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第133章 标儿说得对!必须改革!
第133章 标儿说得对!必须改革!
满清统治中原时期,乾隆当政,他其实已经知道海外世界发展成了科学建设的现代社会。
作为皇帝,他的眼界可以说是整个华夏最高的也不过分。
不仅如此,乾隆还跟法国的路易十六当过笔友,两人通过不停在海域上冒险的传教士进行沟通。
经过多方面‘神交’,乾隆见识到革命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就是见识到了蒸汽机,路易十六时代的欧洲国家已经正式迈入蒸汽时代,正在朝着下一个时代进发。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还有巧克力跟咖啡等等西方甜点物品在乾隆看来都是生活的调味剂。
可是,随着时代进步,人们思想逐渐开放,法国大革命随之而来,路易十六死在了自己改良的断头台上。
这就是身为皇帝的乾隆第一次直观的看到大革命带来的危害。
于是他在先人的基础上,拼了命的压制中原汉人思想启蒙,制造大规模的文字狱,就是避免满人朝政被掀翻。
瞅着杨晨犹豫没说话,老朱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
“你老实交代!生产力提升导致大明进步,会不会对咱们这些当皇帝有危害!”
一再追问之下,杨晨只能叹气。
“哎!既然陛下都已经这么问了,那我就直说了吧,是!
根据后世历史记载,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皇帝这一套班底肯定不会适合当今社会,别说百姓了,就算是那些贵族都站在百姓身边推翻皇帝。
西方因此而死的皇帝数不胜数.”
刹那间,杨晨感觉自己好像被一头嗜血的野兽盯上,老朱那双周围满是鱼尾纹的眼睛揪住他不放。
这便是杀气,老朱驰骋疆场这么多年,靠的可不仅仅是他的计谋跟隐忍,还有他不怕死的勇气。
杀戮这么多,他怎么可能不会一点白刀进红刀出的真本事。
不过,这种压抑感来得快,消失的也很快,眨眼便不见了。
杨晨看向老朱,眼神流露不可思议,心想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老朱居然没有对他威胁一番。
半响过后,老朱才坦然说道:
“帝制消失真如你这个混账小子说的一样,还有标儿所说那样,看来咱们这皇帝消失是必然的结果,乃天命。
生产力的提升势不可挡,帝制也要消失,咱宁愿亲自动手消除帝制,也不愿于被其他人踩在咱头上被动磨灭帝制。
刚才你说,日后如果中原王朝不提升生产力,不让朝廷实力变强,那么外邦就会使用强硬手段打开咱们的国门。
这应该就是先前你所说的满清是吧。”
老朱似笑非笑的看向杨晨,提及满清的作为,对方点头肯首,是以承认老朱说的话是对的。
见此,老朱更是开怀大笑。
“哈哈哈!女真终究是蛮人,他们怎么可能会懂得大局观念,倘若有变强的机会,咱必然会利用一切手段使得大明变强。
不出所料,当初满清皇帝之所以不敢引入欧罗巴的生产力,肯定是因为满清皇帝担心生产力提升,使得汉人重新崛起,到时候,汉人推翻他们的统治。
不过咱不同,咱本就是根正苗红的汉人皇帝,不为汉人谋取福泽,那就是失责!
生产力提升在大明走得通!”
老朱一番释怀讲话让杨晨为之一愣。
他都已经想好了,自己要在宁明县大展拳脚,让老朱看一看生产力提升后会甩开大明其余地方多大。
没想到老朱反而自己想通了。
看到自己父亲能跟自己统一战线,朱标极为开心。
“父皇,儿臣觉得,大明只要按班就位,随着大明实力变得强大,外出藩王获得大量财富、物资。
将来我天朝必然会成为这世界上最肥沃丰盛的地方,百姓过得安心,有肉吃,有衣穿,不会担心过不了冬。
他们又还有什么理由造反。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无论如何,大明先一步掌握这些要点,大明就会安然无恙。
大世之争,不争则灭。
我大明不能步入羸弱之国行列!”
