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古董”每天迎来送往,阅人无数,看人下菜的本事早已修炼得炉火纯青,只需瞟一眼沈从文摩挲着瓷碟那爱不释手的样子,便知道该怎么办了。
“说二十就是二十,不讲价。这位先生,你眼睛可真毒啊,一眼就挑中了我这摊子上最好的东西,先生这一身长衫,一看就是个体面人,就别跟我们小老百姓讲价钱了。”
沈从文有些面露难色:
“再便宜些吧,我是诚心想买。”
俗话说得好,买货要嫌货,才能谈个好价钱,“古董”摸透了沈从文的心思,自然是一步也不退:
“先生,我也诚心想卖呀,我这个碟子,要换了别家,别说二十,就是五十,一百也有人要!家里还有一家老小张嘴等着吃饭呢,按说应该再卖得贵些的,我是见先生跟这宝贝有缘,我这人也爽快,才张口叫了二十。”
沈从文先生身旁有一友人,看来比沈从文年轻个三五岁,眉眼之间自有桀骜之气,他见沈从文实在喜爱,便帮忙还价:
“你看,我朋友真喜欢,二十真的太贵了,十五怎么样?”
“古董”见沈从文还抱着碟子不肯撒手,自然也就不肯松口:
“我这碟子卖的真不贵,实话跟你说,这碟子我十八收的,先生总不能让我白忙活吧?”
沈从文见“古董”油盐不进,弯腰拿起脚下一个朱漆细的圆形漆盒,这漆盒周曦沐之前在很多个摊子上都见到了,样式都大同小异,里面是竹胎的,表面涂上红、黑两色漆,再用不同的深浅力度刮出繁复且奇异的纹。
沈从文拿起来打开盒盖一看,内有三格,做工还算精致,便问那“古董”:
“这耿马漆盒多少钱?”
“要不怎么说先生眼光好呢?这文明街上的耿马漆盒属我家的最好,要是别人买,少了十五我是不卖的,先生你买的话就十块得了!”
“那我若是两个一起买,总应该便宜一些吧?”
“古董”转了转眼珠子:
“那就二十五吧,说实话,这单生意我真不赚钱了,就当跟先生交个朋友了!”
友人眉头一皱:
“你这缅盒都有些旧了,也不是什么稀罕物,还叫这么高的价,你可不要见我们是外省人就坐地起价哦!”
那“古董”发现友人虽然年轻些,可比那年长的难对付,撇了撇嘴说:
“那你出多少钱?”
“一口价,二十!”
周曦沐打量那“古董”,今天他刚跟别的“古董”打过交道,按理说这笔交易已经很有的赚了,他却还是不死心,他从沈从文手中拿过青瓷碟,举起来给周围众人看了一圈,想要为自己造一造声势:
“我诚心卖货,竟然被说成是欺负外省人,大家都是懂行的,你们都来评评理,我这到底是不是好东西?”
沈从文对瓷碟的偏爱已然写在脸上了,即便有友人帮忙,还价失败也在周曦沐的意料之中,之前周曦沐离得远,而且那瓷碟一直被沈从文捂在手里,当“古董”将瓷碟举起来的时候,周曦沐才看清那瓷碟中间的纹,一下子愣住了。
那碟子中央也有一匹奔马,只不过那马的姿态和周曦沐下午刚买的碟子略有不同,而碟子的形制和大小却跟周曦沐买的那一只一模一样。
这让周曦沐不由得感叹缘分的玄妙,他下午买瓷碟的时候只觉得瓷碟好看,其余并未多想,如今看着“古董”手里的这一只,他才意识到,这瓷碟是一套的,他猜测或是四只,或是八只,唯一的差别应该只有这青马的姿态不同而已,想到此处,周曦沐计上心头,直接拨开人群,径直走到沈从文跟前。
“沈从文先生,你也到昆明来了呀!”
沈从文见到周曦沐,一时间没认出来,他扶了扶眼镜,脸上露出歉意:
“你是……”
“先生,我是周曦沐呀!去年旅行团被风雪困在沅陵,先生收留我们联大同仁在芸庐住了几天,先生不记得啦?”
