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卷六 华佗 张仲景
第418章 卷六 华佗 张仲景
诸葛亮进入成都。
但见此地虽也是大城,却不似长安、襄阳那般注重工事,反倒是自然之美更加突出。
西岭晴雪、青羊会……
远山叠翠、修竹喜雨……
“幸亏当年天子执意要趁着刘焉身死后便夺下蜀地啊!不然今日的成都哪有这般盛景?”
但凡天子当时没有力排众议,在关中灾害尚未过去的时候就拿下益州,将来朝廷与益州之间就必有一场恶战!
到时候,成都乃至益州的百姓,大抵都将再度陷入战火,陷入衰败了。
“是极。”
昔日和刘备一同偷渡阴平的王平无疑对此事相当有发言权。
“幸好当时益州动荡……不然即便是皇叔九死一生从阴平走过来,怕是也不能成功!”
当年的侥幸,即便是现在想起来,也依旧让人感到后怕。
诸葛亮认出王平,当即拱手。
“我看过将军对于南蛮的处置,当真称得上一句仁义!”
“只是这抱薪救火之举,却是不能解决根本,也不知如今情况究竟如何?”
王平面有愧色。
“实不相瞒。”
“在拿到粮食后,那南蛮确实是消停了几分。”
“但没过几日,却是变本加厉的索要更多的粮食,还有一些珍贵的药品……现在俨然是大战一触即发啊!”
和平,从来都不是买过来的。
这一点王平知道,诸葛亮知道,这些益州的官吏同样知道。
而且这个时候,去谴责南蛮也没有任何意义。
人家连活都活不下去了,谁还和你谈仁义道德?
所以,绝对不能抱薪救火,而是要直接扑灭火源!
“那疾病之事还没有解决吗?”
疾病,才是此次南蛮入侵的源头。
王平摇头。
“我们之前就用重金招募蜀地还有荆州等地的医者。”
“连那沛国人华佗,华元化,还有南阳人张机,张仲景都受邀前来……却依旧不能根治!”
听到这两人都束手无策,即便是诸葛亮也微微有些发愁。
华佗。
张仲景。
对这两人,诸葛亮早早就听过他们的姓名。
不但医术高超,而且都有一颗医者仁心。
当年刘备在荆州的时候还邀请过两人,但两人的回复却仿佛心有灵犀一般一致——
“既无病患,何须医者?”
对于这样的医者而言,去和朝廷高官闲聊,倒真不如多去救治几个病人来的要紧。
诸葛亮摸摸自己的衣襟。
那里,便是诸葛亮磨制出来的“诸葛镜”。
“也不知此物对于两名医者有没有作用。”
“另外,还请王将军与那蛮王孟获取得联系,就说我想与他相约一见。”
“喏。”
……
赤水县。
说是县,但其实却是汉蛮混居,城墙不过丈高,百姓不过千户。
两道身影肩并肩行走着,各自都是愁眉不展。
“仲景,你觉得此病的根子在哪?”
“元化,实不相瞒,我行医多年,虽也见过相似的病症,却没有这次这样来的猛烈。”
两人正是华佗和张仲景。
这病奇怪的很。
刚刚得上的这病的人,会有一阵急症。
比如发热、呕吐、腹泻、腹痛。
但挨过这一阵后,就变得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微微有些乏力。
可这并非是病人出现了好转。
长则半年,短则一月。
感染了疾病的病人就会尿血、屙血的病状,之后用不了多久就会一命呜呼!
“怪事!”
两人决定回去后再去研究药方,争取能够尽快将这疾病给解决。
两人的住处都是官府给安排的豪华屋舍。
可这些屋舍内,如今却是堆满了满屋子的药草。
庭院内,也是有着数十个火炉在熬煮着药剂,显然是在不断实验,看哪种草药能有效果。
“师父。”
见华佗回来,弟子吴普上前请示。
“方才官府中来人,留下了一样东西。”
“是何物?”
“乃是孔明镜……据传此物能够看到细蛊,师父您要不要试上一试?”
细蛊!
随着之前刘备入川,“细蛊”之说其实在蜀地相当流行。但“细蛊”毕竟没有人谁真正见过,不少医者都对“细蛊”一说嗤之以鼻。
典型的便是张仲景。
张仲景传承于《素问》。
所谓“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张仲景的医学脱胎于阴阳之论,故此对于“细蛊”一说并不认同。
而华佗却眼前一亮!
两人虽然都是名医,但走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路子!
