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了。
“令尊收拾云朔,该发了一笔横财,”萧南语气一松,说道,“论理,宫里那位也不敢逼得太急。但是如今世子、三娘以及世子妃都在洛阳,恐怕令尊投鼠忌器,束手束脚。”更严重的他没敢说。
南平王致命的弱点,恐怕还不在这一双儿女。而是——恐怕一直到这时候为止,他都没有意识到,他比他的幼子更合适那个位置。虽然他的幼子在胡太后的运作下,有了合法的继承权,但是——他才是三军之主。
稚子何知,前途未卜。
他称帝的阻力会大过三郎,但是推力同样大过三郎,他麾下的将士、谋士,哪个不想更进一步。就是这洛阳城里,与他沾亲带故的,休戚相关的,又哪个不想,再进一步?这些,都不可能指望三郎。
他迟早会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恐怕有点迟。
南平王能坐到今天这个位置,得王妃与胡太后之力太多。在元明钦猝死之前,他应该是从未想过这种可能——连三郎登基对于他都是个意外,再加上云朔乱军必须速战速决的压力,他很难立刻转变想法。
也很难绕过南平王妃的利益,从全盘着手。
萧南之前猜到南平王父子俱亡时候就想过其中缘故,但是这些话,却不是能与身边人说的。
这时候只听见嘉敏犹豫道:“如果父亲打不下洛阳,我大约还是要寻机带谢姐姐出城,随军撤退。”
萧南忍不住笑了。
<!--over-->
第430章煮茶
<!--go-->
戌时过半,车外还有零星的月光,车里没有灯。
嘉敏其实看不到萧南的脸,但是她知道他笑了。他笑什么,她想要问,但是话到嘴边,不知道怎么出口。这样的问题,像是必须亲密到一定程度方才好问。
于是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很可笑么?”
“不可笑,”萧南道,“之前我还以为,三娘这辈子都不打算离开洛阳了呢。”
嘉敏:……
这人刻薄起来也是真刻薄。
“再过上半年,三娘就年满十七了,”萧南道,“周城那小子,如今是在你父亲帐下么?”
嘉敏:……
好端端的,怎么又提起周城来。
嘉敏干干地道:“我不知道——我没有他的消息。”
“如果你父亲这次归来,一切顺利,三娘就是燕朝的长公主,比如今宫里的永泰、阳平还要尊贵十分,李十一郎如果还活着,就是爬也要爬到洛阳来与你完婚——”萧南慢条斯理地道,“其余崔家,卢家,郑家,谢家……洛阳城里高门子弟,但凡三娘看得上眼,要哪家都是手到擒来。”
嘉敏:……
她是欺男霸女的地主老财么?
“……就是要养面首也不在话下。”偏萧南还加了这么一句,嘉敏也是忍无可忍:“殿下过分了!”
萧南没有理会她的怒气,再浇上一勺油:“但是如果你父亲事败呢?”
嘉敏不响,这句话虽然说得不好听,但是从来一件事,都有成有败,事前虑成败,再难听的话也是要听的。
“……恐怕令尊就要考虑结盟了。”萧南道,“最好的结盟手段,莫过于婚姻,三娘的婚姻,会是令尊手里有相当分量的筹码……周城那小子,显然还不够资格。”
嘉敏:……
为什么又说到周城?
她知道萧南说得有道理,要真到那一步,恐怕就不是她、也不是她父亲能选的了。生死关头,婚姻不过是小事。
但是——
怎见得就会走到那一步呢。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她父亲的赢面还是远远大过元明修,不然洛阳城中也不会如此人心浮动。人心这种东西的微妙在于,当大多数人都认为你会输的时候,他们就会首鼠两端。没有人肯陪船去沉。
船是死的,人是活的。
嘉敏于是避重就轻说道:“殿下何以如此看重周将军?”
