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第120章 长孙无忌跑路 战局危势
第120章 长孙无忌跑路 战局危势
“军情急报,下官亦只是将殿下的战略部署上书陛下,没有想到会引出如此大的误会,此次下官与来之的内侍一同回长安,向陛下说明清楚。”
长孙无忌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他知道自己这次算是彻底得罪了李承乾,但此时已经无法挽回局面,只能选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不然,等待他的将不知道是什么?现在他只想尽快回到长安,远离这个已经被他激怒了大唐太子。
长孙无忌承认了下来,而且还以退为进,他深知在这里现在是没有半点用处了。
如今更是交恶于李承乾,日后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
于是顺理成章的请求回长安。
对于此,李承乾肯定也是十分乐意的,谁喜欢一个打小报告的下属呢?
“如此也好,与陛下讲明情况便可。”
李承乾也顺势答应了下来,长孙无忌一走,水军、百济军和新罗军都在无人能够左右。
长孙无忌行军副总管的权力可不是盖的,加上其在朝堂以及长孙世家的地位,很多的将领,都是很服从其命令。
也只有李承乾一直压其一头,才未能看出其的影响力。
如今长孙无忌自告奋勇离开,李承乾更是求之不得,不用费心再去牵制了。
“那下官,便前去准备了,内侍也急于回去复命。”
长孙无忌躬身告退。
李承乾不语,看着长孙无忌离开的背影,若有所思。
希望长孙无忌明大势吧。
两日之后,五万联军由唐、百济、新罗三方组成,向北挺进,逼近高句丽边境。
而高句丽显然早已有所准备,战线收缩,重兵囤积于边境之上。双方形成了对峙之势。
渊盖苏文亲自坐镇中军,面对联军的庞大数量,也不敢轻易行动。
渊盖苏文深知高句丽处于劣势,于是决定改变战略,坚守山城,以此来抵御联军的进攻。
只要等到寒冬来临,这些地区的粮草运输将会受到影响,唐军和联军自然也会不攻自破。
只要熬过这几个月,再集中兵力消灭百济和新罗也为时未晚。
然而,高句丽军队选择固守城池,使得裴行俭和黑齿常之之前的战略计划落空。面对这种局面,他们必须重新思考应对策略。
此时,李承乾命令林志将此次运来的霹雳火分成三份,分别送给刘仁轨和李勣各一份。
李承乾也料到了,在攻克高句丽山城之时,唐军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希望能够通过霹雳火这种热武器来打破僵局。
整个战局已经陷入了对峙的状态,双方都在等待时机,寻找突破口。
这场战争的胜负还难以预料,但双方都明白,接下来的战斗将异常煎熬。
之前唐军连下几城,都是打了高句丽军一个措手不及,如今他们都反应过来了,加强了城防,很难在短时间之内能攻破城池了。
李道宗与李勣成功汇合后,他们率领着六万大军对盖牟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但却久攻不下。
盖牟城中有三万守军,而且这座城市城墙坚固,人口众多,要想攻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隋炀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时,就是在这座盖牟城下遭遇了惨败,损失了无数的兵力和将领。
当时隋朝号称拥有百万大军,这让高句丽最终选择了投降。而现在,李勣满打满算也只有六万步兵和骑兵。
“李总管,北边的探子传来消息,发现从平壤方向有四万高句丽的步兵和骑兵正在向盖牟城赶来支援。“薛万彻望着李勣说道。
显然,高句丽对盖牟城非常重视,不惜从各个城池调集了四万大军前来增援。
“此外,之前从辽长城怀远赶来支援的两万高句丽军队一直在浑河北岸,对我们虎视眈眈。“李道宗补充道。
这支军队,中断了李勣部和新城的联系,如同一把钢刀斩在了大动脉之上。
将唐军的兵力再次分散,也是欲要夺回新城。
李勣当初采取围点打援的计策奏效,以重兵围攻玄菟城,引得盖牟城和新城派兵支援。
而让张士族领一万军士偷袭防守薄弱的新城,一战而定,共陷新城,也尽歼灭来犯之敌。
防御三角城被破,玄菟城军士见势不妙妙,弃城而逃,都逃进来盖牟城,聚兵于一处,防备唐军。
而从怀远支援而来的高句丽军进驻浑河以北,阻断了唐军的联动。
如今看来,唐军反而陷入了高句丽军队包围之中。
李勣沉稳的看向绘制的地图,久久不语。
“李总管,末将愿领五千精骑,破北岸高句丽之军,与张士贵将军汇合。”
薛万彻请命道。
入高句丽以来,他一场像样的战斗都没有打过。
