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一死亡现场
以王小翠娘家的财力肯定是买得起车的。
但是因为李成入赘的缘故,那辆本来作为嫁妆、价值十几万的小汽车也被王小翠的哥哥开了去。
专案组的三人猜测李成心里对大舅哥这种霸占东西的行为绝对存在怨言。
王小翠心里也清楚,但她认为这没什么不合理的……一边是自己的亲哥哥,一边是酗酒抽烟变得越来越颓废的丈夫。
李成已经没有初来坝下村时候的风光了,那时他是村里的村官,也是镇上初中的老师——一座比他现在的家大不了多少的瓦房充当的学校,升学率几乎是零。
一个城里来的大学生村官在那个年代还是稀缺人才,何况李成年轻时候长得也不错,当时的王小翠是喜欢李成的。但现在这种感情早已磨灭,只被婚姻和孩子禁锢着。
她跟专案组的几人大倒苦水,声称丈夫有怨言那自己挣钱去买呗,她的车给从小疼她的哥哥开,他有什么好生气的?反正都是一家人。
许意卿与周诗对视一眼,好似在问这样的心理是否合理……自己也是结过婚的人,却对王小翠的想法十分不理解。
周诗悄悄耸了耸肩,示意女人不爱了有一万种理由敷衍男人,这压根不是钱的事。
杜宇问:“所以你的车一直是你哥哥在开?你哥现在人呢?”
王小翠抹着眼泪点点头:“俺哥初三就回去了,他在外面包工地,说初五就得动工。”
杜宇掏出昨晚整理的卷宗,里面有记载死者李成的人际关系。翻到妻子王小翠直系血脉那一栏确实有写,王小翠的哥哥是个小包工头,常年在外务工。
杜宇又问:“既然你家里没有车,那这些车辙印是怎么回事?”
王小翠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啊!是不是消防车的?”
杜宇又去仔细观察了那些车辙印,手指在上面轻拭之后,捻了捻:“车辙印上有雪。”
许意卿想了想说:“最后一场雪是昨天上午。”
那时候他跟林生在饭馆里等杜宇,见到了刚回来的周诗。窗户外面下着大雪,林生还感慨过完年以后雪下的出奇。
这说明车辙印至少是昨天之前的,消防车是下了雪才来的村子。
杜宇问旁边的民警:“昨天的雪是什么时候下的?”
民警回答:“昨天凌晨,中午结束的。”
也就是说案发前一天的晚上,以及火灾发生以后都是没下雪的。
所以出现在李成家旁边的车辙印绝不可能是消防车或者警车留下的。
就在这时,王小翠恍然大悟:“有可能是前天晚上来喝酒的那些狐朋狗友开的车。”
周诗疑惑:“同村的人有开车必要吗?”
王小翠解释:“不一定都在村里,我老公认识一个二道贩子,是个卖鱼的,专门给酒楼饭店送鱼。昨天给我老公打电话的就是他,他说刚接了一大笔单子第二天要给酒楼去送鱼,人逢喜事就想喝点庆祝。”
“他叫什么名字?”
“是叫刘柱吧?我们都叫他柱子。”
许意卿在尸检报告里翻,翻了一遍又倒回去重看,然后说:“应该是这个人,民警查的户籍里他叫刘翥,翥与柱同音。6号死者,是死在正屋里的俩人之一。”
“我看看。”杜宇凑过来:“刘翥,年龄四十一岁,丧偶,没有孩子。征信里有一笔信用卡的负债,还有车辆的贷款。”
他看完以后问王小翠:“刘翥的家住在哪?”
