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一直是钱谦益“楸秤三局”战略的积极实施者,前后四次率军进入长江,对闽浙江南沿海地区的水文地理也是了如指掌,可以说是个活地图。
而其政治资历和威望已是当世第一人,无论是夔东的三位老帅还是韩王、东安王,又或在台的鲁世子、宁靖王、泸溪王、巴东王等明朝亲藩宗室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张煌言更是事实上的明兵部尚书,按传统“体制”观念,他这个“本兵”地位甚至还在郡王郑经之上。
故而若张煌言能放下同郑氏父子的“隔阂”前往台湾辅佐郑经,必然能使郑经于“三藩之乱”时采取的应对措施向更积极的方面转进。
以张煌言的大局观,纵是无法劝说郑经挥师北上重演其父的长江之役,至少也能避免郑、耿交恶,从而不使在东线独力作战,抵御清东南集团的耿精忠迅速垮台,继而影响到与清西线集团对峙的吴周集团。
在自身不够强大,短期内也无法左右局势的前提下,王五必然要走务实路线。
尽一切可能减少反清集团的内耗,将各方势力引领到共同对清这一大方向上,就是他现在必须要做的事。
不管成与不成,事情走向又是否如自己所期盼那般,他都要尝试。
做了总比不做的好。
事实上劝说张煌言到西山同三位老帅、韩王他们会合,与大局并无多少作用。
因为以西山根据地目前现状,只能以维持二字形容,想要有所发展、突破,无疑痴人说梦。
张煌言去西山后,最大的可能就是同洪育鳌一样,郁闷不得志。
毕竟,他是正统明军的代表,而三位老帅领导的明军是由当年“反贼”大顺军改编而来。
正统明军的代表怎么可能取得老顺军的指挥权。
所以,劝说张煌言去台湾利用自身影响力左右郑经的决策,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这位当世第一人的政治影响力。
郑经之所以后来屡屡犯蠢,除跟其出身“海盗世家”目光不够长远,做事喜欢先考虑自家得失有关,也是与其部下没有帅才有关。
刘国轩、陈永华、冯锡范这三位被称为“台湾三杰”的郑军主要谋臣将领,都不具备优秀的参谋能力。
刘国轩、陈永华二人还稍好些,那个冯锡范就差的多了。
王五依稀记得郑经和耿精忠闹翻原因似是耿精忠手下一個将领想投降郑经,郑经担心接受此人投降会影响同耿精忠的盟约,冯锡范却拼命劝郑经纳了那耿部降将,以此壮大地盘。
结果导致郑、耿分裂,旋即为清军所乘,东南抗清斗争为之失败。
不客气的说,郑氏集团的幕僚们很像倭国昭和时期的参谋,只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
因而,王五就要力劝张煌言这位有大局观,也有统帅能力更能震得住场子的人前往台湾辅佐郑经。
只是这需要张煌言自愿前往。
在此之前,张尚书同台湾郑家父子合作一直是不愉快的,其领军脱离郑氏于浙江独立作战,也是因为郑经不肯奉鲁监国继统以延明祚,导致永历父子一死,明室再无天子号召天下。
因而现在劝张煌言放下同郑家的“前隙”前往台湾,王五心中也没底。
带着忐忑之心见到张尚书时,这位大明朝的“本兵”正与总兵郭法广、参将魏大龙、参军徐元耕等人吃早饭。
很简单的早饭——一锅鱼虾粥。
说是粥,锅里鱼虾倒是挺多,米粒却是不见几个。
这是因为清廷的迁界禁海导致明军严重缺粮,且无法从陆地获得补充。
所以每餐基本都是食海里鱼虾,难得吃到大米蔬菜。
由此也导致张煌言部明军将士有不少人看起来都是病怏怏的。
王五怀疑败血症可能在张部有较高的发病率。
“耀武来的正好,尝尝这海里的鲜味。”
总兵郭法广笑呵呵的起身舀了一碗粥递到王五手中,王五也没客气随手接过“咕嘟”先喝了一口,立时觉得味道无比鲜美,食欲大开之下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吃了起来。
