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区别对待
兔子也分公母,当然是区别的。
但姜宁不研究这个,农场的工人又没动物专家,当然也不会闲的蛋疼去研究这个,于是捉了几只兔子对比,很容易看出了区别,跟人一样,特征很明显。
母兔子是孔洞。
公兔子是圆形管状。
虽然有点小巧,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来。
今天喊来的工人里,有个工人多少懂点兔子的习性,说:“野兔子有好多个老婆,而且公兔子不管娃,把母兔肚子搞大就跑了,去找下一个母兔子继续播种,小兔子都是母兔子负责养活,抓公的也没事,不会影响母兔子养娃的。”
姜宁诧异:“你还懂这个?”
工人嘿嘿笑道:“没事翻了些资料,瞎研究。”
姜宁就道:“那就好好学,什么时候学成动物专家我给你涨工资,免的想搞点研究还要从省城请专家,那帮鸟人水平咋样不知道,架子到是不小,还得派车去接,岂有此理。”
工人连忙点头,忽然就有了努力方向。
姜则宁放了心,既然捉公的没事。
那就给姜伟捉几只。
至于其他饭馆,爱上哪买上哪买去吧!
买个兔子抠抠搜搜,挑肥拣瘦的。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也就不是他亲自出面。
不然早不卖了。
又不靠卖兔子养家。
想起上次给兔子弄家,也不知道兔子住了没有。
甩开别人,姜宁下去看了看。
结果被惊讶到,溶洞里到处都是兔子,就连那条和溶洞相连的干涸的地下暗河里也不知道有多少兔子安家,密密麻麻的,怕是几万都不止。
勤劳的兔子们进进出出,不停的往里面搬运过冬的口粮。
还有大量幼兔。
看样子地下温暖的环境和农场丰富的口粮让过了八月就不再繁殖的野兔子们也改变了繁殖习性,这都十月了,依旧在努力繁殖后代,可都是钱啊!
姜宁喜悦满满,繁殖的越多越好。
不知道这新家够不够兔子住。
又了点功夫,把暗河探索了下。
往前探索了十公里。
往后探索了十公里。
也没找到尽头在哪,地方足够大,肯定够野兔子们住的。
但交通是大个问题,那给打开的那几条通道挤满了兔子,甚至还有兔子不知道为什么事打起来的,不过姜宁惊奇的发现,兔子们主动给几条通道划分了用途。
两条通道只出不进。
还有两条只进不出。
才能勉强维持交通顺畅,不然怕是早就乱套了。
姜宁看的啧啧称奇。
人类虽然是智慧生物的顶端,但这些弱小的兔子也不可小觑。
不过四条通道还是有点少了。
等得空了,还是得给兔子多修几条路。
第二天去市里吃席。
二姑家的二表姐家的小女儿过十二周岁的生日,摆下了酒席,三个舅舅收到请柬,可以不去吃席,但分子钱必须到,姜爸问了圈,谁家都不去。
又不好让姑妈家给带上。
姜有信就让姜宁去,谁叫他最闲。
姜宁一万个不想去,鼓动姜伟去。
姜伟也不想去,推姜泽。
推来推去,老子发火了,哥三都不想便宜别人,最后只得一起去了市里吃席,开的姜宁的车,姜伟当司机,姜泽坐后面,路上吐槽了一路。
姜泽骂姜伟懒。
姜伟怪姜宁没奉献精神。
姜宁则吐槽两个堂哥不是人。
到了市里,也不用导航。
姜伟对市里熟的很,哪个小巷子里有个理发店的小姑娘头发吹的好他都知道,熟门熟路开到宴客酒店,上楼问了问,找到宴客的大厅,舅舅家来人也没人招呼。
三人进去,随便找了张桌子坐下。
嗑了几个瓜子,才有个老太太走过来。
三人都不认识,说了几句话,才知道是二表姐婆婆。
老太太再三表示了一下歉意,娘亲舅大是传统,舅舅来了是要坐上位的,即使是儿媳妇的舅舅家,那也是舅舅,虽然今天来的是小辈,但也是代表舅舅过来的。
却连个招呼的人都没有。
这就太失礼了。
就算舅舅们没意见。
自家的亲戚知道了也会笑话。
有了钱就看不起穷舅舅?