而张士贵却是屡立功勋。
“不可,北岸高句丽军居于高尔山,山势陡峭,不利于骑兵作战,虽不是山城,攻打其也是不低于盖牟城。”
李勣摇了摇头,如果是那样好攻打,那两万高句丽军早就被灭了。高句丽军本土作战,太熟悉这里的地理环境了。
新城就是建在高尔山上,与建立在千台山上的盖牟城互为犄角。
高尔山,千台山和浑河就是天然的屏障,高句丽的防御城池就依山傍水,给攻城造成了极大难度。
可不像中原地区那样,是无险可守,才建立城池,他是在险上再建险城,攻城的难度相对而言,就上升了十数倍。
“如果不破局,我军反而会陷入绝对的被动之中,而且后军的粮草还未跟上,如果不能攻破盖牟城,只能无功而返。”
“让张士贵将军前后夹击这股高句丽军,定能破之。”
薛万彻急道。
“未必可行,高句丽军想要攻陷新城难,但是张士贵他们想要攻占据山而守的高句丽军同样难。”
李道宗也是不同意薛万彻这样冒进的建议。
新城乃至是所有的高句丽山城都有那样的一个特点,你想攻打城池难,但是城池中的守军想要反攻,同样是非常艰难。
因为通向城池的那道路是无比的艰险,进出都是如此。
“以我之见,还不如领五千精骑突袭平壤而来的四万高句丽军。”
李道宗在地图之上,猛点了下去,他要吃掉这一支部队,那样不但危机可解,还可以狠狠的打击盖牟城的军民士气。
“此计虽险,但也不失为一条妙计,先围歼来犯之敌,围点打援。”
李勣摸了摸泛白的胡子,点了点。
“另外,派兵想方设法,通知张士贵,到时候领他出兵,牵扯住高尔山的高句丽军。”
五千精骑想要吞下四万步骑大军,真的有点痴人说梦,李勣准备派大军围杀之。
而围攻盖牟城的人肯定会变少,更可能会被高句丽反袭杀之。
为帅者,就是好统领全局。
“再令张俭部,加大对辽东城的攻击,让附近的城池都自顾不暇。”
一道又一道军令,从李勣的营帐之中传出。
整个辽东道的唐军都被调动了起来,这是第一次整个军团联合作战。
一个小小的战役,就可能引起敌我双方的全军对峙。
“李道宗,你领五千精骑在前,本将亲领三万步兵押后,务必歼灭这股援军。”
薛万彻眼睛一瞪,望向李勣:“李总管,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就是不给我立功的机会吗?”
李勣轻笑道:“薛将军,本将这是在给你制造天机,本将知道你善奇谋,能不能攻下这盖牟城,就看薛将军了。”
“我?攻打盖牟城!”
薛万彻差点大骂出口,你领了大军全部出征,留一万多人,叫我攻打三万多人驻守的坚城。
“薛将军不要激动,盖牟城的高句丽军一旦得知我们领兵去打了援军,势必会出城来攻,本将就是不知道到时候如何攻取盖牟城,所以才将这重任交给薛将军你的。”
李勣解释道,对薛万彻更是抱有很大的期望。
一万攻三万城防军,李勣也真是无法做到。
只能寄托于要么大败要么大胜的薛万彻了。
希望他能创造出奇迹。
薛万彻这张牌就是如此打出,是一张有百分之五十力挽狂澜是王牌。
“多谢李总管信任,只要高句丽军出城,我薛万彻保证攻打下盖牟城。”
薛万彻神情激动地抱拳说道。
在分军结束之后,李道宗便率先带领五千名精选出来的弓骑兵离开了营地,向着后方行进。
尽管他们已经尽可能地保持隐蔽,但依然无法躲过盖牟城内高句丽的眼线。
只见高耸入云的山顶要塞之上,旗帜飘扬,不断挥舞着各种信号。
这座要塞位于千台山顶,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到浑河两岸以及周边的一切情况。
因此,唐军的一举一动都难以逃脱在这里驻守的高句丽军士的监视。
这也是唐军久攻不下的原因之一,因为唐军的一切布置,在盖牟城的守军来说,都是透明的。
不久之后,唐军的后军大营又是一阵大骚动,大量的军士绕山而去,消失在了远方。
而驻守盖牟城外的唐军数量,也不再是什么秘密。
(本章完)
“军情急报,下官亦只是将殿下的战略部署上书陛下,没有想到会引出如此大的误会,此次下官与来之的内侍一同回长安,向陛下说明清楚。”
长孙无忌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他知道自己这次算是彻底得罪了李承乾,但此时已经无法挽回局面,只能选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不然,等待他的将不知道是什么?现在他只想尽快回到长安,远离这个已经被他激怒了大唐太子。
长孙无忌承认了下来,而且还以退为进,他深知在这里现在是没有半点用处了。
如今更是交恶于李承乾,日后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
于是顺理成章的请求回长安。
对于此,李承乾肯定也是十分乐意的,谁喜欢一个打小报告的下属呢?