“好!标儿说得好!咱标儿就是有帝王之相才敢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敢做之事!”
思路打开,老朱两眼顿时不停散发炯炯光芒,原本笼络在头顶上的阴霾顷刻间烟消云散。
毫不客气的夸赞自己儿子。
帝制已经存在千年,皇帝统治世界的认知根深蒂固,老朱也暂时接受不了帝制消失,他跟朱标不同。
他已经过了一腔热血冲动行事的年纪,不像自己的儿子,敢想敢做。
更主要的是,他没有能跟朱标一样,以平等的地位交谈。
无论如何,在老朱看来,杨晨就是一个在他手底下干活做事的能人。
奈何人力不能阻挡历史这辆车轱辘向前走。
趁着自己还能做事,老朱认为自己要以统治者的权力去调整生产关系尽快的适应生产力。
将来生产力再巨大,也不会影响到自家的权力利益。
借此就能根据生产关系组合出一个适合大明的上层建筑。
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防止百姓造反。
面对老朱的称赞,朱标没有骄傲自大,反而自谦道:
“父皇秒攒了,儿臣能有这般想法,都是父皇在儿臣小时候教导儿臣成大事者,必须要为天下考虑,否则那就是德不配位。
倘若作为皇帝不是为了天下人做事,而是为一己之私,且有损于国家,有损于民族,大义已失,江山覆灭也是必然的结果。
儿臣不希望将来大明在朱家统治之下会落下一个饿殍遍野的下场,倘若国破山河,我朱家后人也定然不会厚着脸皮活下去,更没有任何脸面活下去!”
这一次,朱标站在大义之上,别说老朱了,就算是谁来了也不能反对他。
听到自己儿子能有这般觉悟,老朱顿时觉得自己家族未来一片光明,前途一片大好。
大明似乎已经在往好的形势走。
心中更是犹如饮用琼浆一样喜悦,发自内心的哈哈大笑。
“好!标儿说的太好了!成大事者,必先考虑大义!虽说咱出身低微,可咱的儿子厉害!咱已经看到后世如何描写咱这些老祖宗了。”
父子两人相互夸赞,让在一旁看的杨晨感到有些诧异。
他原本都已经做好打算,想着老朱知道生产力会覆灭帝制之后,肯定会对他好一顿收拾。
趁着没反应过来,自己先一步跑到马皇后身边,再让马皇后好一顿收拾老朱,没想到这位洪武大帝的心胸居然比他猜测的还要大。
‘看来我对老朱的刻板印象还需要改变改变.’
他在心中诽腹一阵。
以前杨晨看过太多资料,都认为古代封建皇帝一旦预料到后世帝制会灭亡,无论如何都会竭尽全力的去制止这个过程。
毕竟清朝皇帝就已经有了一个先例。
然大多数人似乎忽视了每个皇帝身份不同。
乾隆等人并非汉人皇帝,虽说他们攻入北平,也都按照历史皇帝行太庙礼,跪迎历代皇帝以表自己是正统。
可封建主义的毒思想依然萦绕在他们心头。
使得作为少民皇帝的他们时刻都想着办法提防除了本民族之外的任何人。
除了汉人之外,他们连蒙古人还有西域民族都害怕。
不就是因为祖上被这几方人马轮流欺负过一遍吗?
杨晨打断所有人。
“陛下,现如今我已经把屠龙术的事情给告诉你们了,往后若是还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找我。
其实这屠龙术之所以能流传,就是有伟人想要告诉百姓,屠龙术不是危害,反而是能推动朝廷民间前进的秘法。”
老朱呵呵一笑,看了他一眼,好似已经猜测到了一般。
“混账小子,你不会真以为咱不知道吧,这屠龙术虽说对咱不利,可总的来说,只要照着事物发展顺从下去。
迟早有一天肯定会爆发出一个难以言喻的矛盾,具体是什么咱不知道,可咱相信咱的直觉!”