她心里有种隐隐的不安,很难把这种不安化为实据。这一日经历的变故足够多:元明修发布对她兄长的通缉——虽然是在意料之中;然后目睹了江淮军的军容——江淮军阵容强大,也不算意外。
意外的也许就只有安溪之死。她相信这对于萧南也是意外的。但是从宫里回程,他竟然有闲心考虑她父亲的成败了。这中间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他这时候不该全新考虑江淮军南下可能遇到的问题么?
他会在她父亲回京之前南下吧——江淮军一走,洛阳形同空城。嘉敏实在想不出元明修能怎样应对她父亲的大军?如今元明修手里的牌,就只剩下粮草。难道他打算以此为饵,驱使萧南为他退兵?
他从哪里看出萧南比安溪听话的?就算萧南听话,他又从哪里看出萧南能打败她父亲?想到这里,嘉敏转头看住萧南,车里实在太暗了,他整张面孔都隐在暗色里,光和影重塑了他的眉目。
“殿下会……与我父亲为敌么?”
她没有等他回答关于周城的那个问题。关于周城,她觉得他想得有点多。她承认她与周城的关系是一笔乱账,其混乱程度,根本不低于她与萧南。但是,都远远不到非卿不娶,非君不嫁的地步。
何况在她看来,周城这时候应该是娶了芈娘子,恐怕连长子都有了。
她这辈子不得不再与萧南成亲是迫不得已,情势所逼,总不会连与周城,都会再一次走上前世的老路。
这时候只听萧南说道:“三娘说笑了——三娘是指着南北的休战能一直持续下去么?”
嘉敏心里一沉。
她能避重就轻,他就能避实就虚,那说明什么?
“……到家了。”萧南又道。
宋王府门口的灯光影影绰绰从帘子里透进来。
萧南送嘉敏回屋。
宋王府檐下的灯挂得疏密有致,亭台楼阁到晚上又另一番光景。风吹得湖面上皱皱的,月光也皱皱的,草木褪去白日里鲜亮的颜色,一团一团,或烟笼雾罩,或干脆就只剩下黑乎乎的影子,婆娑。
人心藏在暗昧之中,面目全非。
没有人说话,就只听见脚步声碎碎的,同样零碎和纷杂的思绪。
“令尊收拾云朔,该发了一笔横财,”萧南语气一松,说道,“论理,宫里那位也不敢逼得太急。但是如今世子、三娘以及世子妃都在洛阳,恐怕令尊投鼠忌器,束手束脚。”更严重的他没敢说。
南平王致命的弱点,恐怕还不在这一双儿女。而是——恐怕一直到这时候为止,他都没有意识到,他比他的幼子更合适那个位置。虽然他的幼子在胡太后的运作下,有了合法的继承权,但是——他才是三军之主。
稚子何知,前途未卜。
他称帝的阻力会大过三郎,但是推力同样大过三郎,他麾下的将士、谋士,哪个不想更进一步。就是这洛阳城里,与他沾亲带故的,休戚相关的,又哪个不想,再进一步?这些,都不可能指望三郎。
他迟早会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恐怕有点迟。
南平王能坐到今天这个位置,得王妃与胡太后之力太多。在元明钦猝死之前,他应该是从未想过这种可能——连三郎登基对于他都是个意外,再加上云朔乱军必须速战速决的压力,他很难立刻转变想法。
也很难绕过南平王妃的利益,从全盘着手。
萧南之前猜到南平王父子俱亡时候就想过其中缘故,但是这些话,却不是能与身边人说的。
这时候只听见嘉敏犹豫道:“如果父亲打不下洛阳,我大约还是要寻机带谢姐姐出城,随军撤退。”
萧南忍不住笑了。
<!--over-->
第430章煮茶
<!--go-->
戌时过半,车外还有零星的月光,车里没有灯。
嘉敏其实看不到萧南的脸,但是她知道他笑了。他笑什么,她想要问,但是话到嘴边,不知道怎么出口。这样的问题,像是必须亲密到一定程度方才好问。
于是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很可笑么?”
“不可笑,”萧南道,“之前我还以为,三娘这辈子都不打算离开洛阳了呢。”
嘉敏:……
这人刻薄起来也是真刻薄。
“再过上半年,三娘就年满十七了,”萧南道,“周城那小子,如今是在你父亲帐下么?”