说了几句,二表姐匆匆跑了过来。
陪着说了几句,还特意和姜宁多说了几句。
就又匆匆跑去招呼来的其他亲戚。
姜宁回家快一年了,这还是第一次见到二表姐。
哥三聊了几句,就看到了刚进来的大表哥。
喊了几声,周爱国看到三人,就过来跟三人坐一起。聊了几句,问了下,才知道小姑家没来人。
让周爱国把礼给带上了。
至于大表姐夫,干脆就没请。
大表姐和二表哥好像也有点问题。
喝着茶水,聊着天,等了一个多小时,饿的快前心贴后背时,终于开席,二姑一家今天全过来了,不但二表哥来了,二表嫂也请假过来了,但不和三人一桌。
除了大表哥周爱国,同桌的其他六人都是二姑家的亲戚。
三人也不认识,没什么好的,就各吃各的。
吃的差不多了,起身去上礼。
姜泽排在前面,姜宁在中间。
姜伟最后。
看到姜泽上了一千块分子钱,姜宁就不淡定了。
卧槽。
姜爸明明给他说的五百,姜泽怎么是一千。
赶紧把姜伟推前面,拉着姜泽到一边问道:“你怎么给上的一千?”
姜泽还纳闷呢:“就一千啊,人家给我们随的一千。”
姜宁蛋疼:“我草,我爸给我说的五百啊!”
姜泽瞬间惊讶:“不可能吧,难道三叔记错了?你再打电话问问。”
姜宁就到外面给姜爸打电话:“爸,大伯家上的一千块,咱们怎么是五百?”
姜有信说:“她给我们上的五百,我们当然回五百。”
姜宁不敢置信:“怎么可能,姜泽说二表姐给他们上的一千。”
姜有信说:“那我也不知道,婷婷满月的时候你二表姐就给上的五百,你哥结婚的时候也是五百,她给咱上的五百,你也上五百就行了。”
姜宁瞬间郁闷:“他俩都是一千,我上五百咋好意思啊!”
姜有信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礼尚往来,她来多少我们就回多少,你别乱来。”
姜宁只能答应。
姜泽等他挂了电话,问:“多少?”
姜宁说:“五百,我哥结婚和婷婷满月二表姐都是五百。”
姜泽瞬间麻了:“这这这,这有点不太对啊?”
姜宁也觉的不太对:“她给你家上一千,给我家上五百?”
姜泽搓着头皮:“这事搞的,我也不太清楚。”
姜伟上完礼没看到姜宁,找出来一问。
得知原委,也麻了:“这事做的太不讲究啊!”
姜泽忙给他使眼色,姜伟就闭嘴,不说了。
姜宁也没再说什么,进去上了礼。
哥三跟二姑一家打了声招呼,就下楼车开回北安了。
路上姜泽和姜伟都识趣的再没提这事。
回到北安,姜宁就去农场找姜爸。
姜有信在大棚忙活,没功夫理他。
姜宁转到跟前,问:“爸,二表姐怎么给大伯二伯家随一千,给我家随五百?”
姜有信说:“人家随多少就多少,我哪管得了这个。”
姜宁刨根问底:“三个都是舅舅,你又不是我爷爷奶奶捡回来的,也是亲的,怎么还搞区别对待,难道就因为大伯二伯都有工作,你没个工作?”
姜有信眼皮也不抬:“心里明白就行,这有什么好问的。”
姜宁又问:“我二姑知道不?”
姜有信说:“应该不知道吧!”
姜宁却道:“怎么可能,你说二表姐好多年都没来过咱家了,小婷婷过满月,肯定也没上来吃席,多半是二姑给带的礼,二姑怎么可能不知道。”
姜有信不想说。
姜宁也没再提这个,问:“二表姐家在市里有个板材厂?”
姜有信嗯了声。
姜宁就没再问,说:“爸,你现在也有钱了,就不能有点上进心吗,光种大棚菜有什么前途,没有定价权,没有话语权,依旧被人捏在手里,你有没有想过干点别的?”
姜有信说:“别的我不会干。”
姜宁就鼓励他:“谁一开始就是当老板的命,还不都是慢慢学,北安的那些老板,有哪个以前不是种地的农民,我不也在学,你也别种菜了,那酒店给你管吧!”
姜有信说:“我哪会管那个,三天给弄黄了。”
姜宁道:“弄不黄,有我呢,怎么可能会黄。”
姜有信道:“不管,我操不来那个心,再说你这么有本事,都不用我操心了,我还学那些干什么,我过年就五十了,都没几年好活了,种种菜养老就行了。”
姜宁反驳:“电视上都说五十年还是青年,你这心态不对,人家五十才创业,你怎么就能养老呢,你要不努力,你看看你外甥女,给我家的分子钱都和大伯二伯家区别对待……”
姜有信不想听,扛着铁锹走一边去了。
姜宁还不死心,跟过去继续唠叨:“爸你别逃避,现在这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兔子不努力会饿死,人不努力会被看不起,连外甥女都看不起你这个亲舅舅,咱家现在有条件……”
姜有信额头青筋突突跳。
实在忍无可忍,抄起铁锹就奔了过来。
姜宁一看不妙,二话不说撒腿就跑了。
(本章完)
兔子也分公母,当然是区别的。
但姜宁不研究这个,农场的工人又没动物专家,当然也不会闲的蛋疼去研究这个,于是捉了几只兔子对比,很容易看出了区别,跟人一样,特征很明显。
母兔子是孔洞。
公兔子是圆形管状。
虽然有点小巧,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来。
今天喊来的工人里,有个工人多少懂点兔子的习性,说:“野兔子有好多个老婆,而且公兔子不管娃,把母兔肚子搞大就跑了,去找下一个母兔子继续播种,小兔子都是母兔子负责养活,抓公的也没事,不会影响母兔子养娃的。”
姜宁诧异:“你还懂这个?”
