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起来,特别是姜尤,他本来就是不安分的主,又难得有这么多同辈的人在一起,他的话匣子一开,便止不住了。
“青潋,我们虽接触不多,我对你印象可是深得很。也不怕你怪罪,小时候我可嫌弃你了,总觉得一个男的,哪里来得那么多讲究?”姜尤说着饮一口酒,接着道,“你长大了还这样吗?”
顾辞去看上官青潋,他倒是不在意姜尤说什么,只一笑,“你觉得我现在会是如何?”
姜余却接话了,“我觉得,没差。”
顾辞笑,“怎么个没差法?”
“你看他,像是不讲究的样子吗?”姜尤反问,“连喝酒都细细品尝,我酒壶里的酒都空了再满,他的还剩一大半。”
几人都笑起来,上官青潋轻笑,拿起自己的酒壶,晃了晃,自侃道,“看来现下不把这酒饮尽,就是我小家子气了。”
他话落,打开酒壶的盖子,将瓶口凑至唇边,目光轻轻描绘过其余三人,一口气将酒饮尽,再放下酒壶,笑道,“如此,可否摆脱我那讲究?”
姜尤没想到他一句话上官青潋会如此,他吃惊的张大着嘴,许久说不出话来,顾辞也惊讶着,缓过神来,是姜余先出声,“青潋好酒量。”
“你们姜家兄弟,就和合着欺负外人,以前欺负我,现下欺负青潋,不管,都把酒壶的酒饮了,不然这一餐你们请。”顾辞站起身走到姜尤面前,拿起他的酒壶,塞到他手里,又看向姜余,“喝酒还是请客,你们选。”
“你的酒壶也没未见底,图个乐子,一起喝了。”姜余一手拿起自己的酒壶,一手将顾辞的酒壶递给她,“如何?”
顾辞大大方方接过酒壶,也不说话,干脆直接将酒饮尽,抹了抹唇角残余的酒水,将酒壶在手中一甩一甩的,“到你们了。”
笑声四起,烛光摇曳,酒香飘溢,杯盘狼藉。夜渐浓,天愈冷,人已醉。
晚宴进行到这里,已经差不多时辰,姜尤醉得差不多,外头又冷,依姜余所见,今夜就宿在了七水斋,顾辞也喝高了,但还是强撑着给他们安排了厢房,让姜余带着姜尤去歇息,她则送上官青潋下楼去。
到了七水斋的门口,马车已经在等了,顾辞挂念着事,回头一见顾澈拿着一件纯白色的斗篷,摇摇晃晃过去接过斗篷,顾澈轻声一句,“小心点走路,”她笑笑,打了个酒嗝,点点头。
上官青潋站在灯花处,白衣如月华,与地面的雪融为一体,顾辞抱着斗篷走到他身旁,迷迷糊糊的,看不太清上官青潋的面容。
“无功不受禄,斗篷放我这里我着实不安心,你放心,我知道你讲究,已经让人按着你那件赶出一模一样的来,你不要嫌弃。”顾辞伸直了两手,将斗篷递给上官青潋,因着醉,眼睛已经眯得差不多了,还打了个哈欠。
顾辞没有过多去注意上官青潋的神色,过了一会儿,他才探出一只手来去接顾辞手中的斗篷,顾辞无意间触碰到他的手背,竟然是灼热得紧。
上官青潋道一声,“多谢了。”接着由车夫扶着上了马车,顾辞因他终于收下斗篷,心中放下了了一事,晕晕乎乎的想招呼顾澈过来扶她,刚转过头,顾澈就已经将她拉进了怀里,天气冷,顾澈的怀抱却温暖极了,顾辞嘟囔一声,安心的闭上了眼。
☆、姜余借话欲试探
第三十五章 姜余借话欲试探
正月十五元宵,陈国皇上祁楚迎娶太后侄女戚素如,家家户户不得办白事,门前挂上大红灯笼,身上穿着鲜艳衣衫,皇上下令进行大赦,民间五年间减税三成,牢狱囚犯减刑三年,宫里放行宫人一千,举国欢庆。
皇宫内的事情,与民间看似没有多大关联,实则皇宫一动,民间大动,就拿皇上迎娶戚素如此事来说,隐隐约约就透露出了陈国有易主之势,但只要不殃及百姓,百姓也只会在茶余饭后谈上那么一两句,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元宵这天,祁楚迎娶戚素如,但依照老祖宗的规矩,册后典礼是要另则良日的,祁楚以此为由,只给了戚素如四妃之首的位子,是为如妃,而册封典礼之日却还未定下。