见王五如此,参军徐元耕不由笑道:“王兄弟若跟我们这般天天吃这海里的东西,怕是难以下口了。”
这倒是实话,纵是天天澳龙、象拔蚌,也有吃腻的时候,况餐餐都是这些东西。
张煌言放下碗,看着王五及随员脑后的辫子若有所思。
关于王五降清的前因后果,罗子木昨天就同张尚书讲了,也将西山忠贞营的情况一一告知。
另外带来了韩王和洪部院给张尚书的书信。
这是张煌言时隔五年再一次收到大陆明军的消息。
消息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
不好原因是夔东根据地如今就剩李来亨的茅麓山,可谓是巴掌大的一块地方。
十三家如今也仅剩李、郝、袁三家,残兵加一起也不过五六千人。
比之他这里好的有限。
不坏的原因是前番忠贞营在茅麓山取得了对清京营八旗和陕西绿营的两次重大胜利,杀伤清军不下万余,有力打击了清军嚣张气焰。
只不好不坏等于相抵消,眼下形势仍是岌岌可危。
王五见张尚书盯着他的辫子看,忙放下碗欲解释,张煌言却抬手示意他继续吃粥,笑了笑道:
“我非食古不化之人,隐忍以待时机反正本就常事,之前便有江南吴胜兆、大同姜襄、江西金声恒、王得仁、广东李成栋、山东李化鲸、潮州郝尚久等忠臣义士先降后反
你的事情子木同我讲了,既然韩王殿下同虎帅他们并无意见,我又有什么可指责的。当年隆武皇帝便曾言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只要心中存忠贞,何须计较有辫无辫。”
王五知张煌言说的这些人都是甲申、弘光年间便降了清廷的明朝将领,但几年后就陆续反正,于大江南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绿旗大反正”运动,险些颠覆满清江山。
又见张煌言对其剃发并无厌恶,当下便要开口以表心意,张煌言却问了他一句:“若清廷不削藩,吴三桂亦不反,你打算将这辫子一直留下去?”
而其政治资历和威望已是当世第一人,无论是夔东的三位老帅还是韩王、东安王,又或在台的鲁世子、宁靖王、泸溪王、巴东王等明朝亲藩宗室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张煌言更是事实上的明兵部尚书,按传统“体制”观念,他这个“本兵”地位甚至还在郡王郑经之上。
故而若张煌言能放下同郑氏父子的“隔阂”前往台湾辅佐郑经,必然能使郑经于“三藩之乱”时采取的应对措施向更积极的方面转进。
以张煌言的大局观,纵是无法劝说郑经挥师北上重演其父的长江之役,至少也能避免郑、耿交恶,从而不使在东线独力作战,抵御清东南集团的耿精忠迅速垮台,继而影响到与清西线集团对峙的吴周集团。
在自身不够强大,短期内也无法左右局势的前提下,王五必然要走务实路线。
尽一切可能减少反清集团的内耗,将各方势力引领到共同对清这一大方向上,就是他现在必须要做的事。
不管成与不成,事情走向又是否如自己所期盼那般,他都要尝试。
做了总比不做的好。
事实上劝说张煌言到西山同三位老帅、韩王他们会合,与大局并无多少作用。
因为以西山根据地目前现状,只能以维持二字形容,想要有所发展、突破,无疑痴人说梦。
张煌言去西山后,最大的可能就是同洪育鳌一样,郁闷不得志。
毕竟,他是正统明军的代表,而三位老帅领导的明军是由当年“反贼”大顺军改编而来。
正统明军的代表怎么可能取得老顺军的指挥权。
所以,劝说张煌言去台湾利用自身影响力左右郑经的决策,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这位当世第一人的政治影响力。
郑经之所以后来屡屡犯蠢,除跟其出身“海盗世家”目光不够长远,做事喜欢先考虑自家得失有关,也是与其部下没有帅才有关。