工人嘿嘿笑道:“没事翻了些资料,瞎研究。”
姜宁就道:“那就好好学,什么时候学成动物专家我给你涨工资,免的想搞点研究还要从省城请专家,那帮鸟人水平咋样不知道,架子到是不小,还得派车去接,岂有此理。”
工人连忙点头,忽然就有了努力方向。
姜则宁放了心,既然捉公的没事。
那就给姜伟捉几只。
至于其他饭馆,爱上哪买上哪买去吧!
买个兔子抠抠搜搜,挑肥拣瘦的。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也就不是他亲自出面。
不然早不卖了。
又不靠卖兔子养家。
想起上次给兔子弄家,也不知道兔子住了没有。
甩开别人,姜宁下去看了看。
结果被惊讶到,溶洞里到处都是兔子,就连那条和溶洞相连的干涸的地下暗河里也不知道有多少兔子安家,密密麻麻的,怕是几万都不止。
勤劳的兔子们进进出出,不停的往里面搬运过冬的口粮。
还有大量幼兔。
看样子地下温暖的环境和农场丰富的口粮让过了八月就不再繁殖的野兔子们也改变了繁殖习性,这都十月了,依旧在努力繁殖后代,可都是钱啊!
姜宁喜悦满满,繁殖的越多越好。
不知道这新家够不够兔子住。
又了点功夫,把暗河探索了下。
往前探索了十公里。
往后探索了十公里。
也没找到尽头在哪,地方足够大,肯定够野兔子们住的。
但交通是大个问题,那给打开的那几条通道挤满了兔子,甚至还有兔子不知道为什么事打起来的,不过姜宁惊奇的发现,兔子们主动给几条通道划分了用途。
两条通道只出不进。
还有两条只进不出。
才能勉强维持交通顺畅,不然怕是早就乱套了。
姜宁看的啧啧称奇。
人类虽然是智慧生物的顶端,但这些弱小的兔子也不可小觑。
不过四条通道还是有点少了。
等得空了,还是得给兔子多修几条路。
第二天去市里吃席。
二姑家的二表姐家的小女儿过十二周岁的生日,摆下了酒席,三个舅舅收到请柬,可以不去吃席,但分子钱必须到,姜爸问了圈,谁家都不去。
又不好让姑妈家给带上。
姜有信就让姜宁去,谁叫他最闲。
姜宁一万个不想去,鼓动姜伟去。
姜伟也不想去,推姜泽。
推来推去,老子发火了,哥三都不想便宜别人,最后只得一起去了市里吃席,开的姜宁的车,姜伟当司机,姜泽坐后面,路上吐槽了一路。
姜泽骂姜伟懒。
姜伟怪姜宁没奉献精神。
姜宁则吐槽两个堂哥不是人。
到了市里,也不用导航。
姜伟对市里熟的很,哪个小巷子里有个理发店的小姑娘头发吹的好他都知道,熟门熟路开到宴客酒店,上楼问了问,找到宴客的大厅,舅舅家来人也没人招呼。
三人进去,随便找了张桌子坐下。
嗑了几个瓜子,才有个老太太走过来。
三人都不认识,说了几句话,才知道是二表姐婆婆。
老太太再三表示了一下歉意,娘亲舅大是传统,舅舅来了是要坐上位的,即使是儿媳妇的舅舅家,那也是舅舅,虽然今天来的是小辈,但也是代表舅舅过来的。
却连个招呼的人都没有。
这就太失礼了。
就算舅舅们没意见。
自家的亲戚知道了也会笑话。
有了钱就看不起穷舅舅?
