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这如何了得?
“啊!”孙思恭吓了一跳,道:“官家,三思啊!
承议郎乃是正六品下,苏大家原本是正七品下的宣德郎,这可是连升三级了!
而且此次改制,从原来35阶、42阶削减成25阶,官员升迁已经是极快了,还连升三级的话,那可就太吓人了!
奴才算一下哈,这承议郎可以担任什么差遣……啊,苏允的叔父苏辙,现在担任的是右司谏,苏大家若是承议郎,这右司谏也是当得啦!
苏司谏是嘉佑二年的进士,入仕二十五年,才被拔擢为右司谏,苏大家才刚刚入仕不过几个月,便可以担任苏司谏……这如何了得?”
赵顼呵呵一笑道:“苏子由入仕二十五年,他给朝廷做了什么,反正朕是没有什么印象。
但居正做了什么,朕却是一清二楚,两部集注足以让朕青史留名,一部三国演义,可以开启民智。
入仕以来,先是将南衙痼疾左右厅尽皆铲除,又清理楼店务,给南衙增加了百余万的收入。
以身入局治理惠民河之事,不费一兵一卒,便解决了李清臣这等大臣都解决不了的蔡村围堵运河,足以激起民变的大事,却被他轻而易举的解决。
现在还为了解决蔡村贫困,搞出来一个洞子菜,不仅将蔡村这等朝廷隐患给解决掉,还给朝廷每年贡献六七百贯的纯收入。
呵呵,朕与王先生吭哧吭哧努力了多少年,得罪了多少大臣,承受了多大的骂名,经受多大的压力,才让朝廷每年多个千余万贯的收入。
光是这一个,苏允的功劳便足抵熙宁众臣了,你说,朕不过给他一个小小承议郎,谁敢有意见?
谁若是有意见,朕倒是要问问他,给朝廷做了什么贡献!”
孙思恭不敢再多说什么了,随后赵顼招来中书舍人蔡京,口述词头:宣德郎苏允治理惠民河、楼店务反腐、助蔡村脱贫有功,拔擢为承议郎,差遣不变。
蔡京听得赵顼词头,脸色亦是有些变化,想了想道:“陛下,苏允年不过二十,入仕不过数月,这一升再升,恐有大臣争议,是不是应当缓缓再说。”
赵顼看向蔡京,道:“苏允治理惠民河有功否?”
蔡京想起了可怜的李清臣,但最为关键的钱粮人力调度是苏允,解决最为关键的要害的人是苏允,相比起来,李清臣所做的那些,好像的确是枝微细节,这功劳给苏允,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
蔡京点点头道:“有功。”
赵顼又道:“苏允整饬楼店务,将楼店务众多蛀虫拿下,给朝廷收回百余万贯的损失,以后楼店务亦是可以给朝廷创造十余万贯的收入,有功么?”
蔡京赶紧点头,道:“自然是有功。”
赵顼呵呵一笑道:“蔡舍人可知道苏通判这一次又做了什么么?”
蔡京道:“刚刚听陛下您说,苏通判帮蔡村脱贫。”
赵顼点点头道:“苏通判认为,蔡村蔡氏屡屡有触犯朝廷法纪之事发生,并非蔡氏天生就是乱民,而是蔡氏穷困之故矣。
穷才是根源,若非穷,蔡氏不可能占河道养鱼养藕,若非穷,不可能为了这点蝇头小利,而与朝廷作对。
所以,劝离蔡氏拆除鱼池藕池之后,苏通判便开始谋划帮蔡氏乃至于沿河百姓脱贫事宜。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与蔡村村民搞出来一千亩的菜地,该菜地可以在寒冬腊月出产大量的蔬菜瓜果。
这些菜地每个冬季可以产出价值七八百余万贯的蔬菜瓜果,以后更是可能达到千余万贯。
而苏通判将这价值每年产出千余万贯的产业直接献给了朝廷,蔡舍人,你说,朕给他一个小小承议郎,有问题么?”
蔡京迟疑道:“陛下,不过是每年七八百贯乃至千余贯的收入,这也算不上什么功劳吧?”
蔡京直接将万字给省略了,因为这听着根本就不合理。
这就像后世你在村里种了千亩的菜地,然后跟人说你种了千亩菜,这千亩菜价值相当于国家赋税的六分之一,你说会不会有人相信这个说法?
蔡京对朝廷每年的税赋收入不能说是了如指掌,但也有所了解,熙宁变法以来,朝廷收入激增,每年有六千余万贯的收入。
现在赵顼说苏允搞了片菜地,种出了菜,然后价值一千万贯,嘿嘿,蔡京除了认为自己听错了,还能怎么认为?
