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没想到的发展
宜君县的历史极为悠久,在公元446年就开始置宜君县,属雍州北地郡,因其县西川有宜君水(今陕西铜川沮河),故被命名为宜君县,在地理位置上,宜君县位于陕北南缘,东濒洛河,与洛川县为界,南靠白水和铜川郊区,西面北面和延安市黄陵县毗连。
宜君县是个小县,远远比不上澄城,即使在现代整个县也仅有不到十万人,在明代就更少了,县城仅有近三千口人丁,只相当于现代的一个小镇。宜君县距离澄城足足有三百里,路途中大部分都是山路,所以虽然县令接到防御乱民的命令,但实际上还是和日常没什么区别,防守依然松散。
这倒是王二想得太多了,毕竟当初王友元的骑兵队探查四周的时候,刚刚到宜君县的必经之路,马安河附近的尧禾镇就被乡兵挡着了,压根就没过去。
所以还当宜君县那面也是一样防守严密嘞。
这次刘泽人少,询问过王二给派的向导后,也未走大路通过尧禾镇,而是直接通过陀坡洼沟,走铁牛河绕道经郭寨村到五里镇,从五里镇河直到宜君县这条路,人少地少路险。
而执行这次任务的还有一支队伍,那就是刘泽许久不见的黑狗带的两百人,这些人都算得上精锐,他们从另外一条路绕行,按刘泽估计他们是准备趁机偷袭强攻,这些人就是此次的所有兵力了。
最后正面压阵的是王二带的近两千的杂牌队伍,正面进攻尧禾镇吸引宜君县县府的注意力,当然这只是刘泽得到的情报,具体怎样他也不清楚,毕竟王二也不是啥都告诉他。
实际是这次王二已经做好了放弃澄城的准备,不但主力都带了来,还安排余挺坐镇澄城,不断地把所有能运的粮草、财物、人员都往尧禾镇运。
因为根据所有探子显示,一个庞大的包围圈正在一点点以澄城为圆心收紧,想求活,唯一的出路就是北方的山区,这个宜君县虽然土地贫瘠,人口稀少,但却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这里的土地贫瘠也是相比较的,全县的熟地有三千多顷,明万历九年清丈过一次耕地,排了上中下三个等级,综合折算,共相当于中等地两千两百顷多些,此时夏季和秋季应缴纳的粮赋共进一万六千石,其中折白银一万四千两。
而经过这些年的天灾,致使现在整个县处于爆发的边缘,县里粮食收成锐减,但官府却丝毫不管这些,仍然照常收税粮,眼下老百姓的税粮已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一天比一天穷了,出逃的人也一天比一天多了,这更又陷入了恶性循环,因为剩下的人你也得照缴税粮,不给就等着刀子吧。
经过这样的折腾,宜君县从明初的38个里即五万多人口,到万历九年统计减少人口近三千人,到现在崇祯元年,更是少了大半,致使现在能够正常耕种收获的熟地只剩下不足五百顷,应征收的本折粮仅有一千多石。
所以出乎刘泽意外的是,他这一路上极为顺利,真正的体会到了招降纳叛的感觉,因为今年的宜君县正好赶上大饥荒,在这个麦子快要成熟但还没彻底成熟的时候,大多数地方都断粮了。
其实这时候还不是最糟糕的,因为按照历史真实进程,崇祯元年、第四年、第六年和第七年的宜君县都是相继大灾荒,盗贼蜂拥而起,老百姓更是痛苦不堪。
崇祯十一年,又发生了蝗虫大灾害,蝗虫从东南一路飞向西北,所到之处,遮天蔽日。田间地头都是一片黑压压的景象,它们肆无忌惮地啃食着禾苗,连农民刚种出的芽苗都不放过,它们的啃食能力又极强,一般来说,一大群蝗虫能在几个时辰内就啃完方圆十里内的所有庄稼,而且它们繁殖得很快,普通百姓完全消灭不了它们。
不幸的是十二年又发生了蝻虫灾害,十三年更是奇荒,加上边关有贼寇作乱,十四年蝗虫又入宜君县为灾。
十六年闯王作乱之时,县境内的人因为此前多次受到灾荒、虫害和盗匪的劫掠,快要死完了,直至清顺治时宜君县只仅存里甲94户。
这样对比一下,就知道明末的小冰河时期的灾害有多严重了,当然这时候除了刘泽,谁都不知道。
这一路上,刘泽也是不着急,走一路遇到个村就去分田分浮财,按老规矩来,不求快只求稳,即使收不到太多钱粮,只是打乱这些庄子秩序都是对刘泽有利的。
因为带上了陆婉儿,所以行军途中但凡遇到个受伤的,刘泽也不必过于忧虑了,陆婉儿医术精湛,办事妥帖,把伤员交给她,刘泽心里的这块石头就算是落地了,之前弄酒精照顾伤员时他带在身边的那两名小孩现在也认了陆婉儿当师傅,一直跟在陆婉儿身边观摩学习,很是勤勉。
现下率先绕路进入宜君县的刘泽就像一个点燃的火柴掉进了汽油桶里,轰然炸响,受欢迎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穷人们的反抗像是灰烬中拢着的星火,压不住,捂不灭。
等刘泽反映过来时候,才发现,搞大了!
