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婚礼前夜
窗外的蝉鸣实在是太聒噪了,平日里都不觉得,今天尤其觉得响。
墙上的挂钟发出轻微的滴答声,白莳芳瞥了一眼,已经过了十点,却毫无困意。她索性翻身坐起,开窗看向窗外,甜蜜地烦恼着。
白莳芳正值26岁的青春年华,水蓝色的旗袍在月光的映照下微微泛着银色。乌黑的头发梳成了一条长长的麻辫,圆润的鹅蛋脸配上一双杏眼,明眸善睐,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迫,一丝欣喜,还有一丝羞怯。
明天,她就要成为心爱的人的新娘了。
她托腮倚在床边,看着窗外月朗星稀,预示着明天是个好天气,心中的喜悦又多了一层,只是不知道今天她的曦沐有没有顺利地把学校的书运走,心里略有些担忧,但这担忧也是甜蜜的。
白莳芳知道自己应该好好睡觉,为明天养足精神,可亢奋的神经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她如愿。她环顾四周,把墙上的日历撕去了一张。
1937年7月28日,农历六月廿一。
这个日子是母亲的生日,也是她大婚的日子,这个日子是父亲去世之前定下的,足可见父母的伉俪情深。想到这里,忍不住把早就好好地挂在衣架上的大红色旗袍再一次放在身上比量,这件红色旗袍也是母亲年轻时的衣服,白莳芳长大后穿来居然十分妥帖合身,对于白莳芳来说,这是最为合适且最有纪念意义的婚礼礼服了。
想象中明日婚礼的甜蜜让白莳芳忍不住咬住了嘴唇,随即把头埋进了衣服里。
这时电话铃突然响起,打断了莳芳的遐思,她立刻就意识到了来电的人是谁,慌忙跑去接起了电话。
“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对面人不答,反而用一把淳厚又不失清亮的嗓音吟诵起诗句来。
白莳芳莞尔一笑,这是两人一直乐此不疲的游戏,她于是顽皮地接下去: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这位罗敷女士,你倒是说说看,你的夫君,姓甚名谁呀?”
白莳芳听到这里,忍不住扶额,她这位郎君就是有这种泰山崩于前仍旧不慌不忙的本事,忍不住把话引到正题上。
“不跟你贫了,快说说,你们今天在火车站顺利吗?”
电话这头的周曦沐一时间哑了,他手里搓着一圈圈的电话线,不知道怎么向心爱的人开口,因为他知道,即便识大体如他的莳芳,也难免不会生气,可是没办法,他早已在心中发誓,万事对她坦诚,最终还是开了口。
“娘子,相公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听你这么说,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口上略有娇嗔地调侃,白莳芳的心还是不自觉地提了起来。
“莳芳,今天那批书没有运出去。”
果然。
也许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本就不值得一提,她的曦沐能平安回到她身边就已经是万幸了。
莳芳在这边暗自庆幸,周曦沐感受到她沉默中的情绪,赶紧解释起来。
“莳芳,你也知道,现在兵荒马乱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虽然一直在跟日本人和谈,但那些官老爷官太太们早就人心浮动,一心想要溜之大吉了,现在一车皮一车皮往外运的都是他们家里值钱的宝贝,我们的货箱根本挤不上去!”
白莳芳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心爱的人为运送图书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呢?清华大学图书、设备南迁的工作已经开始了两年多,1935年以来,局势逐渐恶化,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企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清华大学预感到事态的严峻,从1935年11月开始,就已经开始了图书、设备南迁的准备工作。虽然这是一个苦差事,却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当年周曦沐才刚从牛津毕业、到校任教不久,风华正茂、古道热肠,自然当仁不让地报名了。自那时开始,老师们便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主任朱自清的带领下,开始了人文学院图书迁移的整理和运输工作。周曦沐和曾涧峡一起负责文学院书籍的挑选、装箱工作,趁夜从清华园火车站秘密南运。不到两年的时间陆续运出所有中西文善本,全部地方志,及各系需用书籍400余箱,存放在汉口上海银行第一仓库。
周曦沐在打包那些价值连城的善本古籍时,就好像送自己心爱的孩子去远行,不知道他们从北平到汉口这一路上会经历怎样的风雨,他唯一所能做的只是在打包的时候多加一层油纸,多放些卫生球而已。周曦沐生怕日后再见到他们时,已经被虫子蛀了,被水泡了,被人污损撕毁了,更怕日后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七七事变”刚过去不过半个多月,北平表面平静,百姓内心却在暗自揣测,人心惶惶。虽说一直在跟日军和谈,而且7月11日日军就已经跟二十九路军达成停战协定,但大家都不知道眼下的“和”,究竟能持续到几时,哲学系的曾涧峡教授跟周曦沐一起负责了多次书籍的运输工作,早已经是肝胆相照的好友。曾教授建议这段时间再争取多运出几批书籍,真不知道哪天情况就变了,这些书就都保不住了。于是清华大学放假未回家的老师们集合到图书馆一起整理图书,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整理出图书仪器50余箱,躲过了敌军严密检查,分几次经京汉铁路运出,可谓是历尽艰险。
眼看手上只剩下最后一批货物了,周曦沐曾在心中暗自庆幸终于要完成任务了,还没等心中这块大石落地,就出了纰漏,恐怕要委屈他的新娘了。
“那你和曾教授没遇到什么危险吧?”当周曦沐的内心被内疚填满时,他的莳芳心心念念的只有他的安危。
“放心吧,你还不知道我的身手吗?我可是牛津剑道社的王牌!”
