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麻烦
    河水冲刷着码头,混着血水与浆汁又重新流入进济水,一片殷红。
    现在是乡卒叛乱后的一个时辰,幸存下来的几个仓吏正在重新组织起驮夫。
    他们要赶紧把码头收拾出来,好让剩余的粟米装船。
    驮夫们来不及为同伴和亲友们悲伤,就已经被仓吏拿着短棍催逼着动起来。
    很快一桶桶河水被吊上来冲刷码头,一具具残肢被装在车上运走,至于叛卒的脑袋早已经被亭卒们别在腰间,那是要拿回去记功的。
    仓吏们虽然不干活,但他们的脸色却比干活的驮夫们还要煞白。
    不是他们心疼那些死伤的隶妾和驮夫,那是公家的损失。
    也不是他们被这腥气弥漫的现场给熏的,而是他们有大麻烦了。
    这个大麻烦是,沉了一艘船。
    少一艘船就意味就要少运五分之一的货物,运往荥阳的漕粟就可能不足数,这次任务就要完不成。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这批货物里有一半是他们夹带的私货。
    是他们和县里的三大家族合伙做的本,准备沿途发卖的。
    往年都是顺风顺水,但岂料今天运蹇时乖,原先逆来顺受的丘八,竟然荒悖得要作乱。
    说什么饿?没给他们吃嘛?没发他们粟吗?
    再说了,辣娘的,饿就要反?
    这是哪门子道理,饿可以和我们说呀,搞成这样。哎……
    他们又打量着那些停靠在河心的漕船,他们知道这些船上一定还有空间给他们放,但他们不敢打这个主意。
    因为这些漕船也一样是各地豪族做本,是他们得罪不起的人。
    哎,该怎么办呢?
    ————————————————————
    哎,该怎么办呢?
    此时张冲所在的漕船上,大伙心头也是这句。
    看着躺在甲板上迷糊的乡卒,大家左看看右看看,又都看着亭长老孙,等他拿注意。
    孙逊头要炸了。
    本来他正在仓里惬意,虽比不得在家有美妾作陪,但有那伶俐的仆隶使唤,也别有滋味。
    等船停下后,上面喊要验符了,他才不依不舍的上到甲板。
    一上来,他就看到了码头上那血腥冲天的一幕。
    残肢、鲜血、哭喊、火焰交织在一起,刺激着他那已经迟钝的感官,他仿佛回到那泰山贼肆虐州县的日子。
    他永远不会忘记那段时光。
    那是二十多年前,他还是一个历城县济川乡的乡豪子弟。如没有意外,他会一直过着浪荡乡间的快活日子。
    但在他二十八岁那年,百里外的泰山突然蜂起一伙盗贼,领头的叫公孙举。他们杀长造反,肆虐州郡。
    为了保境,历城县募了一营县兵。他就是那时候应了募从了军。
    随后两年,这伙盗贼越打越强,往来淮济,跨州连郡,青、徐、兖三州皆不能制。
    后来朝廷派来了个叫段颍的来讨贼,此君凉州人,有手段,旬月破贼,之后就被调往西州平羌乱了,后来听说杀了不少人。
    段颍是走了,但泰山却未恢复过去的宁静。
    四年后公孙举的旧部又举兵了,这次朝廷直接派了个御史来持节督军。
    御史一来,就调各路郡兵围剿泰山贼。他们历城县的县兵也在调发之列。
    这次,孙逊见识了客兵是怎么的如狼似虎,不是对泰山贼,而是对泰山脚下的山民棚户们。
    为了坚壁清野,也为了筹措粮秣。
    客军们将野外所有的流民部落和山棚统统杀光,对各地豪强的坞堡却秋毫无犯,只勒令其坚守,不得放一粟给泰山贼。
    孙逊跟了一路,也看着客兵们杀了一路,他自己倒没沾啥血。
    他本就没甚武艺,也没甚杀心,袍泽们都嘲讽他为:“孙婆婆”。
    他耸耸肩,叫啥都无所谓。
    他只想回去陪着自己的婆姨和娃子。
    御史的策略很成功,四处肆虐的泰山贼因为没有补给,很快四散乡野。
    威赫一时的泰山贼就这样沉寂下去了。
    最后,御史带着战功回了京都,留下了一地焦土。
    孙逊弄不明白,为何天子封禅的神圣之所,最后会沦为盗贼的家园。
    他年轻时读过书,知道古之王者,受命易姓,封禅告成,必于岱宗。
    所谓封,增高也。禅,广厚也。
    又因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
    所以历代圣天子必以增泰山之高以报天,禅梁父之址以报地。
    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秦始皇封泰山,禅梁甫。汉武封泰山,禅梁甫。
    皆是这个道理。
    但现在这里却成了活不下去的流民山匪猬集之所。
    这世道是越来越差了。
    后来孙逊就离开了军队,转到了大桑里他们乡做亭长,这一干就是二十年。
    闲适的日子消磨了军旅气,但今天码头这一幕,让孙逊明白,原来过去已经永远停留在了他的脑海里。
    动乱弭平,本要勘合符节的仓吏匆匆走了。
    孙逊也看着船上的小子们开始打捞浮尸漂木,把水道清理好,他们就走,这里让他不舒服。
    但谁知道出了大麻烦。
    先是那个大桑里的白事吹鼓手张旦捞上来个穿袴褶裤的军汉,然后那个狗子家的小二,就在这军汉的胸口一直按。
    竟然把那个溺死的军汉给救活了。
    这真是他娘的,有点神。
    但这下出大问题了。
    因为他知道,这会能从河里捞上来的军汉,九成九就是之前码头上的叛卒。
    船上显然不是他一个人认识到问题,那个做过县卒,叫黑夫的汉子,第一时间就在那呀呀怪叫:
    “赶紧去喊人,赶紧把他送走,要命的,要命的。”
    “闭嘴,你要害死我们这船人吗?”