杨晨被这直言给说的沉默了。
的确如此,后世百年就算人人知道屠龙术也无可奈何,有些问题该有的还是会有,人生活差距太大有时候也会是一种烦恼。
解决了有没有,‘好不好’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陛下说的有道理,不过以目前状况来说,等到陛下所猜测的事情发生,恐怕都已经是不知道几百年之后,那时的我们又在何处。”
“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当下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至于后人,后人自有后人福。”
朱标倒是看得开。
他一说,大殿内的氛围瞬间变得快活起来。
老朱也没有之前那般焦虑。
“陛下,您的事情说完了,那么就应该轮到我的事情了。
昨日太子找我过来跟我详谈,大致意思就是政策执行不下去,我有一个方法能让皇权下乡,就是不知道陛下愿不愿意尝试尝试。”
关于屠龙术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胡惟庸。
胡惟庸的事情无非就是两个政策执行不下去,这一点在老朱看来乃无解之题,朱标不是没有跟他反馈过,只是老朱也不明白这种疑难杂症应该怎么处置。
现在杨晨站出来说他能搞定,老朱自然是感到好奇。
“喔?咱真想知道,胡惟庸所说之事你有何办法。
自古以来士大夫都想要与皇权共治天下,如果你能解决这件事,那就意味着要同无数人为敌,你确定还要说出来?”
虽不想承认,可老朱也明白这天下士大夫占据的还是太多太多,他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里面胡作非为,如果不是他创办了锦衣卫。
恐怕这些事情他到死都不清楚。
这便是为什么现在存活的士大夫对这位洪武帝又痛又恨,偏偏又不敢动手。
一旦他们动手的脉络被找到蛛丝马迹,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屠戮全族,还是按照族谱进行,绝对不会错漏任何一个人。
“陛下.瞧你这话说的,事到如今,我还有的选择?”
杨晨这话是说所有人听的,现在他已经是坚定站在皇族这一边,只不过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相互利用,特别是他跟朱标之间的合作关系。
老朱不知道他具体想要做什么,只要不影响自己统计天下,能给大明带来整体的增强,他才不会管杨晨内心的想法。
“废话少说,你刚才说有办法能让皇权下乡,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历朝历代,包括我都想过无数种办法,可真能做到的几乎没有。
如果你能想到一个万中无一的法子,那咱就给你记一大功。”
老朱神色冷峻,就跟以往帝王威严差不多。
朱标也十分期待杨晨能说出什么万全之策,毕竟昨天他可是保证过的。
站在黑板面前,杨晨把刚才已经绘制好差不多的宣纸给扯开,重新分上一卷新的宣纸。
他没有急忙在上面写什么。
而是直言说道:
“先说结果,胡惟庸讲的哪些问题简洁明了的说就是缺少有学问的人。
我知道大明人才千千万,可这样的人数还是太少了,陛下在民间开设了不少学堂,其目的就是希望让知识传播下去,可我派人去调查发现。
民间不少学堂都已经荒废太久太久,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老朱治理的大明一定意义上跟后世十分相似,准确的说是后世跟他十分相似,毕竟是老朱在前,共和国在后。
从小就苦过来的朱元璋不仅命人在县城乡里建设学堂提供免费的教学,还建立了不少养老院。
只是养老院在大明被称之为养济院。
他的养老政策也很现代,那就是需要缴纳粮食,缴纳足够多的粮食,当地县衙就会每个月都送上良米布匹,以此来保证对方饿不死也冻不坏。
除此之外元璋还实行了免费医院政策,主要针对鳏寡孤独的老人和那些极端贫困无法出钱进行医治的病人。
原本杨晨以为朱元璋真如后人记载抹黑的那样毫无人情味,可实际上,朱元璋在皇帝里边,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只是可惜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的皇权根本就下不了乡。
所有钱财都被贪官给吃了,使得百姓对他埋怨不少。
(本章完)
满清统治中原时期,乾隆当政,他其实已经知道海外世界发展成了科学建设的现代社会。
作为皇帝,他的眼界可以说是整个华夏最高的也不过分。
不仅如此,乾隆还跟法国的路易十六当过笔友,两人通过不停在海域上冒险的传教士进行沟通。
经过多方面‘神交’,乾隆见识到革命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就是见识到了蒸汽机,路易十六时代的欧洲国家已经正式迈入蒸汽时代,正在朝着下一个时代进发。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还有巧克力跟咖啡等等西方甜点物品在乾隆看来都是生活的调味剂。
可是,随着时代进步,人们思想逐渐开放,法国大革命随之而来,路易十六死在了自己改良的断头台上。
这就是身为皇帝的乾隆第一次直观的看到大革命带来的危害。
于是他在先人的基础上,拼了命的压制中原汉人思想启蒙,制造大规模的文字狱,就是避免满人朝政被掀翻。
瞅着杨晨犹豫没说话,老朱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
“你老实交代!生产力提升导致大明进步,会不会对咱们这些当皇帝有危害!”