当占领五里镇的时候,他的队伍已经膨胀到近三千人,但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从其中优中选优,好不容易选取了五百青壮,全部是一水的铁枪头的粗制滥造的长枪、粗糙的木盾和人均最少两支的标枪,因为山中多猎户,所以刘泽他们甚至拥有了猎户弓手上百名。
经过这段时间的战斗,刘泽深刻地意识到对于不敢近战的杂牌兵来说,标枪真的可以算得上杀手锏了,也无怪乎戚家军会有配备。
不过,弓箭手对于远程作战还是十分重要的,刘泽队伍里现在的弓箭手就是当初的猎户来的,虽然他们一开始差了点,作战时很难有准头,但后来练得多了,也就熟能生巧了。因为之前的成功实验,所以刘泽很有信心能把这些新招到的猎户弓手们都变成一名合格的弓箭手,最关键的就是缺少装备,猎弓的箭头对上铠甲那是完全破不了防。
几个特意被刘泽放跑的五里镇地主也顾不得饥饿疲劳,带着几个随从,用平生最卖力的赶路方式,当天就跑到了六十里外的宜君县县衙所在地——龟山下。
“大胆刁民,简直是无法无天!”此时的宜君县县令看着跪在地上哭诉的乡绅们,怒不可遏地吼道,“快传主簿、典吏,本县要速速点兵剿灭此贼!”
一旁的杨师爷见此,立刻走到县令侧耳说道:“东翁,不可!”
(本章完)
宜君县的历史极为悠久,在公元446年就开始置宜君县,属雍州北地郡,因其县西川有宜君水(今陕西铜川沮河),故被命名为宜君县,在地理位置上,宜君县位于陕北南缘,东濒洛河,与洛川县为界,南靠白水和铜川郊区,西面北面和延安市黄陵县毗连。
宜君县是个小县,远远比不上澄城,即使在现代整个县也仅有不到十万人,在明代就更少了,县城仅有近三千口人丁,只相当于现代的一个小镇。宜君县距离澄城足足有三百里,路途中大部分都是山路,所以虽然县令接到防御乱民的命令,但实际上还是和日常没什么区别,防守依然松散。
这倒是王二想得太多了,毕竟当初王友元的骑兵队探查四周的时候,刚刚到宜君县的必经之路,马安河附近的尧禾镇就被乡兵挡着了,压根就没过去。
所以还当宜君县那面也是一样防守严密嘞。
这次刘泽人少,询问过王二给派的向导后,也未走大路通过尧禾镇,而是直接通过陀坡洼沟,走铁牛河绕道经郭寨村到五里镇,从五里镇河直到宜君县这条路,人少地少路险。
而执行这次任务的还有一支队伍,那就是刘泽许久不见的黑狗带的两百人,这些人都算得上精锐,他们从另外一条路绕行,按刘泽估计他们是准备趁机偷袭强攻,这些人就是此次的所有兵力了。
最后正面压阵的是王二带的近两千的杂牌队伍,正面进攻尧禾镇吸引宜君县县府的注意力,当然这只是刘泽得到的情报,具体怎样他也不清楚,毕竟王二也不是啥都告诉他。
实际是这次王二已经做好了放弃澄城的准备,不但主力都带了来,还安排余挺坐镇澄城,不断地把所有能运的粮草、财物、人员都往尧禾镇运。
因为根据所有探子显示,一个庞大的包围圈正在一点点以澄城为圆心收紧,想求活,唯一的出路就是北方的山区,这个宜君县虽然土地贫瘠,人口稀少,但却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这里的土地贫瘠也是相比较的,全县的熟地有三千多顷,明万历九年清丈过一次耕地,排了上中下三个等级,综合折算,共相当于中等地两千两百顷多些,此时夏季和秋季应缴纳的粮赋共进一万六千石,其中折白银一万四千两。
而经过这些年的天灾,致使现在整个县处于爆发的边缘,县里粮食收成锐减,但官府却丝毫不管这些,仍然照常收税粮,眼下老百姓的税粮已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一天比一天穷了,出逃的人也一天比一天多了,这更又陷入了恶性循环,因为剩下的人你也得照缴税粮,不给就等着刀子吧。
