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的眼神中满是重逢的喜悦、对他的关切与思念,那是一种纯粹而深厚的兄弟情谊,不搀杂任何杂质。
    这份真情,让易小川想起了曾经与蒙恬并肩作战的日子,那些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瞬间。他们曾一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面对敌人的刀光剑影,相互扶持,彼此守护。那时的他们,心中怀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为了大秦的荣耀,为了天下的太平,不惜挥洒热血。而如今,他却站在了大秦的对立面,试图利用蒙恬来达成自己的私欲,这让他如何能不愧疚?
    易小川深知自己的计划一旦实施,将会给无数人带来灾难和痛苦,大秦的江山将会陷入战火纷飞之中,百姓又将流离失所,生灵涂炭。而蒙恬,作为大秦的将军,也必将陷入两难的境地,要么背叛自己的忠诚,要么与他兵戎相见。无论哪种结果,都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但他又无法轻易放弃自己多年来的坚持和复仇的决心,内心的矛盾如同两只无形的大手,将他的灵魂拉扯得痛苦不堪。
    蒙恬,无疑是他在秦朝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们的相遇,像是命运的安排,从最初的相互猜疑,到后来的彼此信任,他们的关系经历了许多波折。
    蒙恬欣赏他的才华和勇气,将他视为知己和兄弟;而他,也在蒙恬的身上看到了古代军人的忠诚、正直和担当。他们曾一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那些时光,成为了他在秦朝生活中最珍贵的回忆。但如今,这些回忆却成为了他心中最沉重的负担,让他在复仇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易小川的内心在痛苦地挣扎着,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是继续坚持复仇计划,不顾蒙恬的情谊和大秦百姓的死活?
    还是放弃仇恨,放下过去的一切,重新回归到与蒙恬的兄弟情谊之中?他的脑海中一片混乱,仿佛有两个声音在不断争吵。一个声音在催促他为了复仇勇往直前,不惜一切代价;另一个声音则在告诫他珍惜眼前的真情,不要让仇恨蒙蔽了双眼。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一个选择都关乎着他的命运和未来,而他却迟迟无法做出决定。
    在这凝重的氛围中,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秒的流逝都显得那么漫长。易小川的额头上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呼吸也变得急促而沉重。
    蒙恬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异样,关切地问道:“小川,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这一声询问,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易小川的心上,让他的内心更加愧疚和痛苦。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时间竟无法发出声音。
    最终,易小川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缓缓说道:“大哥,我没事。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心中有些感慨。”
    他不敢直视蒙恬的眼睛,生怕自己内心的秘密被他看穿。蒙恬微微点头,似乎相信了他的话,但眼神中仍带着一丝疑惑和担忧。
    蒙恬一把拉住易小川的手,将他拉向坐席,说道:“先坐,先坐。”随后转身,高声吩咐亲卫:“快,端些茶水来。”
    重新坐定后,易小川缓缓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滚烫的茶水入喉,却难消心头纠结。他思索着如何开启说服蒙恬,深知蒙恬对大秦忠心不二,要改变其信念难如登天。
    “大哥,你可知道如今的天下局势?”易小川斟酌后,决定从天下大势切入。
    蒙恬微微颔首:“大秦政通人和,兵强马壮,万邦来朝。此乃陛下英明,亦是大秦将士浴血奋战之功。”
    易小川放下茶杯,发出轻微磕碰声,眼中闪过不易察觉的妒意:“大哥,你可曾想过,国虽大,好战必亡。大秦如今看似团锦簇,实则是烈火烹油。”
    蒙恬眉头紧皱,不悦道:“小川,你这话何意?大秦统一六国,终结战乱,让百姓休养生息,此乃盖世之功,你为何诋毁?”
    易小川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自从与大哥分别后,我到过许多地方,那些偏远郡县,百姓生活并非你所想那般美好。大秦四处征战,虽有开疆拓土之名,可背后是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多少热血男儿命丧他乡。”
    “咸阳城里歌舞升平,达官贵人奢靡无度,而边疆百姓却要承受繁重赋税与徭役,只为支撑这看似繁华的表象。”
    “如今赵高当权,虽看似大秦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可这背后隐藏着巨大危机。权力过度集中,长此以往,必生祸乱。”
    易小川故意夸大其词,想误导蒙恬。
    蒙恬蒙恬一皱:“小川,陛下与丞相大人一直在努力治理,大秦根基稳固,不可因些许疑虑就否定王朝。”
    易小川冷笑道:
    “大哥,这并非些许疑虑,而是致命弊端。若不改变,一旦危机爆发,大秦将万劫不复。你身为大秦将军,难道不该为百姓真正的未来谋划,而非只看眼前虚假繁荣?你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大秦走向覆灭?”
