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新式学堂(万字更新)
目前论这一部分,只有一篇文章,那就是赵过的《营养学论》,而且还不完全。
但《儿童六课合订版》把这部分叫做,科学。
论这方面教师们没研究,他们主要在研究《统计》《教案》。
他们会把尝试的,对于刺激学生认字提升有帮助的方法,记录下来,分享给别人,然后互相交叉试验。
这样统计报表放在一起,直接就能得出结论哪些方法是好方法,哪些方法差,哪些方法是好是坏要分人。
得出结论后,他们自己每一天工作前,就会写教案,计划要教所有学生多少字,多少内容,怎么让他们学得快,要用哪些方法。
于是,这一百号人,迅速的在补充《儿童六课合订版》的内容。
准确的说是他们以霍海书中留白的那些,补充上应该有的部分。
甚至还有人总结了简笔画。
与此同时,这些人还负责给科学院的人授课简体字。
科学院很多人是认识字的,学起简体字来非常快。
而剩下的也都不慢。
而科学院这边的人上完课之后,主要学的是《报表》和《论》的写法。
因为他们感觉这两种问题很适合记录研究和展示研究成果。
如今两个月过去了,无论是军中,还是科学院这边,其实都有大量的人还不合格,没有达到蒙学完成的标准。
但是,方法他们已经学会了,需要的是时间,
但,这其中,也有大量的人学会了!
这七万人中只有不到一万人住在长安县,其他人都住在陵邑,以及距离长安更远的一些地方。
但住在长安县这几千人,一边学习一边教小孩。
他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认字,而不是等自己这样年纪大了再学。
虽然成年人智力发育更高,逻辑性更好,但有时候真的精力不够旺盛,记忆力不够好。
所以他们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和自己学习不一样的难题。
孩子学的没自己快。
于是他们也和教自己这一千一百个老师交流,很多有关儿童学习的问题上报上去。
然后一百个顶尖老师商量对策,研究方法,又把方法讲给他们听。
对于这种问题,他们直接选择了实验!
因为和科学院的合作,实验这种形式迅速被他们认可。
这么大的样本,实验数据很快就得出来了。
以至于《儿童六课合订版》补充的太快,书本越来越厚。
他们都跑去询问霍海,儿童六课到底是哪六课。
霍海才告诉他们,儿童六课指的是,《语文》《道德》《数学》《绘画》《音乐》《科学》。
虽然发展科学的确重要,但是在《儿童六课》学习中,霍海把科学放在了最后。
语文,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基础工具,所以放在第一。
数学是科学类的学习研究的基础,是第二基础工具,放在第二。
而道德的内容,直接就是从儒家现存的那些内容里面提取的。
外加一些现代化的翻译,和延伸内容。
霍海不可能自己去研究一套符合帝皇统治逻辑的新道德,但凡那么干了,就死定了,所以这部分直接把儒家法家黄老的东西往里面丢,霍海也不选,但凡是教做人的,都往里面丢。
接着是绘画和音乐。
之所以这两个比科学排名更靠前,是因为学《六课合订版》的儿童,还到不了研究理解科学的程度。
而绘画和音乐,可以帮助他们记忆。
比如成年人记住鸡鸭两个字,很简单,但对于小孩来说这太难记了。
但如果是画了一只鸡,然后写一个鸡字,然后再标注拼音,然后这一篇内容下方是一首有关鸡的歌。
这样就很容易记忆这个字了。
成年人学习,是为了赚钱为了干活,为了社会地位,为了往上爬,有很强的动力驱使他们学习。
七万军士都明白,自己不会认字的话,是做不了官的,就算下一次打仗再打赢了,自己还是兵,一辈子的兵。
但认字后,就可以提升了。
所以,军士配合成熟的大脑,学习的很快。
但跟儿童说,学习了以后赚钱多,学习了以后当官,他们根本不明白这个的重要性。
所以,趣味性就是出路。
而音乐,绘画,对于人来说,就是天生的天然能理解的艺术。
所以六课中,绘画音乐还排在《科学》前面。
霍海点出完全的框架后,一百个老师就有事情做了。
什么样的字,需要配合音乐来教,什么样的字,需要配合绘画来教。
小孩子学习,需要学习哪些科学院研究出的科学知识?
