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崇文悟道!(4.1k哈!)
    这里大约是供来这里查阅书籍的人所设。
    当然,能够来这里的住下看书的,不是官家便是宰执,一般人自然是进不来的。
    所以这里环境极佳,进了里面,苏允的确是感觉到心静了下来。
    苏允静坐了一会,便来到书房。
    书房很大,里面有两个大书柜,书柜上亦是摆放着整整齐齐的书籍。
    苏允扫了一眼。
    嗯,先秦的《吕氏春秋》,东汉马融所注注的《论语》,郑玄训诂,王充的《论衡》,高诱的《孟子集注》。
    许慎的《说文解字》,何晏注的《论语》,邢昺疏的《论语》,程颐程颢的《经说》,尹淳的《论语解》。
    谢良佐的《论语说》,侯仲良的《论语说》,杨时的《三经义辩》,游酢的《论孟杂解》、《中庸义》。
    张敬夫之言;胡安国之言等,还有五经等原书亦都有。
    另外还有其余杂七杂八的书籍,想来都是之前来这里读书的人所遗,又或是官家吩咐崇文院的官员拿过来的。
    另有满满一柜纸张,另有一柜,一排放各种规格的毛笔,一排放各种产地的墨锭,另有砚台十几。
    墙角放着一个大缸,存储着清水,用以磨墨所用。
    苏允点点头,基本的资料基本已经齐了,若还有需要的书籍,到时候写出书单,让崇书院提供便是。
    有人敲了敲门。
    苏允有些讶异,这院子里竟还有其他人么?
    苏允不愿意有人进书房,便走出门口,见到一着奴仆服饰的老人。
    这老人道:“苏大家,老朽是这院子主事,日常的洒扫尘除、洗衣做饭,端茶倒水,您尽可唤老朽。”
    原来如此,苏允笑道:“怎么称呼你?”
    老人笑道:“苏大家唤老朽老丁即是,您千万别客气,您做的是大事,小事情千万别浪费时间,哦,是了,是甄中贵安排的老朽过来的。”
    苏允了然点头,看来甄时选是怕有人捣乱,这老人或许也没有那么简单。
    苏允道:“好,这书房你也留点心,别让人进来。”
    老丁点点头道:“您放心吧,不会有人进去的。”
    苏允点点头道:“一日三餐,你做好了放在门口便是,饮水什么的也放在门口,至于沐浴什么的,我若是要洗,会提前跟你说。”
    老丁点头道:“明白了,老朽绝不会打扰苏大家您。”
    苏允点点头,转身便往里面而去。
    老丁的蹑手蹑脚而去,一会之后,端来茶水放在门口。
    苏允端进来茶水,喝完一杯茶,精神顿时振作起来,起身点多几盏油灯,书房亮如白昼。
    苏允从“五经”之一的《礼记》里抽出《大学》《中庸》两篇,细细研读。
    一边读一边做笔记,并重新分章辨句,这些将会编成《大学章句》以及《中庸章句》;
    而论语将会汇集众家注释,精择慎取,按以己见,著成《论语集注》。
    《孟子集注》是已经完成了,只需要稍微修改即可。
    苏允将采用“章句”和“集注”两种方式有机融合“四书”,将四者上下连贯为一体,生成《四书章句集注》。
    这是一种比较取巧的方式,或者说,这是一种极为天才的进行重新创作的方式,才能够让风马牛不相及的四书融会贯通,汇聚成为一书。
    其实赵顼、潘景行认为此事极难,近乎不可能完成的想法,是基于以前的修书注疏的经验。
    而苏允采取的这种章句与集注的方式进行融合的方式后,其实剩下的就是普通的注疏阐述的功夫了。
    而且,其实卷帙最多的孟子集注已经是完成了。
    四书集注之中,大学章句只有一卷,中庸章句亦只是一卷,论语集注比较多,有十卷之多。
    至于孟子集注,足足有十四卷!