一再追问之下,杨晨只能叹气。
“哎!既然陛下都已经这么问了,那我就直说了吧,是!
根据后世历史记载,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皇帝这一套班底肯定不会适合当今社会,别说百姓了,就算是那些贵族都站在百姓身边推翻皇帝。
西方因此而死的皇帝数不胜数.”
刹那间,杨晨感觉自己好像被一头嗜血的野兽盯上,老朱那双周围满是鱼尾纹的眼睛揪住他不放。
这便是杀气,老朱驰骋疆场这么多年,靠的可不仅仅是他的计谋跟隐忍,还有他不怕死的勇气。
杀戮这么多,他怎么可能不会一点白刀进红刀出的真本事。
不过,这种压抑感来得快,消失的也很快,眨眼便不见了。
杨晨看向老朱,眼神流露不可思议,心想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老朱居然没有对他威胁一番。
半响过后,老朱才坦然说道:
“帝制消失真如你这个混账小子说的一样,还有标儿所说那样,看来咱们这皇帝消失是必然的结果,乃天命。
生产力的提升势不可挡,帝制也要消失,咱宁愿亲自动手消除帝制,也不愿于被其他人踩在咱头上被动磨灭帝制。
刚才你说,日后如果中原王朝不提升生产力,不让朝廷实力变强,那么外邦就会使用强硬手段打开咱们的国门。
这应该就是先前你所说的满清是吧。”
老朱似笑非笑的看向杨晨,提及满清的作为,对方点头肯首,是以承认老朱说的话是对的。
见此,老朱更是开怀大笑。
“哈哈哈!女真终究是蛮人,他们怎么可能会懂得大局观念,倘若有变强的机会,咱必然会利用一切手段使得大明变强。
不出所料,当初满清皇帝之所以不敢引入欧罗巴的生产力,肯定是因为满清皇帝担心生产力提升,使得汉人重新崛起,到时候,汉人推翻他们的统治。
不过咱不同,咱本就是根正苗红的汉人皇帝,不为汉人谋取福泽,那就是失责!
生产力提升在大明走得通!”
老朱一番释怀讲话让杨晨为之一愣。
他都已经想好了,自己要在宁明县大展拳脚,让老朱看一看生产力提升后会甩开大明其余地方多大。
没想到老朱反而自己想通了。
看到自己父亲能跟自己统一战线,朱标极为开心。
“父皇,儿臣觉得,大明只要按班就位,随着大明实力变得强大,外出藩王获得大量财富、物资。
将来我天朝必然会成为这世界上最肥沃丰盛的地方,百姓过得安心,有肉吃,有衣穿,不会担心过不了冬。
他们又还有什么理由造反。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无论如何,大明先一步掌握这些要点,大明就会安然无恙。
大世之争,不争则灭。
我大明不能步入羸弱之国行列!”
