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卷三 汉中归汉
    “陛下拒绝了。”
    当张鲁在得知刘协的回复后,已是彻底陷入绝望。
    “大汉天子,当真毫不留情。”
    不是都在传闻那名大汉天子仁善吗?
    可又为何,却不能容下一个五斗米教?
    张鲁躲在南郑城中,已是全然失了抵抗的心思。
    在城中留守的三名治头大祭酒都前来寻觅张鲁,想要让张鲁开坛祭天,请神保佑。
    当三人将代表师君神权的九节杖还有那月牙冠放到张鲁面前时,谁知却被张鲁直接打翻在地。
    “如今大兵压境,还来装神弄鬼有什么用?”
    三名治头大祭酒不敢置信的看着张鲁。
    “师君何故如此?难道师君要放弃天师传下来的道统,放弃皈依五斗米教的信徒吗?”
    张鲁闻言大笑,似是发狂:“什么天师?什么皈依?那些都不过是我祖父传下来骗人的东西!现在还能有什么用?”
    “便是那传闻中的道祖老聃真的存在又能如何?现在前来征讨我们的可是大汉天子!汉高祖皇帝更是传闻中的赤帝子!道祖又如何敢与和五帝相争啊!”
    便是创始人张道陵都不敢拿道祖去和五帝碰瓷,张鲁这个孙子又如何敢去和天子对抗?
    如今王师自东方而出,不正好说明了便是在天命依旧在汉吗!
    而那三名治头大祭酒已是满脸铁青。
    张鲁竟然在他们面前承认了五斗米教不过是骗人的假玩意?
    而众人信奉的道祖,也根本不能与五帝相提并论。
    那众人这些年来信奉的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其中一人不忿,当即抄起九节杖就朝着张鲁头上挥去!
    张鲁被这九节杖一砸,顿时鲜血直流,直接模糊了自己的视线。
    “汝做什么?”
    旁边两人不敢置信居然有人敢对高高在上的师君动手,赶紧制止。
    “你们才要做什么?你们看他!他不过也是一个凡人!他也是会流血的!”
    剩余人看去,才发现张鲁额头上的鲜血似如泉涌,正汩汩流下,染红了那至高无上的九节杖,与身上的绯红道袍融为一色。
    “他不过就是个骗子!汝等为何还要信他!”
    先动手的治头大祭酒推开众人,将张鲁捆缚,直接就压到了平日里张鲁祭祀道祖的祭坛上。
    “现在朝廷大军已经攻破了上庸!占领了成固!大汉的天子也已经抵达陇右,随时有可能攻入汉中,将我们全都充作汉贼处决!”
    “此时唯有杀了张鲁,才能让天子相信我等依旧是大汉百姓,而非五斗米教的信徒!”
    将张鲁绑在祭坛上,这治头大祭酒命自己麾下祭酒、鬼卒,一人拿起一块石头,朝张鲁方向砸来!
    剩下两名治头大祭酒此刻又想上前阻拦,又不知所措的呆呆矗立。
    ……
    “汉军杀来了!”
    此刻在南郑城外,庞德、张绣也已经得知城中内乱,便直接发起进攻。
    待蚁附上墙、夺下城门、赶往祭坛之后,张鲁已是不成人形。
    周围依旧还有很多感觉自己被愚弄,又或者是心中充满恐惧的百姓朝着张鲁扔砸石块,还是庞德遣人制止,这才将他们镇压。
    此刻汉军队伍中突然有人上前,来到张鲁的遗骸前。
    是阎圃。
    阎圃此刻跪在张鲁面前,朝着张鲁三次叩首,并亲自为他收拢尸身。
    旁边认识阎圃的治头大祭酒询问:“张鲁之前曾经下令要杀死你,你如今也已经成为了朝廷夺取汉中的功臣,你为何还要来为张鲁收敛尸身?”
    阎圃红着眼眶答道:“师君虽然为祸多端,但毕竟是他亲自提拔了我,对我有知遇之恩。而且汉中百姓也确实是因为师君的缘故才得到安定,便是于公于私,我都应该为其收拢遗骸啊!”
    阎圃的话被有人之人传播出去,有人称赞阎圃乃是义士,此举乃是仁义之举。但还有人将阎圃的话添油加醋传播一番,以为阎圃还在怀念张鲁,怀念五斗米教,想要朝廷治罪。
    当还在上邽的刘协知道事情经过后,也没有追究阎圃的行为,还加封阎圃为南郑县令,命他暂时主理汉中政务。
    “眼下汉中已经平定,但张鲁的部将张卫、杨帛在知道汉中被拿下后,并没有选择归降朝廷,而是心生恐惧,翻越了定军山,前往蜀地投奔刘焉去了。”
    唯一让刘协没有想到的就是这一点。
    据刘协所知,张卫、杨帛的家人都还在汉中,那些士卒的家眷也在汉中,结果人家却是不敢不顾,直接前往蜀地……
    “给刘焉发信,让他将二人的首级还有那些士卒送来!不然朕就让太师亲自前去征讨他!”