    所以,从某些程度上来说,他现在的工作量就相当于写一本孟子集注。
    不过,真实的工作量肯定是远超孟子集注的,因为要做到四书条理贯通,无所不备,且前后贯通,所需要的努力是极大的。
    然而,前面所述,并非真正的困难所在。
    真正的困难在于,朱熹作四书章句集注,之所以可以将四书融会贯通在一起,一是采用章句与集注的方式,这是新的创举。
    真正将其融为一炉的,其实是朱熹的理学理论提供的基础。
    朱熹以“理”为中心,展现了“理”与儒家经典中的范畴体系的联系,并以此界定了这个范畴体系中的重要范畴,如天、人、性、道、心等。
    从而实现了“天人合一”、“心理合一”、“心性合一”。
    朱熹指出:“自古圣贤相传,只是理会一个心,心只是一个性,性只是有个仁义礼智。”
    此三种合一说,才为朱熹贯通“四书”,奠定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
    这是理论上的创新,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融会贯通。
    但苏允对于采取程朱理学是心有顾虑的。
    不仅仅是因为苏轼苏辙的蜀学的影响,跟这关系不太大。
    另外,苏允并不敌视程朱理学,程朱理学自有他的先进性。
    明清的僵化是统治者的缘故,与学说本身没有太大的干系。
    苏允考虑的是什么,是学说与社会当今思想潮流的适应性。
    当今的现实状况是什么,是唐儒重新激活儒学至今,已经过去数百年,儒学与北宋这个国家一样,渐渐已经陷入僵化之中,学术气氛沉闷的时代。
    所以,现在需要的不是理学的保守,而是需要一个更有活力理论来激活。朱熹的理学之所以在南宋被捧为官学,一统江湖,是因为南宋迁至临安后,经过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从上到下被眼前的繁华所惑,陷入穷奢极欲之中。
    而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理论,对于统治者来说是急需的。
    因为一旦从上到下,从官员到百姓,所有人都沉迷于繁华的时候,那离灭国就不远了。
    这才是程朱理学成为官学的真正原因。
    苏允之所以不排斥朱熹的理学,是因为朱熹提倡的“灭人欲”不是否定人的所有欲望,而是对人过度之欲,类似贪婪等欲望,进行否定。
    朱熹认为“天理”属于至善的,而“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就是“性”。
    也就是说,朱熹认为,人性属于至善的存在。
    而人有恶的一面,朱熹则将人恶的一面归咎于人身上的“情”,但是朱熹并没有否定人所有的情,认为只有与至善的“性”不一致的“情”才是恶的。
    所以,程朱理学并不是没有先进性,而是因为统治者因为自身需要,将其作为官学,且以之为唯一,最终变得僵化。
    但苏允不想以程朱理学为四书集注的理论基础,是因为与当今社会的现实不符合。
    当今之世,儒学僵化到了极致,北宋文人有所察觉,因此才有宋初三先生、已经有所雏形的蜀学、洛学、关学等等出现,就是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重新更新儒学。
    所以,这会儿想要让四书章句集注一出世便迅速风行,采用程朱理学并非良策。
    不如……
    苏允嘿嘿一笑。
    此时宋朝的学术风气跟明朝初期有些类似,都是继承前朝儒学发展至今,已经是渐渐活力不再,诸多大儒纷纷在寻找新的出路,所以,这个时候……阳明兄,该你出手了!
    阳明心学,若是在这个时代出现,定然会震撼整个大宋朝!