“如此也好,与陛下讲明情况便可。”
李承乾也顺势答应了下来,长孙无忌一走,水军、百济军和新罗军都在无人能够左右。
长孙无忌行军副总管的权力可不是盖的,加上其在朝堂以及长孙世家的地位,很多的将领,都是很服从其命令。
也只有李承乾一直压其一头,才未能看出其的影响力。
如今长孙无忌自告奋勇离开,李承乾更是求之不得,不用费心再去牵制了。
“那下官,便前去准备了,内侍也急于回去复命。”
长孙无忌躬身告退。
李承乾不语,看着长孙无忌离开的背影,若有所思。
希望长孙无忌明大势吧。
两日之后,五万联军由唐、百济、新罗三方组成,向北挺进,逼近高句丽边境。
而高句丽显然早已有所准备,战线收缩,重兵囤积于边境之上。双方形成了对峙之势。
渊盖苏文亲自坐镇中军,面对联军的庞大数量,也不敢轻易行动。
渊盖苏文深知高句丽处于劣势,于是决定改变战略,坚守山城,以此来抵御联军的进攻。
只要等到寒冬来临,这些地区的粮草运输将会受到影响,唐军和联军自然也会不攻自破。
只要熬过这几个月,再集中兵力消灭百济和新罗也为时未晚。
然而,高句丽军队选择固守城池,使得裴行俭和黑齿常之之前的战略计划落空。面对这种局面,他们必须重新思考应对策略。
此时,李承乾命令林志将此次运来的霹雳火分成三份,分别送给刘仁轨和李勣各一份。
李承乾也料到了,在攻克高句丽山城之时,唐军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希望能够通过霹雳火这种热武器来打破僵局。
整个战局已经陷入了对峙的状态,双方都在等待时机,寻找突破口。
这场战争的胜负还难以预料,但双方都明白,接下来的战斗将异常煎熬。
之前唐军连下几城,都是打了高句丽军一个措手不及,如今他们都反应过来了,加强了城防,很难在短时间之内能攻破城池了。
李道宗与李勣成功汇合后,他们率领着六万大军对盖牟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但却久攻不下。
盖牟城中有三万守军,而且这座城市城墙坚固,人口众多,要想攻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隋炀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时,就是在这座盖牟城下遭遇了惨败,损失了无数的兵力和将领。
当时隋朝号称拥有百万大军,这让高句丽最终选择了投降。而现在,李勣满打满算也只有六万步兵和骑兵。
“李总管,北边的探子传来消息,发现从平壤方向有四万高句丽的步兵和骑兵正在向盖牟城赶来支援。“薛万彻望着李勣说道。
显然,高句丽对盖牟城非常重视,不惜从各个城池调集了四万大军前来增援。
“此外,之前从辽长城怀远赶来支援的两万高句丽军队一直在浑河北岸,对我们虎视眈眈。“李道宗补充道。
这支军队,中断了李勣部和新城的联系,如同一把钢刀斩在了大动脉之上。
将唐军的兵力再次分散,也是欲要夺回新城。
李勣当初采取围点打援的计策奏效,以重兵围攻玄菟城,引得盖牟城和新城派兵支援。
而让张士族领一万军士偷袭防守薄弱的新城,一战而定,共陷新城,也尽歼灭来犯之敌。
防御三角城被破,玄菟城军士见势不妙妙,弃城而逃,都逃进来盖牟城,聚兵于一处,防备唐军。
而从怀远支援而来的高句丽军进驻浑河以北,阻断了唐军的联动。
如今看来,唐军反而陷入了高句丽军队包围之中。
李勣沉稳的看向绘制的地图,久久不语。
“李总管,末将愿领五千精骑,破北岸高句丽之军,与张士贵将军汇合。”
薛万彻请命道。
入高句丽以来,他一场像样的战斗都没有打过。
而张士贵却是屡立功勋。
“不可,北岸高句丽军居于高尔山,山势陡峭,不利于骑兵作战,虽不是山城,攻打其也是不低于盖牟城。”
