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各有盘算
    “李从文教子不严,这事做的太过,若不严惩,只怕寒了将士们的心呐!”
    谷大寿刚刚参拜完毕,万隆帝便言简意赅道。
    哪怕是昏君,也不会放过号令天下的机会,更何况万隆帝有明君之志?
    尤其,张云逸那一句土地所有权悉数收归朝廷,更是深深打动了他。
    谷大寿垂下的眼中,闪过一抹惊疑,试探道:“皇上的意思是?”
    “虽说有长安节度使云光的奏折,可为免偏听偏信,朕打算让三司会审!”
    “皇上英明,老臣这就去办!”
    “慢着!”
    万隆帝叫住道:“此次三司会审,以正国法,却也不能动摇了社稷,一旦李从文徇私枉法罪名成立,这兵部尚书一职,还得早些安排。”
    此前,皇帝并非单纯的因为顾念旧情,才纵容李从文。
    更多的,还是考虑到兵部尚书的这个位置,不宜轻动。
    李从文纵然有错,可毕竟是从潜邸一路跟随的。
    万隆帝虽然登上了皇位,可军方这一块,却只有他和庆国公两个抓手。
    勋贵们大多与宁王关系更近。
    兵部尚书,虽不掌握实际兵权,可对于将领的升调,话语权不小,另外后勤补给,军械分配,也可以稍加制衡。
    一旦这个位置空缺出来,不能安排合适的人选,导致大权旁落,后患无穷。
    谷大寿思忖片刻,小心翼翼道:“周侍郎倒是个合适的人选,陛下您看?”
    万隆帝摇了摇头,沉声道:“此次刑部也有失察之嫌,朕打算让他去刑部。”
    “这……”
    原本,周显祖做为皇帝的半个小舅子,又是潜邸旧人,皇帝一直有意让他熬一熬资历,再抬他升任吏部天官。
    而今,却不咸不淡的安排他去刑部,谷大寿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即便以谷大寿的城府,也没能隐藏好脸上的诧异。
    “钟尚书年迈,离致仕也没几年光景了,显祖在吏部熬了这么久,一旦去了刑部,岂非前功尽弃?”
    “钟尚书是父皇老臣,免得父皇多想,让他再熬几年吧!”
    万隆帝避重就轻道:“这件事,也算给朕提了个醒,五品守备,尚且投告无门,民间百姓岂非尤甚?此案过后,朕打算改革三法司,以免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显祖去那里主持,朕也能放心些个!”
    谷大寿虽然是潜邸的旧臣,也是万隆帝最为依仗之人。
    可他所图甚大,稍有不慎,便会动摇社稷,天下大乱。
    所以,即便是谷大寿,也不能完全相信,更不会解释前因后果。
    说明白一点,万隆帝就好像三体里的面壁人,真实目的只会隐藏心底,不会向下面人解释。
    当然,他的想法,源于与张云逸的一番对话。
    可张云逸做为献策之人,一旦消息泄露,也必然万劫不复,在这一点上,君臣可以互相信任,也不会将其视为破壁人。
    因为刑部要扩充权柄,在地方上承担五城兵马司的职责,相较于吏部来说,这方面,则更让万隆帝在意。
    听闻还要改革三法司,谷大寿恍然大悟的同时,心下也更为惊讶。
    报纸虽是张云逸主导,他却也参与其中,上面刊登李衙内的案情,自然不可能瞒得过他。
    所以,二月的报纸刚刚刊行,他便格外留意皇帝的反应。
    宫里的事情,虽然不好探寻,可张云逸做为始作俑者,自然首当其冲。
    正因如此,张云逸进宫第一时间,他便得到了消息。原以为,皇帝必然要训斥一番,没成想,等来的却不止是对李从文的严办,还有三法司的改革。
    连忙收起了对张云逸急躁的一丝轻视,脸色肃穆道:“周侍郎若是不便过去,臣倒是还有另一个人选。”
    万隆帝正在这里犯愁,连忙催促道:“快说!”
    “贾化虽升任吏部侍郎不久,可去年才督办了江南甄家一案,有了这桩功劳,另外兵部比不得吏部,便是升任尚书,也还算合适。”
    万隆帝面无表情,看向谷大寿,看似无意道:“朕记得,他是张爱卿连襟吧?”
    “回陛下,确有其事!”
    说到这,谷大寿话锋一转道:“可据老臣所知,贾化夫人只是张云逸妾室家里认的养女,虽是连襟,倒也言过其实。”
    他与万隆帝四目相对,一脸坦然道:“况且,陛下应当记得,派他南下之时,他并未在第一时间定案,而是按兵不动,上书请旨……”
    听了这话,万隆帝深吸一口气,一个后仰靠在了龙椅之上。
    做为皇帝,朝堂上若是一团和气,他容易被群臣架空。
    更不愿看到士林泰斗的谷大寿,跟仙学牛耳的张云逸走的太近。
    只是,双方的接触和生意往来,在他登基前便已经开始了。
    虽然从曲苑杂坛的生意上,看出谷大寿顺从圣意,有意疏远,可提议贾雨村,却难免激起了他的疑心。
    不过,谷大寿接下来的这番话,倒是提醒了他。
    忠诚不绝对,等于绝对不忠诚。
    当初,正因为贾雨村上奏的举动,让他心生不快,才口惠而实不至,只口头上勉励了几句,并未有过实质的封赏。
    这会子,却又另当别论。
    如果贾雨村对张云逸,真的像表现出来的一般亲近,有了太上皇尽快结案的圣命,掌握甄家的情况以后,自然是第一时间定罪,而不是按兵不动。
    可他却是先上报,等到太上皇派遣陆炳南下,才配合把案子坐实。
    如果甄家最后并未定案,皇帝或许还会怀疑,贾雨村是宁王一系有什么勾连,可他将证据保存完好。
    其中的做法,就值得深究了。
    谷大寿见万隆帝这个态度,忙又乘热打铁道:“臣与他有过接触,依臣看来,他虽然为人圆滑,可毕竟科举出身,久读圣贤之书,知道孰轻孰重!”
    谷大寿说的虽是实情,却也有自己的盘算。
    张云逸与李从文的龃龉,他十分清楚。
    只是,没想到张云逸下手这般快、狠、准,更没想到皇帝居然见了一面,就大动干戈。
    他深知皇帝有意要抬自己与张云逸打擂台,皇命难违,避无可避。
    可他毕竟比不得张云逸年轻,而张云逸又是睚眦必报。
    不过是在公务上使了些绊子,便下如此狠手。
    自己在的时候,皇帝需要平衡,还不必担心家里,可万一把梁子结深了,自己又不在了,家里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哪里能够应付的过来?
    出于这种目的,他才极力举荐贾雨村,试图通过这件事,暗示张云逸,身不有已,以免梁子结深了,无法回头。
    万隆帝深吸一口气道:“既然阁老都这般说了,他又是张爱卿连襟,应当没什么问题,只是兹事体大,反正三法司会审也需要些时日,阁老再与他接触接触。”
    谷大寿连忙领命道:“老臣遵旨!”
    ……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红楼大忽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抛开事实不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抛开事实不谈并收藏红楼大忽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