至于错在哪里,这七八百万贯,跟一千余万贯这些字中,除了一个万字比较碍眼,其余的也算是合理了,因此直接便权当万字乃是官家口误,直接给去掉了。
赵顼笑道:“蔡舍人,朕没有说错,说得便是七八百……万贯。”
赵顼在万字上加重了语气。
蔡京有些茫然,看了一下赵顼,又看了一下在旁抿嘴笑的孙思恭,重复了一下赵顼的话,道:“七八……百万贯?”
赵顼没有生气,点点头道:“对,就是七八百万贯。”
孙思恭赶紧解释道:“苏通判采用一种新的方法,用一种叫地洞子的技术,可以在冬天种出来新鲜的瓜果蔬菜。一亩地可以挖出五个地洞子,一个地洞子一个冬天可以产出六百斤的蔬菜瓜果,一千亩地可以产出三百万斤的蔬菜瓜果,而冬天的蔬菜瓜果,一斤可以卖出两贯高价,合六百万贯总值。
而这一千亩地仅仅是个开始,以后可以种两千亩,三千亩,乃至于万亩,官家说一千余万贯其实还是保守了些。
若是沿着运河运输蔬菜瓜果,在运河沿岸城市贩卖,以后数千万贯或许也是有可能的。”
孙思恭已经解释得足够明白了,但蔡京被这么大的信息量给冲击得晕乎乎的,犹然有些茫然:“一千亩地,种出可以卖六百万贯的蔬菜瓜果……”
不过蔡京终究是聪明人,立马意识到这个什么地洞子才是关键所在,冬天能够种出蔬菜瓜果,这个之前可是只有靠汤室才能够做到的事情。
蔡京立马道:“这地洞子能够在冬天种植蔬菜瓜果?”
赵顼点点头道:“对,蔡舍人若是有疑问,可以去蔡村看看。”
蔡京立马点头道:“此事若是为真,苏通判可算是造福天下人了,臣定然不敢阻拦官家拔擢他!”
赵顼微微皱眉,蔡京这意思,是没有见到实物之前,是不肯写这任命书了。
气氛一下子有些凝滞起来。
孙思恭眼珠子一转,立即提议道:“官家,您也没有去蔡村考察过,不如您也去看看。”
孙思恭这话一出,赵顼顿时心生兴趣,随即有更多的新想法,笑道:“孙大伴,你去三省,问问相公们要不要跟朕一起出去考察一下民生。”
孙思恭赶紧应了一声,道:“那老奴就去三省请诸位相公去。”
赵顼摆摆手,道:“去吧去吧。”
孙思恭赶紧去三省通知此事。
皇帝出巡,自然不是说走就走的,不仅要请三省相公,还得让禁军、皇城司等提前准备,宫内也要准备各项事宜。
出巡时间定在了第三天。
不过天气愈发寒冷起来,到了第二天早上,天上竟然下起了冻雨,一下子仿佛进入了寒冬。
孙思恭赶紧请示赵顼,闻讯这么冷的天气,还要不要出巡。
赵顼笑道:“这不是更好么,若是能够下雪,那对比就更加强烈了。”
皇帝以及三省相公要考察地洞子,苏允这个地洞子缔造者,自然是被通知到场,到时候还得他去现场做一些解说什么的。
苏允对此虽然有准备,但看到外面的风雨,也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样的天气去田间地头,那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这会乡村里可没有什么好走的路,平时没有雨的时候灰尘漫天,这会儿下了雨更是不好走,满路烂泥,别说车马不好走,连步行都费劲。
这种阴冷天气,在烂泥地里出行,可是要遭大罪的。
不过官家带着三省相公出巡,只是通知他一声过去,也不是他能够决定的,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就去呗。
第三天一大早,苏允从温暖的被窝里起来,穿了一身利索点的衣衫,乘坐了驴车在御街等候皇帝以及三省相公的车马。
知道路不好走,赵顼的御驾相对简约,有点轻车简行之意,不过毕竟是皇帝出巡,再怎么简约也不能简约到哪里去。
这下子保证开路的随行人员可是受罪了。
下了秋雨,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的雾气,十分潮湿,地上烂泥滚滚,车马碾过,烂泥很快便糊在了车轮上,前面驾车的车夫走一段便要下来铲掉车轮上的泥,还得给马匹也铲铲蹄子上的泥土,一路上不少马匹摔了跤。
一路艰难行进,了大半天才算是到了蔡村。
苏允一下车,便被寒冷秋风冻得一哆嗦,好在他身强力壮,一股内火自生,自是不怕这种天气。
但赵顼以及王珪蔡确等人要么身体虚弱,要么年纪大了,一个个裹上了厚实的皮毛犹然有些冻得哆哆嗦嗦。
但赵顼却是颇为满意:这样效果才好嘛。
(本章完)
“啊!”孙思恭吓了一跳,道:“官家,三思啊!