    汉中一得手,蜀地就好像是一个没穿裙子的小姑娘,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朝廷大军。
    想不想打,能不能打,对于朝廷来说都不过是随心所欲而已。
    眼下真正的问题还是处理汉中。
    其中的名册户口已经被庞德、张绣派人送来。
    因为之前张鲁政教合一的缘故,对于人口的掌控极严,几乎将每一位汉中百姓全都记录在册。
    这就导致刘协在看到汉中的户口数量时都忍不住暗自咂舌。
    五万余户百姓!
    近三十万的人口!
    如此规模的数量,几乎达到整个关中的三分之一!而此刻荀攸也已经完成了凉州的清洗,抵达上邽。
    他在见到汉中的户口数量时,亦是感慨——
    “整个凉州不过才有三万余户百姓而已,而汉中竟然有五万之数,当真惊人!”
    不过荀攸毕竟见过极盛时的大汉。
    “昔日在未发生黄巾之乱时,南阳为天下第一大郡。”
    “当时南阳领县三七,共计五十余万户百姓,有两百七十万人口。其郡治宛县乃是后汉南都,更是有着不下于雒阳的繁华,只可惜如今却是已经见不到昔日盛况了。”
    一郡百姓,便有两百七十万人!
    也难怪袁术在占据南阳后变得沾沾自喜,仿佛失了智一般各种膨胀。
    倘若现在突然塞给刘协五十余万户百姓,刘协怕也是做梦都要笑醒。
    只可惜如今物是人非,盛况不再。
    十年战乱,已经死去太多人了。
    刘协听到荀攸的感慨,亦是有些惆怅。
    “正因如此,大汉才需要尽快平定四方祸乱,与民休养啊!”
    武字怎么写?无非“止戈”二字。
    唯有尽快平定天下,方才能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若是百姓连饭都吃不上,那哪里来的什么煌煌大汉?什么大国尊严?
    刘协在长吁短叹中,便将从汉中送来的公文全都打包送给荀攸,这让荀攸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还要公达替朕先行前往一趟汉中坐镇。”
    “庞德、张绣都乃武将,阎圃虽然听起来好像是个能吏,但毕竟是刚刚投诚,不能轻信。尚书台那边估计还要商讨一段时间才能选出合适的长官前往汉中……故此,这汉中太守一职,只能暂时由公达代任了。”
    荀攸嘴角抽动。
    他有时候都怀疑自己从尚书台中出来做什么?
    在尚书台,不过处理中枢政务。
    可现在自己明面上是存军,却反而要处理凉州的公务,就连汉中的政务天子也一并扔给自己……
    荀攸觉得天子有时候当真是拿自己当驴使!
    荀攸正要想着怎么推辞,就听刘协“自言自语”道:“文若(荀彧表字)在尚书台中做了也有一段时间了,尚书台同僚都对文若心悦诚服,朕回去后和太师商议一番也该升任文若为尚书仆射了。只希望最近不要有什么事情影响到文若的升迁啊……”
    荀攸:……
    “臣,领命!”
    刘协见状这才满意的夸赞道:“公达为国分忧,当真是大汉的肱股之臣!”
    荀攸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承蒙陛下厚爱……”
    在凉州,荀攸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
    而在汉中,荀攸的活一样不那么轻松。
    前往汉中,必然要将部分从关中迁来的百姓重新迁回去,免得弱干强支。
    将百姓迁往关中,则必然会和两地的官僚、士人互相扯皮。处理了诸多政务的荀攸知道,往往越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越是耗费人的精神。
    此外,关中、陇右一带都在等着汉中的粮食救济。
    要是一个处理不好,不光是汉中的百姓士人会追着荀攸骂,就连关中、陇右的百姓说不定也会追着荀攸骂他分配不均……
    故此。
    荀攸用脚想都能知道自己在汉中士人那里留下多大的恶名。
    所以荀攸还想为自己挣扎一下——
    “陛下,能否令尚书令贾诩一并前往汉中?贾令君可是仁德之人,具有真正的君子之风!若有他前往,必然能使汉中百姓安居乐业!”
    贾诩?
    刘协慌乱的摇摇头。
    “公达为何这般痛恨汉中百姓?”
    “汉中百姓之前虽然信奉五斗米教,但如今毕竟已归为朝廷治下,不可轻易祸害啊!”
    原来陛下知道贾诩是个祸害!
    荀攸心中甚是宽慰。
    “吾道不孤啊!”
    只是为何贾诩那个祸害能躲在尚书台里偷闲,自己却要任劳任怨的在外面充当牛马?
    一时之间,荀攸的眼神更加忧郁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一天写三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天写三章并收藏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