沈从文盯着周曦沐的脸看了一会儿,尘封的记忆苏醒了过来:
“你是曦沐吧?我记得你,当时最有精神的就是你,每天晚上都闹着不睡觉,拉着我问了好多创作上的问题,我没记错吧?”
周曦沐心中十分感动,没想到这些小事儿沈从文先生竟然都还记得,感动之余,还不忘做戏:
“今天在我家门口碰上个‘古董’,他告诉我文明街这儿有个夜市,我就过来凑凑热闹,没成想竟然在这儿遇到了先生!”
那“古董”见沈从文也不买东西了,还在他的摊子跟前叙起旧来,不满地咳嗽了一声:
“还买不买了?闲聊天到一边儿去,别耽误我做生意啊!”
周曦沐作恍然大悟状:
“先生,你是看上了什么好东西了吗?”
沈从文指了指被那“古董”拿在手里的瓷碟:
“这只瓷碟不错,只是太贵了。”
那瓷碟周曦沐看了总有一百次,却故意装作第一次见的样子,面露惊讶,抬高了嗓门:
“先生,你说巧不巧,我今天下午刚在家门口跟那‘古董’收了一只一模一样的!”
接着周曦沐绘声绘色地跟沈从文讲了下午买瓷碟的经过,这整个故事中,周曦沐除了将两只图案不同的瓷碟说成了一模一样的,其余的完全都是事实,加上他口才了得,听来绘声绘色,当周曦沐说出那瓷碟他是五块钱买到的时候,引来周遭一片哗然,那“古董”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周曦沐却明知故问:
“先生,这只要卖多少钱啊?”
“二十。”
周曦沐看也没看那“古董”:
“这样啊,那我把我那只让给先生如何?”
沈从文自然是不肯的:
“这怎么好……”
倒是身边的那位年轻的友人先一步看出了周曦沐的用意:
“从文兄,我看人家是一番好意,不如从善如流,成全人家一番美意?”
那“古董”见沈从文有些犹豫,知道自己再不说话这生意就泡汤了。
施蛰存和沈从文二位先生很喜欢在昆明逛夜市,施蛰存在回忆文章中说两人逛的是福照街,实则是施蛰存先生记忆有误,许多文章便以讹传讹了,民国时昆明的夜市只有一处,地处文明街,特此说明。
“说二十就是二十,不讲价。这位先生,你眼睛可真毒啊,一眼就挑中了我这摊子上最好的东西,先生这一身长衫,一看就是个体面人,就别跟我们小老百姓讲价钱了。”
沈从文有些面露难色:
“再便宜些吧,我是诚心想买。”
俗话说得好,买货要嫌货,才能谈个好价钱,“古董”摸透了沈从文的心思,自然是一步也不退:
“先生,我也诚心想卖呀,我这个碟子,要换了别家,别说二十,就是五十,一百也有人要!家里还有一家老小张嘴等着吃饭呢,按说应该再卖得贵些的,我是见先生跟这宝贝有缘,我这人也爽快,才张口叫了二十。”
沈从文先生身旁有一友人,看来比沈从文年轻个三五岁,眉眼之间自有桀骜之气,他见沈从文实在喜爱,便帮忙还价:
“你看,我朋友真喜欢,二十真的太贵了,十五怎么样?”
“古董”见沈从文还抱着碟子不肯撒手,自然也就不肯松口:
“我这碟子卖的真不贵,实话跟你说,这碟子我十八收的,先生总不能让我白忙活吧?”
沈从文见“古董”油盐不进,弯腰拿起脚下一个朱漆细的圆形漆盒,这漆盒周曦沐之前在很多个摊子上都见到了,样式都大同小异,里面是竹胎的,表面涂上红、黑两色漆,再用不同的深浅力度刮出繁复且奇异的纹。
沈从文拿起来打开盒盖一看,内有三格,做工还算精致,便问那“古董”:
“这耿马漆盒多少钱?”
“要不怎么说先生眼光好呢?这文明街上的耿马漆盒属我家的最好,要是别人买,少了十五我是不卖的,先生你买的话就十块得了!”
“那我若是两个一起买,总应该便宜一些吧?”
“古董”转了转眼珠子:
“那就二十五吧,说实话,这单生意我真不赚钱了,就当跟先生交个朋友了!”
