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大转折
“重中之重?”
玉熙宫。
朱由校露出笑意,扫视了眼御前的内阁诸臣,随即看向孙如游,“移民戍边,户部清查,三院肃贪反腐,你来告诉朕,哪项不是重中之重?”
“叫检察院停止巡视,以防北直隶各地生乱,继而影响到移民戍边,这话也亏你能说的出来!!”
“怎么?地方上有那帮贪官污吏,那些魑魅魍魉,就能确保移民戍边稳步推进?就能确保地方秩序安稳?”
“你这是哪儿来的歪理!!”
“不把这帮奸佞全抓了,哼,只怕移民戍边才会被毁了吧,怎么,检察院抓的人,有你孙如游的门生故吏?!!”
“臣不是这个意思。”
孙如游心下一惊,忙作揖拜道。
“那你是什么意思!!”
朱由校抓起那封奏疏,狠狠的摔在孙如游身上,“朕是说过内阁诸臣,轻易不会罢黜或请辞,但是这不代表着就没有!!”
殿内的气氛微妙起来。
朱国祚、钱谦益等一众大臣,都没有想到天子会如此动怒,这也让不少人的目光,瞥向了孙如游。
“内阁是朕的内阁,是大明的内阁!!”
朱由校坐在宝座上,语气冷冷道:“不是别人的内阁,要是连这点都分不清楚,那在朕看来,内阁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毕自严,王象乾留下,其他人都退下。”
“臣等告退。”
“臣遵旨。”
心思各异的诸臣无不作揖道。
还真是敢想啊,看来你是快坐不住了。
看着孙如游离去的背影,朱由校的眸中掠过杀意,孙如游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提及想让检察院延缓巡视,还打着移民戍边的旗号,那可不是想为他分忧。
孙如游的想法,朱由校一眼就看出了。
这是把心思打到在浙江的廉政院身上。
似乎是崔呈秀他们真查到什么了,连带着浙江沿海的局势愈发紧张,甚至在一些地方的民乱,也开始频繁出现。
东南诸省的事,或许传到京城这边了,但是却没有掀起大风波。
眼下的关注点,是户部清查,是检察院巡视,是都察院巡察,这三处衙署像是商量好一般,你刚抓完人,我就开始抓了。
中枢与地方啊,可谓是人心惶惶。
只是毕自严、韩一良他们是抓人抓爽了,但是却苦了吏部尚书崔景荣,怎样补这些空缺是他最犯愁的。
大明的官是多,但不是所有官都是适合晋升的,出缺的官位,是需要吏部权衡下,筛选下,才能拟出相应名单。
“户部在北直隶的商税清查,抓的人也不少了,这对各地的震慑也起到了。”朱由校收敛心神,看向毕自严道。
“不过户部不能只盯着商税,中枢财政的纾解与改善,不是靠一个商税就能解决的,要继续深挖才行。”
“陛下英明!”
毕自严听后,忙作揖拜道:“户部在此之前,也召开了数次部议,面对当前中枢面临的情况,臣等一致认为,在扩大商税清查的同时,可对寺产展开清查。”可以啊。
朱由校眼前一亮,看向毕自严的眼神都变了。
过去户部的确对寺产进行调整,但是吧,成效是寥寥的,可现在通过直属税警总团协办,商税清查抓了不少人,也追缴回很多税额。
而毕自严他们将目光盯在寺产方面,这事要是办好了,那可是利在千秋的大事,大明时期的寺庙,可跟后世不一样。
名下有土地,还高价租赁给佃户,甚至有和尚横行作恶,私下娶妻纳妾,那更是稀疏平常的事。
嘴上喊着我佛慈悲,实际上呢,不少家伙干的却是恶事。
“清查寺产,这只怕不容易办到。”
王象乾皱紧眉头,看向毕自严道:“毕竟寺庙在民间的威望是极高的,尤其是信佛的群体众多,朝廷若贸然对寺产展开清查,像清查商税那样,只怕会引起民变的。”
朱由校皱起眉,这的确是要考虑的事情。
“此事,户部已想好章程。”
毕自严却道:“户部打算与僧录司一起,先清查在北直隶没有登记造册的私庙,查出一座,查封一座,名下一应寺产悉数充公,同时对逮捕僧人进行审讯,期间敢有违背律法者一律处决。”
“仅是臣所知晓的情况,在北直隶治下就有众多私庙,他们打着各种旗号招摇撞骗,甚至是坑害百姓,陛下,这是毒瘤,必须要铲除掉才行!”
