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卷三 奇思妙想的天子
第171章 卷三 奇思妙想的天子
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魏略》
……
该怎么拿下汉中?
刘协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拿下汉中,无非就三条路线。
其一,走骆谷道、褒斜道、陈仓道,或者干脆就走祁山道攻打汉中。
可无论走哪条道,都有一个绝对的硬骨头在等着朝廷大军去啃,那就是易守难攻的阳平关。
其二,便是从长安出武关,过南阳,自上庸攻入关中。
这条路线崎岖难行,但凡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选择这条路线。
况且无论从东走还是从西走,都要耗费巨量的粮食,这对于目前的朝廷来说显然都是无法接受的。
如此,便只有第三条路线——
子午道!
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
能被冠以“子午”之名,恰恰说明了这条道路其实是秦岭山道中最为笔直的一条道路。
但这也是一个陷阱。
子午道虽然最为笔直,但通过其中要耗费的时间反而更多。
褒斜道、陈仓道,之所以曲折,是因为其道路特意避开了秦岭中大的山脉,尽可能在平坦的地方开辟出能够通人的小径。
但子午道却要狂野的多,很多地方必须要翻山越岭才能通行,故此一般不会选择从这条道路行军。
史书上,蜀汉镇北将军魏延就向丞相诸葛亮献策,想要从子午道偷袭长安,以取关中!
只出于种种因素考虑,这条奇策还是被诸葛亮给否决,转而走祁山道开始了蜀汉未来的北伐之旅。
刘协此刻盯着子午道,越看越觉得这玩意诱人!
“道路短,就意味着耗粮少。”
“至于山路难行……奉先这一次前往凉州,总会俘获大批的羌人吧?”
刘协摸着下巴,喃喃自语。
“而走山路最怕的下雨,现在其实也不用忧虑。”
关中大旱,天上哪还有雨水能够降落下来?
也就是说……自子午谷谋夺汉中之策,貌似可行?
刘协将想法告知了贾诩,贾诩也诧异的看向天子。
“子午谷奇谋?以羌人为主,翻山越岭前往汉中?”
听上去,好像还真的很靠谱!
刘协兴奋的指着舆图:“还不止如此!”
“就算真有士卒翻阅子午道,抵达了汉中。可若是汉中士卒太多,只怕也难以夺下此地。”
“故此,想要让这支奇兵轻松得手,还要去做一个准备!”
刘协手指西侧:“可传出假消息,说是朝廷准备自祁山大道征讨汉中,逼得张鲁将兵员布置在西侧。”
“哪怕不将士卒调出汉中,只要移至阳平关一带,使其后方空虚,便算是达成了目的。”
“此外,还可以让刘表也一并跟着虚张声势,让他作势要去攻打上庸,再吸引走一部分张鲁的兵马,让汉中更加空虚!”
“如此,将张鲁的兵力调动到两侧,将中间的弱点完全暴露,才有可能一击得胜!”
……
贾诩已经无话可说。
他很难相信,当今天子难道真的不是高祖转世吗?
不对,不是高祖,怕是孙武、韩信转世到了天子身上吧?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常人们称赞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能使敌人前后不相连续,大部队与小部队无法相依恃,官与兵无法相救援,上下级无法相统属,士卒离散而不能集合,即使集合也无法统一行动。符合自己的利益就立即行动,不符合自己利益就停止行动。
如韩信那样的善战者,不仅仅是能够将自己麾下的士卒如臂使指,更可以通过计策和布置,去调动敌人的军队,这样才是能够百战百胜的关键。
而眼下的天子,显然也是做到了这一点。
不单单是在调动自己的军队,更是在令敌人的军队前往自己想让它去的地方,然后暴露出自己的弱点,一击得胜。
之前贾诩听太师称赞陛下在兵法一道上已然“出师”,贾诩以为不过是太师的谦辞,或者是太师和自己一样想要偷懒……
但现在看来,恐怕太师的话当真是肺腑之言。如今在兵法一道上,便是太师,恐怕也教不了天子太多了。
贾诩拱手道贺:“若是如此,只怕真的能够夺取汉中。”
谋取汉中,贾诩一点意见都没有。
作为掌管政务的尚书令,他巴不得天降一笔横财,帮助朝廷和关中渡过这场天灾。
而汉中,显然就是这笔横财。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
“陛下确认要以羌人进攻汉中吗?”
“羌人毕竟刚刚才被击破,恐怕不能对朝廷心悦诚服,陛下如何能够保证羌人的忠心呢?”