“好!标儿说得好!咱标儿就是有帝王之相才敢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敢做之事!”
思路打开,老朱两眼顿时不停散发炯炯光芒,原本笼络在头顶上的阴霾顷刻间烟消云散。
毫不客气的夸赞自己儿子。
帝制已经存在千年,皇帝统治世界的认知根深蒂固,老朱也暂时接受不了帝制消失,他跟朱标不同。
他已经过了一腔热血冲动行事的年纪,不像自己的儿子,敢想敢做。
更主要的是,他没有能跟朱标一样,以平等的地位交谈。
无论如何,在老朱看来,杨晨就是一个在他手底下干活做事的能人。
奈何人力不能阻挡历史这辆车轱辘向前走。
趁着自己还能做事,老朱认为自己要以统治者的权力去调整生产关系尽快的适应生产力。
将来生产力再巨大,也不会影响到自家的权力利益。
借此就能根据生产关系组合出一个适合大明的上层建筑。
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防止百姓造反。
面对老朱的称赞,朱标没有骄傲自大,反而自谦道:
“父皇秒攒了,儿臣能有这般想法,都是父皇在儿臣小时候教导儿臣成大事者,必须要为天下考虑,否则那就是德不配位。
倘若作为皇帝不是为了天下人做事,而是为一己之私,且有损于国家,有损于民族,大义已失,江山覆灭也是必然的结果。
儿臣不希望将来大明在朱家统治之下会落下一个饿殍遍野的下场,倘若国破山河,我朱家后人也定然不会厚着脸皮活下去,更没有任何脸面活下去!”
这一次,朱标站在大义之上,别说老朱了,就算是谁来了也不能反对他。
听到自己儿子能有这般觉悟,老朱顿时觉得自己家族未来一片光明,前途一片大好。
大明似乎已经在往好的形势走。
心中更是犹如饮用琼浆一样喜悦,发自内心的哈哈大笑。
“好!标儿说的太好了!成大事者,必先考虑大义!虽说咱出身低微,可咱的儿子厉害!咱已经看到后世如何描写咱这些老祖宗了。”
父子两人相互夸赞,让在一旁看的杨晨感到有些诧异。
他原本都已经做好打算,想着老朱知道生产力会覆灭帝制之后,肯定会对他好一顿收拾。
趁着没反应过来,自己先一步跑到马皇后身边,再让马皇后好一顿收拾老朱,没想到这位洪武大帝的心胸居然比他猜测的还要大。
‘看来我对老朱的刻板印象还需要改变改变.’
他在心中诽腹一阵。
以前杨晨看过太多资料,都认为古代封建皇帝一旦预料到后世帝制会灭亡,无论如何都会竭尽全力的去制止这个过程。
毕竟清朝皇帝就已经有了一个先例。
然大多数人似乎忽视了每个皇帝身份不同。
乾隆等人并非汉人皇帝,虽说他们攻入北平,也都按照历史皇帝行太庙礼,跪迎历代皇帝以表自己是正统。
可封建主义的毒思想依然萦绕在他们心头。
使得作为少民皇帝的他们时刻都想着办法提防除了本民族之外的任何人。
除了汉人之外,他们连蒙古人还有西域民族都害怕。
不就是因为祖上被这几方人马轮流欺负过一遍吗?
杨晨打断所有人。
“陛下,现如今我已经把屠龙术的事情给告诉你们了,往后若是还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找我。
其实这屠龙术之所以能流传,就是有伟人想要告诉百姓,屠龙术不是危害,反而是能推动朝廷民间前进的秘法。”
老朱呵呵一笑,看了他一眼,好似已经猜测到了一般。
“混账小子,你不会真以为咱不知道吧,这屠龙术虽说对咱不利,可总的来说,只要照着事物发展顺从下去。
迟早有一天肯定会爆发出一个难以言喻的矛盾,具体是什么咱不知道,可咱相信咱的直觉!”