相比于张仲景,华佗的医术则脱胎于《黄帝明堂经》,更为偏向针灸与手术这样的外物。
所以对于“细蛊”一说,华佗向来都是十分好奇!
他接过弟子手中的“孔明镜”,而与之配套的,还有诸葛亮专门写出来的“说明书”。
华佗很快便知晓孔明镜的用法,当即让自家弟子吴普去取一点病人血液,用作观察。
吴普用薄木片取来一滴鲜血,而华佗也在阳光下对着这滴血液观察起来。
张仲景见状,随意摇摇头,便继续去用阴阳之道去解这个疾病。
……
就在张仲景坐下没一会,庭院外突然传来一声尖叫!
“什么事?”
张仲景急匆匆跑到院子外,却发现发出惊叫的正是华佗!
“元化,怎么了?”
只见华佗此刻手舞足蹈,嘴角不知是哭还是笑……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
“师父,你看到什么了?”
吴普见到自家师父如此,自然也是大骇!
“我看到细蛊了!真的有细蛊!!!”
什么?
细蛊!!!
张仲景如遭雷击!
下一刻,一个念头便在脑海中闪现——
不可能!
怎么可能有细蛊?
若是真的有细蛊,那岂不是说……阴阳之说,乃是错误的?
华佗如今迫不及待的朝着张仲景分享:“仲景!快来!你来看!快来!”
张仲景半是慌乱半是紧张的拿过孔明镜,有些忐忑的往那滴血液看去。
“往下一点……再往上一点!往左!往左一点点!好!好!就是这里!仲景你看到了吗?”
……
随着华佗的指挥,张仲景心头巨震!
他看到了!
一条好似蚯蚓一样,有着细长尾巴的成虫!(注1)
不……可能不是细蛊……
本来张仲景还在心里安慰着自己。
但随着那条成虫的尾巴轻轻一动,张仲景就好似被人扼住喉咙一般无法喘息!
活的!
真的是活的!
这就是细蛊!
“细蛊”之论,没有错!
一时间,张仲景不知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
是庆幸,可以对症下药,解决这种疾病。
还是伤心,因为自己半辈子所坚持的“伤寒之说”变得一文不值?
可若是一文不值,那自己之前治好的那些病人又是怎么回事?
华佗毕竟是医者,很快便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
见到张仲景愣在原地,华佗立刻猜到了对方的心思。
“仲景,你岂能现在就荒废下去?”
华佗摇头:“医者一道,博大精深!”
“即便现在证明了细蛊确实存在,却也不能证明伤寒之说就一定错误。”
“世人皆以为我二人医术高朝,能够生死人而肉白骨……但其实你我心中都知道,这医术中的奥秘,即便是你我,也不过是管中窥豹,甚至不能算是初入门径。”
“如今既然证明了“细蛊之说”,好歹也算是揭开了医术的几层面纱,你我合该欣喜才对,如何能够因此沉沦呢?”
华佗之言,对张仲景来说犹如醍醐灌顶!
也是!
医者一道,博大精深!
如今虽然证明了细蛊确实存在,但谁又能证明伤寒之论就一定是错的?
张仲景身为杏林圣手,最为明白这世上之事,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道理!
如今自己连初入门径都算不上,怎么就想着轻易放弃呢?
“多谢元化!是我着相了!”
张仲景朝着华佗道歉。
“如今既然知道细蛊真的存在,其实便是能够对症下药。”
“比如先用槟榔、南瓜子等药物排出细蛊……”
华佗也点头,跟着一同研究药方:“再用黄连、黄芩等清热解火的药物抑制虫毒。”
“当归、赤芍也可以加进去,用以消除淤血。”
“还有茯苓!泽泻!能够促进排泄!说不定能够将体内的细蛊给排出来!”
两名当世最顶级的医者在确认了“细蛊”真实存在后,当即便一起研制出了一剂药方!
“此外,要让百姓服用煮开的热水。”
“不错!最好是能够将贴身衣物也一并用热水煮开后再穿。”
“还有还有,最近一定要禁止百姓下河游泳……对!应该就是河水中有细蛊的卵!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看来要去和那诸葛亮见上一面了!”
……
伴随着“细蛊”被证实,两人立刻对症下药,飞速制订了一系列防御措施,上交给了官府。
正如天子昔日所言——
“孔明镜的发明,绝对不是让世界越来越模糊了,而是让世界越来越清晰了。”
华佗、张仲景可不管“细蛊”被发现后对“天人感应”的冲击。
他们只知道,这玩意,是真的能够救命!救苍生!