“汉中与关中之间有秦岭阻隔,若是将羌人放入子午道中,他们很有可能逃散开来,坏了天子之策。”
“故此,从子午谷进攻的时机恐怕还要延后。”
按照贾诩的策略,至少要将那些羌人驯服之后,再开始实施这条策略。
不过刘协显然不愿等待。
“文和,马上就要秋收了。”
自吕布出征凉州,已是数月时间。
而关中今年的收成,注定将是一场灾难。
更别说还有在陇右一带,被张鲁派兵毁掉了耕田的那些百姓还需要朝廷救济。
若是再拖上一拖,等到天气寒冷下来,关中怕是不知要再冻死、饿死多少百姓。
所以贾诩“等一等”的策略或许稳妥,但是时机稍纵即逝,若不尽快用兵,不能尽快得到汉中的粮食,关中不知又要有多少百姓死于这场天灾。
“如何保持羌人忠诚?其实这样也简单。”
刘协敲敲案几。
“奉先此次必然俘获了不少羌人士卒。”
“朕听说此次出征的羌人大都是部落青壮。”
“既然如此,自当让这些羌人将他们还在山林中的妻儿迁徙出来,与他们团聚。不过为了让这些羌人安心,自当将他们的妻儿安置在靠近汉境的郡县生存。”
“之后,便将这些羌人编户齐民,记录在册。”
“编户的时候记得将这些羌人全部改为汉姓,羌族本就出自上古八姓之一的姜姓,乃是诸夏之后,不要舍不得不给他们姓名。”
刘协对这一点颇为不满——
“像是姜姓演化出的谢、纪、丘、卢等姓放心给用上!羌人不是崇敬羊吗?那改成杨姓也没什么不妥!要是太尉杨彪他有什么意见,你就直接让他来找朕!若你们都舍不得,那刘姓也是可以赐予的!一个个抠抠搜搜的,非要叫人家什么强端、阿贵什么的乱七八糟的名字,是生怕人家不知道自己是羌人吗?”
“此外,也调过去几个在军营中教导士卒识字的教书先生!让他们识汉字!明礼仪!不要再让羌人的孩子说羌话,信奉他们的那些神明!包括什么羌族起源的神话传说,也彻底不允许他们再说!再传!明明都是诸夏之后,却偏要搞出什么自己的一套神话传说出来,这难道不是对诸夏先王的背叛吗?”
刘协喋喋不休,又一连说了好些个东西。
羌人,自然要杀!
羌患,自然要平!
可若变成汉人,诸夏一家亲,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贾诩在一旁越听越汗颜。
天子的话虽然说的温馨,言语中没有半个血腥的字眼。
但贾诩听后,还是忍不住头皮发麻……
话语中不提亡国灭种,但字里行间却处处是亡国灭种!
绝其语言、断其传承。
如此只消三代,只怕这些羌人也与凉州汉人无异了吧?
不过贾诩心中还是有些不舒服——
“陛下,赐汉姓这一点是不是有点太过了些?更何况还都是一些大姓……不知能否以生僻姓氏代替呢?”
贾诩,还是不愿意与羌人同姓。
“哈?”
刘协没想到连贾诩都充满了这种优越感。
是!
汉人文明如此辉煌,心中有些优越感也没有不妥之处。
但是现在五胡崛起之势已势不可挡,大汉总不可能真的拎着屠刀搜山检海,将四方蛮夷全都削个干净吧?
诸夏的武器,可不单单只有矛革,同时还有诗书!
不强制将这些羌人改成彻彻底底的汉姓,难道改成什么贺六浑、普六茹、拓跋、尔朱之类的姓氏吗?
“此事便这么定了!朕绝对让这群羌人看起来……至少从名字上看起来,从此与汉人无异!”
刘协没好气的瞪了一眼贾诩。
“对了!此次羌人部落必定战死了不少青壮,那些部族中毕竟出现了不少寡妇。”
“正好太师麾下不少府兵也都是老鳏夫,不如直接将这些羌人寡妇分发给他们!”
“寡妇多好!又能生养!身体又好!又会疼人!让他们都娶了羌人,我就不信他们能给自己的孩子去取一个羌名!”
“……”
贾诩已经佩服到五体投地!
天知道天子是哪来的这么多奇思妙想。
不过……
通过天子最后的话,贾诩逐渐确认了另外一件事——
天子果真好人妻啊!