说了几句,二表姐匆匆跑了过来。
陪着说了几句,还特意和姜宁多说了几句。
就又匆匆跑去招呼来的其他亲戚。
姜宁回家快一年了,这还是第一次见到二表姐。
哥三聊了几句,就看到了刚进来的大表哥。
喊了几声,周爱国看到三人,就过来跟三人坐一起。聊了几句,问了下,才知道小姑家没来人。
让周爱国把礼给带上了。
至于大表姐夫,干脆就没请。
大表姐和二表哥好像也有点问题。
喝着茶水,聊着天,等了一个多小时,饿的快前心贴后背时,终于开席,二姑一家今天全过来了,不但二表哥来了,二表嫂也请假过来了,但不和三人一桌。
除了大表哥周爱国,同桌的其他六人都是二姑家的亲戚。
三人也不认识,没什么好的,就各吃各的。
吃的差不多了,起身去上礼。
姜泽排在前面,姜宁在中间。
姜伟最后。
看到姜泽上了一千块分子钱,姜宁就不淡定了。
卧槽。
姜爸明明给他说的五百,姜泽怎么是一千。
赶紧把姜伟推前面,拉着姜泽到一边问道:“你怎么给上的一千?”
姜泽还纳闷呢:“就一千啊,人家给我们随的一千。”
姜宁蛋疼:“我草,我爸给我说的五百啊!”
姜泽瞬间惊讶:“不可能吧,难道三叔记错了?你再打电话问问。”
姜宁就到外面给姜爸打电话:“爸,大伯家上的一千块,咱们怎么是五百?”
姜有信说:“她给我们上的五百,我们当然回五百。”
姜宁不敢置信:“怎么可能,姜泽说二表姐给他们上的一千。”
姜有信说:“那我也不知道,婷婷满月的时候你二表姐就给上的五百,你哥结婚的时候也是五百,她给咱上的五百,你也上五百就行了。”
姜宁瞬间郁闷:“他俩都是一千,我上五百咋好意思啊!”
姜有信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礼尚往来,她来多少我们就回多少,你别乱来。”
姜宁只能答应。
姜泽等他挂了电话,问:“多少?”
姜宁说:“五百,我哥结婚和婷婷满月二表姐都是五百。”
姜泽瞬间麻了:“这这这,这有点不太对啊?”
姜宁也觉的不太对:“她给你家上一千,给我家上五百?”
姜泽搓着头皮:“这事搞的,我也不太清楚。”
姜伟上完礼没看到姜宁,找出来一问。
得知原委,也麻了:“这事做的太不讲究啊!”
姜泽忙给他使眼色,姜伟就闭嘴,不说了。
姜宁也没再说什么,进去上了礼。
哥三跟二姑一家打了声招呼,就下楼车开回北安了。
路上姜泽和姜伟都识趣的再没提这事。
回到北安,姜宁就去农场找姜爸。
姜有信在大棚忙活,没功夫理他。
姜宁转到跟前,问:“爸,二表姐怎么给大伯二伯家随一千,给我家随五百?”
姜有信说:“人家随多少就多少,我哪管得了这个。”
姜宁刨根问底:“三个都是舅舅,你又不是我爷爷奶奶捡回来的,也是亲的,怎么还搞区别对待,难道就因为大伯二伯都有工作,你没个工作?”
姜有信眼皮也不抬:“心里明白就行,这有什么好问的。”
姜宁又问:“我二姑知道不?”
姜有信说:“应该不知道吧!”
姜宁却道:“怎么可能,你说二表姐好多年都没来过咱家了,小婷婷过满月,肯定也没上来吃席,多半是二姑给带的礼,二姑怎么可能不知道。”
姜有信不想说。
姜宁也没再提这个,问:“二表姐家在市里有个板材厂?”
姜有信嗯了声。
姜宁就没再问,说:“爸,你现在也有钱了,就不能有点上进心吗,光种大棚菜有什么前途,没有定价权,没有话语权,依旧被人捏在手里,你有没有想过干点别的?”
姜有信说:“别的我不会干。”
姜宁就鼓励他:“谁一开始就是当老板的命,还不都是慢慢学,北安的那些老板,有哪个以前不是种地的农民,我不也在学,你也别种菜了,那酒店给你管吧!”
姜有信说:“我哪会管那个,三天给弄黄了。”
姜宁道:“弄不黄,有我呢,怎么可能会黄。”
姜有信道:“不管,我操不来那个心,再说你这么有本事,都不用我操心了,我还学那些干什么,我过年就五十了,都没几年好活了,种种菜养老就行了。”
姜宁反驳:“电视上都说五十年还是青年,你这心态不对,人家五十才创业,你怎么就能养老呢,你要不努力,你看看你外甥女,给我家的分子钱都和大伯二伯家区别对待……”
姜有信不想听,扛着铁锹走一边去了。
姜宁还不死心,跟过去继续唠叨:“爸你别逃避,现在这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兔子不努力会饿死,人不努力会被看不起,连外甥女都看不起你这个亲舅舅,咱家现在有条件……”
姜有信额头青筋突突跳。
实在忍无可忍,抄起铁锹就奔了过来。
姜宁一看不妙,二话不说撒腿就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