李勣摇了摇头,如果是那样好攻打,那两万高句丽军早就被灭了。高句丽军本土作战,太熟悉这里的地理环境了。
新城就是建在高尔山上,与建立在千台山上的盖牟城互为犄角。
高尔山,千台山和浑河就是天然的屏障,高句丽的防御城池就依山傍水,给攻城造成了极大难度。
可不像中原地区那样,是无险可守,才建立城池,他是在险上再建险城,攻城的难度相对而言,就上升了十数倍。
“如果不破局,我军反而会陷入绝对的被动之中,而且后军的粮草还未跟上,如果不能攻破盖牟城,只能无功而返。”
“让张士贵将军前后夹击这股高句丽军,定能破之。”
薛万彻急道。
“未必可行,高句丽军想要攻陷新城难,但是张士贵他们想要攻占据山而守的高句丽军同样难。”
李道宗也是不同意薛万彻这样冒进的建议。
新城乃至是所有的高句丽山城都有那样的一个特点,你想攻打城池难,但是城池中的守军想要反攻,同样是非常艰难。
因为通向城池的那道路是无比的艰险,进出都是如此。
“以我之见,还不如领五千精骑突袭平壤而来的四万高句丽军。”
李道宗在地图之上,猛点了下去,他要吃掉这一支部队,那样不但危机可解,还可以狠狠的打击盖牟城的军民士气。
“此计虽险,但也不失为一条妙计,先围歼来犯之敌,围点打援。”
李勣摸了摸泛白的胡子,点了点。
“另外,派兵想方设法,通知张士贵,到时候领他出兵,牵扯住高尔山的高句丽军。”
五千精骑想要吞下四万步骑大军,真的有点痴人说梦,李勣准备派大军围杀之。
而围攻盖牟城的人肯定会变少,更可能会被高句丽反袭杀之。
为帅者,就是好统领全局。
“再令张俭部,加大对辽东城的攻击,让附近的城池都自顾不暇。”
一道又一道军令,从李勣的营帐之中传出。
整个辽东道的唐军都被调动了起来,这是第一次整个军团联合作战。
一个小小的战役,就可能引起敌我双方的全军对峙。
“李道宗,你领五千精骑在前,本将亲领三万步兵押后,务必歼灭这股援军。”
薛万彻眼睛一瞪,望向李勣:“李总管,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就是不给我立功的机会吗?”
李勣轻笑道:“薛将军,本将这是在给你制造天机,本将知道你善奇谋,能不能攻下这盖牟城,就看薛将军了。”
“我?攻打盖牟城!”
薛万彻差点大骂出口,你领了大军全部出征,留一万多人,叫我攻打三万多人驻守的坚城。
“薛将军不要激动,盖牟城的高句丽军一旦得知我们领兵去打了援军,势必会出城来攻,本将就是不知道到时候如何攻取盖牟城,所以才将这重任交给薛将军你的。”
李勣解释道,对薛万彻更是抱有很大的期望。
一万攻三万城防军,李勣也真是无法做到。
只能寄托于要么大败要么大胜的薛万彻了。
希望他能创造出奇迹。
薛万彻这张牌就是如此打出,是一张有百分之五十力挽狂澜是王牌。
“多谢李总管信任,只要高句丽军出城,我薛万彻保证攻打下盖牟城。”
薛万彻神情激动地抱拳说道。
在分军结束之后,李道宗便率先带领五千名精选出来的弓骑兵离开了营地,向着后方行进。
尽管他们已经尽可能地保持隐蔽,但依然无法躲过盖牟城内高句丽的眼线。
只见高耸入云的山顶要塞之上,旗帜飘扬,不断挥舞着各种信号。
这座要塞位于千台山顶,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到浑河两岸以及周边的一切情况。
因此,唐军的一举一动都难以逃脱在这里驻守的高句丽军士的监视。
这也是唐军久攻不下的原因之一,因为唐军的一切布置,在盖牟城的守军来说,都是透明的。
不久之后,唐军的后军大营又是一阵大骚动,大量的军士绕山而去,消失在了远方。
而驻守盖牟城外的唐军数量,也不再是什么秘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