刘国轩、陈永华、冯锡范这三位被称为“台湾三杰”的郑军主要谋臣将领,都不具备优秀的参谋能力。
刘国轩、陈永华二人还稍好些,那个冯锡范就差的多了。
王五依稀记得郑经和耿精忠闹翻原因似是耿精忠手下一個将领想投降郑经,郑经担心接受此人投降会影响同耿精忠的盟约,冯锡范却拼命劝郑经纳了那耿部降将,以此壮大地盘。
结果导致郑、耿分裂,旋即为清军所乘,东南抗清斗争为之失败。
不客气的说,郑氏集团的幕僚们很像倭国昭和时期的参谋,只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
因而,王五就要力劝张煌言这位有大局观,也有统帅能力更能震得住场子的人前往台湾辅佐郑经。
只是这需要张煌言自愿前往。
在此之前,张尚书同台湾郑家父子合作一直是不愉快的,其领军脱离郑氏于浙江独立作战,也是因为郑经不肯奉鲁监国继统以延明祚,导致永历父子一死,明室再无天子号召天下。
因而现在劝张煌言放下同郑家的“前隙”前往台湾,王五心中也没底。
带着忐忑之心见到张尚书时,这位大明朝的“本兵”正与总兵郭法广、参将魏大龙、参军徐元耕等人吃早饭。
很简单的早饭——一锅鱼虾粥。
说是粥,锅里鱼虾倒是挺多,米粒却是不见几个。
这是因为清廷的迁界禁海导致明军严重缺粮,且无法从陆地获得补充。
所以每餐基本都是食海里鱼虾,难得吃到大米蔬菜。
由此也导致张煌言部明军将士有不少人看起来都是病怏怏的。
王五怀疑败血症可能在张部有较高的发病率。
“耀武来的正好,尝尝这海里的鲜味。”
总兵郭法广笑呵呵的起身舀了一碗粥递到王五手中,王五也没客气随手接过“咕嘟”先喝了一口,立时觉得味道无比鲜美,食欲大开之下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吃了起来。
见王五如此,参军徐元耕不由笑道:“王兄弟若跟我们这般天天吃这海里的东西,怕是难以下口了。”
这倒是实话,纵是天天澳龙、象拔蚌,也有吃腻的时候,况餐餐都是这些东西。
张煌言放下碗,看着王五及随员脑后的辫子若有所思。
关于王五降清的前因后果,罗子木昨天就同张尚书讲了,也将西山忠贞营的情况一一告知。
另外带来了韩王和洪部院给张尚书的书信。
这是张煌言时隔五年再一次收到大陆明军的消息。
消息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
不好原因是夔东根据地如今就剩李来亨的茅麓山,可谓是巴掌大的一块地方。
十三家如今也仅剩李、郝、袁三家,残兵加一起也不过五六千人。
比之他这里好的有限。
不坏的原因是前番忠贞营在茅麓山取得了对清京营八旗和陕西绿营的两次重大胜利,杀伤清军不下万余,有力打击了清军嚣张气焰。
只不好不坏等于相抵消,眼下形势仍是岌岌可危。
王五见张尚书盯着他的辫子看,忙放下碗欲解释,张煌言却抬手示意他继续吃粥,笑了笑道:
“我非食古不化之人,隐忍以待时机反正本就常事,之前便有江南吴胜兆、大同姜襄、江西金声恒、王得仁、广东李成栋、山东李化鲸、潮州郝尚久等忠臣义士先降后反
你的事情子木同我讲了,既然韩王殿下同虎帅他们并无意见,我又有什么可指责的。当年隆武皇帝便曾言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只要心中存忠贞,何须计较有辫无辫。”
王五知张煌言说的这些人都是甲申、弘光年间便降了清廷的明朝将领,但几年后就陆续反正,于大江南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绿旗大反正”运动,险些颠覆满清江山。
又见张煌言对其剃发并无厌恶,当下便要开口以表心意,张煌言却问了他一句:“若清廷不削藩,吴三桂亦不反,你打算将这辫子一直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