承议郎乃是正六品下,苏大家原本是正七品下的宣德郎,这可是连升三级了!
而且此次改制,从原来35阶、42阶削减成25阶,官员升迁已经是极快了,还连升三级的话,那可就太吓人了!
奴才算一下哈,这承议郎可以担任什么差遣……啊,苏允的叔父苏辙,现在担任的是右司谏,苏大家若是承议郎,这右司谏也是当得啦!
苏司谏是嘉佑二年的进士,入仕二十五年,才被拔擢为右司谏,苏大家才刚刚入仕不过几个月,便可以担任苏司谏……这如何了得?”
赵顼呵呵一笑道:“苏子由入仕二十五年,他给朝廷做了什么,反正朕是没有什么印象。
但居正做了什么,朕却是一清二楚,两部集注足以让朕青史留名,一部三国演义,可以开启民智。
入仕以来,先是将南衙痼疾左右厅尽皆铲除,又清理楼店务,给南衙增加了百余万的收入。
以身入局治理惠民河之事,不费一兵一卒,便解决了李清臣这等大臣都解决不了的蔡村围堵运河,足以激起民变的大事,却被他轻而易举的解决。
现在还为了解决蔡村贫困,搞出来一个洞子菜,不仅将蔡村这等朝廷隐患给解决掉,还给朝廷每年贡献六七百贯的纯收入。
呵呵,朕与王先生吭哧吭哧努力了多少年,得罪了多少大臣,承受了多大的骂名,经受多大的压力,才让朝廷每年多个千余万贯的收入。
光是这一个,苏允的功劳便足抵熙宁众臣了,你说,朕不过给他一个小小承议郎,谁敢有意见?
谁若是有意见,朕倒是要问问他,给朝廷做了什么贡献!”
孙思恭不敢再多说什么了,随后赵顼招来中书舍人蔡京,口述词头:宣德郎苏允治理惠民河、楼店务反腐、助蔡村脱贫有功,拔擢为承议郎,差遣不变。
蔡京听得赵顼词头,脸色亦是有些变化,想了想道:“陛下,苏允年不过二十,入仕不过数月,这一升再升,恐有大臣争议,是不是应当缓缓再说。”
赵顼看向蔡京,道:“苏允治理惠民河有功否?”
蔡京想起了可怜的李清臣,但最为关键的钱粮人力调度是苏允,解决最为关键的要害的人是苏允,相比起来,李清臣所做的那些,好像的确是枝微细节,这功劳给苏允,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
蔡京点点头道:“有功。”
赵顼又道:“苏允整饬楼店务,将楼店务众多蛀虫拿下,给朝廷收回百余万贯的损失,以后楼店务亦是可以给朝廷创造十余万贯的收入,有功么?”
蔡京赶紧点头,道:“自然是有功。”
赵顼呵呵一笑道:“蔡舍人可知道苏通判这一次又做了什么么?”
蔡京道:“刚刚听陛下您说,苏通判帮蔡村脱贫。”
赵顼点点头道:“苏通判认为,蔡村蔡氏屡屡有触犯朝廷法纪之事发生,并非蔡氏天生就是乱民,而是蔡氏穷困之故矣。
穷才是根源,若非穷,蔡氏不可能占河道养鱼养藕,若非穷,不可能为了这点蝇头小利,而与朝廷作对。
所以,劝离蔡氏拆除鱼池藕池之后,苏通判便开始谋划帮蔡氏乃至于沿河百姓脱贫事宜。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与蔡村村民搞出来一千亩的菜地,该菜地可以在寒冬腊月出产大量的蔬菜瓜果。
这些菜地每个冬季可以产出价值七八百余万贯的蔬菜瓜果,以后更是可能达到千余万贯。
而苏通判将这价值每年产出千余万贯的产业直接献给了朝廷,蔡舍人,你说,朕给他一个小小承议郎,有问题么?”
蔡京迟疑道:“陛下,不过是每年七八百贯乃至千余贯的收入,这也算不上什么功劳吧?”
蔡京直接将万字给省略了,因为这听着根本就不合理。
这就像后世你在村里种了千亩的菜地,然后跟人说你种了千亩菜,这千亩菜价值相当于国家赋税的六分之一,你说会不会有人相信这个说法?
蔡京对朝廷每年的税赋收入不能说是了如指掌,但也有所了解,熙宁变法以来,朝廷收入激增,每年有六千余万贯的收入。
现在赵顼说苏允搞了片菜地,种出了菜,然后价值一千万贯,嘿嘿,蔡京除了认为自己听错了,还能怎么认为?