王小翠说:“村西头第一家就是。”
专案组是从村东过来的,刘竹的儿子住在那边,村子的界碑也在那……如果那个破屋能称之为住所的话。
专案组的三个人和重案组的刑警们一起前往刘翥的家,他家的后面是一滩已经没有水了的死水塘。此时正值隆冬,水塘周边全是已经干枯的小树林。
那些树是刘翥十年前种的,他觉得种树能够发财。常言道,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刘翥很显然是具有一定经济头脑的。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种树自己砍有时候也犯法。
拐过一颗只剩下枯枝的大槐树,一行人来到了刘翥家。
很普通的农村小院,房子已经是老房子了,看得出来是祖上留下来的红瓦房。房子的外围让刘翥又加固了一些,盖了一个车库。
杜宇走着走着,突然猛地抬手。
刑警们和许意卿很默契地瞬间停下脚步,只有从外地调回来的周诗反应慢了半拍。
那是很专业的“停止前进”的手势。
杜宇年轻的时候当过武警,转业回地方进的公安。“怎么了?”许意卿小声地问。
旁边的刑警甚至都把手放在了腰间的枪套上。
杜宇指了指地上:“别紧张,只是怕踩了痕迹。”
于是众人才发现面前的泥土有一些不太明显的车辙。
许意卿蹲下观察了一会,笃定道:“跟刚才火灾现场附近的车辙印是同一个纹,而且痕迹上都落了雪。”
周诗说:“这说明两个车辙出现的时间至少都是在下雪之前……也就是火灾前一天晚上。”
杜宇点头:“一辆车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而火灾现场又没有这辆车,意味着刘翥的车先是停在了李成家,然后又开到了这里。”
众人顺着杜宇的目光看过去,那不太明显的车辙一直延伸到了刘翥家旁边的车库门前。
他的车库是那种卷帘门的,此时大门紧闭,白色的卷帘门上贴了一张纸条。
“家里没人,还有意向致电:1xxxxxxx”
专案组的三个人都快得ptsd了,一看见这种透明胶和字条就想起了给李杜笙的和刘竹住处发现的字条。
进而联想到【帮凶】。
细心的周诗上前看了看贴纸条用的透明胶,“透明胶很新,而且上面有指纹。”
“有指纹那应该不是。”杜宇摇了摇头:“【帮凶】心思缜密,不会留下这么明显的证据。”
紧接着他掏出手机,拨打了上面的电话。
现在任何一个调查的方向都不能错过,杜宇一边打电话一边让旁边的刑警通知后勤同事,去查这个电话。
在响铃了很久之后,电话接通了。
“你好,致远二手车,请问有什么事?”
杜宇按了外放,在众人疑惑的眼神中继续说:“你好,我是看见了你贴在坝下村刘翥家里的纸条给你打的电话。”
“坝下村……哦哦,你跟前天晚上给我打电话的人什么关系?”
“前天晚上给你打电话的人?”
“对啊,前天晚上你们村的人给我打电话,说要卖车,让我第二天去收车。结果我去了没人在家啊!哦对了,你们村是不是着火了?我听说烧死七个人!”
现在互联网过于发达,哪里出了什么事,比记者还快的传播方式是朋友圈,然后是各种媒体和营销号。
想要封锁消息很难很难,而且封锁消息对于领导的压力也很大,杜宇一点都不意外火灾消息传播开的事实。
“没事了。”杜宇说:“我是警察,后续会有民警去跟你对接,请保持手机开机、通话畅通。”
“诶,什么……警察?我们……”
没再理会对方,挂了电话,杜宇深吸一口气说:“刘翥要卖车。”
杜宇并不担心对方会骗自己,现在这个社会只要查到了电话号码,就等于查到了你全部的个人信息。
不出半小时,后勤民警就会调取对方的信息,只要他在江城,一个小时以后外勤民警就会登门拜访。
