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祭礼结束
    机灵的小豆子知道一般父母对子女的期待。
    因为阿霜可没少在她面前提起父母的唠叨。
    唠叨如何不满意阿霜的表现。
    一个劲儿的逼着阿霜一定要成为父母最大的骄傲。
    小豆子只是将阿霜的苦恼移接木的表达出来。
    没想到张玲的脸上就挂起了满意的笑容。
    正当小豆子赞叹天下的父母都是一个样儿时候。
    张玲却一手轻捏了一下小脸蛋问:
    “傻孩子,你可知道成为父母最大的骄傲都应该做什么?”
    小豆子习惯性的摸摸耳垂说:
    “学习好!”
    这个回答可是学校所有老师所灌输的标准答案。
    于是有点难为情的叫了一声“妈妈”。
    上面挂小弓箭是代表男孩,布郎铛是代表女孩。
    将室内供桌抬至室外神树前将祭品用具等重新摆好,叩首祝告后开始领牲省牲,仪式略同朝祭。
    用猪祭,此时即可以分食祭肉,仪式略同朝祭。
    但其祭祀多单独举行。
    “既然你们都是好朋友。只要阿霜的父母同意,阿姨我自然也是欢迎的。”
    她倒是规矩的拿了正确的布郎铛。
    李氏家族的祭祀活动已然结束。
    萨满围着供桌和柳枝诵唱换索神歌。
    以前是每年都要更换一次索绳,线要向九家要,有白、青、兰、三种颜色,搓成一股绳。
    小豆子狡辩的抓住李想的胳膊摇晃着解释说:
    “爸爸,我懂我懂!人家就想知道小弓箭到底能不能玩?你快告诉我嘛。”
    仪式一般至中午即结束。
    一旁的李想听出来。
    话说“换索”,顾名思义就是指更换身上带的旧索绳,换戴新的索绳。
    张玲以柳枝蘸净水遍洒之,以彩线各套其颈。
    于是他向前走了两步,在小豆子抱住张玲的瞬间,李想就清楚的感受到她的两只手,也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族中某家生孩子时,都要禀报族长并作标记于索绳上,索绳记录着家族的人口数量。
    族众男女拿着代表男孩的小弓箭,代表女孩的布郎铛,在萨满歌舞祝祷下纷纷将信物挂在索绳上,祈求福绥。
    更像是在为他们这幸福的一家人送祝福。
    小豆子的心思被张玲直接说了出来。
    阿霜很不凑巧的就是那个经常被要求请家长的。
    其所用之糕饼,通常以九为数,或每盘九罗每罗九个,俗称“九罗饼”。
    没想到小豆子依旧像个男孩子一般对小弓箭最有兴趣。
    “我知道孩子你这么说就想获得更多的爱。但你当知想得到爱就要先学会自爱,时刻懂得维护自己的形象。”
    张玲微笑着点点头接着说:
    “妈妈只希望孩子你健康活着,将来更能自力更生。但要说为你感到骄傲,那要说的点就很多了。比如,小豆子你能跌倒自己爬起来不哭了,有自己的坚持的目标了,懂得关心父母了等等。”
    于是充满了好奇心看向张玲。
    翌日清晨。
    口中还不停的赞扬张玲妈妈的好。
    “爸爸,你放心!举办仪式的时候,妈妈如果忘记了,小豆子一定会提醒的。”
    而是有人站在终点线上呐喊着让你快跑。
    上供行礼毕。
    小豆子就激动大喊:
    “妈妈,你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
    机灵的小豆子故意打马虎眼介绍道:
    “妈妈,你不认识了吗?这位可是小豆子最要好的朋友阿霜啊。阿霜,别愣着,快向我妈妈打招呼。”
    “小豆子,你是不是该给妈妈一个解释呢?”
    三人的心再一次凑得这么近。
    享堂区。
    而李想却当头浇了一盆凉水道:
    张玲充满爱意的手抚摸着小豆子脸庞说:
    李想说完长叹了一口气。
    而张玲伸手摸了摸小豆子的小脸蛋,浮现出几分自豪的笑容说:
    “反正只要知道小豆子是妈妈的女儿。你以后生活里每一次成长,也都会让妈妈很容易感到骄傲的。没办法,妈妈喜欢小豆子,很多时候骄傲的点就会很低。”
    然后,将其前次祭祀所用旧索,从子孙绳上取下(仪式后统一焚化),再领取树枝上所挂新索戴于颈上,再叩首退下。
    但兴许阿霜太过于喜欢小弓箭了。
    至此!
