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身份改变
曹嵩如饿死鬼投胎般的吃相,让袁熙觉得,就是放口生猪在曹嵩面前,他也能活吞了下去。
最后曹嵩将桌上的食物几乎吃的干干净净,撑得翻起了白眼,此时几名小妾这才敢走过去,默默拿起丢在曹嵩桌上的骨头舔舐了起来。
袁熙见了,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对于完全依附于男子的女子来说,男子发达,女子富贵,男子落魄,女子乞食。
现在曹嵩落到如此境地,这几名小妾所能做到的全部,便只是这样而已。
袁熙突然不想待下去了,他临出门时,曹嵩犹然打着饱嗝,说不出话来。
袁熙上了马车,心中有些满意,但也有些遗憾。
环氏身份的问题倒是解决了,曹宪三姐妹却有点麻烦。
因为虽然有曹嵩背书,环氏被赶出了曹家,但是先前曹宪三姐妹随环氏被曹操所得时,改姓曹氏,作为继女。
将子女驱逐出族,是要族长同意的,曹嵩现在已经不是族长,所以只能将此事暂且搁下了。
好在几个无足轻重的继女,曹操应该也也不会和袁熙计较便是了。
袁熙回到府中,将消息告诉环氏,一旁曹宪曹节姐妹又惊又喜。
但出乎袁熙预料,但环氏却有些神色犹豫。
他心道这就怪了,难不成环氏不想离开曹家不成?
他开口道;“夫人有什么顾虑不成?是否不愿离开曹家?”
环氏支开曹宪姐妹,顿首道:“妾深感公子之恩,离开曹家乃是日夜所思。”
“但妾当初所虑,便是三个女儿的安危,想要将其托付给公子,至于妾本身的处境,倒没有如何考虑。”
“如今公子干冒风险,将妾解救出来,但妾怕引起流言蜚语,对公子声誉不利。”
袁熙明白环氏的意思,先前自己将环氏母女带入自己宅邸时,邺城之中就有关于自己母女通吃的流言,传得很是不堪。
如今他将环氏从曹家里面带了出来,估计这种谣言会更加甚嚣尘上,大大损害他解救边让家眷的名声。
他开口道:“夫人不必多虑,你是曹宪的之母,我也不可能弃夫人于不顾。”
“夫人的身份,我已经有了安排,到时候必然会止息这些流言。”
环氏却是会错了意,以为袁熙想让她改嫁给世家大族之人,便低声道:“妾经此事情,已经决定独孤此生,绝不会再嫁任何人。”
袁熙听了,失笑道:“夫人只怕想错了,还请勿忧,顺其自然即可。”
环氏听了,这才放下心来,轻轻点了点头。
她送走袁熙,心里颇不平静,终于逃出了曹家那个虎狼窝,要说不高兴,是不可能的。
但是想到之后母女的命运,便要牢牢绑定在袁熙这一支上面,她的心情便有些复杂。
这些日子她看下来,袁熙还真的是对年轻女郎不怎么感兴趣。
且不说那吴昭已经二十多岁了,她还听曹宪说,易京之战后,袁熙还把公孙瓒的遗孀侯氏带进府里了!
袁氏和公孙氏这么大的仇,袁熙都能保下侯氏,这其中肯定是了不少代价。
环氏听说吴昭先前也是寡妇,又想到侯氏的境遇,她觉得找到了两人的共同点。
袁熙没对年轻女郎下过手,由此看来,袁熙很可能喜欢的不是人妻,而是年长的寡妇!