杨晨被这直言给说的沉默了。
的确如此,后世百年就算人人知道屠龙术也无可奈何,有些问题该有的还是会有,人生活差距太大有时候也会是一种烦恼。
解决了有没有,‘好不好’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陛下说的有道理,不过以目前状况来说,等到陛下所猜测的事情发生,恐怕都已经是不知道几百年之后,那时的我们又在何处。”
“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当下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至于后人,后人自有后人福。”
朱标倒是看得开。
他一说,大殿内的氛围瞬间变得快活起来。
老朱也没有之前那般焦虑。
“陛下,您的事情说完了,那么就应该轮到我的事情了。
昨日太子找我过来跟我详谈,大致意思就是政策执行不下去,我有一个方法能让皇权下乡,就是不知道陛下愿不愿意尝试尝试。”
关于屠龙术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胡惟庸。
胡惟庸的事情无非就是两个政策执行不下去,这一点在老朱看来乃无解之题,朱标不是没有跟他反馈过,只是老朱也不明白这种疑难杂症应该怎么处置。
现在杨晨站出来说他能搞定,老朱自然是感到好奇。
“喔?咱真想知道,胡惟庸所说之事你有何办法。
自古以来士大夫都想要与皇权共治天下,如果你能解决这件事,那就意味着要同无数人为敌,你确定还要说出来?”
虽不想承认,可老朱也明白这天下士大夫占据的还是太多太多,他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里面胡作非为,如果不是他创办了锦衣卫。
恐怕这些事情他到死都不清楚。
这便是为什么现在存活的士大夫对这位洪武帝又痛又恨,偏偏又不敢动手。
一旦他们动手的脉络被找到蛛丝马迹,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屠戮全族,还是按照族谱进行,绝对不会错漏任何一个人。
“陛下.瞧你这话说的,事到如今,我还有的选择?”
杨晨这话是说所有人听的,现在他已经是坚定站在皇族这一边,只不过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相互利用,特别是他跟朱标之间的合作关系。
老朱不知道他具体想要做什么,只要不影响自己统计天下,能给大明带来整体的增强,他才不会管杨晨内心的想法。
“废话少说,你刚才说有办法能让皇权下乡,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历朝历代,包括我都想过无数种办法,可真能做到的几乎没有。
如果你能想到一个万中无一的法子,那咱就给你记一大功。”
老朱神色冷峻,就跟以往帝王威严差不多。
朱标也十分期待杨晨能说出什么万全之策,毕竟昨天他可是保证过的。
站在黑板面前,杨晨把刚才已经绘制好差不多的宣纸给扯开,重新分上一卷新的宣纸。
他没有急忙在上面写什么。
而是直言说道:
“先说结果,胡惟庸讲的哪些问题简洁明了的说就是缺少有学问的人。
我知道大明人才千千万,可这样的人数还是太少了,陛下在民间开设了不少学堂,其目的就是希望让知识传播下去,可我派人去调查发现。
民间不少学堂都已经荒废太久太久,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老朱治理的大明一定意义上跟后世十分相似,准确的说是后世跟他十分相似,毕竟是老朱在前,共和国在后。
从小就苦过来的朱元璋不仅命人在县城乡里建设学堂提供免费的教学,还建立了不少养老院。
只是养老院在大明被称之为养济院。
他的养老政策也很现代,那就是需要缴纳粮食,缴纳足够多的粮食,当地县衙就会每个月都送上良米布匹,以此来保证对方饿不死也冻不坏。
除此之外元璋还实行了免费医院政策,主要针对鳏寡孤独的老人和那些极端贫困无法出钱进行医治的病人。
原本杨晨以为朱元璋真如后人记载抹黑的那样毫无人情味,可实际上,朱元璋在皇帝里边,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只是可惜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的皇权根本就下不了乡。
所有钱财都被贪官给吃了,使得百姓对他埋怨不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