嘉敏:……
好端端的,怎么又提起周城来。
嘉敏干干地道:“我不知道——我没有他的消息。”
“如果你父亲这次归来,一切顺利,三娘就是燕朝的长公主,比如今宫里的永泰、阳平还要尊贵十分,李十一郎如果还活着,就是爬也要爬到洛阳来与你完婚——”萧南慢条斯理地道,“其余崔家,卢家,郑家,谢家……洛阳城里高门子弟,但凡三娘看得上眼,要哪家都是手到擒来。”
嘉敏:……
她是欺男霸女的地主老财么?
“……就是要养面首也不在话下。”偏萧南还加了这么一句,嘉敏也是忍无可忍:“殿下过分了!”
萧南没有理会她的怒气,再浇上一勺油:“但是如果你父亲事败呢?”
嘉敏不响,这句话虽然说得不好听,但是从来一件事,都有成有败,事前虑成败,再难听的话也是要听的。
“……恐怕令尊就要考虑结盟了。”萧南道,“最好的结盟手段,莫过于婚姻,三娘的婚姻,会是令尊手里有相当分量的筹码……周城那小子,显然还不够资格。”
嘉敏:……
为什么又说到周城?
她知道萧南说得有道理,要真到那一步,恐怕就不是她、也不是她父亲能选的了。生死关头,婚姻不过是小事。
但是——
怎见得就会走到那一步呢。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她父亲的赢面还是远远大过元明修,不然洛阳城中也不会如此人心浮动。人心这种东西的微妙在于,当大多数人都认为你会输的时候,他们就会首鼠两端。没有人肯陪船去沉。
船是死的,人是活的。
嘉敏于是避重就轻说道:“殿下何以如此看重周将军?”
她心里有种隐隐的不安,很难把这种不安化为实据。这一日经历的变故足够多:元明修发布对她兄长的通缉——虽然是在意料之中;然后目睹了江淮军的军容——江淮军阵容强大,也不算意外。
意外的也许就只有安溪之死。她相信这对于萧南也是意外的。但是从宫里回程,他竟然有闲心考虑她父亲的成败了。这中间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他这时候不该全新考虑江淮军南下可能遇到的问题么?
他会在她父亲回京之前南下吧——江淮军一走,洛阳形同空城。嘉敏实在想不出元明修能怎样应对她父亲的大军?如今元明修手里的牌,就只剩下粮草。难道他打算以此为饵,驱使萧南为他退兵?
他从哪里看出萧南比安溪听话的?就算萧南听话,他又从哪里看出萧南能打败她父亲?想到这里,嘉敏转头看住萧南,车里实在太暗了,他整张面孔都隐在暗色里,光和影重塑了他的眉目。
“殿下会……与我父亲为敌么?”
她没有等他回答关于周城的那个问题。关于周城,她觉得他想得有点多。她承认她与周城的关系是一笔乱账,其混乱程度,根本不低于她与萧南。但是,都远远不到非卿不娶,非君不嫁的地步。
何况在她看来,周城这时候应该是娶了芈娘子,恐怕连长子都有了。
她这辈子不得不再与萧南成亲是迫不得已,情势所逼,总不会连与周城,都会再一次走上前世的老路。
这时候只听萧南说道:“三娘说笑了——三娘是指着南北的休战能一直持续下去么?”
嘉敏心里一沉。
她能避重就轻,他就能避实就虚,那说明什么?
“……到家了。”萧南又道。
宋王府门口的灯光影影绰绰从帘子里透进来。
萧南送嘉敏回屋。
宋王府檐下的灯挂得疏密有致,亭台楼阁到晚上又另一番光景。风吹得湖面上皱皱的,月光也皱皱的,草木褪去白日里鲜亮的颜色,一团一团,或烟笼雾罩,或干脆就只剩下黑乎乎的影子,婆娑。
人心藏在暗昧之中,面目全非。
没有人说话,就只听见脚步声碎碎的,同样零碎和纷杂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