友人眉头一皱:
“你这缅盒都有些旧了,也不是什么稀罕物,还叫这么高的价,你可不要见我们是外省人就坐地起价哦!”
那“古董”发现友人虽然年轻些,可比那年长的难对付,撇了撇嘴说:
“那你出多少钱?”
“一口价,二十!”
周曦沐打量那“古董”,今天他刚跟别的“古董”打过交道,按理说这笔交易已经很有的赚了,他却还是不死心,他从沈从文手中拿过青瓷碟,举起来给周围众人看了一圈,想要为自己造一造声势:
“我诚心卖货,竟然被说成是欺负外省人,大家都是懂行的,你们都来评评理,我这到底是不是好东西?”
沈从文对瓷碟的偏爱已然写在脸上了,即便有友人帮忙,还价失败也在周曦沐的意料之中,之前周曦沐离得远,而且那瓷碟一直被沈从文捂在手里,当“古董”将瓷碟举起来的时候,周曦沐才看清那瓷碟中间的纹,一下子愣住了。
那碟子中央也有一匹奔马,只不过那马的姿态和周曦沐下午刚买的碟子略有不同,而碟子的形制和大小却跟周曦沐买的那一只一模一样。
这让周曦沐不由得感叹缘分的玄妙,他下午买瓷碟的时候只觉得瓷碟好看,其余并未多想,如今看着“古董”手里的这一只,他才意识到,这瓷碟是一套的,他猜测或是四只,或是八只,唯一的差别应该只有这青马的姿态不同而已,想到此处,周曦沐计上心头,直接拨开人群,径直走到沈从文跟前。
“沈从文先生,你也到昆明来了呀!”
沈从文见到周曦沐,一时间没认出来,他扶了扶眼镜,脸上露出歉意:
“你是……”
“先生,我是周曦沐呀!去年旅行团被风雪困在沅陵,先生收留我们联大同仁在芸庐住了几天,先生不记得啦?”
沈从文盯着周曦沐的脸看了一会儿,尘封的记忆苏醒了过来:
“你是曦沐吧?我记得你,当时最有精神的就是你,每天晚上都闹着不睡觉,拉着我问了好多创作上的问题,我没记错吧?”
周曦沐心中十分感动,没想到这些小事儿沈从文先生竟然都还记得,感动之余,还不忘做戏:
“今天在我家门口碰上个‘古董’,他告诉我文明街这儿有个夜市,我就过来凑凑热闹,没成想竟然在这儿遇到了先生!”
那“古董”见沈从文也不买东西了,还在他的摊子跟前叙起旧来,不满地咳嗽了一声:
“还买不买了?闲聊天到一边儿去,别耽误我做生意啊!”
周曦沐作恍然大悟状:
“先生,你是看上了什么好东西了吗?”
沈从文指了指被那“古董”拿在手里的瓷碟:
“这只瓷碟不错,只是太贵了。”
那瓷碟周曦沐看了总有一百次,却故意装作第一次见的样子,面露惊讶,抬高了嗓门:
“先生,你说巧不巧,我今天下午刚在家门口跟那‘古董’收了一只一模一样的!”
接着周曦沐绘声绘色地跟沈从文讲了下午买瓷碟的经过,这整个故事中,周曦沐除了将两只图案不同的瓷碟说成了一模一样的,其余的完全都是事实,加上他口才了得,听来绘声绘色,当周曦沐说出那瓷碟他是五块钱买到的时候,引来周遭一片哗然,那“古董”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周曦沐却明知故问:
“先生,这只要卖多少钱啊?”
“二十。”
周曦沐看也没看那“古董”:
“这样啊,那我把我那只让给先生如何?”
沈从文自然是不肯的:
“这怎么好……”
倒是身边的那位年轻的友人先一步看出了周曦沐的用意:
“从文兄,我看人家是一番好意,不如从善如流,成全人家一番美意?”
那“古董”见沈从文有些犹豫,知道自己再不说话这生意就泡汤了。
施蛰存和沈从文二位先生很喜欢在昆明逛夜市,施蛰存在回忆文章中说两人逛的是福照街,实则是施蛰存先生记忆有误,许多文章便以讹传讹了,民国时昆明的夜市只有一处,地处文明街,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