与高祖皇帝果然类似。
甚好!甚好啊!
(本章完)
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魏略》
……
该怎么拿下汉中?
刘协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拿下汉中,无非就三条路线。
其一,走骆谷道、褒斜道、陈仓道,或者干脆就走祁山道攻打汉中。
可无论走哪条道,都有一个绝对的硬骨头在等着朝廷大军去啃,那就是易守难攻的阳平关。
其二,便是从长安出武关,过南阳,自上庸攻入关中。
这条路线崎岖难行,但凡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选择这条路线。
况且无论从东走还是从西走,都要耗费巨量的粮食,这对于目前的朝廷来说显然都是无法接受的。
如此,便只有第三条路线——
子午道!
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
能被冠以“子午”之名,恰恰说明了这条道路其实是秦岭山道中最为笔直的一条道路。
但这也是一个陷阱。
子午道虽然最为笔直,但通过其中要耗费的时间反而更多。
褒斜道、陈仓道,之所以曲折,是因为其道路特意避开了秦岭中大的山脉,尽可能在平坦的地方开辟出能够通人的小径。
但子午道却要狂野的多,很多地方必须要翻山越岭才能通行,故此一般不会选择从这条道路行军。
史书上,蜀汉镇北将军魏延就向丞相诸葛亮献策,想要从子午道偷袭长安,以取关中!
只出于种种因素考虑,这条奇策还是被诸葛亮给否决,转而走祁山道开始了蜀汉未来的北伐之旅。
刘协此刻盯着子午道,越看越觉得这玩意诱人!
“道路短,就意味着耗粮少。”
“至于山路难行……奉先这一次前往凉州,总会俘获大批的羌人吧?”
刘协摸着下巴,喃喃自语。
“而走山路最怕的下雨,现在其实也不用忧虑。”
关中大旱,天上哪还有雨水能够降落下来?
也就是说……自子午谷谋夺汉中之策,貌似可行?
刘协将想法告知了贾诩,贾诩也诧异的看向天子。
“子午谷奇谋?以羌人为主,翻山越岭前往汉中?”
听上去,好像还真的很靠谱!
刘协兴奋的指着舆图:“还不止如此!”
“就算真有士卒翻阅子午道,抵达了汉中。可若是汉中士卒太多,只怕也难以夺下此地。”
“故此,想要让这支奇兵轻松得手,还要去做一个准备!”
刘协手指西侧:“可传出假消息,说是朝廷准备自祁山大道征讨汉中,逼得张鲁将兵员布置在西侧。”
“哪怕不将士卒调出汉中,只要移至阳平关一带,使其后方空虚,便算是达成了目的。”
“此外,还可以让刘表也一并跟着虚张声势,让他作势要去攻打上庸,再吸引走一部分张鲁的兵马,让汉中更加空虚!”
“如此,将张鲁的兵力调动到两侧,将中间的弱点完全暴露,才有可能一击得胜!”
……
贾诩已经无话可说。
他很难相信,当今天子难道真的不是高祖转世吗?
不对,不是高祖,怕是孙武、韩信转世到了天子身上吧?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常人们称赞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能使敌人前后不相连续,大部队与小部队无法相依恃,官与兵无法相救援,上下级无法相统属,士卒离散而不能集合,即使集合也无法统一行动。符合自己的利益就立即行动,不符合自己利益就停止行动。
如韩信那样的善战者,不仅仅是能够将自己麾下的士卒如臂使指,更可以通过计策和布置,去调动敌人的军队,这样才是能够百战百胜的关键。
而眼下的天子,显然也是做到了这一点。
不单单是在调动自己的军队,更是在令敌人的军队前往自己想让它去的地方,然后暴露出自己的弱点,一击得胜。
之前贾诩听太师称赞陛下在兵法一道上已然“出师”,贾诩以为不过是太师的谦辞,或者是太师和自己一样想要偷懒……
但现在看来,恐怕太师的话当真是肺腑之言。如今在兵法一道上,便是太师,恐怕也教不了天子太多了。
贾诩拱手道贺:“若是如此,只怕真的能够夺取汉中。”
谋取汉中,贾诩一点意见都没有。
作为掌管政务的尚书令,他巴不得天降一笔横财,帮助朝廷和关中渡过这场天灾。
而汉中,显然就是这笔横财。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
“陛下确认要以羌人进攻汉中吗?”
“羌人毕竟刚刚才被击破,恐怕不能对朝廷心悦诚服,陛下如何能够保证羌人的忠心呢?”
