辆是要进献给皇帝陛下的。
赵文成之前就得林重阳暗示,他们奇技馆还是需要京城的大佬们帮衬,有老爷子过来凑热闹,某些人就不好意思刁难提过分要求,而有些人则可以提供诸如政策、原料、人手的帮助。
叶斌算一个。
林重阳原本打算的就是从生活入手,先解决大家的衣食住行的问题,引起世人的兴趣,让他们全面认识接受奇技馆,树立奇技馆在当朝的威望和口碑,那么以后往教育、航海、商业、军事等方面渗透也会容易很多。
那个时候按照正常速度他也应该可以升为四品官员,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试着改善当朝的火器。
当然不是他实际操作,他只管提出要求勾画希望,自然有负责科研的人员以及工匠们去摸索试验。
叶斌是个雷厉风行的,两天内帮奇技馆搞定打铁许可,还将老胡家铁匠的四个工艺出色的老师傅送过来,一同来的还有一大车生铁板一大车熟铁板,一车老师傅们的独家工具。
赵文成将一处小院划为专门的铁匠间,老师傅们在此用耐火砖等材料磊起了大小数座冶炼炉,他们居然还有一台简易机床!
他们另外还带了好几个徒弟来,不肯用赵文成从其他匠户们家里招收的那七八个有天分能吃苦的小学徒。
赵文成知道他们无非就是怕独门秘术外传,直接就把林重阳编写的那本冶炼技术中关于炒钢法、灌钢法、百炼钢淬火回火等内容挑能说的说了一些,他口才比其第赵文藻还好,自然把几个老师傅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既然人家老板什么都懂,那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他们干脆就让奇技馆的几个小徒弟也跟着帮工。
等开工以后他们就感受到了好处,人家东家真的是博学多知,他们会的人家也懂,他们不会的,人家还能提点,让他们的技术又精进了一层。
理论和丰富的技术经验合作,自然是无往不利的。
另外,陆延和赵文藻还从当地无用社里选了几个中秀才多年却怎么也中不了举人的四五十岁的秀才们,让他们来奇技馆帮忙处理文字工作,工钱比他们做私塾先生还高。
这些人也是陆延等人考察过,人品正直的。
此后林重阳等人往返翰林院、家、奇技馆之间,无用社的聚会地方也从碾子巷扩展到清华书斋和奇技馆,在奇技馆负责讲课的就是赵文成和蒋奎。
有些平日里显而易见的事情,如果用数理化知识讲出来,就会让人恍然大悟,有一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感觉。
加上工部一些素有以研习算术、手工艺出名的官员们听说奇技馆的事情以后既好奇又不服气,屡次来挑衅辩论,结果都不是赵文成和蒋奎等人的对手,一下子就把奇技馆的名声抬起来!
这也导致不少学生们对奇技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尤其那些久考不中的萌生要加入奇技馆的念头。
“去国子监出贡,还不如来奇技馆呢。”
“咱们也没有好的门路,熬到四十多岁还得倾家荡产地去选个缺,好的是个穷县的县令,不好的就是一个教谕,一辈子也赚不回自己出缺的那些银子。”
“奇技馆真是个好地方!”