太复杂的,比如什么碳钢比例什么蒸馏金属法,什么细菌培养皿这些玩意儿,肯定不在此类。
但更基础的,小孩子也能实验的,可就可以往里面放了。
什么小孔成像,什么折射原理。
两个月过去,七万将士中优中选优这一百个聪明人是真的厉害。
把霍海的《儿童六课合订版》补全了很大一部分,形成了,第一版可印刷版本。
这一百个聪明人,无论去干什么,都绝对会是成功人士。
不过现在缺教育,霍海提出让他们成为职业老师。
准确的说是成为一百个校长。
因为时代的特殊性,一百人分成四个部分。
三十个小学校长,负责教育儿童。三十个职校校长,负责教育成年工人和研究员。
三十个人成为夜校校长,负责在长安城为普通想要学习的成年人教学。
十人成为大学校长。
所谓大学不是儒家那个大学,而是比太学少一点的意思,就是研究百家经书如何翻译成白话,然后规范化教育的。
因为这一百个人本身是军士,身上多的是武帝奖励给他们的钱,所以他们去建立学校,连资金都不需要。
霍海的意思是他们成立一个教育协会,百校联盟。
然后他们在长安各处开办学校。
有什么问题,由百校联盟内部讨论商议决定,有什么难关一起克服,实在是有什么帮扶需求,再由霍家出面搞定。
但,一旦开班,就必须脱离将士身份。
这一百个人也算是走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处在了十字路口上。
但其实,他们的选择很明显。
他们都是才开始学习认字的,不是什么特别富裕的家庭出生的。
是因为当将士,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成了富家翁。
他们脑子又聪明,知道自己想继续在当兵这条路上往上爬,非常难。
但此时,有一个机会以其他方式获得社会地位,何乐而不为?
自己现在如果去做了校长,那和现如今社会上的大儒,有什么区别?
没区别。
还有,自己虽然得到了很多陛下的赏钱,但总不能这赏钱自己吃一辈子,还给儿子吃一辈子吧?
现在大家都做生意,把钱变成生意,生意才能钱生钱。
开学校也是一种生意,而且是能得到特殊尊重的特殊生意。
自己为什么不干呢?
最终也只有几个人不干而已。
几个人不干,那就从第二波的一千个人里面优中选优又选了几个人出来补上。
还是一百个人。
他们可以随意在军中挑选想要的合作伙伴,想要的老师,以聘用的方式拉来愿意当老师的人。
当然,谁要是觉得选的人非常有才华有能力,值得长期合作,想要用股份的方式捆绑,也行。
当初霍去病说过,霍海能带走多少人,看霍海的本事。
其实霍海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就拉出了上千人的教育队伍。
这上千人有六成留在了长安县,因为长安县的变化他们看在眼里,知道这里最有发展潜力。
有四成因为老婆孩子的关系,到了各个陵县,还有更遥远的其他聚集区。
虽然去了远地方无论是要学习新产生的教学方法还是得知新研究出的科学理论都很难,但对他们来说,远离家人也很难。
现在出来做生意而不是继续当兵,就是为了跟家人近一点。
所以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回家。
其实霍海并不是很推崇教育私有化,但问题是现在朝廷还不知道新式教育的厉害。不可能主动推广。
所以,霍海要利用现在长安县对于文化人缺口的这一点,迅速发展出专业的新教育人士。
要知道这些人毕竟是大汉良家子,是退役将士。
未来刘彻一声令下,开办公学,需要教育官员,他们绝对蜂拥而至。
因为无论怎么做生意,官员身份始终要高一点点。
就这样,一百所学校,在整个大长安附近悄然建成。
其中六十所坐落在长安县。
六十所中,有十八所小学,十八所夜校,十八所职校,六所大学。
十八所小学,每个小学有十个老师,第一批招收名额都订的三百人。
十八所职校,一样都是十个老师,不只是教认字,还联合科学院的人,会授课瓦匠、石匠、木匠、铁匠等活儿。
十八所夜校,每一个老师要带的人更多,因为夜晚学习都是成年人而且是非常渴望学习的成年人,所以就不限制名额了。
而六所大学,目前完全针对不认识简体字,但已经会篆书汉隶的人。
一开始,听说这个消息,长安的文人们都懵了。
什么玩意儿,刚认字俩个多月的兵,教我这个读书十年的人认字?搞笑吗?不学!
