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为爱发电
“卡!”
一个声音,打破公寓里的宁静,同时也打破第四墙,把众人从电影里拽入现实,僵硬的大脑止步的思绪全部重新翻涌起来,现在终于回想起来暂时被遗忘的呼吸,不由大口大口喘息,却只能呼吸到混杂二氧化碳的滚烫空气,整颗心都躁动起来。
一个两个地,又埋怨又困惑地朝着声音来源投去视线,这场戏不是还没有拍完嘛,胡乱出声干嘛——
是米歇尔-冈瑞。
意识到居然是导演之后,公寓里的气氛就古怪起来。
这场戏,明显能够看出来,克莱门汀和乔尔还有互动,即使撇开乔尔的镜头如何拍摄暂时不说,至少克莱门汀的镜头可以在公寓里继续完成拍摄。
然而,米歇尔中断的拍摄。
这意味着……?
可是,为什么呢?
难道这场戏不够好吗?
矛盾拉扯之中难以自制的冲动与沦陷,情感澎湃汹涌之中的手足无措和节节败退,你追我赶之间的推挡与纠缠,一切的一切,如此细腻如此丰富如此饱满又如此鲜活,不知不觉之间就令人沦陷——
一阵心悸。
精彩,精彩得让人忘记呼吸。
凯特,不是凯特,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克莱门汀。
活泼外向、热情勇敢,过于躁动过于活泼的背后隐约泄漏一丝丝不安,不经意间暴露内心缺乏安全感的恐惧,于是埋头钻入温暖港湾里贪恋那短暂的风平浪静。
一旦确定了,就大胆争取、主动出击。
那种纯粹,宛若火焰一般。
尽管好莱坞关于凯特的赞誉不在少数,从“理智与情感”时期就得到广泛肯定,并且得到奥斯卡提名的肯定;但“泰坦尼克号”之后的这些年似乎就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彻底淹没在偶像光环里。
伤仲永。
好莱坞没有“伤仲永”的传说,但年少成名之后又泯然众人的故事却数不胜数,唏嘘感叹两句之后就没有人在乎——
因为真的太多了。
永远有下一個天才,永远有下一个巨星。
凯特?
也没有例外。
在芸芸众生里,普普通通,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一样。
君不见莱昂纳多终于和心心念念的马丁-斯科塞斯合作上了;但在“纽约黑帮”里面,莱昂纳多的表演却显得浮夸而过火,彻底被丹尼尔-戴-刘易斯碾压。
所以,和莱昂纳多一样,凯特的境遇也不会引起任何同情。
然而,今天,今晚,就在刚刚。
凯特以一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形象带来耳目一新的表演,在她身上完完全全看不到凯特的任何影子,那就是克莱门汀,一个来自金星勇敢面对自己真实情感的女子。
一切,浑然天成,再次唤醒曾经围绕凯特的那些赞誉。
但是,整场表演的重心却是安森。
这是万万没有料想到的。
一个安静内向、拘谨羞涩的男人,全程没有几句话,始终处于被动位置,一直在逃避一直在闪躲,甚至就连眼神也看不清楚,却为整场戏定下基调。
令人惊叹。
不止是表情和台词而已,哪怕在没有台词的镜头里,眼神视线的处理、肢体语言的细节、乃至于呼吸这样的细微变化,方方面面都能够感受到乔尔的心绪汹涌。安森,真正地为角色注入灵魂,让人感受到这个角色身上的保守、固执、踏实却同时散发出一种怪异的魅力,甚至为整个故事一举奠定核心基调——
似曾相识。
这一点,在克莱门汀身上不明显,因为电影的叙事角度就是从乔尔入手,在电影开篇阶段通过乔尔来展现那种不自然不正常的怪异感;同时克莱门汀本来就是一个不拘小节的性格,哪怕觉得这一切似曾相识,她也没有任何负担地大剌剌接受了。
于是,这一切全部通过乔尔来呈现。
安森完成了完美的工作。
从不由自主的靠近到无法自拔的沦陷再到飞蛾扑火的浓烈,因为陌生因为刺痛也因为超出负荷程度而惊醒,以近乎逃跑的姿态匆匆忙忙逃离现场。
奇奇怪怪,可可爱爱。
那些僵硬、笨拙,居然为这一场戏增添些许古怪的幽默感,略微带着些许漫画效果,却不夸张不超过,点到为止又恰到好处地为整场戏带来些许润滑剂——
惊艳。
的确,就是这个词,完全惊艳。