“那这批书籍和设备怎么办?”
“我们给站长塞了点儿钱,他终于答应我们明天帮我们运走。”
周曦沐避重就轻,只说给了些钱,没有告诉白莳芳,他给了站长一根金条他才答应帮他们把货物运上车。而周曦沐身上一共也只有两根金条。周曦沐知道即便他实话实说,他的莳芳也一定会理解他,正是因为这样,他就更觉得对不起她。
“明天?”
最难的关终于来了,是啊,明天,怎么偏偏是明天!他真的太最对不起莳芳了。事到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劝了。
“我知道,莳芳,我知道明天是我们大喜的日子。你放心,我们今天就住在火车站边上,明天一大早就把货运走,然后马上赶回来,一定不会耽误婚礼的!”
周曦沐说这句话的时候,握着电话线的手上全是汗,他的声音越来越弱,最后一句话他说的又轻又快,似乎他自己对这句话都不是完全笃定,却想让他的爱人相信。
“你人现在还在火车站?”
“嗯,我和曾教授得守着那批书和设备,等明天一早装车,今晚就在火车站旁的小旅馆将就一宿得了。”
中国人喜欢发明各种关于时令、婚丧嫁娶的礼俗,为讨好彩头,给自己设置了很多忌讳和禁忌,比如婚礼前一天,新人不能见面。之前莳芳一直觉得这个禁忌有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浪漫,相爱的两人,在情最浓时,在即将走向婚姻的殿堂时,经历短暂的分离,两人各自尽情品味这份思念和焦灼,以往恋爱时的甜蜜时刻于脑海中浮现,任由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种种浮想联翩。
所以白莳芳一直以为此刻的周曦沐就在隔壁的男教师宿舍楼给自己打电话,倾吐明明身处一地却不能见面的甜蜜的烦恼,没想到此刻的他却身在火车站旁肮脏逼仄的小旅馆里,仰望着低矮且布满水渍的天板,耳边而不是清华园聒噪的蝉鸣,而是惶惶然不知所措的人群发出的叫喊声、喧嚣声。白莳芳心中的思念化作泪水迅速膨胀,冲向她的双眼,酸涩地让她禁不住闭上了眼睛。
“你住的地方安全吗?”
“安全,放心吧。”
“晚上吃过饭了吗?”
“吃了烤鸭,曾教授请客,特别香!”
“那你明天注意安全,我等你回来。”
白莳芳轻描淡写的态度让周曦沐有些失了方寸,只能选择问一句答一句,他自从跟莳芳在一起后,两人都说好了无论如何,不会对对方说谎,永远以诚相待,所以他明知她会担心,还是告诉了她自己在哪里,在做什么。
“莳芳,你放心,我……”
周曦沐想要像往常一样说几句打趣的话来缓和气氛,却无论如何说不出来。
“你最好回来,要不然,明天我就随便在喜宴现场挑一个长相帅气的男人便跟他走了!
“娘子你放心,你这辈子肯定找不到比我更英俊潇洒的男人了!你就乖乖等着我吧!”
“别瞎叫!谁是你娘子?”
“莳芳,对不起,新婚的当天,我还要忙自己的事,不能守在你身边。”周曦沐收起调侃,释放出深情。
“曦沐,我们都是读书人,我明白的。你运送书籍并不是你自己的事,往小了说,是为清华保存书籍免受日本人的破坏和抢占,往大了说是为我们的国家培养人才积蓄力量和保留传承的根本,我怎么能不支持呢?