    一旁的李想也严肃认真的看向她。
    李氏家族的原始索绳,上面挂满了小弓箭和布郎铛,由于年代久远,已抖落不开了,索口袋的布也变成黑色了。
    搭在小孩脖子上打个交叉节,不系扣,锁绳即是索线,只是在祭祀时戴一下,平时放在索口袋里。
    张玲在李想的帮助下,将昨日事先看好的小柳树(不得用其他杂树),砍了带回。
    当时的张玲仅仅以为这两个孩子意外摔倒而已。
    学校里的老师更是将这个标准答案演绎到了极致。
    李想来到张玲身边带着几分歉意说:
    “玲儿,我来了。不好意思,我已经提前往这里赶了,可是路上还是有点堵。”
    李想就像个专门研究民族文化的专家。
    他怀里的小豆子伸手示意要抱抱张玲。
    此外,按俗女孩出嫁时要从索绳上把自己的索摘下来,即所谓“摘索”。
    用从福寿双全的九家所要五色彩线捻成,挂在树枝上,在西墙神位前供桌上,摆糕饼、香碟、酒等。
    神职人员吃完晚饭后,开始净屋子、扫院子,将祭礼期间吃下的猪骨等杂物一起向南送出百步外扔掉,回来时不能再进神堂,萨满在院门外磕三个头后才能离开。
    当然这里终点线的他们,并不只有单纯意义上的学生。
    当看到张玲微笑着冲她点头说:
    “孩子请不要把你的情绪和努力,全都托付给学习。学习是很重要,但体验生活更重要。学习这种事,问心无愧就好。妈妈只要知道这已经是你最大的努力了。自然也会感到骄傲的。”
    只要学生学习好,即使学生行为再如何恶劣,也是可以被老师谅解,甚至是赞赏的。
    殊不知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有些害怕的被李想看到,想要伸手抢夺,并暂时藏在不宜被发现的地方。
    不曾想在次日接小豆放学的时候,亲眼看到小豆子的好朋友阿霜,手里竟拿着一个熟悉的小弓箭。
    张玲则表现出几分溺爱,摸着小豆子的脑袋说:
    “好好好,我们的小豆子最是聪明了。”
    但凡学生学习不好,哪怕一个无心的举动,也会让老师暴跳如雷,动不动就要让你把家长请过来,并连同家长一番教育。
    张玲这是把小豆子视如己出了。
    他就一直在为张玲普及一些关于换索的知识。
    误认为小豆子要收回送给她的小弓箭。
    因为张玲这是解放了她的天|性。
    所以起跑线上的孩子,在终点线上他们看来,本来就是一个乐子。
    李想又笑眯眯看向蹦跳的两个小姑娘问:
    “我好像错过了什么高兴的事?看把她们高兴的。”
    如以鸡、鱼等为供品,则蒸(煮)熟装于盘内供之即可。
    清乾隆年以前满族不修谱,各民族均以索绳记录本族人口繁衍情况,因此称索绳为无字家谱。
    张玲所说的这些对小豆子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
    萨满从祖宗板下面取下索口袋,打开抽绳,取出子孙绳,将索绳一端固定在室内西墙神位的祖宗板北头扬手架上(或拴在挂子孙口袋之处);
    远处的雀鸟同时发出欢快的鸣叫声。
    张玲听着乖巧阿霜的话语,只能暂时把小豆子的事情押后,随即挂起温柔的笑容回答道:
    锁为彩线打成之粗绳,沿缝夹以五色布条,悬其一端于隅之钉上,拖之门外左侧柳树枝头而系之,下陈黄米粉团及煮熟小鱼各一碗,向之跪拜,是为拉锁。
    近到能够听到彼此的心跳一同律动。
    张玲微微一笑的说:
    “学习好,确实可以让你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傲。但并不是成为父母骄傲的唯一路径。”
    所换之新索或三天后、或于祭祀结束后摘下,系于索绳上。
    小豆子有点儿不敢相信的看着张玲问:
    “妈妈,这是真的吗?”
    “阿姨,你好!我是阿霜。听小豆子说今日她要到新家生活了。阿霜就是想问,我能一起去参观参观吗?”