这些事与顾辞是没有关系的,元宵这天,她依旧在莲花阁里,和顾辞秋娘青青他们一起做汤圆,只是今年,又多了一个姜尤。
按理说,元宵节该是阖家团圆吃元宵的日子,但今年因着皇上册妃,三品以上官员可携带家眷入宫进宴,而姜家除了姜尤以外,都是有身份的人,早早就进宫去了,剩了姜尤一人,他本就嫌孤独,姜家前往皇宫的马车一走,他就找了马车直往莲花阁来。
顾辞被元宵的喜庆气息感染到了,又因着天气大好,起了个早,算了时辰,青青和月儿要午间才能到,于是就让顾澈取了宣纸和石墨在小亭子里练字。
顾辞打小练的是行书,一笔一画行云流水,毫不拖泥带水,细看还带着她素日行事的几分不羁,美中不足的是,她的字虽飘逸,却少了些力道,也就是俗称的没有气魄。
“元宵”二字跃然纸上,秋娘凑过来,小心翼翼将宣纸拿起摊在眼前,夸道,“公子这字写得越来越好了。”
顾辞指尖狼毫沾了墨,望向顾澈,“阿澈,你告诉秋娘,我这字如何。”
“公子手劲不足,美则美矣,少了些味道。”顾澈如实说,末了,还莫名其妙勾了唇角。
秋娘哎了一声,将宣纸给顾澈,说,“我不懂什么味道,公子这字,我看着喜欢。”
顾澈将宣纸拿在手中,但笑不语,顾辞突然起了心思,拉过顾辞手中的宣纸,又将手中毛笔给顾澈,笑说,“你写了我看看。”
顾澈也是写的行书,素日顾辞不常见他的字,有一次见了他的字觉得很是好看,连贯有了,力度也有了,只是却从未认真欣赏过,难得今日得了闲,定要见识见识了。
“公子想要什么字?”顾澈落落大方接过笔,问道。
顾辞想了想,一拍手,“今天是元宵,我们也沾沾元宵节的喜气,就写元宵二字,如何?”
顾澈颔首,走到石桌前,提起袖口,看了顾辞一眼,微笑着神色自若的下笔,秋娘拉着顾辞的袖口,偷偷凑到她耳边,轻声笑道,“有模有样的。”
顾辞憋着笑,见顾澈指下的笔站宣纸,染上一点墨,他手腕转动,笔法流畅,一横一勾,一点一划,不过晃眼,元宵二字已于纸上,飘逸之余添恰到好处的劲道。
顾辞目光一亮,走过去一看,忍不住称赞道,“比我的要好上太多,秋娘,你过来看看,什么才叫好。”
秋娘闻言凑进来,左看看右看看,掩嘴笑,“识曲我还行,这字么我不会辨,既然公子说好了,那想必是好的。”
顾辞
“青潋,我们虽接触不多,我对你印象可是深得很。也不怕你怪罪,小时候我可嫌弃你了,总觉得一个男的,哪里来得那么多讲究?”姜尤说着饮一口酒,接着道,“你长大了还这样吗?”
顾辞去看上官青潋,他倒是不在意姜尤说什么,只一笑,“你觉得我现在会是如何?”
姜余却接话了,“我觉得,没差。”
顾辞笑,“怎么个没差法?”
“你看他,像是不讲究的样子吗?”姜尤反问,“连喝酒都细细品尝,我酒壶里的酒都空了再满,他的还剩一大半。”
几人都笑起来,上官青潋轻笑,拿起自己的酒壶,晃了晃,自侃道,“看来现下不把这酒饮尽,就是我小家子气了。”
他话落,打开酒壶的盖子,将瓶口凑至唇边,目光轻轻描绘过其余三人,一口气将酒饮尽,再放下酒壶,笑道,“如此,可否摆脱我那讲究?”
姜尤没想到他一句话上官青潋会如此,他吃惊的张大着嘴,许久说不出话来,顾辞也惊讶着,缓过神来,是姜余先出声,“青潋好酒量。”
“你们姜家兄弟,就和合着欺负外人,以前欺负我,现下欺负青潋,不管,都把酒壶的酒饮了,不然这一餐你们请。”顾辞站起身走到姜尤面前,拿起他的酒壶,塞到他手里,又看向姜余,“喝酒还是请客,你们选。”
“你的酒壶也没未见底,图个乐子,一起喝了。”姜余一手拿起自己的酒壶,一手将顾辞的酒壶递给她,“如何?”