环氏越发觉得自己的想法贴近真相,她有些心慌,手不由自主抬了起来,压住因震惊而不停起伏的胸口。
袁熙要是知道环氏的想法,只怕会吐血三升,不过他现在已经无暇顾忌这些细枝末节。
因为自从他进入邺城后,接下来走的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个目标的达成,都需要很多条件的配合,才能最终导向他想要的那个结果。
但越是精巧的计策,环节越多,越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变数。
袁熙时常用前世玩俄罗斯方块时的一句话警醒自己,用来摒除妄图控制一切变数的膨胀心态。
犯下的错误会累积,而获得的成功会消失。
每走一步,都是崭新的开始,每个微不足道的错误,都可能会前功尽弃。
如果其他人都像木桩一样,呆呆地等他布局,那自然会容易得多,可惜不可能,每个人都不是傻子,也不会甘当棋子,所有人都想坐到棋盘前面来。
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袁熙过继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整个过程平平无奇,袁绍作为族长主持仪式,虽然远在豫州的袁术,并不会承认袁绍的家主地位。
袁家所有的男丁几乎都到场了,在场作为见证的,还有冀州数个世家大族的族长。
当看到自己的名字从族谱上被修改到袁基这一支,袁熙心情颇为复杂。
算了,换个爹就换吧,重生的时候又不是没换过。
他走到袁基的牌位面前,依照礼仪跪拜,上香,祝词。
等他起身后,一切看似相同,但一切便已完全不同。
从此之后,他便和袁绍断绝父子关系了。
他转向袁绍,躬身道:“拜见家主。”
袁绍张了张口,最后只是微微点头,说道:“贤侄不必多礼。”
袁熙感到身体有些僵硬,但又有些轻松。
从此之后,他不再受到袁绍的庇护,但同时也少了一条枷锁。
不过他现在是个孤儿,婚事可以自己说了算了。
他转过头,看向心思各异的众人,他明显看到,袁尚嘴角露出一丝意义不明的笑容。
袁熙上前捧起袁基的牌位,端端正正放在胸前。
之前袁基这一支绝后,牌位寄放在袁氏祠堂,如今既然袁熙续上了这一支,便要将牌位带回去供奉。
他迈出祠堂,走到院落里,那边早已经占满了人。
除了袁绍的谋士将领外,袁熙的人也都到了。
赵云,太史慈,郭嘉,田豫,孙礼,虽然看上去人不多,但放在后世来看,谁也不敢小视这股力量。
众人见到袁熙出来,纷纷上来道贺,现在袁熙的身份,不再是袁绍庶子,而是太仆袁基嫡子,安国庭侯的继承人!
算来袁基还是袁绍和袁术的兄长,无论从辈分还是身份来说,都不容小视。
同时众人也纷纷交口称赞袁绍义举,经此一事,袁绍起码在明面上洗去了袁隗袁基之死的污点,至于众人私下怎么想的,那就无关紧要了。
而与袁绍部属不同的是,袁熙部属赵云等人,明显更有种如释重负的神情,因为从此之后,他们便可以名正言顺奉为袁熙主公,而受袁家的辖制也大大减少!
郭嘉的眼中,更是闪动着不一样的意味,隐隐透出些野心的光芒。
袁熙向众人微笑点头示意,心中充满了自豪。
这是他重生以来,所做的最为重大的一件事,为此他殚精竭虑,做出了许多努力和让步,方才心想事成。
从吕布到曹操,从刘备到公孙瓒,从青州到冀州,从徐州到兖州,他亲力亲为,涉险境,上战阵,浴血搏杀,让出功劳,只为今日改换门庭。
不过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接下来的一段时日,他可能要被分走许多应得的好处了。
果然到了次日,袁绍处便来人让他过去,商议易京之战后,授取幽州官职的事情。
袁熙赶到时,发现人整齐地离谱,不仅刘氏和袁谭袁尚都在,一众谋士包括刘和竟也到了。
等袁绍说出袁氏对幽州的安排后,袁熙虽然早有预料,但有些官职人员还是让他有些惊讶。
以至于袁熙一时间搞不清楚,到底袁绍是想帮自己,还是想压制自己。
作为易京之战前后的功臣,袁绍表面上也没有亏待袁熙,向那仍在逃难,不知在何处的汉庭上表,表奏袁熙为幽州刺史。
这代表袁熙就此有名号执掌幽州事务,虽然到目前为止,袁熙连一个涿郡的一半地盘都没占据。
然后就是刺史副手官职,最重要的前几个只为,都没给袁熙嫡系的人,全部安插上了袁绍的人。
治中从事许攸,别驾从事兼兵曹从事沮授,簿曹从事刘和!