第171章 成亲、解释
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 转眼八月, 最近林重阳收到好多书信, 有林家堡的、严巡守的、谢昭的,还有王文远、孙机等外放做地方官的。
林承泽去的地方最远, 在福建浦城, 林重阳特意交待他任务,请他留意福建、广州等境内, 一定要留意红薯和土豆这两样作物, 哪怕是类似的也留意着发现就近培育着, 三年后回京的时候带回来。林承泽表示自己一定会竭尽全力的, 只是现在并没有任何线索,等他站稳脚跟, 过了年以后就可以往南找, 说不定会有收获。
王文远和林毓贞所去的县也是当地富裕县,稳打稳扎即可,只要不出意外, 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林重阳对他们自然也有托付,希望他们了解那里农桑、纺织业以及商业,尤其是注意一些海外洋人。如果有那博学、善良的绅士一定要想办法结交,搞好交情, 尽可能地套他们的情报,不但要知道西方现在的发展状况,还要尽可能地套取他们的科技知识——特别是类似六分仪之类的航海工具。
孙机去的泾县是南直隶宁国府的下县,用时髦话讲就是贫困县, 又因为是太祖家乡同一个布政司,所以时常得以减免赋税。不过孙机却觉得泾县并不穷,虽然泾县山多地少,但是拥有黄山余脉,九华山支脉、青弋江等,反而山水毓秀,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极好的地方。
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宦游此地,留下了大量墨宝,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邦”之称。
其中大诗人李白的《赠汪伦》就是在县内桃花潭镇所做。
孙机一去就先从讲学开始,礼遇士子学生们,还鼓励农桑、渔业,发展纺织业,同时加强对煤矿的管理,将云岭茶制成花茶然后销往北方等地。他把林重阳等人曾经常聊的那些施政理念先套用当地的情况,能套上的就活用,套不上的就留待以后,倒是也让他治理的有声有色,相信三年后会有不错的成绩。
孙机还问林重阳取经,怎么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因为山东都是小麦,他从小见的都是麦田,对水稻根本不了解。
林重阳虽然不会,但是有人会啊,他立刻给米良写信,请米良把总结的那些提高水稻产量的经验传授给孙机。
林家堡也都是好消息,村里谁家生了、谁家牛下牛犊子马下了马驹子猪也下了小猪崽、因为夏季雨水丰沛秋季庄稼肯定又是一个大丰收、村里学堂因为他们考中进士如今学生越来越多甚至还有邻县的跑来求学……家里一切安好,老太太身体反而硬朗起来精神极好,让他们勿念,京城居大不易,处处花钱物价又贵,要是钱不够花就跟家里讲。
念林中和的家信时候,林毓隽和林大秀几个,眼眶都红了,王柳芽几个女人直接开始抹眼泪。
林重阳赶紧活跃气氛,“娘,你和姐姐们要想着过年送什么年礼回去,家里不要往这里送,路远破费,不过京城新鲜玩意多,咱们送些回去是应当的。”
果然,购物是女人的天性,一说要送节礼那就要去逛街。
三个女人立刻商量买什么去了。
二十二杨阁老嫁孙女、沈之仪娶媳妇,林重阳躲不过就跟李固请了一天假,算是变相体验了一把古代伴郎,差点给他累趴下!
有苏璁等人喝酒倒是不用他,可架不住杨阁老门生多啊,加上慕名前去主动当女方娘家人的,都卯足劲要沈探花好看,简直是摆下十八龙门阵,要一阵阵地厮杀。
赵文成之前就得林重阳暗示,他们奇技馆还是需要京城的大佬们帮衬,有老爷子过来凑热闹,某些人就不好意思刁难提过分要求,而有些人则可以提供诸如政策、原料、人手的帮助。
叶斌算一个。
林重阳原本打算的就是从生活入手,先解决大家的衣食住行的问题,引起世人的兴趣,让他们全面认识接受奇技馆,树立奇技馆在当朝的威望和口碑,那么以后往教育、航海、商业、军事等方面渗透也会容易很多。
那个时候按照正常速度他也应该可以升为四品官员,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试着改善当朝的火器。
当然不是他实际操作,他只管提出要求勾画希望,自然有负责科研的人员以及工匠们去摸索试验。
叶斌是个雷厉风行的,两天内帮奇技馆搞定打铁许可,还将老胡家铁匠的四个工艺出色的老师傅送过来,一同来的还有一大车生铁板一大车熟铁板,一车老师傅们的独家工具。
赵文成将一处小院划为专门的铁匠间,老师傅们在此用耐火砖等材料磊起了大小数座冶炼炉,他们居然还有一台简易机床!
他们另外还带了好几个徒弟来,不肯用赵文成从其他匠户们家里招收的那七八个有天分能吃苦的小学徒。
赵文成知道他们无非就是怕独门秘术外传,直接就把林重阳编写的那本冶炼技术中关于炒钢法、灌钢法、百炼钢淬火回火等内容挑能说的说了一些,他口才比其第赵文藻还好,自然把几个老师傅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既然人家老板什么都懂,那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他们干脆就让奇技馆的几个小徒弟也跟着帮工。
等开工以后他们就感受到了好处,人家东家真的是博学多知,他们会的人家也懂,他们不会的,人家还能提点,让他们的技术又精进了一层。
理论和丰富的技术经验合作,自然是无往不利的。
另外,陆延和赵文藻还从当地无用社里选了几个中秀才多年却怎么也中不了举人的四五十岁的秀才们,让他们来奇技馆帮忙处理文字工作,工钱比他们做私塾先生还高。
这些人也是陆延等人考察过,人品正直的。
此后林重阳等人往返翰林院、家、奇技馆之间,无用社的聚会地方也从碾子巷扩展到清华书斋和奇技馆,在奇技馆负责讲课的就是赵文成和蒋奎。
有些平日里显而易见的事情,如果用数理化知识讲出来,就会让人恍然大悟,有一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感觉。
加上工部一些素有以研习算术、手工艺出名的官员们听说奇技馆的事情以后既好奇又不服气,屡次来挑衅辩论,结果都不是赵文成和蒋奎等人的对手,一下子就把奇技馆的名声抬起来!