”莳芳,以前我一直认为,新郎新娘结婚前一天不能见面的习俗实在没有道理,纯属老祖宗无聊弄的劳什子!属于应该革除的陈规陋习,五四新风吹了这么久,这些封建迷信居然还在,现在我却特别庆幸有这个规矩,这让我心里的内疚能够少一点。”
“你要是真的觉得特别对不起我的话,就唱歌给我听吧,唱那首我最喜欢的。”
“总唱这一首,你就听不腻吗?”
“不腻,永远听不腻。”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周曦沐有一把好嗓音,清凉如水,沁人心脾,每次都能让白莳芳沉浸在他的歌声里。还记得初见时周曦沐就是用这一首《教我如何不想他》俘获了白莳芳的心。
白莳芳还记得,两人在月下相对,周曦沐唱完还给白莳芳讲这首歌的由来:
“这首诗是刘半农写的,之后被赵元任谱成了曲,你知道吗?刘半农还在这首歌中造了一个汉字呢!你知道是哪个字吗?”
白莳芳摇摇头。
“女字旁的她字。之前的汉字中‘他’并无男女之分,是刘半农在这首诗中首创了“她”字的使用,马上被大家接纳。我觉得刘半农做的太棒了,就冲着这一点就值得我崇拜!就是嘛!中国女性多么伟大,当然要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她’啦!”
白莳芳还记得周曦沐当时的表情,他或许是为了哄自己开心说得这番话,但也能看出他狡黠表情下的真诚,接着她便沦陷了。
歌曲唱完,周曦沐道了晚安,白莳芳挂掉电话,发现自己的手微微发抖,她麻利地上床躺下,用被子盖住了脸。按理说,她的曦沐明天自然是没有危险的,但现在这个世道,根本没有道理可言,明明今天可以运走的货物,非要等到明天。明天是她此生唯一的婚礼啊!白莳芳强迫自己闭上眼睛,带着喜悦、担忧、不安、委屈等种种复杂的情绪,双手合十在胸前,她现在甚至不敢求老天让她的曦沐准时出现在婚礼现场,只求他平安、平安、平安。在这样无声的祈祷中,白莳芳终于进入了沉沉的梦境之中。
前两章是新加的内容,因深入查阅了一些史料,又对原有内容进行了一些扩充和修改,停更了好久,以后会持续更新,谢谢!
(本章完)
窗外的蝉鸣实在是太聒噪了,平日里都不觉得,今天尤其觉得响。
墙上的挂钟发出轻微的滴答声,白莳芳瞥了一眼,已经过了十点,却毫无困意。她索性翻身坐起,开窗看向窗外,甜蜜地烦恼着。
白莳芳正值26岁的青春年华,水蓝色的旗袍在月光的映照下微微泛着银色。乌黑的头发梳成了一条长长的麻辫,圆润的鹅蛋脸配上一双杏眼,明眸善睐,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迫,一丝欣喜,还有一丝羞怯。
明天,她就要成为心爱的人的新娘了。
她托腮倚在床边,看着窗外月朗星稀,预示着明天是个好天气,心中的喜悦又多了一层,只是不知道今天她的曦沐有没有顺利地把学校的书运走,心里略有些担忧,但这担忧也是甜蜜的。
白莳芳知道自己应该好好睡觉,为明天养足精神,可亢奋的神经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她如愿。她环顾四周,把墙上的日历撕去了一张。
1937年7月28日,农历六月廿一。
这个日子是母亲的生日,也是她大婚的日子,这个日子是父亲去世之前定下的,足可见父母的伉俪情深。想到这里,忍不住把早就好好地挂在衣架上的大红色旗袍再一次放在身上比量,这件红色旗袍也是母亲年轻时的衣服,白莳芳长大后穿来居然十分妥帖合身,对于白莳芳来说,这是最为合适且最有纪念意义的婚礼礼服了。
想象中明日婚礼的甜蜜让白莳芳忍不住咬住了嘴唇,随即把头埋进了衣服里。
这时电话铃突然响起,打断了莳芳的遐思,她立刻就意识到了来电的人是谁,慌忙跑去接起了电话。
“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对面人不答,反而用一把淳厚又不失清亮的嗓音吟诵起诗句来。
白莳芳莞尔一笑,这是两人一直乐此不疲的游戏,她于是顽皮地接下去: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这位罗敷女士,你倒是说说看,你的夫君,姓甚名谁呀?”
白莳芳听到这里,忍不住扶额,她这位郎君就是有这种泰山崩于前仍旧不慌不忙的本事,忍不住把话引到正题上。
“不跟你贫了,快说说,你们今天在火车站顺利吗?”