到时候他说的话是真是假无所遁形。
许意卿说:“刘翥喝了一顿酒,突然就要卖车,这根本不合理。”
周诗也说:“第二天收车的车贩没有联系上刘翥……所以说车应该还在车库里。”
杜宇冲着旁边几位刑警同事招了招手,他们决定破拆这道卷帘门。
一层铁皮根本挡不住这几位练家子的力气,于是一阵阵刺耳的金属形变的声音回荡在清晨的坝下村。
很快卷帘门就被打开了。
看清楚了刘翥的车,许意卿瞳孔一缩。
“我想我们找到了。”他说:“刘竹的第一死亡现场。”
一辆运输水产品的箱式冷冻车停在车库里。
(本章完)
以王小翠娘家的财力肯定是买得起车的。
但是因为李成入赘的缘故,那辆本来作为嫁妆、价值十几万的小汽车也被王小翠的哥哥开了去。
专案组的三人猜测李成心里对大舅哥这种霸占东西的行为绝对存在怨言。
王小翠心里也清楚,但她认为这没什么不合理的……一边是自己的亲哥哥,一边是酗酒抽烟变得越来越颓废的丈夫。
李成已经没有初来坝下村时候的风光了,那时他是村里的村官,也是镇上初中的老师——一座比他现在的家大不了多少的瓦房充当的学校,升学率几乎是零。
一个城里来的大学生村官在那个年代还是稀缺人才,何况李成年轻时候长得也不错,当时的王小翠是喜欢李成的。但现在这种感情早已磨灭,只被婚姻和孩子禁锢着。
她跟专案组的几人大倒苦水,声称丈夫有怨言那自己挣钱去买呗,她的车给从小疼她的哥哥开,他有什么好生气的?反正都是一家人。
许意卿与周诗对视一眼,好似在问这样的心理是否合理……自己也是结过婚的人,却对王小翠的想法十分不理解。
周诗悄悄耸了耸肩,示意女人不爱了有一万种理由敷衍男人,这压根不是钱的事。
杜宇问:“所以你的车一直是你哥哥在开?你哥现在人呢?”
王小翠抹着眼泪点点头:“俺哥初三就回去了,他在外面包工地,说初五就得动工。”
杜宇掏出昨晚整理的卷宗,里面有记载死者李成的人际关系。翻到妻子王小翠直系血脉那一栏确实有写,王小翠的哥哥是个小包工头,常年在外务工。
杜宇又问:“既然你家里没有车,那这些车辙印是怎么回事?”
王小翠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啊!是不是消防车的?”
杜宇又去仔细观察了那些车辙印,手指在上面轻拭之后,捻了捻:“车辙印上有雪。”
许意卿想了想说:“最后一场雪是昨天上午。”
那时候他跟林生在饭馆里等杜宇,见到了刚回来的周诗。窗户外面下着大雪,林生还感慨过完年以后雪下的出奇。
这说明车辙印至少是昨天之前的,消防车是下了雪才来的村子。
杜宇问旁边的民警:“昨天的雪是什么时候下的?”
民警回答:“昨天凌晨,中午结束的。”
也就是说案发前一天的晚上,以及火灾发生以后都是没下雪的。
所以出现在李成家旁边的车辙印绝不可能是消防车或者警车留下的。
就在这时,王小翠恍然大悟:“有可能是前天晚上来喝酒的那些狐朋狗友开的车。”
周诗疑惑:“同村的人有开车必要吗?”
王小翠解释:“不一定都在村里,我老公认识一个二道贩子,是个卖鱼的,专门给酒楼饭店送鱼。昨天给我老公打电话的就是他,他说刚接了一大笔单子第二天要给酒楼去送鱼,人逢喜事就想喝点庆祝。”
“他叫什么名字?”
“是叫刘柱吧?我们都叫他柱子。”
许意卿在尸检报告里翻,翻了一遍又倒回去重看,然后说:“应该是这个人,民警查的户籍里他叫刘翥,翥与柱同音。6号死者,是死在正屋里的俩人之一。”
“我看看。”杜宇凑过来:“刘翥,年龄四十一岁,丧偶,没有孩子。征信里有一笔信用卡的负债,还有车辆的贷款。”
他看完以后问王小翠:“刘翥的家住在哪?”