这也导致不少学生们对奇技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尤其那些久考不中的萌生要加入奇技馆的念头。
“去国子监出贡,还不如来奇技馆呢。”
“咱们也没有好的门路,熬到四十多岁还得倾家荡产地去选个缺,好的是个穷县的县令,不好的就是一个教谕,一辈子也赚不回自己出缺的那些银子。”
“奇技馆真是个好地方!”
第171章 成亲、解释
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 转眼八月, 最近林重阳收到好多书信, 有林家堡的、严巡守的、谢昭的,还有王文远、孙机等外放做地方官的。
林承泽去的地方最远, 在福建浦城, 林重阳特意交待他任务,请他留意福建、广州等境内, 一定要留意红薯和土豆这两样作物, 哪怕是类似的也留意着发现就近培育着, 三年后回京的时候带回来。林承泽表示自己一定会竭尽全力的, 只是现在并没有任何线索,等他站稳脚跟, 过了年以后就可以往南找, 说不定会有收获。
王文远和林毓贞所去的县也是当地富裕县,稳打稳扎即可,只要不出意外, 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林重阳对他们自然也有托付,希望他们了解那里农桑、纺织业以及商业,尤其是注意一些海外洋人。如果有那博学、善良的绅士一定要想办法结交,搞好交情, 尽可能地套他们的情报,不但要知道西方现在的发展状况,还要尽可能地套取他们的科技知识——特别是类似六分仪之类的航海工具。
孙机去的泾县是南直隶宁国府的下县,用时髦话讲就是贫困县, 又因为是太祖家乡同一个布政司,所以时常得以减免赋税。不过孙机却觉得泾县并不穷,虽然泾县山多地少,但是拥有黄山余脉,九华山支脉、青弋江等,反而山水毓秀,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极好的地方。
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宦游此地,留下了大量墨宝,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邦”之称。
其中大诗人李白的《赠汪伦》就是在县内桃花潭镇所做。
孙机一去就先从讲学开始,礼遇士子学生们,还鼓励农桑、渔业,发展纺织业,同时加强对煤矿的管理,将云岭茶制成花茶然后销往北方等地。他把林重阳等人曾经常聊的那些施政理念先套用当地的情况,能套上的就活用,套不上的就留待以后,倒是也让他治理的有声有色,相信三年后会有不错的成绩。
孙机还问林重阳取经,怎么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因为山东都是小麦,他从小见的都是麦田,对水稻根本不了解。
林重阳虽然不会,但是有人会啊,他立刻给米良写信,请米良把总结的那些提高水稻产量的经验传授给孙机。
林家堡也都是好消息,村里谁家生了、谁家牛下牛犊子马下了马驹子猪也下了小猪崽、因为夏季雨水丰沛秋季庄稼肯定又是一个大丰收、村里学堂因为他们考中进士如今学生越来越多甚至还有邻县的跑来求学……家里一切安好,老太太身体反而硬朗起来精神极好,让他们勿念,京城居大不易,处处花钱物价又贵,要是钱不够花就跟家里讲。
念林中和的家信时候,林毓隽和林大秀几个,眼眶都红了,王柳芽几个女人直接开始抹眼泪。
林重阳赶紧活跃气氛,“娘,你和姐姐们要想着过年送什么年礼回去,家里不要往这里送,路远破费,不过京城新鲜玩意多,咱们送些回去是应当的。”
果然,购物是女人的天性,一说要送节礼那就要去逛街。
三个女人立刻商量买什么去了。
二十二杨阁老嫁孙女、沈之仪娶媳妇,林重阳躲不过就跟李固请了一天假,算是变相体验了一把古代伴郎,差点给他累趴下!
有苏璁等人喝酒倒是不用他,可架不住杨阁老门生多啊,加上慕名前去主动当女方娘家人的,都卯足劲要沈探花好看,简直是摆下十八龙门阵,要一阵阵地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