————
注1:
图片就是大名鼎鼎的“血吸虫”~~~
(本章完)
诸葛亮进入成都。
但见此地虽也是大城,却不似长安、襄阳那般注重工事,反倒是自然之美更加突出。
西岭晴雪、青羊会……
远山叠翠、修竹喜雨……
“幸亏当年天子执意要趁着刘焉身死后便夺下蜀地啊!不然今日的成都哪有这般盛景?”
但凡天子当时没有力排众议,在关中灾害尚未过去的时候就拿下益州,将来朝廷与益州之间就必有一场恶战!
到时候,成都乃至益州的百姓,大抵都将再度陷入战火,陷入衰败了。
“是极。”
昔日和刘备一同偷渡阴平的王平无疑对此事相当有发言权。
“幸好当时益州动荡……不然即便是皇叔九死一生从阴平走过来,怕是也不能成功!”
当年的侥幸,即便是现在想起来,也依旧让人感到后怕。
诸葛亮认出王平,当即拱手。
“我看过将军对于南蛮的处置,当真称得上一句仁义!”
“只是这抱薪救火之举,却是不能解决根本,也不知如今情况究竟如何?”
王平面有愧色。
“实不相瞒。”
“在拿到粮食后,那南蛮确实是消停了几分。”
“但没过几日,却是变本加厉的索要更多的粮食,还有一些珍贵的药品……现在俨然是大战一触即发啊!”
和平,从来都不是买过来的。
这一点王平知道,诸葛亮知道,这些益州的官吏同样知道。
而且这个时候,去谴责南蛮也没有任何意义。
人家连活都活不下去了,谁还和你谈仁义道德?
所以,绝对不能抱薪救火,而是要直接扑灭火源!
“那疾病之事还没有解决吗?”
疾病,才是此次南蛮入侵的源头。
王平摇头。
“我们之前就用重金招募蜀地还有荆州等地的医者。”
“连那沛国人华佗,华元化,还有南阳人张机,张仲景都受邀前来……却依旧不能根治!”
听到这两人都束手无策,即便是诸葛亮也微微有些发愁。
华佗。
张仲景。
对这两人,诸葛亮早早就听过他们的姓名。
不但医术高超,而且都有一颗医者仁心。
当年刘备在荆州的时候还邀请过两人,但两人的回复却仿佛心有灵犀一般一致——
“既无病患,何须医者?”
对于这样的医者而言,去和朝廷高官闲聊,倒真不如多去救治几个病人来的要紧。
诸葛亮摸摸自己的衣襟。
那里,便是诸葛亮磨制出来的“诸葛镜”。
“也不知此物对于两名医者有没有作用。”
“另外,还请王将军与那蛮王孟获取得联系,就说我想与他相约一见。”
“喏。”
……
赤水县。
说是县,但其实却是汉蛮混居,城墙不过丈高,百姓不过千户。
两道身影肩并肩行走着,各自都是愁眉不展。
“仲景,你觉得此病的根子在哪?”
“元化,实不相瞒,我行医多年,虽也见过相似的病症,却没有这次这样来的猛烈。”
两人正是华佗和张仲景。
这病奇怪的很。
刚刚得上的这病的人,会有一阵急症。
比如发热、呕吐、腹泻、腹痛。
但挨过这一阵后,就变得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微微有些乏力。
可这并非是病人出现了好转。
长则半年,短则一月。
感染了疾病的病人就会尿血、屙血的病状,之后用不了多久就会一命呜呼!
“怪事!”
两人决定回去后再去研究药方,争取能够尽快将这疾病给解决。
两人的住处都是官府给安排的豪华屋舍。
可这些屋舍内,如今却是堆满了满屋子的药草。
庭院内,也是有着数十个火炉在熬煮着药剂,显然是在不断实验,看哪种草药能有效果。
“师父。”
见华佗回来,弟子吴普上前请示。
“方才官府中来人,留下了一样东西。”
“是何物?”
“乃是孔明镜……据传此物能够看到细蛊,师父您要不要试上一试?”
细蛊!
随着之前刘备入川,“细蛊”之说其实在蜀地相当流行。但“细蛊”毕竟没有人谁真正见过,不少医者都对“细蛊”一说嗤之以鼻。
典型的便是张仲景。
张仲景传承于《素问》。
所谓“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张仲景的医学脱胎于阴阳之论,故此对于“细蛊”一说并不认同。
而华佗却眼前一亮!
两人虽然都是名医,但走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路子!