尽管业内关于安森的赞誉数不胜数,尽管剧组上上下下也期待着安森带来化学反应,但实话实说,在偶像和演员的天平之上,人们对安森的普遍印象开始稍稍倾向于偶像,哪怕期待值再高也有限。
与其说期待安森完成精彩绝伦的演出,不如说期待安森再次用个人魅力完成角色演绎。
当然,安森依旧展现了个人魅力,但和预期完全不同。
阴郁,哀伤,破碎。
这样的安森,和印象里的任何一个角色任何一次露面都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一百八十度转身,却依旧在蓝色的气质里带来一种迷人的气质。
完全让人挪不开眼睛。
但这种魅力,和角色碰撞融合在一起,产生全新的化学反应,又让这一场戏、这一个故事产生不同色彩。
何止是惊艳。
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足以让人沉沦。
一直到现在,人们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整个好莱坞人人都在“安森安森安森”个不停——
鄙夷。不屑。愤怒。嫌弃。吐槽。烦躁。
就在刚刚,整个公寓还浸泡在负面情绪里风中瑟瑟,视线交错之间都能够深深感受到彼此的不耐和挣扎。
然而现在,全部消融瓦解。
如果有人询问,独立电影剧组工资低工作量大又没有回报而且成就感低,可能辛辛苦苦拍摄制作一部电影需要三年五年才能上院线,被人们看到,却又在短短两周之后下线,上映也和没有上映一样,基本就是查无此人,那么为什么还有人一直在为爱发电呢?
热爱。
简单来说,就是热爱。
再具体一些,就是为了眼前这样化学反应碰撞在一起之后演变为电影的时刻。
在这一幕发生之后,所有辛苦、烦躁和不甘似乎全部烟消云散,再也感受不到,就只剩下喜悦和幸福,一切都值得了。
然而!
米歇尔打断了拍摄,没头没脑地。
刹那间,窸窸窣窣的视线全部聚集在米歇尔的身上,那些眼神完全没有掩饰自己的错愕和意外,尖锐地宛若箭矢一般熙熙攘攘地朝着米歇尔展开攻击。
米歇尔才开口一句话就意识到自己成为了箭猪,皮肤表面甚至能够清晰感受到尖锐的锋芒扫射而过,每个毛孔都能够感受到火辣辣的疼。
米歇尔:我???
(本章完)
“卡!”
一个声音,打破公寓里的宁静,同时也打破第四墙,把众人从电影里拽入现实,僵硬的大脑止步的思绪全部重新翻涌起来,现在终于回想起来暂时被遗忘的呼吸,不由大口大口喘息,却只能呼吸到混杂二氧化碳的滚烫空气,整颗心都躁动起来。
一个两个地,又埋怨又困惑地朝着声音来源投去视线,这场戏不是还没有拍完嘛,胡乱出声干嘛——
是米歇尔-冈瑞。
意识到居然是导演之后,公寓里的气氛就古怪起来。
这场戏,明显能够看出来,克莱门汀和乔尔还有互动,即使撇开乔尔的镜头如何拍摄暂时不说,至少克莱门汀的镜头可以在公寓里继续完成拍摄。
然而,米歇尔中断的拍摄。
这意味着……?
可是,为什么呢?
难道这场戏不够好吗?
矛盾拉扯之中难以自制的冲动与沦陷,情感澎湃汹涌之中的手足无措和节节败退,你追我赶之间的推挡与纠缠,一切的一切,如此细腻如此丰富如此饱满又如此鲜活,不知不觉之间就令人沦陷——
一阵心悸。
精彩,精彩得让人忘记呼吸。
凯特,不是凯特,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克莱门汀。
活泼外向、热情勇敢,过于躁动过于活泼的背后隐约泄漏一丝丝不安,不经意间暴露内心缺乏安全感的恐惧,于是埋头钻入温暖港湾里贪恋那短暂的风平浪静。
一旦确定了,就大胆争取、主动出击。
那种纯粹,宛若火焰一般。
尽管好莱坞关于凯特的赞誉不在少数,从“理智与情感”时期就得到广泛肯定,并且得到奥斯卡提名的肯定;但“泰坦尼克号”之后的这些年似乎就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彻底淹没在偶像光环里。
伤仲永。
好莱坞没有“伤仲永”的传说,但年少成名之后又泯然众人的故事却数不胜数,唏嘘感叹两句之后就没有人在乎——
因为真的太多了。
永远有下一個天才,永远有下一个巨星。
凯特?