电话这头的周曦沐一时间哑了,他手里搓着一圈圈的电话线,不知道怎么向心爱的人开口,因为他知道,即便识大体如他的莳芳,也难免不会生气,可是没办法,他早已在心中发誓,万事对她坦诚,最终还是开了口。
“娘子,相公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听你这么说,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口上略有娇嗔地调侃,白莳芳的心还是不自觉地提了起来。
“莳芳,今天那批书没有运出去。”
果然。
也许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本就不值得一提,她的曦沐能平安回到她身边就已经是万幸了。
莳芳在这边暗自庆幸,周曦沐感受到她沉默中的情绪,赶紧解释起来。
“莳芳,你也知道,现在兵荒马乱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虽然一直在跟日本人和谈,但那些官老爷官太太们早就人心浮动,一心想要溜之大吉了,现在一车皮一车皮往外运的都是他们家里值钱的宝贝,我们的货箱根本挤不上去!”
白莳芳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心爱的人为运送图书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呢?清华大学图书、设备南迁的工作已经开始了两年多,1935年以来,局势逐渐恶化,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企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清华大学预感到事态的严峻,从1935年11月开始,就已经开始了图书、设备南迁的准备工作。虽然这是一个苦差事,却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当年周曦沐才刚从牛津毕业、到校任教不久,风华正茂、古道热肠,自然当仁不让地报名了。自那时开始,老师们便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主任朱自清的带领下,开始了人文学院图书迁移的整理和运输工作。周曦沐和曾涧峡一起负责文学院书籍的挑选、装箱工作,趁夜从清华园火车站秘密南运。不到两年的时间陆续运出所有中西文善本,全部地方志,及各系需用书籍400余箱,存放在汉口上海银行第一仓库。
周曦沐在打包那些价值连城的善本古籍时,就好像送自己心爱的孩子去远行,不知道他们从北平到汉口这一路上会经历怎样的风雨,他唯一所能做的只是在打包的时候多加一层油纸,多放些卫生球而已。周曦沐生怕日后再见到他们时,已经被虫子蛀了,被水泡了,被人污损撕毁了,更怕日后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七七事变”刚过去不过半个多月,北平表面平静,百姓内心却在暗自揣测,人心惶惶。虽说一直在跟日军和谈,而且7月11日日军就已经跟二十九路军达成停战协定,但大家都不知道眼下的“和”,究竟能持续到几时,哲学系的曾涧峡教授跟周曦沐一起负责了多次书籍的运输工作,早已经是肝胆相照的好友。曾教授建议这段时间再争取多运出几批书籍,真不知道哪天情况就变了,这些书就都保不住了。于是清华大学放假未回家的老师们集合到图书馆一起整理图书,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整理出图书仪器50余箱,躲过了敌军严密检查,分几次经京汉铁路运出,可谓是历尽艰险。
眼看手上只剩下最后一批货物了,周曦沐曾在心中暗自庆幸终于要完成任务了,还没等心中这块大石落地,就出了纰漏,恐怕要委屈他的新娘了。
“那你和曾教授没遇到什么危险吧?”当周曦沐的内心被内疚填满时,他的莳芳心心念念的只有他的安危。
“放心吧,你还不知道我的身手吗?我可是牛津剑道社的王牌!”
“那这批书籍和设备怎么办?”
“我们给站长塞了点儿钱,他终于答应我们明天帮我们运走。”
周曦沐避重就轻,只说给了些钱,没有告诉白莳芳,他给了站长一根金条他才答应帮他们把货物运上车。而周曦沐身上一共也只有两根金条。周曦沐知道即便他实话实说,他的莳芳也一定会理解他,正是因为这样,他就更觉得对不起她。
“明天?”
最难的关终于来了,是啊,明天,怎么偏偏是明天!他真的太最对不起莳芳了。事到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劝了。
“我知道,莳芳,我知道明天是我们大喜的日子。你放心,我们今天就住在火车站边上,明天一大早就把货运走,然后马上赶回来,一定不会耽误婚礼的!”
周曦沐说这句话的时候,握着电话线的手上全是汗,他的声音越来越弱,最后一句话他说的又轻又快,似乎他自己对这句话都不是完全笃定,却想让他的爱人相信。
“你人现在还在火车站?”