要知道年关之前,越来越多本来应该举孝廉但被喊停的人来到长安找机会,还有很多人加入太学翻译经文,读书人数量众多。
这些人没事儿干不是写诗就是研究成语。
现在多了个事儿,讨论新学校的笑话。
“别说大学了,小学应该也没几个人去吧,他们在搞笑吗。”
“我绝对不会把我儿子送去跟刚认识字两个月的人读书。”
“他们自己学会了吗,教别人?”
但是,出乎他们意料,十八所小学,五千四百个名额,在开学第一天,就被报满了!
科学院这些人的家里的孩子,全都送来上学了。
还有部分矿工,听说董事长支持开办学校,教授汉字,直接专门请假送孩子报名上学。
最近他们的孩子在长安生活着,都在学汉话,但学字可是有钱都找不到门路。
现在董事长开办学校,还有什么好想的?
不少有教育思维的工人都把孩子送来了。
除了他们,还有一些将士,自己在学认字,也在教孩子,但是自己的孩子教起来有点难,干脆就送去学校。
任谁都没想到,长安县十八所小学,开始报名第一天,报满了!
而十八所夜校和技校,还没人报名。
(本章完)
目前论这一部分,只有一篇文章,那就是赵过的《营养学论》,而且还不完全。
但《儿童六课合订版》把这部分叫做,科学。
论这方面教师们没研究,他们主要在研究《统计》《教案》。
他们会把尝试的,对于刺激学生认字提升有帮助的方法,记录下来,分享给别人,然后互相交叉试验。
这样统计报表放在一起,直接就能得出结论哪些方法是好方法,哪些方法差,哪些方法是好是坏要分人。
得出结论后,他们自己每一天工作前,就会写教案,计划要教所有学生多少字,多少内容,怎么让他们学得快,要用哪些方法。
于是,这一百号人,迅速的在补充《儿童六课合订版》的内容。
准确的说是他们以霍海书中留白的那些,补充上应该有的部分。
甚至还有人总结了简笔画。
与此同时,这些人还负责给科学院的人授课简体字。
科学院很多人是认识字的,学起简体字来非常快。
而剩下的也都不慢。
而科学院这边的人上完课之后,主要学的是《报表》和《论》的写法。
因为他们感觉这两种问题很适合记录研究和展示研究成果。
如今两个月过去了,无论是军中,还是科学院这边,其实都有大量的人还不合格,没有达到蒙学完成的标准。
但是,方法他们已经学会了,需要的是时间,
但,这其中,也有大量的人学会了!
这七万人中只有不到一万人住在长安县,其他人都住在陵邑,以及距离长安更远的一些地方。
但住在长安县这几千人,一边学习一边教小孩。
他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认字,而不是等自己这样年纪大了再学。
虽然成年人智力发育更高,逻辑性更好,但有时候真的精力不够旺盛,记忆力不够好。
所以他们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和自己学习不一样的难题。
孩子学的没自己快。
于是他们也和教自己这一千一百个老师交流,很多有关儿童学习的问题上报上去。
然后一百个顶尖老师商量对策,研究方法,又把方法讲给他们听。
对于这种问题,他们直接选择了实验!