也没有例外。
在芸芸众生里,普普通通,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一样。
君不见莱昂纳多终于和心心念念的马丁-斯科塞斯合作上了;但在“纽约黑帮”里面,莱昂纳多的表演却显得浮夸而过火,彻底被丹尼尔-戴-刘易斯碾压。
所以,和莱昂纳多一样,凯特的境遇也不会引起任何同情。
然而,今天,今晚,就在刚刚。
凯特以一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形象带来耳目一新的表演,在她身上完完全全看不到凯特的任何影子,那就是克莱门汀,一个来自金星勇敢面对自己真实情感的女子。
一切,浑然天成,再次唤醒曾经围绕凯特的那些赞誉。
但是,整场表演的重心却是安森。
这是万万没有料想到的。
一个安静内向、拘谨羞涩的男人,全程没有几句话,始终处于被动位置,一直在逃避一直在闪躲,甚至就连眼神也看不清楚,却为整场戏定下基调。
令人惊叹。
不止是表情和台词而已,哪怕在没有台词的镜头里,眼神视线的处理、肢体语言的细节、乃至于呼吸这样的细微变化,方方面面都能够感受到乔尔的心绪汹涌。安森,真正地为角色注入灵魂,让人感受到这个角色身上的保守、固执、踏实却同时散发出一种怪异的魅力,甚至为整个故事一举奠定核心基调——
似曾相识。
这一点,在克莱门汀身上不明显,因为电影的叙事角度就是从乔尔入手,在电影开篇阶段通过乔尔来展现那种不自然不正常的怪异感;同时克莱门汀本来就是一个不拘小节的性格,哪怕觉得这一切似曾相识,她也没有任何负担地大剌剌接受了。
于是,这一切全部通过乔尔来呈现。
安森完成了完美的工作。
从不由自主的靠近到无法自拔的沦陷再到飞蛾扑火的浓烈,因为陌生因为刺痛也因为超出负荷程度而惊醒,以近乎逃跑的姿态匆匆忙忙逃离现场。
奇奇怪怪,可可爱爱。
那些僵硬、笨拙,居然为这一场戏增添些许古怪的幽默感,略微带着些许漫画效果,却不夸张不超过,点到为止又恰到好处地为整场戏带来些许润滑剂——
惊艳。
的确,就是这个词,完全惊艳。
尽管业内关于安森的赞誉数不胜数,尽管剧组上上下下也期待着安森带来化学反应,但实话实说,在偶像和演员的天平之上,人们对安森的普遍印象开始稍稍倾向于偶像,哪怕期待值再高也有限。
与其说期待安森完成精彩绝伦的演出,不如说期待安森再次用个人魅力完成角色演绎。
当然,安森依旧展现了个人魅力,但和预期完全不同。
阴郁,哀伤,破碎。
这样的安森,和印象里的任何一个角色任何一次露面都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一百八十度转身,却依旧在蓝色的气质里带来一种迷人的气质。
完全让人挪不开眼睛。
但这种魅力,和角色碰撞融合在一起,产生全新的化学反应,又让这一场戏、这一个故事产生不同色彩。
何止是惊艳。
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足以让人沉沦。
一直到现在,人们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整个好莱坞人人都在“安森安森安森”个不停——
鄙夷。不屑。愤怒。嫌弃。吐槽。烦躁。
就在刚刚,整个公寓还浸泡在负面情绪里风中瑟瑟,视线交错之间都能够深深感受到彼此的不耐和挣扎。
然而现在,全部消融瓦解。
如果有人询问,独立电影剧组工资低工作量大又没有回报而且成就感低,可能辛辛苦苦拍摄制作一部电影需要三年五年才能上院线,被人们看到,却又在短短两周之后下线,上映也和没有上映一样,基本就是查无此人,那么为什么还有人一直在为爱发电呢?
热爱。
简单来说,就是热爱。
再具体一些,就是为了眼前这样化学反应碰撞在一起之后演变为电影的时刻。
在这一幕发生之后,所有辛苦、烦躁和不甘似乎全部烟消云散,再也感受不到,就只剩下喜悦和幸福,一切都值得了。
然而!
米歇尔打断了拍摄,没头没脑地。
刹那间,窸窸窣窣的视线全部聚集在米歇尔的身上,那些眼神完全没有掩饰自己的错愕和意外,尖锐地宛若箭矢一般熙熙攘攘地朝着米歇尔展开攻击。
米歇尔才开口一句话就意识到自己成为了箭猪,皮肤表面甚至能够清晰感受到尖锐的锋芒扫射而过,每个毛孔都能够感受到火辣辣的疼。
米歇尔: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