“嗯,我和曾教授得守着那批书和设备,等明天一早装车,今晚就在火车站旁的小旅馆将就一宿得了。”
中国人喜欢发明各种关于时令、婚丧嫁娶的礼俗,为讨好彩头,给自己设置了很多忌讳和禁忌,比如婚礼前一天,新人不能见面。之前莳芳一直觉得这个禁忌有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浪漫,相爱的两人,在情最浓时,在即将走向婚姻的殿堂时,经历短暂的分离,两人各自尽情品味这份思念和焦灼,以往恋爱时的甜蜜时刻于脑海中浮现,任由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种种浮想联翩。
所以白莳芳一直以为此刻的周曦沐就在隔壁的男教师宿舍楼给自己打电话,倾吐明明身处一地却不能见面的甜蜜的烦恼,没想到此刻的他却身在火车站旁肮脏逼仄的小旅馆里,仰望着低矮且布满水渍的天板,耳边而不是清华园聒噪的蝉鸣,而是惶惶然不知所措的人群发出的叫喊声、喧嚣声。白莳芳心中的思念化作泪水迅速膨胀,冲向她的双眼,酸涩地让她禁不住闭上了眼睛。
“你住的地方安全吗?”
“安全,放心吧。”
“晚上吃过饭了吗?”
“吃了烤鸭,曾教授请客,特别香!”
“那你明天注意安全,我等你回来。”
白莳芳轻描淡写的态度让周曦沐有些失了方寸,只能选择问一句答一句,他自从跟莳芳在一起后,两人都说好了无论如何,不会对对方说谎,永远以诚相待,所以他明知她会担心,还是告诉了她自己在哪里,在做什么。
“莳芳,你放心,我……”
周曦沐想要像往常一样说几句打趣的话来缓和气氛,却无论如何说不出来。
“你最好回来,要不然,明天我就随便在喜宴现场挑一个长相帅气的男人便跟他走了!
“娘子你放心,你这辈子肯定找不到比我更英俊潇洒的男人了!你就乖乖等着我吧!”
“别瞎叫!谁是你娘子?”
“莳芳,对不起,新婚的当天,我还要忙自己的事,不能守在你身边。”周曦沐收起调侃,释放出深情。
“曦沐,我们都是读书人,我明白的。你运送书籍并不是你自己的事,往小了说,是为清华保存书籍免受日本人的破坏和抢占,往大了说是为我们的国家培养人才积蓄力量和保留传承的根本,我怎么能不支持呢?
”莳芳,以前我一直认为,新郎新娘结婚前一天不能见面的习俗实在没有道理,纯属老祖宗无聊弄的劳什子!属于应该革除的陈规陋习,五四新风吹了这么久,这些封建迷信居然还在,现在我却特别庆幸有这个规矩,这让我心里的内疚能够少一点。”
“你要是真的觉得特别对不起我的话,就唱歌给我听吧,唱那首我最喜欢的。”
“总唱这一首,你就听不腻吗?”
“不腻,永远听不腻。”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周曦沐有一把好嗓音,清凉如水,沁人心脾,每次都能让白莳芳沉浸在他的歌声里。还记得初见时周曦沐就是用这一首《教我如何不想他》俘获了白莳芳的心。
白莳芳还记得,两人在月下相对,周曦沐唱完还给白莳芳讲这首歌的由来:
“这首诗是刘半农写的,之后被赵元任谱成了曲,你知道吗?刘半农还在这首歌中造了一个汉字呢!你知道是哪个字吗?”
白莳芳摇摇头。
“女字旁的她字。之前的汉字中‘他’并无男女之分,是刘半农在这首诗中首创了“她”字的使用,马上被大家接纳。我觉得刘半农做的太棒了,就冲着这一点就值得我崇拜!就是嘛!中国女性多么伟大,当然要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她’啦!”
白莳芳还记得周曦沐当时的表情,他或许是为了哄自己开心说得这番话,但也能看出他狡黠表情下的真诚,接着她便沦陷了。
歌曲唱完,周曦沐道了晚安,白莳芳挂掉电话,发现自己的手微微发抖,她麻利地上床躺下,用被子盖住了脸。按理说,她的曦沐明天自然是没有危险的,但现在这个世道,根本没有道理可言,明明今天可以运走的货物,非要等到明天。明天是她此生唯一的婚礼啊!白莳芳强迫自己闭上眼睛,带着喜悦、担忧、不安、委屈等种种复杂的情绪,双手合十在胸前,她现在甚至不敢求老天让她的曦沐准时出现在婚礼现场,只求他平安、平安、平安。在这样无声的祈祷中,白莳芳终于进入了沉沉的梦境之中。
前两章是新加的内容,因深入查阅了一些史料,又对原有内容进行了一些扩充和修改,停更了好久,以后会持续更新,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