至于错在哪里,这七八百万贯,跟一千余万贯这些字中,除了一个万字比较碍眼,其余的也算是合理了,因此直接便权当万字乃是官家口误,直接给去掉了。
赵顼笑道:“蔡舍人,朕没有说错,说得便是七八百……万贯。”
赵顼在万字上加重了语气。
蔡京有些茫然,看了一下赵顼,又看了一下在旁抿嘴笑的孙思恭,重复了一下赵顼的话,道:“七八……百万贯?”
赵顼没有生气,点点头道:“对,就是七八百万贯。”
孙思恭赶紧解释道:“苏通判采用一种新的方法,用一种叫地洞子的技术,可以在冬天种出来新鲜的瓜果蔬菜。一亩地可以挖出五个地洞子,一个地洞子一个冬天可以产出六百斤的蔬菜瓜果,一千亩地可以产出三百万斤的蔬菜瓜果,而冬天的蔬菜瓜果,一斤可以卖出两贯高价,合六百万贯总值。
而这一千亩地仅仅是个开始,以后可以种两千亩,三千亩,乃至于万亩,官家说一千余万贯其实还是保守了些。
若是沿着运河运输蔬菜瓜果,在运河沿岸城市贩卖,以后数千万贯或许也是有可能的。”
孙思恭已经解释得足够明白了,但蔡京被这么大的信息量给冲击得晕乎乎的,犹然有些茫然:“一千亩地,种出可以卖六百万贯的蔬菜瓜果……”
不过蔡京终究是聪明人,立马意识到这个什么地洞子才是关键所在,冬天能够种出蔬菜瓜果,这个之前可是只有靠汤室才能够做到的事情。
蔡京立马道:“这地洞子能够在冬天种植蔬菜瓜果?”
赵顼点点头道:“对,蔡舍人若是有疑问,可以去蔡村看看。”
蔡京立马点头道:“此事若是为真,苏通判可算是造福天下人了,臣定然不敢阻拦官家拔擢他!”
赵顼微微皱眉,蔡京这意思,是没有见到实物之前,是不肯写这任命书了。
气氛一下子有些凝滞起来。
孙思恭眼珠子一转,立即提议道:“官家,您也没有去蔡村考察过,不如您也去看看。”
孙思恭这话一出,赵顼顿时心生兴趣,随即有更多的新想法,笑道:“孙大伴,你去三省,问问相公们要不要跟朕一起出去考察一下民生。”
孙思恭赶紧应了一声,道:“那老奴就去三省请诸位相公去。”
赵顼摆摆手,道:“去吧去吧。”
孙思恭赶紧去三省通知此事。
皇帝出巡,自然不是说走就走的,不仅要请三省相公,还得让禁军、皇城司等提前准备,宫内也要准备各项事宜。
出巡时间定在了第三天。
不过天气愈发寒冷起来,到了第二天早上,天上竟然下起了冻雨,一下子仿佛进入了寒冬。
孙思恭赶紧请示赵顼,闻讯这么冷的天气,还要不要出巡。
赵顼笑道:“这不是更好么,若是能够下雪,那对比就更加强烈了。”
皇帝以及三省相公要考察地洞子,苏允这个地洞子缔造者,自然是被通知到场,到时候还得他去现场做一些解说什么的。
苏允对此虽然有准备,但看到外面的风雨,也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样的天气去田间地头,那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这会乡村里可没有什么好走的路,平时没有雨的时候灰尘漫天,这会儿下了雨更是不好走,满路烂泥,别说车马不好走,连步行都费劲。
这种阴冷天气,在烂泥地里出行,可是要遭大罪的。
不过官家带着三省相公出巡,只是通知他一声过去,也不是他能够决定的,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就去呗。
第三天一大早,苏允从温暖的被窝里起来,穿了一身利索点的衣衫,乘坐了驴车在御街等候皇帝以及三省相公的车马。
知道路不好走,赵顼的御驾相对简约,有点轻车简行之意,不过毕竟是皇帝出巡,再怎么简约也不能简约到哪里去。
这下子保证开路的随行人员可是受罪了。
下了秋雨,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的雾气,十分潮湿,地上烂泥滚滚,车马碾过,烂泥很快便糊在了车轮上,前面驾车的车夫走一段便要下来铲掉车轮上的泥,还得给马匹也铲铲蹄子上的泥土,一路上不少马匹摔了跤。
一路艰难行进,了大半天才算是到了蔡村。
苏允一下车,便被寒冷秋风冻得一哆嗦,好在他身强力壮,一股内火自生,自是不怕这种天气。
但赵顼以及王珪蔡确等人要么身体虚弱,要么年纪大了,一个个裹上了厚实的皮毛犹然有些冻得哆哆嗦嗦。
但赵顼却是颇为满意:这样效果才好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