讲到这里,毕自严朝朱由校作揖行礼。
“既然有了章程,那就办。”
朱由校平静道:“该查就查,该抓就抓,该抄就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我大明治下,任何人都不能僭越大明律法,僧道儒同样也不例外!!”
“臣遵旨!”
毕自严当即应道。
对于毕自严而言,他之所以将目光盯在寺产上,是国库压力太大了,他这个户部尚书要筹措银子,而清查别的需要的时间较长,可寺产就不同了,一经发现有问题的,先查封了再说。
“眼下驿传改制怎样了?”
在毕自严思虑之际,朱由校看向王象乾道:“山西、陕西、四川、河南、山东等地的试行的如何了?”
“禀陛下,还在稳步推进中。”
王象乾作揖道:“臣一直在盯着此事,最迟到今年底,上述诸地的驿传改制,就能初步见到成效。”
“裁撤掉的驿卒,必须要安排好才行。”
朱由校皱眉道:“要跟各地有司协调好,确保他们有粮吃,有银拿,有事干,要安排好他们的去向。”
“臣明白。”
王象乾应道。
这不,国库开支的一项。
毕自严听到这里,心底忍不住轻叹,伴随着驿传改制的快速铺开,很多方面都需要调拨钱粮,要是别的,毕自严可能会反对,但涉及到驿传方面,哪怕再难,这银子也必须要掏,尤其是急递铺的整饬,这不止关系到内政,更关系到军务,敢出一点纰漏,这对大明的统治都会造成大影响!!
也正是这样,毕自严明白为何天子要狠抓吏治,不抓不行啊,一笔笔钱粮拨下去,不知要经多少道手。
倘若中枢对此没有任何觉察,那究竟要多少落在实处,是谁都说不好的事,可要是有了震慑,底下的人就要好好思量下,拿这笔钱粮中饱私囊,究竟能捂热多久,要是被朝廷有司查到了什么,会不会想先前被抓的那些人一样,也是没有任何犹豫的就给抓了?
朱由校知道贪是禁不了的,但他要提高贪的成本,他要叫大明的官都知道,谁敢贪的下场就是什么。
(本章完)
“重中之重?”
玉熙宫。
朱由校露出笑意,扫视了眼御前的内阁诸臣,随即看向孙如游,“移民戍边,户部清查,三院肃贪反腐,你来告诉朕,哪项不是重中之重?”
“叫检察院停止巡视,以防北直隶各地生乱,继而影响到移民戍边,这话也亏你能说的出来!!”
“怎么?地方上有那帮贪官污吏,那些魑魅魍魉,就能确保移民戍边稳步推进?就能确保地方秩序安稳?”
“你这是哪儿来的歪理!!”
“不把这帮奸佞全抓了,哼,只怕移民戍边才会被毁了吧,怎么,检察院抓的人,有你孙如游的门生故吏?!!”
“臣不是这个意思。”
孙如游心下一惊,忙作揖拜道。
“那你是什么意思!!”
朱由校抓起那封奏疏,狠狠的摔在孙如游身上,“朕是说过内阁诸臣,轻易不会罢黜或请辞,但是这不代表着就没有!!”
殿内的气氛微妙起来。
朱国祚、钱谦益等一众大臣,都没有想到天子会如此动怒,这也让不少人的目光,瞥向了孙如游。
“内阁是朕的内阁,是大明的内阁!!”
朱由校坐在宝座上,语气冷冷道:“不是别人的内阁,要是连这点都分不清楚,那在朕看来,内阁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毕自严,王象乾留下,其他人都退下。”
“臣等告退。”
“臣遵旨。”
心思各异的诸臣无不作揖道。
还真是敢想啊,看来你是快坐不住了。
看着孙如游离去的背影,朱由校的眸中掠过杀意,孙如游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提及想让检察院延缓巡视,还打着移民戍边的旗号,那可不是想为他分忧。
孙如游的想法,朱由校一眼就看出了。
这是把心思打到在浙江的廉政院身上。
似乎是崔呈秀他们真查到什么了,连带着浙江沿海的局势愈发紧张,甚至在一些地方的民乱,也开始频繁出现。
东南诸省的事,或许传到京城这边了,但是却没有掀起大风波。
眼下的关注点,是户部清查,是检察院巡视,是都察院巡察,这三处衙署像是商量好一般,你刚抓完人,我就开始抓了。
中枢与地方啊,可谓是人心惶惶。
只是毕自严、韩一良他们是抓人抓爽了,但是却苦了吏部尚书崔景荣,怎样补这些空缺是他最犯愁的。
大明的官是多,但不是所有官都是适合晋升的,出缺的官位,是需要吏部权衡下,筛选下,才能拟出相应名单。
“户部在北直隶的商税清查,抓的人也不少了,这对各地的震慑也起到了。”朱由校收敛心神,看向毕自严道。
“不过户部不能只盯着商税,中枢财政的纾解与改善,不是靠一个商税就能解决的,要继续深挖才行。”
“陛下英明!”