顾辞大大方方接过酒壶,也不说话,干脆直接将酒饮尽,抹了抹唇角残余的酒水,将酒壶在手中一甩一甩的,“到你们了。”
笑声四起,烛光摇曳,酒香飘溢,杯盘狼藉。夜渐浓,天愈冷,人已醉。
晚宴进行到这里,已经差不多时辰,姜尤醉得差不多,外头又冷,依姜余所见,今夜就宿在了七水斋,顾辞也喝高了,但还是强撑着给他们安排了厢房,让姜余带着姜尤去歇息,她则送上官青潋下楼去。
到了七水斋的门口,马车已经在等了,顾辞挂念着事,回头一见顾澈拿着一件纯白色的斗篷,摇摇晃晃过去接过斗篷,顾澈轻声一句,“小心点走路,”她笑笑,打了个酒嗝,点点头。
上官青潋站在灯花处,白衣如月华,与地面的雪融为一体,顾辞抱着斗篷走到他身旁,迷迷糊糊的,看不太清上官青潋的面容。
“无功不受禄,斗篷放我这里我着实不安心,你放心,我知道你讲究,已经让人按着你那件赶出一模一样的来,你不要嫌弃。”顾辞伸直了两手,将斗篷递给上官青潋,因着醉,眼睛已经眯得差不多了,还打了个哈欠。
顾辞没有过多去注意上官青潋的神色,过了一会儿,他才探出一只手来去接顾辞手中的斗篷,顾辞无意间触碰到他的手背,竟然是灼热得紧。
上官青潋道一声,“多谢了。”接着由车夫扶着上了马车,顾辞因他终于收下斗篷,心中放下了了一事,晕晕乎乎的想招呼顾澈过来扶她,刚转过头,顾澈就已经将她拉进了怀里,天气冷,顾澈的怀抱却温暖极了,顾辞嘟囔一声,安心的闭上了眼。
☆、姜余借话欲试探
第三十五章 姜余借话欲试探
正月十五元宵,陈国皇上祁楚迎娶太后侄女戚素如,家家户户不得办白事,门前挂上大红灯笼,身上穿着鲜艳衣衫,皇上下令进行大赦,民间五年间减税三成,牢狱囚犯减刑三年,宫里放行宫人一千,举国欢庆。
皇宫内的事情,与民间看似没有多大关联,实则皇宫一动,民间大动,就拿皇上迎娶戚素如此事来说,隐隐约约就透露出了陈国有易主之势,但只要不殃及百姓,百姓也只会在茶余饭后谈上那么一两句,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元宵这天,祁楚迎娶戚素如,但依照老祖宗的规矩,册后典礼是要另则良日的,祁楚以此为由,只给了戚素如四妃之首的位子,是为如妃,而册封典礼之日却还未定下。
这些事与顾辞是没有关系的,元宵这天,她依旧在莲花阁里,和顾辞秋娘青青他们一起做汤圆,只是今年,又多了一个姜尤。
按理说,元宵节该是阖家团圆吃元宵的日子,但今年因着皇上册妃,三品以上官员可携带家眷入宫进宴,而姜家除了姜尤以外,都是有身份的人,早早就进宫去了,剩了姜尤一人,他本就嫌孤独,姜家前往皇宫的马车一走,他就找了马车直往莲花阁来。
顾辞被元宵的喜庆气息感染到了,又因着天气大好,起了个早,算了时辰,青青和月儿要午间才能到,于是就让顾澈取了宣纸和石墨在小亭子里练字。
顾辞打小练的是行书,一笔一画行云流水,毫不拖泥带水,细看还带着她素日行事的几分不羁,美中不足的是,她的字虽飘逸,却少了些力道,也就是俗称的没有气魄。
“元宵”二字跃然纸上,秋娘凑过来,小心翼翼将宣纸拿起摊在眼前,夸道,“公子这字写得越来越好了。”
顾辞指尖狼毫沾了墨,望向顾澈,“阿澈,你告诉秋娘,我这字如何。”
“公子手劲不足,美则美矣,少了些味道。”顾澈如实说,末了,还莫名其妙勾了唇角。
秋娘哎了一声,将宣纸给顾澈,说,“我不懂什么味道,公子这字,我看着喜欢。”
顾澈将宣纸拿在手中,但笑不语,顾辞突然起了心思,拉过顾辞手中的宣纸,又将手中毛笔给顾澈,笑说,“你写了我看看。”
顾澈也是写的行书,素日顾辞不常见他的字,有一次见了他的字觉得很是好看,连贯有了,力度也有了,只是却从未认真欣赏过,难得今日得了闲,定要见识见识了。
“公子想要什么字?”顾澈落落大方接过笔,问道。
顾辞想了想,一拍手,“今天是元宵,我们也沾沾元宵节的喜气,就写元宵二字,如何?”
顾澈颔首,走到石桌前,提起袖口,看了顾辞一眼,微笑着神色自若的下笔,秋娘拉着顾辞的袖口,偷偷凑到她耳边,轻声笑道,“有模有样的。”
顾辞憋着笑,见顾澈指下的笔站宣纸,染上一点墨,他手腕转动,笔法流畅,一横一勾,一点一划,不过晃眼,元宵二字已于纸上,飘逸之余添恰到好处的劲道。
顾辞目光一亮,走过去一看,忍不住称赞道,“比我的要好上太多,秋娘,你过来看看,什么才叫好。”
秋娘闻言凑进来,左看看右看看,掩嘴笑,“识曲我还行,这字么我不会辨,既然公子说好了,那想必是好的。”
顾辞