“汉中与关中之间有秦岭阻隔,若是将羌人放入子午道中,他们很有可能逃散开来,坏了天子之策。”
“故此,从子午谷进攻的时机恐怕还要延后。”
按照贾诩的策略,至少要将那些羌人驯服之后,再开始实施这条策略。
不过刘协显然不愿等待。
“文和,马上就要秋收了。”
自吕布出征凉州,已是数月时间。
而关中今年的收成,注定将是一场灾难。
更别说还有在陇右一带,被张鲁派兵毁掉了耕田的那些百姓还需要朝廷救济。
若是再拖上一拖,等到天气寒冷下来,关中怕是不知要再冻死、饿死多少百姓。
所以贾诩“等一等”的策略或许稳妥,但是时机稍纵即逝,若不尽快用兵,不能尽快得到汉中的粮食,关中不知又要有多少百姓死于这场天灾。
“如何保持羌人忠诚?其实这样也简单。”
刘协敲敲案几。
“奉先此次必然俘获了不少羌人士卒。”
“朕听说此次出征的羌人大都是部落青壮。”
“既然如此,自当让这些羌人将他们还在山林中的妻儿迁徙出来,与他们团聚。不过为了让这些羌人安心,自当将他们的妻儿安置在靠近汉境的郡县生存。”
“之后,便将这些羌人编户齐民,记录在册。”
“编户的时候记得将这些羌人全部改为汉姓,羌族本就出自上古八姓之一的姜姓,乃是诸夏之后,不要舍不得不给他们姓名。”
刘协对这一点颇为不满——
“像是姜姓演化出的谢、纪、丘、卢等姓放心给用上!羌人不是崇敬羊吗?那改成杨姓也没什么不妥!要是太尉杨彪他有什么意见,你就直接让他来找朕!若你们都舍不得,那刘姓也是可以赐予的!一个个抠抠搜搜的,非要叫人家什么强端、阿贵什么的乱七八糟的名字,是生怕人家不知道自己是羌人吗?”
“此外,也调过去几个在军营中教导士卒识字的教书先生!让他们识汉字!明礼仪!不要再让羌人的孩子说羌话,信奉他们的那些神明!包括什么羌族起源的神话传说,也彻底不允许他们再说!再传!明明都是诸夏之后,却偏要搞出什么自己的一套神话传说出来,这难道不是对诸夏先王的背叛吗?”
刘协喋喋不休,又一连说了好些个东西。
羌人,自然要杀!
羌患,自然要平!
可若变成汉人,诸夏一家亲,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贾诩在一旁越听越汗颜。
天子的话虽然说的温馨,言语中没有半个血腥的字眼。
但贾诩听后,还是忍不住头皮发麻……
话语中不提亡国灭种,但字里行间却处处是亡国灭种!
绝其语言、断其传承。
如此只消三代,只怕这些羌人也与凉州汉人无异了吧?
不过贾诩心中还是有些不舒服——
“陛下,赐汉姓这一点是不是有点太过了些?更何况还都是一些大姓……不知能否以生僻姓氏代替呢?”
贾诩,还是不愿意与羌人同姓。
“哈?”
刘协没想到连贾诩都充满了这种优越感。
是!
汉人文明如此辉煌,心中有些优越感也没有不妥之处。
但是现在五胡崛起之势已势不可挡,大汉总不可能真的拎着屠刀搜山检海,将四方蛮夷全都削个干净吧?
诸夏的武器,可不单单只有矛革,同时还有诗书!
不强制将这些羌人改成彻彻底底的汉姓,难道改成什么贺六浑、普六茹、拓跋、尔朱之类的姓氏吗?
“此事便这么定了!朕绝对让这群羌人看起来……至少从名字上看起来,从此与汉人无异!”
刘协没好气的瞪了一眼贾诩。
“对了!此次羌人部落必定战死了不少青壮,那些部族中毕竟出现了不少寡妇。”
“正好太师麾下不少府兵也都是老鳏夫,不如直接将这些羌人寡妇分发给他们!”
“寡妇多好!又能生养!身体又好!又会疼人!让他们都娶了羌人,我就不信他们能给自己的孩子去取一个羌名!”
“……”
贾诩已经佩服到五体投地!
天知道天子是哪来的这么多奇思妙想。
不过……
通过天子最后的话,贾诩逐渐确认了另外一件事——
天子果真好人妻啊!
与高祖皇帝果然类似。
甚好!甚好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