    说话的是张冲,他刚一直在给袴褶汉做心肺复苏。
    好不容易抢救回来,就听到这个黑夫在那犬吠。
    张冲指了指沉在港口的漕船,对孙逊说:
    “亭长,要是之前遇到这人,我们不做他想,一定是要扭送给本地亭舍的。
    但现在不同,您看那艘沉船。您应该懂得现在那些仓吏是多败坏。
    这船一沉,他们的货就没法运,他们正眼红从哪弄一条船呢?
    要是我们现在喊人,不消说。即便不把我们打成叛贼同党,也要羁押我们一段时间,为的就是咱们脚下的这艘船。
    所以,这人千万不能送。”
    孙逊被张冲一点,也明白过来,甚至他还替张冲补充:
    “二子,你当那些仓鼠会放过我们?我估计他们现在正打量我们这些漕船呢?
    要不是顾及我们后面的豪族,他们会克制?
    而一旦我们自己送门上去,那人家正好有理由生吞我们。
    到时候进了人家地方,怎么炮制还不是看别人的。
    你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之后孙逊就一个劲在打转,嘴里念叨着:
    “麻烦大了,麻烦大了。”
    张冲看着孙亭长在纠结,他却一点不纠结,这个人他救定了。
    只因为,他在这人头上,看到了闪闪的弹窗,写有:
    “强弩术,精通。”
    这是他自大胡子、张黑子和张氏父子之后,看到的第五个有精通级武技的人。
    来到这个时代也快一个月了,见到的人不说一千也有八百。
    但能有这武艺的,竟然只有四人。可见,这些人是真正的百里挑一。
    而且此人掌握的武艺,是比他掷戟术还有杀伤效果的强弩术。
    如果能击败此人,他就又能获得一个强力武艺。再加上,他明显处逆境,要是此时帮助他,日后引他为臂助,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所以,他一被捞上来,张冲就赶紧给他做心肺复苏,还真救活了。
    这样看,这个做白事的发小,还是自己的福星,一捞就给他捞了个好汉。
    就在船上众人焦躁难耐时,一直兜圈子的孙逊不转了,他猛的一挥衣袖。下决定:
    “这人我们就当没见过,他也别告我们他叫啥,从哪来。
    一会把我那船仓腾了,给这人安顿进去,等后面过了大野泽,就找地方给他放了。”
    孙逊说完,还在直跳脚。
    后来,不解气,看张旦在那傻乎乎的站着,直接给了他三脚。
    全赖这个吹白事的,真丧星。
    哎……
    很快,河道陆续被清理好了。这会各船都不打算再等祝阿的漕船了,估计都是怕本地的仓吏丧心病狂。
    就这样,张冲和小爹丙男换了度满和张旦,去仓里摇橹了。
    这艘装着麻烦的漕船,在此起彼伏的号子下,向着既定的荥阳驶去。
    ——————————————————
    随后的日子,他们正式的进入了兖州地界。
    一路穿过济北国,汇合济北王的贡船,然后船不停,一直摇到了东郡的谷城。
    停靠休整的时候,还顺带拉了一个叫韦萌的县小吏。
    他知道这船下一站是去东平国的须昌,就上了船,说是要到那给谷城长办事。
    上船后,他就倒头睡,一路也不和人搭话。到了地方,就急匆匆的走了。
    漕船在须昌休息了一晚。
    孙逊他们也趁着夜色,和本地的大族赵氏接洽上,又卖了一批漕粟。
    孙逊还喊上了张冲,让他一起作陪那赵氏族人。
    那人几盏下去,一个劲的说他们赵氏当年多煊赫,对皇汉又做了多大贡献。
    说,要不是他们老祖宗献计陈仓小道,助高祖杀出汉中,哪有赫赫四百年炎汉呀。
    然后抱怨,现在他们赵氏已经沦落到做这等硕鼠事了。
    张冲是不屑的,做都做了,还要咋的,这帮豪右真的是里外都要。
    听得恶心了,张冲借着尿遁下仓,送了点糟浆给那位袴褶汉。
    袴褶汉那精通级强弩术,早在这一路被张冲继承了。
    咋继承的?比谁先说话。
    那袴褶汉醒来时,只一个劲的看船板,一句话不说。张冲有事没事就来送些清水粟麦。见他似个活死人,张冲灵机一动。
    来,我们赌谁能先开口说话。
    没意外,那袴褶汉输了,张冲继承了他的强弩术。
    所以,这几天,张冲都很高兴,依旧为袴褶汉送粟送水。
    有人用人是用完就扔,但他张冲不是这样的人。
    没说的,他张冲就是仁义。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犁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痴人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痴人陈并收藏犁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