相比于张仲景,华佗的医术则脱胎于《黄帝明堂经》,更为偏向针灸与手术这样的外物。
所以对于“细蛊”一说,华佗向来都是十分好奇!
他接过弟子手中的“孔明镜”,而与之配套的,还有诸葛亮专门写出来的“说明书”。
华佗很快便知晓孔明镜的用法,当即让自家弟子吴普去取一点病人血液,用作观察。
吴普用薄木片取来一滴鲜血,而华佗也在阳光下对着这滴血液观察起来。
张仲景见状,随意摇摇头,便继续去用阴阳之道去解这个疾病。
……
就在张仲景坐下没一会,庭院外突然传来一声尖叫!
“什么事?”
张仲景急匆匆跑到院子外,却发现发出惊叫的正是华佗!
“元化,怎么了?”
只见华佗此刻手舞足蹈,嘴角不知是哭还是笑……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
“师父,你看到什么了?”
吴普见到自家师父如此,自然也是大骇!
“我看到细蛊了!真的有细蛊!!!”
什么?
细蛊!!!
张仲景如遭雷击!
下一刻,一个念头便在脑海中闪现——
不可能!
怎么可能有细蛊?
若是真的有细蛊,那岂不是说……阴阳之说,乃是错误的?
华佗如今迫不及待的朝着张仲景分享:“仲景!快来!你来看!快来!”
张仲景半是慌乱半是紧张的拿过孔明镜,有些忐忑的往那滴血液看去。
“往下一点……再往上一点!往左!往左一点点!好!好!就是这里!仲景你看到了吗?”
……
随着华佗的指挥,张仲景心头巨震!
他看到了!
一条好似蚯蚓一样,有着细长尾巴的成虫!(注1)
不……可能不是细蛊……
本来张仲景还在心里安慰着自己。
但随着那条成虫的尾巴轻轻一动,张仲景就好似被人扼住喉咙一般无法喘息!
活的!
真的是活的!
这就是细蛊!
“细蛊”之论,没有错!
一时间,张仲景不知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
是庆幸,可以对症下药,解决这种疾病。
还是伤心,因为自己半辈子所坚持的“伤寒之说”变得一文不值?
可若是一文不值,那自己之前治好的那些病人又是怎么回事?
华佗毕竟是医者,很快便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
见到张仲景愣在原地,华佗立刻猜到了对方的心思。
“仲景,你岂能现在就荒废下去?”
华佗摇头:“医者一道,博大精深!”
“即便现在证明了细蛊确实存在,却也不能证明伤寒之说就一定错误。”
“世人皆以为我二人医术高朝,能够生死人而肉白骨……但其实你我心中都知道,这医术中的奥秘,即便是你我,也不过是管中窥豹,甚至不能算是初入门径。”
“如今既然证明了“细蛊之说”,好歹也算是揭开了医术的几层面纱,你我合该欣喜才对,如何能够因此沉沦呢?”
华佗之言,对张仲景来说犹如醍醐灌顶!
也是!
医者一道,博大精深!
如今虽然证明了细蛊确实存在,但谁又能证明伤寒之论就一定是错的?
张仲景身为杏林圣手,最为明白这世上之事,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道理!
如今自己连初入门径都算不上,怎么就想着轻易放弃呢?
“多谢元化!是我着相了!”
张仲景朝着华佗道歉。
“如今既然知道细蛊真的存在,其实便是能够对症下药。”
“比如先用槟榔、南瓜子等药物排出细蛊……”
华佗也点头,跟着一同研究药方:“再用黄连、黄芩等清热解火的药物抑制虫毒。”
“当归、赤芍也可以加进去,用以消除淤血。”
“还有茯苓!泽泻!能够促进排泄!说不定能够将体内的细蛊给排出来!”
两名当世最顶级的医者在确认了“细蛊”真实存在后,当即便一起研制出了一剂药方!
“此外,要让百姓服用煮开的热水。”
“不错!最好是能够将贴身衣物也一并用热水煮开后再穿。”
“还有还有,最近一定要禁止百姓下河游泳……对!应该就是河水中有细蛊的卵!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看来要去和那诸葛亮见上一面了!”
……
伴随着“细蛊”被证实,两人立刻对症下药,飞速制订了一系列防御措施,上交给了官府。
正如天子昔日所言——
“孔明镜的发明,绝对不是让世界越来越模糊了,而是让世界越来越清晰了。”
华佗、张仲景可不管“细蛊”被发现后对“天人感应”的冲击。
他们只知道,这玩意,是真的能够救命!救苍生!
————
注1:
图片就是大名鼎鼎的“血吸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