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有八千守军,这是老张亲口说的,假不了。
    毕竟省会不可能再空城第二次。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
    想要强攻武昌,王五至少得四万人。
    且还得是可战之兵,不是摇旗呐喊的乌合之众。
    然荆州可战之兵不足五千,因此不可能去强攻武昌。
    更不指望张长庚个老狐狸如同上次一样将武昌城“拱手”相让。
    不用怀疑,老张一旦知道他王五在荆州反了,还把满城给屠了,老家伙绝对是第一时间就下令城门紧闭,然后派人给王王送半张席子来。
    恩断义绝,各走各的道。
    除非王五他老丈人吴三桂在昆明举兵响应女婿,吴军且迅速挺进到长江边,否则以老张的为人,绝对不会亲自下场“再现汉官威仪”的。
    他能做到默默观望风向,不落井下石,帮着拖一拖、缓一缓,就对得起王五这段时间对他的“洗脑”和“腐蚀”了。
    “智取”也经不可能。
    满城出现了漏网之鱼。
    在长江钓鱼的蒙古副都统众神保已经带人骑马跑了,武昌那边最迟后天就能收到消息,其它地方也会收到众神保的“警报”。
    所以就算王五现在带兵出发前往武昌,时间也来不及。
    兵力相差不大,武昌又是坚城,这城怎么个攻法?
    怎么把城墙爆掉,王五其实很懂。
    问题是他没有这个时间。
    挖地道也是要时间的。
    所以不管从什么角度看,现在攻打武昌都是将明军拖入深渊的愚蠢举动。
    田文坚决反对将本就不多的兵力拉去攻打武昌,提出当务之急是想尽一切办法搜刮方圆百里的各种战略物资,坚壁清野等待清廷调集的第一支攻城人马前来。
    以逸待劳之下,或许能在荆州城外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如此不仅会让清军阵脚大乱,也会坚定军民誓死守城之心。
    诸将听了这個战略,窃窃私语小声议论起来。
    “我意也是坚守。”
    王五起身支持田文的意见,走到耷拉着脑袋好似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的知府李文面前,问他道:“荆州城中有多少人?”
    李文迫于无奈说前明鼎盛时期荆州城中丁口近四十余万,经三十年战乱,如今城中人口只余三分之一约十三万人。
    王五又问城中青壮有多少。
    即16岁以上,45岁以下的成年男丁有多少。
    李文回道约四万人左右。
    “好!”
    王五点了点头,看向诸将,“我军有一万两千人,再有这四万青壮便是五万大军,攻城野战或许不足,死守坚城绰绰有余!”
    并说其从各地缴获的军械武器尚能装备万人,也就是从这四万青壮中“四选一”再组建一万人的“正规军”。
    其余三万青壮则以千人为一营编组,轮训轮替。
    “我以五万之众坚守荆州,他鞑子要派多少兵来才能攻破我荆州!这些兵又从何处而来!”
    随着王五手势,亲兵掌旗张鹏羽忙将地图摊开。
    众人同时望去,地图是湖广舆图,上面用红色圆圈将湖广境内清军所在一一标明。
    根据地图显示,湖广境内清军除荆州以外,大的集团有四股,小的有七八股。
    四股大的清军集团无一不是围绕西山的,湖广提督董学礼一部,勋阳总兵牛万程一部,偏沅总兵高守贵一部,援剿总兵张所蕴部。
    这四部清军兵力最多的是董学礼,约两万人左右。
    高守贵、牛万程、张所蕴三部都不足万人。
    其余清军多的五千,少的三四千。
    也就是封锁西山的清军各部总兵力七万余。
    此外就是总督、巡抚直辖的督标、抚标,以及地方守备兵,不足三万之数。
    陕西、四川方面不计。
    “荆州看似危险,实则再安全不过。”
    这个结论是王五深思熟虑的结果。
    因为清廷看似拥有整个中国,光绿营兵就有六十万,实际能够用在荆州的兵马却是有限的很,且只能从西山包围圈调兵。
    而整个湖广(湖北、湖南)两省驻防清军加上援剿的外省兵也不过十万出头,又不能解围西山,因此王五认为清廷能够调来荆州的兵力最多三五万人。
    且还包括康亲王杰书率领的六千八旗兵。
    这个兵力用于攻打有五万人坚守的荆州城,实际一点优势也不占。
    而战事只要拖下去,对西山根据地肯定会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对昆明的吴三桂产生影响。
    这就是王五所说的“以待大变”。
    当下将张尚书前往昆明劝说吴三桂反正一事说出,虽然不能寄希望于张尚书劝说成功,但至少能让诸将觉得有个希望。
    果然,闻听张尚书前往昆明劝说吴三桂举兵,诸将果然信心大增。
    正议论时,有个声音冒了出来:“就算吴三桂不反,我看鞑子气数也要尽,诸位可记得当年的八王围大同?”
    说话的是一直没吭声的道台金冠三。
    “八王围大同?”
    王五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不禁好奇指的是什么。
    “当年姜瓖在大同反清后,摄政王多尔衮调集重兵前往围剿,能叫得上号的名王都去了,总共八位”
    金道台扳着手指头告诉众人“八王”指的是英亲王阿济格、敬谨亲王尼堪、端重亲王博洛、和硕亲王满达海、多罗郡王瓦克达、承泽郡王硕塞,以及多尔衮这个摄政王。
    马昌元数下了:“这才七个啊?”
    “对,这七个都是满王,还有一个汉王,就是平西王吴三桂。”
    其实金道台还是算错了,应该是“九王”才对。
    因为还有一个鞑子亲王在姜瓖造反后,慌忙带兵北归。
    这个就是郑亲王济尔哈朗。
    “当年打大同,鞑子出动了这么多名王?”
    王五有些惊讶,金冠三说的这八个人随便哪一个都是威名赫赫,独当一面的大人物,没想到小小的大同竟然让这八位同时到场,看来姜瓖厉害的很。
    姜瓖的确厉害。
    因为其指挥的大同保卫战不仅让清廷名王尽出,且八旗尽出。
    大同一战,是八旗继松山之战后全员出动的唯一一次大战。
    多尔衮先后调动满洲正白旗25牛录、镶白旗15牛录、正红旗25牛录、镶红旗26牛录、镶黄旗15牛录,约32000余真满洲参战。
    蒙古正红旗、正黄旗约15000人,汉军八旗40000人。
    总共大约有九万八旗兵参加了大同之战,而当时八旗总兵力也就十万左右,可以说是举国出动,也是多尔衮当时能拿出的全部家当。
    “八王尽出,八旗尽出,方才攻下大同今日局面,清廷何来八王,又何来八旗可用?”
    金道台说话间跟变了个人似的,满脸潮红的走到王五跟前,重重一拜:“只要将军能守住荆州,清廷气数必尽,将军实乃再造中国第一人也!”

章节目录

抗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傲骨铁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傲骨铁心并收藏抗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