    蒙恬身体一震:“小川,你这是大逆不道之言。我蒙恬深受皇恩,怎可有此想法?”
    “大哥,你是正直之人,应看清真相。莫要被虚假表象迷惑。”
    易小川见蒙恬虽有所触动但仍未改变心意,决定换个角度继续说服。神色凝重地说道:“大哥,你可曾想过,如今大秦的昌盛是依靠不断压榨民力与穷兵黩武换来的。那看似繁荣的商业,实则是对百姓的巧取豪夺。多少小商贩被高额赋税压得喘不过气,只为填满大秦的府库。”
    顿了顿,观察蒙恬的表情,接着道:“再看那连年的征战,固然有开疆拓土之功,可边疆之地百姓苦不堪言。新征服的土地未能及时安抚,民心离散,长此以往,必成大祸患。而且,赵高虽表面上让大秦呈现出一片祥和,可他独揽大权,朝堂之上已渐无忠言逆耳之声。一旦他心生异志,大秦将无人可制衡。”
    说着,易小川看向蒙恬,目光中满是恳切与期待。“大哥,你在军中威望极高,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若你能振臂一呼,倡导仁政,削减那些不必要的征战,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同时监督朝堂权力制衡,使各方势力相互制约,如此方可保大秦长治久安。若继续坐视不管,只恐这大秦的锦绣江山会在旦夕间崩塌!”
    “振臂一呼?!”
    蒙恬听后,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那笑容中带着无奈与自嘲:“你以为蒙家军还是十年前的蒙家军?时过境迁,如今的局势早已不同往昔。没有朝廷的调令,敢私自调动军队那便是死罪。现今蒙家军的中层将校皆是出自大秦皇家军校,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与理念皆围绕着对陛下跟丞相的绝对忠诚。在他们心中,陛下与丞相的指令高于一切。更何况,军队的后勤粮草以及军士粮饷皆是军部直接发放,这一切都被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蒙家军若想有所行动,没有这些关键支持,根本就是寸步难行。我虽身为蒙家军统帅,可在这重重限制之下,也难以有所作为啊。”
    说着,蒙恬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与忧虑:“小川,你且莫要再提这等危险之事。我蒙恬一生以忠义为本,对大秦忠心耿耿,绝不能做出违背朝廷之事。陛下在位,虽有赵高辅佐,但大秦整体仍在有序运转,百姓的生活也在逐步改善。你只见局部之患,却忽略了整体之安。”
    易小川眉头紧皱,情绪激动地反驳道:“大哥,你这是在自欺欺人!你所谓的有序运转不过是表面的假象,那些被压迫的百姓的痛苦你难道看不见吗?你怎可如此麻木不仁!”蒙恬的脸色微微一变,严肃地说道:“小川,你慎言!大秦的律法与制度历经多年沉淀,虽有不足,但也在不断完善。若贸然行事,只会引发更大的动荡,受苦的终究是百姓。”
    易小川冷笑一声:“大哥,你总是拿这些说辞来搪塞我。你就甘心在这看似安稳实则腐朽的帝国继续为虎作伥吗?”
    蒙恬心中一阵刺痛,缓缓说道:“小川,我知道你心怀天下,但你的方法是错的。我在军中多年,深知军队若卷入朝堂纷争,后果不堪设想。且不论我是否能调动蒙家军,一旦动武,大秦必将陷入内战,届时外敌也会趁虚而入,这是你想看到的吗?”