许攸实际是袁尚的人,这第一副手的位置,等于是袁尚在幽州安插的亲信。
袁熙听到这里,心里隐隐有所不快,要是换个清廉正直的人也就罢了,换成许攸这种人,不仅会大捞好处,还会安插贪腐亲信,幽州岂不是要乌烟瘴气?
至于沮授就更有意思了,这是明升暗降,让沮授彻底淡出了冀州权力圈子,等于是被袁绍发配了!
怪不得沮授后期牢骚那么大,看来袁绍早就打定主意削弱冀州士族的势力,为袁尚让路了。
当然,明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幽州接下来将战事连连,需要沮授这种战阵经验丰富的谋士坐镇。
袁熙却是心里乐开了,这是生怕我挖不动沮授这块砖,还专门撬松了让我挖?
这不是亲爹,什么是亲爹啊?
然后就是刘和。
说到底,刘和这个身份实在尴尬,自从刘虞死了之后,刘和的利用价值就消失了。
但将其留在邺城,袁绍又怕别人非议他囚禁汉庭宗室成员,所以将这烫手山芋弄出冀州是最理想的。
这样一来,幽州这地方,就成了边缘人士的流放地了。
这就体现袁绍极为矛盾的心思,袁熙过继之后,袁绍即想让袁熙发挥作用,还同时要提防他,所以又安插了不同立场派系的人进去。
就像后世的官场一样,将各怀心思的人放到一起,虽然不至于坏事,但也很难干成大事。
腹诽归腹诽,袁熙还是恭敬地低头道:“一切听从使君安排。”
袁绍也觉得这安排有些过分,但一个强大的幽州,目前并不符合他培养袁尚的步伐。
毕竟袁熙这一年来的表现,实在出乎他的意料,所以也暂时行此权宜之计,委屈下袁熙了。
他开口道:“既如此,贤侄还有什么要求?”
袁熙抬起头:“回禀使君,我准备成婚。”
(本章完)
曹嵩如饿死鬼投胎般的吃相,让袁熙觉得,就是放口生猪在曹嵩面前,他也能活吞了下去。
最后曹嵩将桌上的食物几乎吃的干干净净,撑得翻起了白眼,此时几名小妾这才敢走过去,默默拿起丢在曹嵩桌上的骨头舔舐了起来。
袁熙见了,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对于完全依附于男子的女子来说,男子发达,女子富贵,男子落魄,女子乞食。
现在曹嵩落到如此境地,这几名小妾所能做到的全部,便只是这样而已。
袁熙突然不想待下去了,他临出门时,曹嵩犹然打着饱嗝,说不出话来。
袁熙上了马车,心中有些满意,但也有些遗憾。
环氏身份的问题倒是解决了,曹宪三姐妹却有点麻烦。
因为虽然有曹嵩背书,环氏被赶出了曹家,但是先前曹宪三姐妹随环氏被曹操所得时,改姓曹氏,作为继女。
将子女驱逐出族,是要族长同意的,曹嵩现在已经不是族长,所以只能将此事暂且搁下了。
好在几个无足轻重的继女,曹操应该也也不会和袁熙计较便是了。
袁熙回到府中,将消息告诉环氏,一旁曹宪曹节姐妹又惊又喜。
但出乎袁熙预料,但环氏却有些神色犹豫。
他心道这就怪了,难不成环氏不想离开曹家不成?
他开口道;“夫人有什么顾虑不成?是否不愿离开曹家?”