    这一点是早就验证过的。
    阳明心学在明朝一经问世,就引起了轰动。
    学子们纷纷追随,风气大开。
    尽管王阳明逝世后,他的学说一度受到排斥和攻击,但由于学者的不懈努力,心学仍然辉煌一时。
    在《明儒学案》中列举的七个学案中,包括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闽粤、泰州等地的学者都深受其影响。
    甚至朝中大臣如徐阶、张居正、赵贞吉等都是他的信徒。
    阳明心学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还传播到了国外。
    明末,阳明心学被传至日本,伊藤博文和东乡平八郎等人都成为了阳明心学的忠实信徒。
    进入清朝后,林则徐、魏源、曾国藩、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章太炎、胡适之等人都从中汲取了人性解放、自尊无畏的思想,建立了不朽的事业。
    阳明心学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信徒众多,主要是因为其理论的简易直接和明白四达。
    王阳明的心学浅显易懂,容易理解,普通老百姓一听就能明白,这可是传播的大杀器!
    苏允是个实用主义的人,既不信奉理学,亦不遵行心学,他信奉的是毛学,嗯,教员的思想才是从古至今、从东到西的集大成者,最伟大者!
    所以,若是理学适合,他就用理学,若是心学合适……嗯,现在最适合的便是心学。
    理学已经有周敦颐、张载、以及二程在前,他就算是搞出来什么理学集大成,大约也起不到特别大的震动。
    而且,苏允有些怀疑,此次传播谣言的,可能有理学门人的身影在后面。
    苏允写出《孟子集注》,并非以朱熹的理学理论为根基,而是以唯物辩证主义为理论根基。
    而理学的根基便在于道德神学,这是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而苏允的唯物辩证主义很明显撅了他们的根基。
    虽然苏允在孟子集注里面刻意隐去了这一方面的阐述,但在经义大家眼里,却是秃子头上上的虱子一般显眼。
    所以,最为忌惮《孟子集注》的可能不是王珪、何正臣,而是二程以及他的弟子们。
    苏允摇了摇头,学术之争的残酷,可能还甚于党派之争。
    他倒是不想与二程起冲突,已经是引而不讲,就是不想起冲突之意,但现在对方明显冲着他来了。
    既然如此,那就战吧!
    如今理学的发展还不到最为巅峰的时候,不知道遇到巅峰心学,你们扛不扛得住。
    而且,我也不欺负你们哦,我就往里面加点唯物辩证主义思想,补足阳明心学的些微短板,嘿嘿。
    有人说,心学是唯心主义,跟你的唯物辩证主义就是相悖的,你怎么往里加,那不就是自相矛盾了么?
    苏允其实已经有了些头绪了。
    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
    苏允打算将心即理与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结合。
    而知行合一则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基础相结合。
    至于致良知则是是指人的道德良知,王阳明认为人的道德良知是天生的,是人性的表现。
    这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都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辩证唯物主义中,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而在阳明心学中,“致良知“也强调了人的道德良知对于行为的决定性作用。
    诸如此类。
    如此一来,心学的精华被保留了下来,但其个人主观臆断以及局限性却被弥补,足以让心学成为一门难以被寻到缺陷的学说!
    推演至此,苏允有些庆幸《孟子集注》没有按照朱熹的理学理论去写。
    若是那样的话,这会儿又改为唯物辩证主义心学,那种理论相悖的大转向,可能会被认为是学术不端的小人了吧?
    不过那样可能不会被理学攻击,甚至可能会被吸收进理学之中,成为理学之中的中流砥柱。
    但苏允并不后悔,因为苏轼苏辙的蜀学到时候与洛学的冲突是十分激烈的,作为眉山苏氏子弟,苏允又如何会站在苏轼苏辙的对立面?
    苏允摇头笑了笑,自己是蜀人,自己的学说自然属于蜀党,看来这一世的蜀洛朔之争会比原来的还要激烈上三分啊!
    理清思路,接下来的事情便简单了。
    开书就是干,先写特么瞎几把写个几万字,扔给编辑……忒,又不是写网文。
    忙忙碌碌之时,苏允忽然想到:
    王阳明在龙场奠定了阳明心学的根基,因此被誉为龙场悟道。
    而自己今日在崇文院写下唯物辩证主义心学,以后会不会被誉为……嗯,崇文悟道?
    哈!有意思!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墙头上的猫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墙头上的猫1并收藏眉山苏氏,苏允最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