    易小川一时语塞,但仍倔强地说道:“那也总比坐以待毙强,若不改变现状,大秦迟早会在内部矛盾中灭亡。”
    蒙恬摇了摇头,苦口婆心地劝道:“小川,你可曾想过,你若执意如此,不仅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还会连累许多无辜之人。你的家人、朋友,他们都会因你的行为而受到牵连。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走向绝路。”
    易小川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又被坚定取代:“大哥,我意已决,我不能看着大秦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蒙恬见易小川如此固执,心中满是无奈与失望:“既然你听不进我的劝告,那我也无话可说。但我要警告你,若你有任何异动,我身为大秦将军,职责所在,定不会坐视不管。”
    易小川望着蒙恬,眼神中带着一丝决绝与不甘:“大哥,希望你日后不会为今日的决定而后悔。”
    说罢,易小川起身离去,蒙恬望着他的背影,久久伫立,心中五味杂陈,深知此次分别,两人或许将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蒙恬不知道的,他这个决定救了蒙氏一族。蒙恬现在可是黑龙卫重点监控对象,若他真敢与易小川同流合污,等待他的,将是蒙氏一族流放到西伯利亚挖土豆,与北极熊作伴了。蒙氏一族往昔的荣耀与地位都将在瞬间崩塌,化为泡影。
    ………………
    寻求与蒙恬合作无果的易小川,在满心的愤懑与无奈之下,决然地将目光投向了冒顿所率领的匈奴残部。
    易小川知道,若要实现复仇大计,单凭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借助强大的外力,而此时的匈奴残部,虽历经大秦的打击而势力受损,但依然具备不可小觑的战斗潜力。
    易小川迅速与项羽、项梁、刘邦展开了紧急商议。
    易小川率先表明了自己的想法,他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局势,指出大秦在蒙恬等将领的守护下,军事防御坚固,仅凭他们的力量难以从正面突破。而匈奴,尽管人口数量因大秦的征伐而锐减,所有部落加起来或许都比不上曾经的义渠,但匈奴人独特的生活习性与战斗方式却使他们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项梁微微点头,他对匈奴的情况颇为了解,缓缓开口道:“我曾亲眼目睹匈奴部落中的景象,那场景至今难忘。一群七八岁大的孩子,已然能够熟练地骑着羊或是小马。而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更是勇敢地垫着脚爬上马背,跟随长辈们驰骋于森林草原之间,弯弓搭箭射取狐兔,为家庭获取食物。他们自幼在马背上长大,对骑射技艺的掌握可谓炉火纯青。”
    众人听着项梁的描述,心中对匈奴人的战斗能力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易小川接着说道:“如今匈奴残部全部聚集后,仍有能战斗的士兵数万人,且个个力能弯弓,人人皆为甲骑。他们的骑兵作战能力极强,若能与我们结盟,利用他们进攻秦的边塞,定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对我们而言是极为有利的战略选择。”
    刘邦摸着下巴,沉思片刻后说道:“此计虽有可行之处,但与匈奴结盟,风险亦不可小觑。匈奴人性格野蛮,难以捉摸,我们如何能确保他们在合作过程中不会反水?”
    项羽则豪迈地大笑一声:“吾等本就为了推翻大秦,何惧风险?匈奴虽野蛮,但他们与大秦之间仇恨更深。只要我们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利益诱惑,再加上严密的合作计划,定能驾驭他们。”
    楚与秦之间的仇恨,由来已久。
    自楚怀王入秦不返,楚国上下便与秦结下了不死不休的血仇。虽历经岁月,黔首庶民或许有所淡忘,贵族却刻骨铭心。在项梁眼中,秦是仇雠,秦人便是侵略者。而匈奴,与楚素无瓜葛,他们只是大秦的敌人。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此时与匈奴结盟,乃权宜之计,亦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大业。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众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与匈奴结盟。
    易小川自告奋勇,承担起与匈奴联络沟通的重任。踏上了前往匈奴部落的漫长旅途,穿越了荒无人烟的沙漠与崎岖险峻的山脉。
    当易小川抵达匈奴营地时,冒顿亲自出迎。易小川表明来意后,冒顿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与犹豫。他深知与楚人结盟意味着要卷入一场更为复杂的战争,但匈奴如今的困境也迫使他不得不考虑这一选择。
    易小川见状,详细阐述了合作的计划与利益分配。他承诺,若匈奴能协助他们攻打大秦,在取得胜利后,将给予匈奴大量的财物、土地以及奴隶。同时,他还向冒顿透露了一些大秦内部的军事机密与防御弱点,以显示他们的诚意。
    冒顿召集了部落中的长老与将领们共同商议。营帐内,众人争论不休。一些人担心与楚人合作会遭受大秦更为猛烈的报复,而另一些人则看到了复仇与获取利益的机会。冒顿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定与哀牢国结盟。
    ……………
    易小川的视线缓缓移向小月,目光只是短暂地在她脸上停留,便迅速移开,对于小月的问题仿若未闻,径直伸手掀开门帘,目光直直地投向远方,图安县那若隐若现的轮廓在他的视野中逐渐清晰起来。
    眼眸微微眯起,思绪像是被一阵无形的风拉扯着。这里,正是他与玉漱初次邂逅的地方,曾经的点点滴滴在他的脑海中徐徐展开。
    玉漱的出现,瞬间照亮了他的世界。一次偶然相遇,玉漱那温婉的笑容、灵动的眼眸,都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心底。每一个瞬间,每一次对话,虽历经风雨,却依然清晰可辨。此刻,站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至,将他彻底淹没,让他沉浸在对过去的深深缅怀之中。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六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六丑并收藏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