环氏支开曹宪姐妹,顿首道:“妾深感公子之恩,离开曹家乃是日夜所思。”
“但妾当初所虑,便是三个女儿的安危,想要将其托付给公子,至于妾本身的处境,倒没有如何考虑。”
“如今公子干冒风险,将妾解救出来,但妾怕引起流言蜚语,对公子声誉不利。”
袁熙明白环氏的意思,先前自己将环氏母女带入自己宅邸时,邺城之中就有关于自己母女通吃的流言,传得很是不堪。
如今他将环氏从曹家里面带了出来,估计这种谣言会更加甚嚣尘上,大大损害他解救边让家眷的名声。
他开口道:“夫人不必多虑,你是曹宪的之母,我也不可能弃夫人于不顾。”
“夫人的身份,我已经有了安排,到时候必然会止息这些流言。”
环氏却是会错了意,以为袁熙想让她改嫁给世家大族之人,便低声道:“妾经此事情,已经决定独孤此生,绝不会再嫁任何人。”
袁熙听了,失笑道:“夫人只怕想错了,还请勿忧,顺其自然即可。”
环氏听了,这才放下心来,轻轻点了点头。
她送走袁熙,心里颇不平静,终于逃出了曹家那个虎狼窝,要说不高兴,是不可能的。
但是想到之后母女的命运,便要牢牢绑定在袁熙这一支上面,她的心情便有些复杂。
这些日子她看下来,袁熙还真的是对年轻女郎不怎么感兴趣。
且不说那吴昭已经二十多岁了,她还听曹宪说,易京之战后,袁熙还把公孙瓒的遗孀侯氏带进府里了!
袁氏和公孙氏这么大的仇,袁熙都能保下侯氏,这其中肯定是了不少代价。
环氏听说吴昭先前也是寡妇,又想到侯氏的境遇,她觉得找到了两人的共同点。
袁熙没对年轻女郎下过手,由此看来,袁熙很可能喜欢的不是人妻,而是年长的寡妇!
环氏越发觉得自己的想法贴近真相,她有些心慌,手不由自主抬了起来,压住因震惊而不停起伏的胸口。
袁熙要是知道环氏的想法,只怕会吐血三升,不过他现在已经无暇顾忌这些细枝末节。
因为自从他进入邺城后,接下来走的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个目标的达成,都需要很多条件的配合,才能最终导向他想要的那个结果。
但越是精巧的计策,环节越多,越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变数。
袁熙时常用前世玩俄罗斯方块时的一句话警醒自己,用来摒除妄图控制一切变数的膨胀心态。
犯下的错误会累积,而获得的成功会消失。
每走一步,都是崭新的开始,每个微不足道的错误,都可能会前功尽弃。
如果其他人都像木桩一样,呆呆地等他布局,那自然会容易得多,可惜不可能,每个人都不是傻子,也不会甘当棋子,所有人都想坐到棋盘前面来。
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袁熙过继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整个过程平平无奇,袁绍作为族长主持仪式,虽然远在豫州的袁术,并不会承认袁绍的家主地位。
袁家所有的男丁几乎都到场了,在场作为见证的,还有冀州数个世家大族的族长。
当看到自己的名字从族谱上被修改到袁基这一支,袁熙心情颇为复杂。
算了,换个爹就换吧,重生的时候又不是没换过。
他走到袁基的牌位面前,依照礼仪跪拜,上香,祝词。
等他起身后,一切看似相同,但一切便已完全不同。
从此之后,他便和袁绍断绝父子关系了。
他转向袁绍,躬身道:“拜见家主。”
袁绍张了张口,最后只是微微点头,说道:“贤侄不必多礼。”
袁熙感到身体有些僵硬,但又有些轻松。
从此之后,他不再受到袁绍的庇护,但同时也少了一条枷锁。
不过他现在是个孤儿,婚事可以自己说了算了。
他转过头,看向心思各异的众人,他明显看到,袁尚嘴角露出一丝意义不明的笑容。
袁熙上前捧起袁基的牌位,端端正正放在胸前。
之前袁基这一支绝后,牌位寄放在袁氏祠堂,如今既然袁熙续上了这一支,便要将牌位带回去供奉。
他迈出祠堂,走到院落里,那边早已经占满了人。
除了袁绍的谋士将领外,袁熙的人也都到了。
赵云,太史慈,郭嘉,田豫,孙礼,虽然看上去人不多,但放在后世来看,谁也不敢小视这股力量。
众人见到袁熙出来,纷纷上来道贺,现在袁熙的身份,不再是袁绍庶子,而是太仆袁基嫡子,安国庭侯的继承人!
