劳无功不说,每日还要多走几百里运送军粮,靡费不少。反正仅以守城论,平州城内两万余人,足以拒敌。”
    赵既却皱起了眉头:“大将军的意思是要据守不出?”
    李多祚一副当然如此的表情:“这是自然,大军新败,就是想出兵,士气也成问题啊。”
    赵既拱手道:“大将军有所不知,探马来报,李尽忠本人坐镇营州,招徕四周夷人。靺鞨的乞四比羽、乞乞仲象已经反了,正协同孙万荣进犯辽东,局势危急。”
    “如果我军只是死守,无动于衷。一则坐视辽东失陷,二则放纵契丹坐大,三则无法向陛下交代,还望将军三思。”
    提及靺鞨叛乱,李多祚眼神微变,他毕竟是靺鞨人。
    虽然早先他利用自己的身份,设鸿门宴害死过不少靺鞨首领,平定过靺鞨叛乱,早已坐实了自己的靺鞨奸身份。
    但李多祚毕竟经历丰富,很快调整好心态,开言道:“话虽如此,我军新败,士气低落,不宜出战,为之奈何呀?”
    赵既见李多祚言语中有松动之意,加紧劝道:“大将军可调幽州之兵,加上阳老将军和我手中的骑兵,合计有三万多人。”
    “契丹人取辽东势必要分兵,我军可行围魏救赵之策,不说一战功成,总可以为辽东分担一些压力。”
    李多祚摇了摇头道:“太过冒险,如果这又是契丹人的诱敌之计怎么办?”
    赵既闻言,脱口而出:“正面硬碰硬,契丹还不是我军对手。如果契丹行诱敌之计,我军也可以变作佯攻。如果契丹果然分兵,则可顺势化虚为实,攻取营州。”
    李多祚听罢,再度陷入沉思,最终仍摇头拒绝:“不可行。若我有十万大军,或可如此行事,但我手中只有这点生力军了。”“一旦有个闪失,整个幽州以北防线大开,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平州至营州之间道路难行,变数太多,承远有些想当然了。”
    赵既见李多祚不肯答应,心中不禁泛起一丝遗憾与无奈。
    平州至营州途中虽然艰险,有东、西峡石谷这样出名的险地,但此番契丹人为壮大实力,主动后撤,岂非主动放弃了这些险峻之处?
    现在不去占领,龟缩在平州城,等契丹人回过神来,重新据险而守,要突破这些地方,就不知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了。
    赵既能理解李多祚的决策,因为以目前的周军实力,即便契丹人分兵,攻下营州也不现实。
    可能性最大的结果,便是孙万荣见周军进犯营州,率军回援,解了辽东之围,或者分兵回援,缓解辽东的压力。
    但这么做对李多祚来说,只有苦劳,没有功劳,还要冒巨大的风险,自然不合算。
    李多祚稳则稳矣,但是任大军主帅,统筹全局,似乎还是差点意思。
    该说不说,赵既约莫是沾了姓赵的光,论纸上谈兵,似乎很有两把刷子。
    如果赵既有大军的指挥权,这次梭哈上去,能开无双打赢,攻陷营州,活捉李尽忠,那就是一代名将模板!
    当然,更可能是平庸地佯攻,无事发生。可这样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无伤大雅。
    可惜大军主将是李多祚,打碎了赵既的幻想。
    李多祚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宣告:“本将已决心已定,即刻向朝廷求援,各军要固守城池,不得擅自出击,违令者,军法无情!”
    宗怀昌现在只想着避战保命,自然没有异议。
    阳玄基倒是饶有兴致地看着赵既和李多祚争论,他心中更赞同赵既一些。
    赵既与燕匪石都是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俯首听命。
    军议散后,阳玄基找到了赵既笑吟吟道:“大将军没有听伱的建议,承远是否心中不服气?”
    赵既轻轻摇头,苦笑中带着几分释然:“大将军脾气不错,没有以势压人,连燕、宗二位将军都能说话,称得上容人有量。我没有什么不服,只是觉得有些可惜罢了。”
    阳玄基闻言,点头道:“承远的建议,老朽觉得是对战局有利些,当然,李大将军的决策只是保守些,也不能说错。”
    言罢,他话锋一转,又笑眯眯地问:“承远是否想将前线之事,以书信寄与狄公啊?”
    赵既稍稍感到讶异,随即点头承认道:“正是,前线情形,军报中未必清楚,我正欲向狄公道明军情。另有许多条陈,也都一并附在上面。”
    阳玄基不禁失笑道:“承远啊,你真是深得狄公真传,年纪轻轻,倒操起那些宰辅、阁老的心了。”
    赵既闻言有些脸红:“惭愧,老将军见笑了,位卑未敢忘忧国。往大了说,此战关乎万千将士的生死存亡,天下百姓的安宁。”
    “往小了说,关系到自己身家性命,曹仁师之事犹在眼前,再怎么用心也不为过。”
    阳玄基闻言,面色一肃:“承远说得是,陛下此番肯定还要调兵遣将,只是她不通军事,还需要狄公多多规劝匡正啊。”
    赵既不禁哑然,只当没听到最后一句。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神探狄仁杰之平行武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寒水不归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寒水不归流并收藏神探狄仁杰之平行武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