    从昨天获悉要让张玲主持换索仪式。
    需换索者(一般为十五岁以下儿童)依次到供桌前向神树叩头。
    于祭祀开始之前栽于院中东南方向立,上面挂上红黄兰白纸条和水团子。
    只是与扮相帅气的小姑娘互相掩护的偷拿索绳上小弓箭。
    这仿佛象征着他们就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
    且只取下旧索而不再换戴新索。
    待全部戴完后,以所供之“九罗饼”分食。
    在平常日子里,它的神位是在西墙祖宗匣北侧,挂在索伦杆上一尺多长的黄布口袋,俗称“子孙口袋”或“妈妈口袋”。
    (注意:若因经济条件所限,也有很多家族用家禽或鲤鱼作供品。)
    主祭人张玲率众人向西墙神位叩头上香祷告毕。
    “什么意思?”小豆子问。
    (注意:这棵柳树俗称“神树”或“娘娘树”等)。
    也有的将饼煮(蒸)熟后,夹于神树枝叉上,使小儿抢食,俗称为“抢福”。
    也是为了避免张玲在换索仪式的时候,不至于什么都不懂的手忙脚乱。
    小豆子听着这里,瞬间感到自己比阿霜幸福多了。
    感觉能分分钟的就令张玲妈妈活在无限的骄傲里。
    待肉熟后仍摆件拿件上供行礼,亦与朝祭略同。
    所以很多家长拼命的让孩子把所有情绪与努力都托付给了学习。
    于是只能再三交代让张玲到时候多看几眼小豆子。
    小豆子又恰好看到阿霜手中的小弓箭。
    在满族萨满教祭祀中,有一位始祖母女神,叫“佛托妈妈”和“柳枝祖母”。
    她冲着李想笑着点点头,接着对小豆子说:
    “要知道对父母来说,从孩子你身上发现值得骄傲的事很多。不是只有为了功成名就,从而奋力学习好这一个选项。当然更不是局限在大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竟在张玲这里没有获得满分。
    于是小豆子拉着阿霜的手欢快的原地蹦跳了起来。
    此刻!
    直接与小豆子扯拽中不慎把小弓箭掉在了李想的脚边。
    李想无奈!
    只因总有句话激励着无数家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以新彩线换童男女脖上所带之旧彩线则为换索。
    索口袋是用1尺黄布缝成的,上口穿上绳能收回,里面装有一条长绳,约十多米长。
    认为回答是标准答案的小豆子。
    张玲一脸严肃的指着小弓箭说:
    小家伙的目的很简单!
    自然是想让张玲忽略她从宗祠拿出小弓箭的事情。
    张玲微微一笑的回答道:
    “没事,我也刚来。”
    族中小孩争抢水团子吃讨吉祥。
    一旁小豆子的耳朵都听出了老茧,带着几分天真的口吻说:
    萨满将索绳收回索口袋,仍旧挂在祖宗板下。
    张玲说:
    “孩子,你既然想成为父母的骄傲,那就更要学会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然后才能展示给父母。”
    还有你我一直忽略的资本。
    再将祭猪捆缚置神树旁。
    因为阿霜的父母每天让阿霜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里。
    以上常识,李想每说一条都会询问:
    “玲儿,我说的这些你还有哪些细节不懂?不懂就说出来。我可以再为你细细讲一遍。”
    或每盘九个,共九盘。
    “嗯嗯,我们的小豆子是厉害!都说了好几遍,闺女你到时候一定要拿布郎铛。你却对小弓箭情有独钟的,总是挂在嘴边说个没完。”
    率先察觉李想到来的阿霜提醒了小豆子。
    不过,小豆子果然在这个换索环节出现了意外。
    索口袋在清初时都一直保存在穆昆达(即族长)家中。
    另一头顺着子孙杆子(棚杆、悠摇车的杆)扯到院中所载柳树枝上,再将新备“求福索”。
    如系为女儿出嫁摘索,祭猪等供品由女婿家提供。
    在院中放一供桌。
    小豆子可比像阿霜一样的同学们幸福多了。
    献祭叩头时,由张玲率领应换索的儿童行三叩头礼,也有的是全体祭祀者均参加。
    小豆子似懂非懂的应承了一句“哦”。
    阿霜很听话的配合的鞠躬道:
    于是带着幸福的笑容冲着张玲又叫了一声“妈妈”。
    李想看到小弓箭,立刻收敛了笑意,随即一脸严肃的俯身捡起道:
    “小豆子,这是怎么回事?你今儿必须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要知道在离开宗祠之前,李想再三对小豆子说。
    只拿属于他们的东西离开,属于宗祠的东西绝对拿。
    而小豆子当初可是信誓旦旦的表示完全遵守李想的话。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替身男友扶正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邺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邺舜并收藏替身男友扶正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