算来袁基还是袁绍和袁术的兄长,无论从辈分还是身份来说,都不容小视。
同时众人也纷纷交口称赞袁绍义举,经此一事,袁绍起码在明面上洗去了袁隗袁基之死的污点,至于众人私下怎么想的,那就无关紧要了。
而与袁绍部属不同的是,袁熙部属赵云等人,明显更有种如释重负的神情,因为从此之后,他们便可以名正言顺奉为袁熙主公,而受袁家的辖制也大大减少!
郭嘉的眼中,更是闪动着不一样的意味,隐隐透出些野心的光芒。
袁熙向众人微笑点头示意,心中充满了自豪。
这是他重生以来,所做的最为重大的一件事,为此他殚精竭虑,做出了许多努力和让步,方才心想事成。
从吕布到曹操,从刘备到公孙瓒,从青州到冀州,从徐州到兖州,他亲力亲为,涉险境,上战阵,浴血搏杀,让出功劳,只为今日改换门庭。
不过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接下来的一段时日,他可能要被分走许多应得的好处了。
果然到了次日,袁绍处便来人让他过去,商议易京之战后,授取幽州官职的事情。
袁熙赶到时,发现人整齐地离谱,不仅刘氏和袁谭袁尚都在,一众谋士包括刘和竟也到了。
等袁绍说出袁氏对幽州的安排后,袁熙虽然早有预料,但有些官职人员还是让他有些惊讶。
以至于袁熙一时间搞不清楚,到底袁绍是想帮自己,还是想压制自己。
作为易京之战前后的功臣,袁绍表面上也没有亏待袁熙,向那仍在逃难,不知在何处的汉庭上表,表奏袁熙为幽州刺史。
这代表袁熙就此有名号执掌幽州事务,虽然到目前为止,袁熙连一个涿郡的一半地盘都没占据。
然后就是刺史副手官职,最重要的前几个只为,都没给袁熙嫡系的人,全部安插上了袁绍的人。
治中从事许攸,别驾从事兼兵曹从事沮授,簿曹从事刘和!
许攸实际是袁尚的人,这第一副手的位置,等于是袁尚在幽州安插的亲信。
袁熙听到这里,心里隐隐有所不快,要是换个清廉正直的人也就罢了,换成许攸这种人,不仅会大捞好处,还会安插贪腐亲信,幽州岂不是要乌烟瘴气?
至于沮授就更有意思了,这是明升暗降,让沮授彻底淡出了冀州权力圈子,等于是被袁绍发配了!
怪不得沮授后期牢骚那么大,看来袁绍早就打定主意削弱冀州士族的势力,为袁尚让路了。
当然,明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幽州接下来将战事连连,需要沮授这种战阵经验丰富的谋士坐镇。
袁熙却是心里乐开了,这是生怕我挖不动沮授这块砖,还专门撬松了让我挖?
这不是亲爹,什么是亲爹啊?
然后就是刘和。
说到底,刘和这个身份实在尴尬,自从刘虞死了之后,刘和的利用价值就消失了。
但将其留在邺城,袁绍又怕别人非议他囚禁汉庭宗室成员,所以将这烫手山芋弄出冀州是最理想的。
这样一来,幽州这地方,就成了边缘人士的流放地了。
这就体现袁绍极为矛盾的心思,袁熙过继之后,袁绍即想让袁熙发挥作用,还同时要提防他,所以又安插了不同立场派系的人进去。
就像后世的官场一样,将各怀心思的人放到一起,虽然不至于坏事,但也很难干成大事。
腹诽归腹诽,袁熙还是恭敬地低头道:“一切听从使君安排。”
袁绍也觉得这安排有些过分,但一个强大的幽州,目前并不符合他培养袁尚的步伐。
毕竟袁熙这一年来的表现,实在出乎他的意料,所以也暂时行此权宜之计,委屈下袁熙了。
他开口道:“既如此,贤侄还有什么要求?”
袁熙抬起头:“回禀使君,我准备成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