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大型剧组
    “第一小组准备就绪。”
    “第二小组准备就绪。”
    ……
    “第四小组,第四小组,围观人群进入镜头,需要往后撤退五码。”
    ……
    “化妆组,麻烦为罗宾逊先生擦擦油光,镜头略显反光。”
    “音响组,三号收音话筒稍稍抬高一些,现在进入镜头内了。”
    ……
    “摄影组准备就绪,等待灯光。”
    “再给我一点时间。”
    喧嚣,繁忙,乱中有序,脚不沾地。
    这又是剧组再普通不过的一天。
    “蜘蛛侠”于三月开春正式开机,因为山姆-雷米希望故事背景放在冬天,呈现出纽约特色的寒冷与漠然,如果再往后推迟,春天来了、夏天也不远,剧组继续坚持实景拍摄的话,就会遇到一系列困难。
    此前已经有“公主日记”拍摄经验,剧组需要在摄影棚内搭建虚拟小国的场景,以至于剧组的拍摄工作必须分为实景和摄影棚两部分。
    而这次”蜘蛛侠”还要更进一步,因为电影需要大量电脑特效,并且需要“毁坏”大量纽约的城市建筑,必须进入摄影棚展开绿幕拍摄。
    同时,山姆依旧希望展开实景拍摄,摄影棚终究无法呈现现实的质感,这也是他前往柏林、巴黎以及伦敦等等城市探寻的原因,尽管“蜘蛛侠”的故事完全发生在纽约,但纽约市政厅不见得愿意批准所有拍摄申请,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前往其他城市寻找场景。
    也正是因为如此,“蜘蛛侠”的拍摄,成为一项挑战——
    尤其是对安森这位新人来说。
    电影,并不按照时间线拍摄,也不按照故事线拍摄,而是以拍摄场景为圆心展开。
    现在,剧组正在纽约,那么就必须将纽约安排的戏份全部拍完,不分时间先后,一直到场景结束,再前往下一个拍摄地。
    打乱时间线,也就意味着打乱故事线和情感线。
    观众观看电影的时候,跟随剧情和人物发展,感受情感的脉络;但拍摄的时候,演员却不能如此,也许前一秒还在开心幸福,下一秒就已经生离死别。
    于是,这对演员提出严格要求:
    他必须清楚这个角色的来龙去脉,完全深入角色的世界,只有这样,在任何时候提取出任何一个片段,演员所呈现出来的情感以及状态才不会是割裂的,如同拼图一般,等待电影后期剪辑结束之后,依旧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
    大型剧组,一贯如此。
    当然,事情可以简单一些,毕竟,这是“蜘蛛侠”、而不是“苏菲的抉择”,演员只需要在恰当的时刻表现出准确的情感即可——
    悲伤?喜悦?幸福?苦涩?懊恼?
    诸如此类等等。
    只要情感正确,画面呈现出来的状态就不会突兀,哪怕无法百分之百契合,也不至于让观众察觉。
    但是,安森不这样想。
    人物弧光和情感脉络,这些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表达,恰恰是区分商业电影好坏的关键,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也许不需要思考人性提拔深度,却需要保持一个流畅的观影感受,这些看不见的脉络就扮演这样的角色。看看“泰坦尼克号”,看看“阿凡达”,看看“复仇者联盟”,这些电影能够引爆票房炸弹,不是没有理由的。
    前世,“蜘蛛侠”取得巨大成功,毋庸置疑的辉煌,一直到多年后,依旧被认为是超级英雄电影里程碑的作品,安森自己也非常喜欢。
    但是,“蜘蛛侠”完美吗?
    并不。
    至少在安森看来,并非如此,其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三位演员的表演。
    托比-马奎尔也好、詹姆斯-弗兰科也罢,还有克里斯滕-邓斯特,三位演员的表演都太过偶像化了。
    以托比为首,他赋予彼得-帕克腼腆青涩的特质,却在数次情感转折以及心理转变的时候流于表面。
    其实,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表演习惯,从后来“了不起的盖茨比”、“奔腾年代”等等作品就能够看出来,不同角色之间的特质如出一辙,对情绪的呈现也始终停留表面,没有层次也没有力量,他的演员生涯更多是在重复同一个角色——
    也许存在些许区别,但非常有限。
    结果就是,人物弧光是完整的,但更多来自剧本,没有缺失却也不够饱满。
    最终,“蜘蛛侠”也就成为一部偶像式电影,尽管剧本给予彼得-帕克完整而立体的成长空间,但托比-马奎尔版本的蜘蛛侠却始终无法像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bale)版本的蝙蝠侠一般带来冲击。
    当然,这里存在一个疑虑:
    不止托比,詹姆斯和克里斯滕也有同样的问题。
    这让安森不得不猜测,要么这就是山姆-雷米的初衷,有意识地保持故事的轻盈,避免情感太沉重;要么这就是索尼哥伦比亚的意思,他们希望保持电影的娱乐效果,票房第一,没有必要深入挖掘。
    于是,他们制作出了一部“偶像电影”。
    很大程度上——90%左右,安森赞同这种观点,“蜘蛛侠”的票房成功就是得益于如此策略,苦大仇深着实没有必要;但优秀和经典之间就存在一张薄薄的窗户纸,如果可以捅破的话,电影能够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安森想,如果能够在不影响电影剪辑以及份量的情况下,在一些情感爆发、剧情转折的场面里赋予彼得-帕克心理变化的层次,是否能够让这个具有成就经典资质的故事模版真正释放出应有的魅力?
    所以,在电影开机前,安森就一直在研究剧本研究角色,研究人物关系研究心理状态,不止为了角色,同时也为了进入拍摄阶段,他能够准确捕捉任何一个场景呈现出来的状态,并且尝试丰富演绎。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难题。
    而且,这也是安森首次如此尝试,还是首次担纲男主角,和“老友记”、“公主日记”的情况截然不同。
    是骡子是马,只有拿出来遛遛才知道。
    转眼,“蜘蛛侠”剧组就已经在纽约开拍半个月,从最初的兵荒马乱安到现在的渐入佳境,剧组终于找到了节奏。
    然后,今天剧组就即将拍摄一场关键戏份——
    在安森看来,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核心,同时也是成就整部电影与众不同的关键。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经典台词,就是出自这里。
    同时,剧组选择在纽约实景拍摄,就为了真实捕捉纽约的光线,地理位置位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门口——
    纽约另外一个富有地标意义的建筑。
    于是,也就出现了剧组脚不沾地却乱中有序的这一幕,繁忙与喧闹、混乱与激动,在空气里碰撞出火。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美娱之花瓶影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七七家d猫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七家d猫猫并收藏美娱之花瓶影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