因为和科学院的合作,实验这种形式迅速被他们认可。
这么大的样本,实验数据很快就得出来了。
以至于《儿童六课合订版》补充的太快,书本越来越厚。
他们都跑去询问霍海,儿童六课到底是哪六课。
霍海才告诉他们,儿童六课指的是,《语文》《道德》《数学》《绘画》《音乐》《科学》。
虽然发展科学的确重要,但是在《儿童六课》学习中,霍海把科学放在了最后。
语文,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基础工具,所以放在第一。
数学是科学类的学习研究的基础,是第二基础工具,放在第二。
而道德的内容,直接就是从儒家现存的那些内容里面提取的。
外加一些现代化的翻译,和延伸内容。
霍海不可能自己去研究一套符合帝皇统治逻辑的新道德,但凡那么干了,就死定了,所以这部分直接把儒家法家黄老的东西往里面丢,霍海也不选,但凡是教做人的,都往里面丢。
接着是绘画和音乐。
之所以这两个比科学排名更靠前,是因为学《六课合订版》的儿童,还到不了研究理解科学的程度。
而绘画和音乐,可以帮助他们记忆。
比如成年人记住鸡鸭两个字,很简单,但对于小孩来说这太难记了。
但如果是画了一只鸡,然后写一个鸡字,然后再标注拼音,然后这一篇内容下方是一首有关鸡的歌。
这样就很容易记忆这个字了。
成年人学习,是为了赚钱为了干活,为了社会地位,为了往上爬,有很强的动力驱使他们学习。
七万军士都明白,自己不会认字的话,是做不了官的,就算下一次打仗再打赢了,自己还是兵,一辈子的兵。
但认字后,就可以提升了。
所以,军士配合成熟的大脑,学习的很快。
但跟儿童说,学习了以后赚钱多,学习了以后当官,他们根本不明白这个的重要性。
所以,趣味性就是出路。
而音乐,绘画,对于人来说,就是天生的天然能理解的艺术。
所以六课中,绘画音乐还排在《科学》前面。
霍海点出完全的框架后,一百个老师就有事情做了。
什么样的字,需要配合音乐来教,什么样的字,需要配合绘画来教。
小孩子学习,需要学习哪些科学院研究出的科学知识?
太复杂的,比如什么碳钢比例什么蒸馏金属法,什么细菌培养皿这些玩意儿,肯定不在此类。
但更基础的,小孩子也能实验的,可就可以往里面放了。
什么小孔成像,什么折射原理。
两个月过去,七万将士中优中选优这一百个聪明人是真的厉害。
把霍海的《儿童六课合订版》补全了很大一部分,形成了,第一版可印刷版本。
这一百个聪明人,无论去干什么,都绝对会是成功人士。
不过现在缺教育,霍海提出让他们成为职业老师。
准确的说是成为一百个校长。
因为时代的特殊性,一百人分成四个部分。
三十个小学校长,负责教育儿童。三十个职校校长,负责教育成年工人和研究员。
三十个人成为夜校校长,负责在长安城为普通想要学习的成年人教学。
十人成为大学校长。
所谓大学不是儒家那个大学,而是比太学少一点的意思,就是研究百家经书如何翻译成白话,然后规范化教育的。
因为这一百个人本身是军士,身上多的是武帝奖励给他们的钱,所以他们去建立学校,连资金都不需要。
霍海的意思是他们成立一个教育协会,百校联盟。
然后他们在长安各处开办学校。
有什么问题,由百校联盟内部讨论商议决定,有什么难关一起克服,实在是有什么帮扶需求,再由霍家出面搞定。
但,一旦开班,就必须脱离将士身份。
这一百个人也算是走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处在了十字路口上。
但其实,他们的选择很明显。
他们都是才开始学习认字的,不是什么特别富裕的家庭出生的。
是因为当将士,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成了富家翁。
他们脑子又聪明,知道自己想继续在当兵这条路上往上爬,非常难。
但此时,有一个机会以其他方式获得社会地位,何乐而不为?