毕自严听后,忙作揖拜道:“户部在此之前,也召开了数次部议,面对当前中枢面临的情况,臣等一致认为,在扩大商税清查的同时,可对寺产展开清查。”可以啊。
朱由校眼前一亮,看向毕自严的眼神都变了。
过去户部的确对寺产进行调整,但是吧,成效是寥寥的,可现在通过直属税警总团协办,商税清查抓了不少人,也追缴回很多税额。
而毕自严他们将目光盯在寺产方面,这事要是办好了,那可是利在千秋的大事,大明时期的寺庙,可跟后世不一样。
名下有土地,还高价租赁给佃户,甚至有和尚横行作恶,私下娶妻纳妾,那更是稀疏平常的事。
嘴上喊着我佛慈悲,实际上呢,不少家伙干的却是恶事。
“清查寺产,这只怕不容易办到。”
王象乾皱紧眉头,看向毕自严道:“毕竟寺庙在民间的威望是极高的,尤其是信佛的群体众多,朝廷若贸然对寺产展开清查,像清查商税那样,只怕会引起民变的。”
朱由校皱起眉,这的确是要考虑的事情。
“此事,户部已想好章程。”
毕自严却道:“户部打算与僧录司一起,先清查在北直隶没有登记造册的私庙,查出一座,查封一座,名下一应寺产悉数充公,同时对逮捕僧人进行审讯,期间敢有违背律法者一律处决。”
“仅是臣所知晓的情况,在北直隶治下就有众多私庙,他们打着各种旗号招摇撞骗,甚至是坑害百姓,陛下,这是毒瘤,必须要铲除掉才行!”
讲到这里,毕自严朝朱由校作揖行礼。
“既然有了章程,那就办。”
朱由校平静道:“该查就查,该抓就抓,该抄就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我大明治下,任何人都不能僭越大明律法,僧道儒同样也不例外!!”
“臣遵旨!”
毕自严当即应道。
对于毕自严而言,他之所以将目光盯在寺产上,是国库压力太大了,他这个户部尚书要筹措银子,而清查别的需要的时间较长,可寺产就不同了,一经发现有问题的,先查封了再说。
“眼下驿传改制怎样了?”
在毕自严思虑之际,朱由校看向王象乾道:“山西、陕西、四川、河南、山东等地的试行的如何了?”
“禀陛下,还在稳步推进中。”
王象乾作揖道:“臣一直在盯着此事,最迟到今年底,上述诸地的驿传改制,就能初步见到成效。”
“裁撤掉的驿卒,必须要安排好才行。”
朱由校皱眉道:“要跟各地有司协调好,确保他们有粮吃,有银拿,有事干,要安排好他们的去向。”
“臣明白。”
王象乾应道。
这不,国库开支的一项。
毕自严听到这里,心底忍不住轻叹,伴随着驿传改制的快速铺开,很多方面都需要调拨钱粮,要是别的,毕自严可能会反对,但涉及到驿传方面,哪怕再难,这银子也必须要掏,尤其是急递铺的整饬,这不止关系到内政,更关系到军务,敢出一点纰漏,这对大明的统治都会造成大影响!!
也正是这样,毕自严明白为何天子要狠抓吏治,不抓不行啊,一笔笔钱粮拨下去,不知要经多少道手。
倘若中枢对此没有任何觉察,那究竟要多少落在实处,是谁都说不好的事,可要是有了震慑,底下的人就要好好思量下,拿这笔钱粮中饱私囊,究竟能捂热多久,要是被朝廷有司查到了什么,会不会想先前被抓的那些人一样,也是没有任何犹豫的就给抓了?
朱由校知道贪是禁不了的,但他要提高贪的成本,他要叫大明的官都知道,谁敢贪的下场就是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