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姜是老的辣
    谷大寿府邸。
    “阁老请留步!”
    “我送侯爷!”
    “阁老这么称呼,倒叫小子有些惶恐了!”
    “哈哈哈!云逸小友请!”
    将张云逸一路送上了马车,谷大寿方才冲着身旁的儿子谷广善,道:“话你也听见了,按照刚才说的,着手安排吧!”
    “父亲!”谷广善躬身道,“咱家世代书香门第,您又是文坛泰斗,宣扬仙学,您不是曾说,这是要刨咱们的根吗?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若是传扬出去……”
    谷大寿脚步不停,待回到刚才招呼张云逸的偏厅,方侧目看向儿子,沉声道:“你刚才难道没有听见,这是谁的意思?”
    “是殿下的意思不错,可……以父亲的名望、身份,大不了告老还乡,何必如此蛇鼠两端?”
    谷大寿摇了摇头道:“虎父犬子!你和你那几个弟弟,但凡有一个出息的,老子非但不会帮这个忙,还会跟他打擂台!”
    他颇有些很铁不成钢,甚至还爆了粗口。
    谷广善对于谷大寿的粗口似乎见怪不怪,只疑惑道:“这是为何?”
    “朝中勋贵,多为宁王一系,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一旦殿下登基,又岂会纵容他们继续执掌兵权?此次甄家挑动江南学子进京,大有操纵舆论,逼宫之势。皇上和殿下,又岂会不心生紧惕?”
    姜还是老的辣,只从张云逸的只言片语里,谷大寿便猜出了正庆帝和太子的想法。
    谷广善眼角抽搐了两下,若有所思道:“父亲是说,皇上和殿下担心一家独大,要扶持仙学,与天下文人唱对台,加以制衡?”
    “还算有点脑子!自古帝王心术,不外如是!”谷大寿深吸了一口气,怒其不争道,“但凡,你们有一个能够继承为父的衣钵,便是顺着皇上和殿下的心意,与他唱这個对台又有何妨?”
    “可我谷家百年清誉……”谷广善似乎心有不甘。
    谷大寿一抬手,打断道:“朝堂凶险,这种争斗稍有不慎,便被人当了枪使,那梅廉便是活生生的例子,你们既然没有那样的心机、城府,还是老老实实,哪怕蛇鼠两端,也好过万劫不复!”
    他顿了顿,继续道:“急流勇退方为智,功成身退显高风。如今仙学尚不成气候,又是皇上和殿下的意思,小小不言不至于召恨,待过个一、两年,便是咱们功成身退之时,把那报社、书坊的生意彻底断了,随他们闹去吧!
    凭为父在文坛的声望,和这桩情分,又及时抽身,不至于太过惹眼,哪怕人不在了,亦可保家中无虞!”
    “儿子知道了。”
    “殿下素有尧舜之志,蛰伏多年,如今得偿夙愿,又正值盛年,恐怕动作不会小。张云逸年纪轻轻,且有从龙之功,以后这朝堂上,孰强孰弱,倒是难说……只是,你千万记住,出头的椽子先烂,哪怕他占得上风,届时圣上要反过来扶持文坛与之打擂台,也千万不可受人挑唆,出做出头鸟。”
    听了这一番耳提面命,谷广善亦不由对自己的老父亲,心悦诚服。
    “儿子受教了!”
    “去吧!我看他颇为急切,想要在殿下登基之后,便将报纸刊行出去,你也尽快调动家里的人脉,把事情安排下去!”
    张云逸确实有种时不我待的想法。
    一方面,是为了尽快网络人才,另一方面,则是乘热打铁,以免拖的时间久了,节外生枝。
    所以,抢在甄士隐回京之前,提前做了相应的准备。
    当然,他虽然有心借助谷大寿,却没打算把核心的东西假手于人。只是借助谷大寿的人脉,提前给报纸安排过渡的上下游渠道。
    古代交通不便,在京城刊印好报纸,再运至全国,耗时耗力,且时效性差。
    所以,他打算暂时采取急报的形式,将范本分发至各地,在各个州府安排合作的印刷厂,就地印刷,再交由当地合作的书坊,加以售卖。
    待到报纸有了一定的声势,再逐渐替换上下游渠道。
    因目前的报纸,还是个赔钱的买卖,他甚至提议,让谷大寿拿改良的造纸术工艺做为补偿。
    一方面,算是投桃报李,给谷大寿一个卖人情的机会。
    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纸张的成本,有利于普及教育。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张云逸不会承认。
    他这人素来心眼小,当初弹劾的风声传至京城,兵部尚书李从文有意避嫌,张云逸又岂会甘心,让他凭白占自己的好处?
    虽然,这会减少周显祖、齐远道的分红,可打着给太子办事的由头,他们也不敢有什么不满。
    以后,再撇开李从文,在别的地方找补,反而会让彼此的关系,更加紧密。
    外部他已经做了准备,但报纸的根本,还在于内容。
    任何事情的改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改变思想,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所以,虽然报纸是为了宣扬仙学,可他并不打算成篇累牍的讲述相关的知识。
    而是打算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相关知识的篇幅。
    对于读书人而言,不论哪个时代,键政都是喜闻乐见,最吸引读书人的话题。
    首先,他以最大的篇幅,介绍了一些朝廷政策时事,甚至不乏一些京城朝廷的边新闻,以博人眼球。
    其次,是科举的相关知识,甚至,刊印一些历年科举的范文,以便吸引读书人购买。
    这也是他必须要找谷大寿的原因。
    最后,才轮到仙学的知识点,并附以一些题目,和招贤纳士的广告。
    之所以,只把目标着眼在读书人身上,实在是受限于古代的受教育水平。
    那些匠人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能识得自己的名字就不错了,哪里能指望他们读报?
    这也是他急于降低纸张价格的原因。
    当然,待到以后自己的摊子铺开了,也可以安排一些读报的工作。
    这也是他让甄士隐,安排招募的流民认字的原因。
    首刊的底稿,他已经完成的七七八八了,如今,就等着甄士隐回来,与谷家一同,把后续的工作推行下去了。
    ……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红楼大忽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抛开事实不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抛开事实不谈并收藏红楼大忽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