王小翠说:“村西头第一家就是。”
专案组是从村东过来的,刘竹的儿子住在那边,村子的界碑也在那……如果那个破屋能称之为住所的话。
专案组的三个人和重案组的刑警们一起前往刘翥的家,他家的后面是一滩已经没有水了的死水塘。此时正值隆冬,水塘周边全是已经干枯的小树林。
那些树是刘翥十年前种的,他觉得种树能够发财。常言道,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刘翥很显然是具有一定经济头脑的。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种树自己砍有时候也犯法。
拐过一颗只剩下枯枝的大槐树,一行人来到了刘翥家。
很普通的农村小院,房子已经是老房子了,看得出来是祖上留下来的红瓦房。房子的外围让刘翥又加固了一些,盖了一个车库。
杜宇走着走着,突然猛地抬手。
刑警们和许意卿很默契地瞬间停下脚步,只有从外地调回来的周诗反应慢了半拍。
那是很专业的“停止前进”的手势。
杜宇年轻的时候当过武警,转业回地方进的公安。“怎么了?”许意卿小声地问。
旁边的刑警甚至都把手放在了腰间的枪套上。
杜宇指了指地上:“别紧张,只是怕踩了痕迹。”
于是众人才发现面前的泥土有一些不太明显的车辙。
许意卿蹲下观察了一会,笃定道:“跟刚才火灾现场附近的车辙印是同一个纹,而且痕迹上都落了雪。”
周诗说:“这说明两个车辙出现的时间至少都是在下雪之前……也就是火灾前一天晚上。”
杜宇点头:“一辆车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而火灾现场又没有这辆车,意味着刘翥的车先是停在了李成家,然后又开到了这里。”
众人顺着杜宇的目光看过去,那不太明显的车辙一直延伸到了刘翥家旁边的车库门前。
他的车库是那种卷帘门的,此时大门紧闭,白色的卷帘门上贴了一张纸条。
“家里没人,还有意向致电:1xxxxxxx”
专案组的三个人都快得ptsd了,一看见这种透明胶和字条就想起了给李杜笙的和刘竹住处发现的字条。
进而联想到【帮凶】。
细心的周诗上前看了看贴纸条用的透明胶,“透明胶很新,而且上面有指纹。”
“有指纹那应该不是。”杜宇摇了摇头:“【帮凶】心思缜密,不会留下这么明显的证据。”
紧接着他掏出手机,拨打了上面的电话。
现在任何一个调查的方向都不能错过,杜宇一边打电话一边让旁边的刑警通知后勤同事,去查这个电话。
在响铃了很久之后,电话接通了。
“你好,致远二手车,请问有什么事?”
杜宇按了外放,在众人疑惑的眼神中继续说:“你好,我是看见了你贴在坝下村刘翥家里的纸条给你打的电话。”
“坝下村……哦哦,你跟前天晚上给我打电话的人什么关系?”
“前天晚上给你打电话的人?”
“对啊,前天晚上你们村的人给我打电话,说要卖车,让我第二天去收车。结果我去了没人在家啊!哦对了,你们村是不是着火了?我听说烧死七个人!”
现在互联网过于发达,哪里出了什么事,比记者还快的传播方式是朋友圈,然后是各种媒体和营销号。
想要封锁消息很难很难,而且封锁消息对于领导的压力也很大,杜宇一点都不意外火灾消息传播开的事实。
“没事了。”杜宇说:“我是警察,后续会有民警去跟你对接,请保持手机开机、通话畅通。”
“诶,什么……警察?我们……”
没再理会对方,挂了电话,杜宇深吸一口气说:“刘翥要卖车。”
杜宇并不担心对方会骗自己,现在这个社会只要查到了电话号码,就等于查到了你全部的个人信息。
不出半小时,后勤民警就会调取对方的信息,只要他在江城,一个小时以后外勤民警就会登门拜访。
到时候他说的话是真是假无所遁形。
许意卿说:“刘翥喝了一顿酒,突然就要卖车,这根本不合理。”
周诗也说:“第二天收车的车贩没有联系上刘翥……所以说车应该还在车库里。”
杜宇冲着旁边几位刑警同事招了招手,他们决定破拆这道卷帘门。
一层铁皮根本挡不住这几位练家子的力气,于是一阵阵刺耳的金属形变的声音回荡在清晨的坝下村。
很快卷帘门就被打开了。
看清楚了刘翥的车,许意卿瞳孔一缩。
“我想我们找到了。”他说:“刘竹的第一死亡现场。”
一辆运输水产品的箱式冷冻车停在车库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