经过这样的折腾,宜君县从明初的38个里即五万多人口,到万历九年统计减少人口近三千人,到现在崇祯元年,更是少了大半,致使现在能够正常耕种收获的熟地只剩下不足五百顷,应征收的本折粮仅有一千多石。
所以出乎刘泽意外的是,他这一路上极为顺利,真正的体会到了招降纳叛的感觉,因为今年的宜君县正好赶上大饥荒,在这个麦子快要成熟但还没彻底成熟的时候,大多数地方都断粮了。
其实这时候还不是最糟糕的,因为按照历史真实进程,崇祯元年、第四年、第六年和第七年的宜君县都是相继大灾荒,盗贼蜂拥而起,老百姓更是痛苦不堪。
崇祯十一年,又发生了蝗虫大灾害,蝗虫从东南一路飞向西北,所到之处,遮天蔽日。田间地头都是一片黑压压的景象,它们肆无忌惮地啃食着禾苗,连农民刚种出的芽苗都不放过,它们的啃食能力又极强,一般来说,一大群蝗虫能在几个时辰内就啃完方圆十里内的所有庄稼,而且它们繁殖得很快,普通百姓完全消灭不了它们。
不幸的是十二年又发生了蝻虫灾害,十三年更是奇荒,加上边关有贼寇作乱,十四年蝗虫又入宜君县为灾。
十六年闯王作乱之时,县境内的人因为此前多次受到灾荒、虫害和盗匪的劫掠,快要死完了,直至清顺治时宜君县只仅存里甲94户。
这样对比一下,就知道明末的小冰河时期的灾害有多严重了,当然这时候除了刘泽,谁都不知道。
这一路上,刘泽也是不着急,走一路遇到个村就去分田分浮财,按老规矩来,不求快只求稳,即使收不到太多钱粮,只是打乱这些庄子秩序都是对刘泽有利的。
因为带上了陆婉儿,所以行军途中但凡遇到个受伤的,刘泽也不必过于忧虑了,陆婉儿医术精湛,办事妥帖,把伤员交给她,刘泽心里的这块石头就算是落地了,之前弄酒精照顾伤员时他带在身边的那两名小孩现在也认了陆婉儿当师傅,一直跟在陆婉儿身边观摩学习,很是勤勉。
现下率先绕路进入宜君县的刘泽就像一个点燃的火柴掉进了汽油桶里,轰然炸响,受欢迎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穷人们的反抗像是灰烬中拢着的星火,压不住,捂不灭。
等刘泽反映过来时候,才发现,搞大了!
当占领五里镇的时候,他的队伍已经膨胀到近三千人,但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从其中优中选优,好不容易选取了五百青壮,全部是一水的铁枪头的粗制滥造的长枪、粗糙的木盾和人均最少两支的标枪,因为山中多猎户,所以刘泽他们甚至拥有了猎户弓手上百名。
经过这段时间的战斗,刘泽深刻地意识到对于不敢近战的杂牌兵来说,标枪真的可以算得上杀手锏了,也无怪乎戚家军会有配备。
不过,弓箭手对于远程作战还是十分重要的,刘泽队伍里现在的弓箭手就是当初的猎户来的,虽然他们一开始差了点,作战时很难有准头,但后来练得多了,也就熟能生巧了。因为之前的成功实验,所以刘泽很有信心能把这些新招到的猎户弓手们都变成一名合格的弓箭手,最关键的就是缺少装备,猎弓的箭头对上铠甲那是完全破不了防。
几个特意被刘泽放跑的五里镇地主也顾不得饥饿疲劳,带着几个随从,用平生最卖力的赶路方式,当天就跑到了六十里外的宜君县县衙所在地——龟山下。
“大胆刁民,简直是无法无天!”此时的宜君县县令看着跪在地上哭诉的乡绅们,怒不可遏地吼道,“快传主簿、典吏,本县要速速点兵剿灭此贼!”
一旁的杨师爷见此,立刻走到县令侧耳说道:“东翁,不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