自己现在如果去做了校长,那和现如今社会上的大儒,有什么区别?
没区别。
还有,自己虽然得到了很多陛下的赏钱,但总不能这赏钱自己吃一辈子,还给儿子吃一辈子吧?
现在大家都做生意,把钱变成生意,生意才能钱生钱。
开学校也是一种生意,而且是能得到特殊尊重的特殊生意。
自己为什么不干呢?
最终也只有几个人不干而已。
几个人不干,那就从第二波的一千个人里面优中选优又选了几个人出来补上。
还是一百个人。
他们可以随意在军中挑选想要的合作伙伴,想要的老师,以聘用的方式拉来愿意当老师的人。
当然,谁要是觉得选的人非常有才华有能力,值得长期合作,想要用股份的方式捆绑,也行。
当初霍去病说过,霍海能带走多少人,看霍海的本事。
其实霍海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就拉出了上千人的教育队伍。
这上千人有六成留在了长安县,因为长安县的变化他们看在眼里,知道这里最有发展潜力。
有四成因为老婆孩子的关系,到了各个陵县,还有更遥远的其他聚集区。
虽然去了远地方无论是要学习新产生的教学方法还是得知新研究出的科学理论都很难,但对他们来说,远离家人也很难。
现在出来做生意而不是继续当兵,就是为了跟家人近一点。
所以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回家。
其实霍海并不是很推崇教育私有化,但问题是现在朝廷还不知道新式教育的厉害。不可能主动推广。
所以,霍海要利用现在长安县对于文化人缺口的这一点,迅速发展出专业的新教育人士。
要知道这些人毕竟是大汉良家子,是退役将士。
未来刘彻一声令下,开办公学,需要教育官员,他们绝对蜂拥而至。
因为无论怎么做生意,官员身份始终要高一点点。
就这样,一百所学校,在整个大长安附近悄然建成。
其中六十所坐落在长安县。
六十所中,有十八所小学,十八所夜校,十八所职校,六所大学。
十八所小学,每个小学有十个老师,第一批招收名额都订的三百人。
十八所职校,一样都是十个老师,不只是教认字,还联合科学院的人,会授课瓦匠、石匠、木匠、铁匠等活儿。
十八所夜校,每一个老师要带的人更多,因为夜晚学习都是成年人而且是非常渴望学习的成年人,所以就不限制名额了。
而六所大学,目前完全针对不认识简体字,但已经会篆书汉隶的人。
一开始,听说这个消息,长安的文人们都懵了。
什么玩意儿,刚认字俩个多月的兵,教我这个读书十年的人认字?搞笑吗?不学!
要知道年关之前,越来越多本来应该举孝廉但被喊停的人来到长安找机会,还有很多人加入太学翻译经文,读书人数量众多。
这些人没事儿干不是写诗就是研究成语。
现在多了个事儿,讨论新学校的笑话。
“别说大学了,小学应该也没几个人去吧,他们在搞笑吗。”
“我绝对不会把我儿子送去跟刚认识字两个月的人读书。”
“他们自己学会了吗,教别人?”
但是,出乎他们意料,十八所小学,五千四百个名额,在开学第一天,就被报满了!
科学院这些人的家里的孩子,全都送来上学了。
还有部分矿工,听说董事长支持开办学校,教授汉字,直接专门请假送孩子报名上学。
最近他们的孩子在长安生活着,都在学汉话,但学字可是有钱都找不到门路。
现在董事长开办学校,还有什么好想的?
不少有教育思维的工人都把孩子送来了。
除了他们,还有一些将士,自己在学认字,也在教孩子,但是自己的孩子教起来有点难,干脆就送去学校。
任谁都没想到,长安县十八所小学,开始报名第一天,报满了!
而十八所夜校和技校,还没人报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